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毕业生情况介绍
1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7-27,共1页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现设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专门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与应用以及新产品设计与开发等方面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2007届毕业生总数68人,学生生源情况见下表。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 毕业生 高分子材料 工程技术人才 新产品设计 本科专业 材料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毕业生情况介绍
2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63,共1页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现设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本科专业,专门培养具备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与应用以及新产品设计与开发等方面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2007届毕业生总数68人,学生生源情况见下表: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京工商大学 毕业生 高分子材料 工程技术人才 新产品设计 本科专业 材料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工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毕业生情况介绍
3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81,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形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和发泡行为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伟 刘本刚 +2 位作者 王向东 许国志 张玉霞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28,共4页
通过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和转矩流变仪对不同比例线形聚丙烯(PP)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发泡体系的流变行为进行研究。随后将纯PP和配比为100/20的PP/LDPE共混体系进行超临界CO2的挤出发泡试验,并通过真密度计/开闭孔率测定仪和扫描电... 通过熔体流动速率测试仪和转矩流变仪对不同比例线形聚丙烯(PP)低/密度聚乙烯(LDPE)共混发泡体系的流变行为进行研究。随后将纯PP和配比为100/20的PP/LDPE共混体系进行超临界CO2的挤出发泡试验,并通过真密度计/开闭孔率测定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种样品的发泡密度、发泡倍率和泡孔形态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加入LDPE后可以明显提高PP的储能模量并降低损耗因子,从而有效地提高其可发性,发泡材料的泡孔密度和发泡倍率得以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形聚丙烯 低密度聚乙烯 发泡 流变行为 泡孔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聚丙烯发泡体系的挤出发泡行为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向东 刘本刚 +3 位作者 陈士宏 张玉霞 杜中杰 励杭泉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6-81,共6页
通过热失重行为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对吸热型发泡剂(HP40P)和放热型发泡剂(AC)分解行为的影响;考察了线形聚丙烯(LPP)和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共混体系(LPP/LCBPP)的挤出发泡行为;制备了LPP/纳米黏土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挤出发泡研... 通过热失重行为研究了不同升温速率对吸热型发泡剂(HP40P)和放热型发泡剂(AC)分解行为的影响;考察了线形聚丙烯(LPP)和长链支化聚丙烯(LCBPP)共混体系(LPP/LCBPP)的挤出发泡行为;制备了LPP/纳米黏土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了挤出发泡研究。结果表明,吸热型发泡剂的分解区间较宽,分解过程平稳,可以作为聚丙烯挤出发泡很好的发泡剂,但需要通过提高螺杆转速来抑制分解过程中的气体损失;LPP/LCBPP/HP40P是良好的聚丙烯挤出发泡体系,可以得到泡孔直径100μm左右、泡孔密度接近10~6个/cm^3的聚丙烯挤出发泡材料;LPP/纳米黏土复合材料的挤出发泡中并未发生严重的气泡破裂和塌陷现象。动态流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表现出很好的熔体弹性,可以作为聚丙烯挤出发泡的良好发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体系 线形聚丙烯/长链支化聚丙烯共混物 线形聚丙烯/纳米黏土复合材料 挤出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PBAT共混型全生物降解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吕怀兴 杨彪 许国志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21,共4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共混物,用熔体流动速率仪、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PBS/PBAT共混物的熔体流动性、结晶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共混物...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共混物,用熔体流动速率仪、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PBS/PBAT共混物的熔体流动性、结晶性能、力学性能以及共混物相容性。结果表明,随着PBAT含量的增加,PBS/PBAT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先升高后降低,断裂伸长率不断提高,冲击强度先降低后提高;当PBAT含量为20%(质量分数,下同)时,与纯PBS相比,断裂伸长率提高了10倍,冲击强度提高了82%,而拉伸强度仅降低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物降解塑料 聚丁二烯丁二醇酯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结晶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磷系阻燃剂阻燃聚氨酯硬泡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钱立军 冯发飞 许国志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0-103,共4页
