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烹饪方式对烤羊排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1
作者 李凯旋 王璇 +4 位作者 刘洋 王鹏 王金花 田洪磊 谢建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43-151,共9页
为探究风味物质的形成机制,以直接烤制和过热蒸-烤制2种烹饪方式的电烤箱烤羊排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感官分析、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分析其感官特性、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 为探究风味物质的形成机制,以直接烤制和过热蒸-烤制2种烹饪方式的电烤箱烤羊排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感官分析、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及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分析其感官特性、脂肪酸组成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感官分析和电子鼻结果显示两样品的香气轮廓存在差异,其中直接烤制样品具有更强的烤香、脂香和羊肉味(P<0.05)。在两种烤羊排中共检测到44种挥发性化合物,直接烤制样品中醛类、醇类、含氮化合物等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均高于蒸烤结合样品。采用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气相色谱-嗅闻共鉴定出35种香气活性化合物,其中强势香气活性化合物包括癸醛、己醛、辛醛、壬醛、(E,Z)-2,6-壬二烯醛、(E,E)-2,4-癸二烯醛、(E,E)-2,4-壬二烯醛、1-辛烯-3-酮、3-辛烯-2-酮、2-壬酮、庚酸、2-甲基吡嗪、3-甲硫基丙醛、苯并噻唑、2-戊基呋喃。两种样品香气活性化合物的种类相似,但稀释因子不同。直接烤制羊排的脂肪酸总含量显著高于蒸烤结合样品(P<0.05),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的比值为40.66%,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三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降解与烤羊排特征风味物质的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烹饪方式 羊排 挥发性化合物 脂肪酸 香气提取物稀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GC-MS检测不同中西方奶酪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及比较 被引量:44
2
作者 马艳丽 曹雁平 +1 位作者 杨贞耐 王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03-107,共5页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检测并比较4种传统中式酸凝奶酪(奶疙瘩、奶豆腐、乳扇、乳饼)与西方切达奶酪中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差别。结果表明:奶疙瘩、奶豆腐、乳扇、乳饼中分别鉴定得到41、25、26种和29种挥发性化合物,切达...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检测并比较4种传统中式酸凝奶酪(奶疙瘩、奶豆腐、乳扇、乳饼)与西方切达奶酪中挥发性风味组分的差别。结果表明:奶疙瘩、奶豆腐、乳扇、乳饼中分别鉴定得到41、25、26种和29种挥发性化合物,切达奶酪中鉴定得到20种挥发性化合物。通过比较,得到奶疙瘩含有较多的芳香及杂环化合物;乳扇和切达奶酪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脂肪酸类化合物;奶豆腐和乳饼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组分相似,均为脂肪酸类和醇类化合物。归纳其差别的原因主要是制作工艺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式酸凝奶酪 切达奶酪 挥发性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GC-MS和SDE-GC-MS分析无锡酱排骨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贝贝 张兴 +4 位作者 李萌 张玉玉 孙宝国 陈海涛 田红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3-738,744,共7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提取分析无锡酱排骨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共鉴定出76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烃类6种、醛类19种、酮类7种、醇类9种、酚类4种、醚类2种、酸类4种、酯类7种、...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提取分析无锡酱排骨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共鉴定出76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烃类6种、醛类19种、酮类7种、醇类9种、酚类4种、醚类2种、酸类4种、酯类7种、杂环类化合物18种。两种提取方法共同检测到的化合物有23种,包括D-柠檬烯、己醛、壬醛、糠醛、苯甲醛、苯乙醛、十六醛、2-庚酮、羟基丙酮、2-壬酮、芳樟醇、糠醇、邻甲氧基苯酚、苯乙醇、丁香酚、对烯丙基茴香醚、茴香脑、2-戊基呋喃、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2,6-二甲基吡嗪、5-甲基呋喃醛、2-乙酰基吡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酱排骨 挥发性风味成分 固相微萃取(SPME) 同时蒸馏萃取(SDE)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萃取/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野韭菜花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23
4
作者 杨梦云 郑福平 +4 位作者 段艳 谢建春 黄明泉 任天鹭 孙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11-216,共6页