通过箱式发泡法制备了含有添加型阻燃剂甲基膦酸二甲酯与反应型阻燃剂聚磷酸酯多元醇OP550的聚氨酯硬泡(RPUF)。利用热重分析仪、氧指数仪、锥形量热仪研究了体系中阻燃剂质量分数均为10%的情况下,两种不同类型阻燃剂的添加比例对聚氨... 通过箱式发泡法制备了含有添加型阻燃剂甲基膦酸二甲酯与反应型阻燃剂聚磷酸酯多元醇OP550的聚氨酯硬泡(RPUF)。利用热重分析仪、氧指数仪、锥形量热仪研究了体系中阻燃剂质量分数均为10%的情况下,两种不同类型阻燃剂的添加比例对聚氨酯硬泡热性能与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时添加两种阻燃剂可提高聚氨酯硬泡在高温下的残炭率,当甲基膦酸二甲酯O∶P550=4 1∶(质量比)时,体系的氧指数可达24.4%,且热释放速率的峰值达到最低值144.51 kW/m2。此外,对两种阻燃剂的阻燃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硬泡 甲基膦酸二甲酯 聚磷酸酯多元醇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系阻燃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叶龙健 钱立军 +1 位作者 王澜 许国志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14,共8页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硅系阻燃剂的结构与性能以及阻燃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无机硅系阻燃剂(包括聚合物/层状硅酸盐以及聚合物/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侧重论述了有机硅系阻燃剂(包括本质阻燃聚合物、笼状倍...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硅系阻燃剂的结构与性能以及阻燃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无机硅系阻燃剂(包括聚合物/层状硅酸盐以及聚合物/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侧重论述了有机硅系阻燃剂(包括本质阻燃聚合物、笼状倍半硅氧烷及其改性聚合物)的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和阻燃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系阻燃剂 本质阻燃聚合物 笼状倍半硅氧烷 阻燃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石粉、碳酸钙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等温结晶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邹燕 纪彬彬 温变英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29,共4页
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制备了聚丙烯(PP)/滑石粉、PP/碳酸钙(CaCO3)复合材料,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考察了PP及其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过程,并用Avrami方程对纯PP及PP/滑石粉、PP/CaCO3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P、PP/滑... 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制备了聚丙烯(PP)/滑石粉、PP/碳酸钙(CaCO3)复合材料,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考察了PP及其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过程,并用Avrami方程对纯PP及PP/滑石粉、PP/CaCO3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动力学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P、PP/滑石粉及PP/CaCO3复合材料的Avrami指数均小于2.3,存在均相成核和异相成核双重成核机理,且其结晶速率常数和结晶速率均随着结晶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该体系中,滑石粉对基体PP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使PP的结晶速率加快、结晶时间缩短;而CaCO3则没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碳酸钙 滑石粉 复合材料 等温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形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发泡体系的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伟 刘本刚 +2 位作者 王向东 许国志 张玉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3-71,共9页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不同比例线形聚丙烯(PP)/低密度聚乙烯(PE-LD)共混发泡体系的结晶熔融行为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并使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对线形PP/PE-LD共混发泡体系的结晶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E-LD的加入会降低线形PP的结...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不同比例线形聚丙烯(PP)/低密度聚乙烯(PE-LD)共混发泡体系的结晶熔融行为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并使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对线形PP/PE-LD共混发泡体系的结晶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E-LD的加入会降低线形PP的结晶峰温和绝对结晶度,但对其熔融行为影响不显著;而通过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表明,PE-LD支链的成核作用,改变线形PP结晶过程中的成核和增长方式能够增加球晶数的同时降低球晶半径,形成的晶核具有物理交联点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共混物的熔体强度,增加了共混体系的可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形聚丙烯 低密度聚乙烯 发泡 结品行为 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石粉、碳酸钙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非等温结晶行为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邹燕 纪彬彬 温变英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29,共4页
运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制备了聚丙烯(PP)/滑石粉、PP/碳酸钙复合材料,借助于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台偏光显微镜等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形态及其结品行为,同时对其增强增韧效果进行了考查。结果表明,滑石粉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 运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制备了聚丙烯(PP)/滑石粉、PP/碳酸钙复合材料,借助于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台偏光显微镜等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形态及其结品行为,同时对其增强增韧效果进行了考查。结果表明,滑石粉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使PP球晶的尺寸变小,其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分别升高了约3~5℃和1℃,结晶度提高了约3%;而碳酸钙却未表现出成核作用,加入后反而使PP得到大而完善的球晶,其熔融温度及结晶度变化不大,却使结晶温度降低了约2~4℃。