以乙醚为溶剂,采用溶剂萃取/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solvent extraction/solvent-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SE/SAFE)提取新鲜野韭菜花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结合双柱(RTX-5色谱柱... 以乙醚为溶剂,采用溶剂萃取/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solvent extraction/solvent-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SE/SAFE)提取新鲜野韭菜花精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法结合双柱(RTX-5色谱柱和DB-WAX色谱柱)保留指数(retention index,RI)定性分析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结果共鉴定出4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包括含硫化合物28种、醛类4种、醇类3种、酮类3种、烃类化合物9种。含硫化合物数量多且含量大,是新鲜野韭菜花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野韭菜花 溶剂萃取/溶剂辅助风味蒸发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香牛肉干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1
5
作者 孙杰 蒲丹丹 +2 位作者 陈海涛 孙宝国 张玉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125,共5页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牛肉干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牛肉干中共鉴定出84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烃类23种、醛类19种、酮类3种、酸类1种、醇类12种、酯类7种、醚...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牛肉干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牛肉干中共鉴定出84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烃类23种、醛类19种、酮类3种、酸类1种、醇类12种、酯类7种、醚类3种、酚类6种、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10种。其中,醛类、醚类和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可能对牛肉干特征风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香牛肉干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 同时蒸馏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荪的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6
作者 郑杨 邹青青 +3 位作者 张岱 吴继红 黄明泉 孙宝国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39-45,共7页
竹荪为高蛋白、多氨基酸、营养丰富的食药兼用的真菌.竹荪菌体的检测显示菌体含有21种氨基酸,8种为人体所必需氨基酸;竹荪子实体中分离到7种多糖Dd、Dd-S3P、Dd-2DE、DI、DiA、Di-S2P、DE2-2;此外竹荪中共计鉴定出138种挥发性成分.概述... 竹荪为高蛋白、多氨基酸、营养丰富的食药兼用的真菌.竹荪菌体的检测显示菌体含有21种氨基酸,8种为人体所必需氨基酸;竹荪子实体中分离到7种多糖Dd、Dd-S3P、Dd-2DE、DI、DiA、Di-S2P、DE2-2;此外竹荪中共计鉴定出138种挥发性成分.概述近年来对药食两用菌-竹荪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荪 化学成分 生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葱属植物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7
作者 刘兵 常远 +3 位作者 王瑞芳 刘子轩 陈海涛 张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9-257,共9页
葱属植物是中式菜肴中最为常见的蔬菜和调味料,其独特的香气属性能够有效掩盖菜肴中的腥膻异味,并赋予菜肴独特的风味。葱属植物的基质复杂多样,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较低,特别是一些热敏感、低阈值的关键香气物质极易在前处理和后续加工... 葱属植物是中式菜肴中最为常见的蔬菜和调味料,其独特的香气属性能够有效掩盖菜肴中的腥膻异味,并赋予菜肴独特的风味。葱属植物的基质复杂多样,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较低,特别是一些热敏感、低阈值的关键香气物质极易在前处理和后续加工过程中损失变性,造成风味变化。本文主要概括了近年来研究的葱属植物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未来可将新型精密分析仪器与分子感官科学进一步结合来揭示葱属植物在加工处理过程中的风味变化和形成机理,为其风味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促进葱属植物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葱属植物 挥发性物质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酪的风味组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8
作者 马艳丽 曹雁平 +1 位作者 郑福平 王蓓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39,共4页
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奶酪风味相关的研究进展对奶酪风味中主要的挥发性组分和呈味组分进行总结,归纳了奶酪中的脂肪酸、醇、醛、酯、酮、内酯、吡嗪、含硫化合物、胺这几类挥发性组分的来源、风味特征及其在不同奶酪中的主要贡献。同时... 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奶酪风味相关的研究进展对奶酪风味中主要的挥发性组分和呈味组分进行总结,归纳了奶酪中的脂肪酸、醇、醛、酯、酮、内酯、吡嗪、含硫化合物、胺这几类挥发性组分的来源、风味特征及其在不同奶酪中的主要贡献。同时对奶酪中的氨基酸、苦味肽、浓厚感肽和矿物盐这些水溶性的呈味组分的生成途径及主要感官特征进行了归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酪 特征风味组分 挥发性风味组分 呈味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养方式的部位肉制作的哈萨克风干牛肉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沙坤 孙宝忠 +5 位作者 张泽俊 李海鹏 宋焕禄 雷元华 李红波 张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48-53,共6页