填加低含量的滑石粉和碳酸钙均能提高基体PP的力学性能,且滑石粉的增强增韧效果优于碳酸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碳酸钙 滑石粉 非等温结晶行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粉填充改性聚丙烯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莹 王振华 万青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83,共3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煤矸石粉复合材料,研究了纯煤矸石粉和用钛酸酯表面处理的煤矸石粉对聚丙烯力学性能、加工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煤矸石粉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上升,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但对复合材料...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煤矸石粉复合材料,研究了纯煤矸石粉和用钛酸酯表面处理的煤矸石粉对聚丙烯力学性能、加工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煤矸石粉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上升,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但对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加工流动性的影响不大;用钛酸酯对煤矸石粉进行处理后,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及加工流动性有了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粉 聚丙烯 力学性能 加工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基生物降解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田华 杨彪 +1 位作者 许国志 林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53,共3页
以淀粉、PVA、水、甘油和硼砂为原料制备了淀粉基全降解材料,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30份水做增塑剂,加入25份PVA时,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从纯淀粉的25.80 MPa和1.11%提高到31.78 MPa和6.24%,硼砂可以使PVA和淀... 以淀粉、PVA、水、甘油和硼砂为原料制备了淀粉基全降解材料,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30份水做增塑剂,加入25份PVA时,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从纯淀粉的25.80 MPa和1.11%提高到31.78 MPa和6.24%,硼砂可以使PVA和淀粉发生交联,制得材料的拉伸强度可达43.37 MPa;甘油的加入虽可以使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提高,但拉伸强度明显降低;同时加入硼砂和甘油,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到36.26 MPa和1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聚乙烯醇 生物降解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插层法制备聚乳酸/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鹏程 王向东 许国志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1,共6页
综述了使用熔融插层法制备聚乳酸(PLA)/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及其表征与性能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对MMT进行有机改性,可以增大MMT片层间距,使PLA/MMT形成剥离和插层结构,同时有效地提高PLA/MMT复合材料的性能。随着MMT含量的增加,MM... 综述了使用熔融插层法制备聚乳酸(PLA)/蒙脱土(MMT)纳米复合材料及其表征与性能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对MMT进行有机改性,可以增大MMT片层间距,使PLA/MMT形成剥离和插层结构,同时有效地提高PLA/MMT复合材料的性能。随着MMT含量的增加,MMT片层粒子容易形成团簇,不利于结构分散以及性能提高;由于MMT片层粒子在PLA基体中良好分散,形成剥离/插层的结构,有利于抑制PLA分子链运动,从而提高了PLA的韧性、热稳定性、气体阻透性能;MMT片层粒子作为二维异向成核剂,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和结晶速率;分散的MMT片层粒子形成了一种空间连接结构,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熔体强度,有利于拓宽其加工窗口;同时MMT结构中的末端羟基可以增加复合材料的生物降解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熔融插层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PBS共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宋聪雨 王佩璋 程希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67,共3页
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加入到淀粉体系中,制备了淀粉基共混材料,并对共混体系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淀粉中加入PBS可有效增加体系的硬度并提高其维卡软化点,100份淀粉中加入40份PBS体系硬度达到最大值;加入10份PBS时,体系的... 将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加入到淀粉体系中,制备了淀粉基共混材料,并对共混体系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淀粉中加入PBS可有效增加体系的硬度并提高其维卡软化点,100份淀粉中加入40份PBS体系硬度达到最大值;加入10份PBS时,体系的维卡软化点达到最大值;100份淀粉中加入40份PBS时体系拉伸性能最优,再增加时反而下降;PBS的加入对淀粉材料的防水性有一定改善,与纯淀粉体系相比,样品溶于水的质量下降了近 50%。此外,加入10份的PBS可使淀粉注射成型的冷却定型时间缩短3/4,使挤出成型的牵引速度提高两倍,有利于淀粉的成型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生物降解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翁云宣 杨惠娣 +3 位作者 舒继岗 刘万蝉 李字义 赵俊会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2-87,共6页
采用纤维素、淀粉、聚羟基丁酸酯(polyhydroxybutyrate,PHB)、聚羟基丁酸/戊酸酯[poly(hydroxybutyratecohydroxyvalerate),PHBV]、聚乙烯/淀粉共混物和聚乙烯等6种试验材料,在可控堆肥条件下通过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以及在水性... 采用纤维素、淀粉、聚羟基丁酸酯(polyhydroxybutyrate,PHB)、聚羟基丁酸/戊酸酯[poly(hydroxybutyratecohydroxyvalerate),PHBV]、聚乙烯/淀粉共混物和聚乙烯等6种试验材料,在可控堆肥条件下通过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以及在水性培养液中需氧条件下分别通过测定氧气消耗量和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测定材料的生物分解能力。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得的材料生物降解百分率(%)分别依次为:纤维素(76.9)>淀粉(74.3)>PHB(73.3)>PHBV(70.5)聚乙烯/淀粉共混物(20.3)聚乙烯(0.3);PHB(78.7)>PHBV(71.2)>纤维素(70.7)聚乙烯/淀粉共混物(24.4)聚乙烯(0.3);PHB(73.6)>PHBV(72.4)>纤维素(71.9)聚乙烯/淀粉共混物(26.2)聚乙烯(0.2),在评价聚合物生物降解能力上基本具有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堆肥 水性培养液 生物降解百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增强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许丽丹 项爱民 +2 位作者 瞿新辉 王建超 赵燕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9-53,共5页
通过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碳纤维(CF)和滑石粉对聚酰胺6(PA6)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F 的加入在 PA6和 CF 的界面诱发横品,CF 和滑石粉在 PA6基体中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改变 PA6的成核机理和晶体生长方式,提高了... 通过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碳纤维(CF)和滑石粉对聚酰胺6(PA6)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CF 的加入在 PA6和 CF 的界面诱发横品,CF 和滑石粉在 PA6基体中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改变 PA6的成核机理和晶体生长方式,提高了起始结晶温度和结晶速率。结晶速率随着等温结晶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当冷却速率增大时,起始结晶温度下降,结晶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聚酰胺6 结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多单体反应挤出PP/PA6增容体系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许国志 陈秀娟 熊慧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4年第5期1-4,共4页
采用一步法将接枝单体马来酸酐(MAH)和苯乙烯(St)、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与聚丙烯(PP)、尼龙6(PA6)、乙烯辛烯共聚物(POE)等混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就地反应增容,详细地讨论了MAH/St/DCP用量和PA6含量对共混体系拉伸性能和冲击... 采用一步法将接枝单体马来酸酐(MAH)和苯乙烯(St)、引发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与聚丙烯(PP)、尼龙6(PA6)、乙烯辛烯共聚物(POE)等混匀后在双螺杆挤出机中就地反应增容,详细地讨论了MAH/St/DCP用量和PA6含量对共混体系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了MAH/St/DCP用量及PA6含量对共混物的亚微形态、相界面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FTIR)的结果分析对PP/PA6共混物增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一步法添加MAH/St/DCP引起PP/PA6共混体系发生了酰亚胺化反应,生成了PP-(St-MAH)-PA6接枝共聚物有很好的增容作用;PA6与基体PP的界面非常模糊,分散相的颗粒也变得均匀细小,约0.5μm,大大改善了两相之间的粘结;从而使得PP/PA6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PA6质量分数在20%,MAH/St/DCP添加1-4份时效果最佳,缺口冲击强度提高2倍左右,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无缺口冲击强度也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法 多单体 反应挤出 聚丙烯 尼龙6 乙烯辛烯共聚物 相容性 力学性能 增容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需氧生物分解能力试验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翁云煊 李字义 +1 位作者 刘万蝉 杨惠娣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0-84,共5页
依据ISO 14 85 5 :1999《受控堆肥化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对淀粉 (St)、聚己内酯 (PCL)、聚乳酸 (PLA)、聚丁二醇丁二酸 /己二酸酯 (PBSA)、聚羟基丁烯酸戊酸酯 (PHBV )、聚乙烯醇 (P... 依据ISO 14 85 5 :1999《受控堆肥化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对淀粉 (St)、聚己内酯 (PCL)、聚乳酸 (PLA)、聚丁二醇丁二酸 /己二酸酯 (PBSA)、聚羟基丁烯酸戊酸酯 (PHBV )、聚乙烯醇 (PVA)、纸 (Pa)、聚乙烯 (PE) 8种材料进行了受控堆肥化条件下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 ,用此方法来评价材料的堆肥能力或生物分解能力是可行的 ,且相同条件下 ,各种试样的生物分解能力大小的顺序为St >PCL >PLA >PHBV≈PBSA≈PVA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生物分解 需氧生物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容剂对聚丙烯/纳米黏土复合材料抗熔垂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斌艺 刘本刚 +2 位作者 陈士宏 王向东 张玉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8,共4页
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了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改性的聚丙烯(PP)/纳米黏土复合材料。通过XRD测试和抗熔垂性能测试研究了PP-g-MAH对复合材料抗熔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PP-g-MAH的性能和用量对复合材料的插层结构... 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了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改性的聚丙烯(PP)/纳米黏土复合材料。通过XRD测试和抗熔垂性能测试研究了PP-g-MAH对复合材料抗熔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PP-g-MAH的性能和用量对复合材料的插层结构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到复合材料的抗熔垂性能。其中,采用熔体流动速率小、接枝率低的PP-g-MAH所得到的纳米黏土复合材料的抗熔垂性能相对较好,但PP-g-MAH的含量不宜过高。插层结构的黏土片层的层间距与复合材料抗熔垂性能存在一定关联,PP/纳米黏土复合材料中存在最利于材料抗熔垂性能提高的插层结构,层间距为2.90~3.10nm的插层结构对应的复合材料的抗熔垂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黏土 相容剂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插层结构 抗熔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