采用电子鼻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2种不同饲养方式、3个不同肌肉部位样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2种不同饲养方式的样品之间风味差异较大,相同饲养方式、不同肌肉部位的样品之间风味差异较小。固相微萃... 采用电子鼻和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了2种不同饲养方式、3个不同肌肉部位样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2种不同饲养方式的样品之间风味差异较大,相同饲养方式、不同肌肉部位的样品之间风味差异较小。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共检测出2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醛类8种、醇类7种、含苯芳香化合物6种、脂肪烃3种、酮类1种、呋喃1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肌肉类型对来自脂肪氧化产物总量有显著影响(P<0.05),而饲养方式对来自饲料成分总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方式 肌肉部位 哈萨克风干牛肉 挥发性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分析猪脂甘油酯及调控氧化猪脂中极性非(难)挥发性物质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玲 都荣强 +4 位作者 谢建春 曹长春 王蒙 郑福平 孙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23-129,共7页
采用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分析猪脂的甘油酯组成以及调控氧化工艺制备的氧化猪脂的极性非(难)挥发性物质组成。从猪脂中鉴定出33种甘油酯,包括7种甘二酯和26种甘三酯,按总离子流色谱图中的相对峰面积,含量高的... 采用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分析猪脂的甘油酯组成以及调控氧化工艺制备的氧化猪脂的极性非(难)挥发性物质组成。从猪脂中鉴定出33种甘油酯,包括7种甘二酯和26种甘三酯,按总离子流色谱图中的相对峰面积,含量高的为1-棕榈酸-2-亚油酸-3-油酸甘三酯(16.13%)、1,3-二油酸-2-亚油酸甘三酯(15.25%)、1,3-二油酸-2-棕榈酸甘三酯(12.96%)、1-油酸-2,3-二亚油酸甘三酯(8.05%)。从调控氧化猪脂中鉴定出5种甘二酯和由10种甘三酯氧化形成的22种单氢过氧化物,按总离子流色谱图中的相对峰面积,含量高的为1-硬脂酸-2-亚油酸-3-油酸甘三酯单氢过氧化物(18.44%)、1-棕榈酸-2-亚油酸-3-油酸甘三酯单氢过氧化物(16.03%)、1,3-二油酸-2-棕榈酸甘三酯单氢过氧化物(9.42%)、1,3-二油酸-2-亚油酸甘三酯单氢过氧化物(8.71%)、三油酸甘三酯单氢过氧化物(7.63%)、1-棕榈酸-2,3-二亚油酸甘三酯单氢过氧化物(7.53%)。结果表明,猪脂调控氧化主要对猪脂中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甘三酯进行氧化,因形成的极性非(难)挥发性氧化产物仅检测到甘三酯单氢过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脂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 脂肪调控氧化 甘油酯 单氢过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脂肪氧合酶强化香菇风味基料的风味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婵 安晶晶 +1 位作者 王成涛 文雁君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6-402,共7页
研究大豆脂肪氧合酶(LOX)强化香菇风味基料风味成分的影响因素。SDE装置抽提、GCMS分析鲜香菇的主要风味成分,并以此作为考察指标,研究LOX酶促过程的因素条件对香菇风味基料风味成分产生的影响,优化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鲜香菇中八碳... 研究大豆脂肪氧合酶(LOX)强化香菇风味基料风味成分的影响因素。SDE装置抽提、GCMS分析鲜香菇的主要风味成分,并以此作为考察指标,研究LOX酶促过程的因素条件对香菇风味基料风味成分产生的影响,优化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鲜香菇中八碳化合物占挥发成分的44.13%、含硫化合物为21.53%、酯类化合物为7.60%。八碳化合物中1-辛烯-3-醇、1-辛醇、3-辛酮、2-辛烯-1-醇等对鲜香菇风味的贡献率为最大,1,2,3,5,6-五硫杂环庚烷等含硫化合物也是香菇的重要风味组成。酶促体系的pH、温度、搅拌速度、通氧速率等因素条件对风味成分产生有一定影响,试验确定酶促强化风味的工艺条件为:质量分数0.5%LOX粗酶液、质量分数0.4%葵花籽油水解液、pH 5.0、温度40℃、搅拌速度500 r/min、通氧速率50 mL/min、时间40min。添加葵花籽油水解液和LOX酶处理可明显提升香菇风味基料的风味成分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风味成分 大豆脂肪氧合酶(LOX) 风味基料 影响因素 制备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烹饪与软包装无锡酱排骨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对比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贝贝 陈怡颖 +3 位作者 陈海涛 孙宝国 张玉玉 郑福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48-554,共7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提取分析传统烹饪无锡酱排骨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与软包装无锡酱排骨进行比较,前者共鉴定出71种化合物,后者共鉴定出76种,共同检测到的物质有31种。两者在...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法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提取分析传统烹饪无锡酱排骨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与软包装无锡酱排骨进行比较,前者共鉴定出71种化合物,后者共鉴定出76种,共同检测到的物质有31种。两者在醛类及含氮、含硫及其杂环类化合物上的差异较为显著,是两种排骨样品风味差异的主要原因,而茴香等香辛料使用量的差异可能是导致传统烹饪与软包装无锡酱排骨风味差异的另一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烹饪无锡酱排骨 软包装无锡酱排骨 挥发性风味成分 差异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新疆风干牛肉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沙坤 张泽俊 +5 位作者 张松山 孙宝忠 雷元华 李红波 宋焕禄 张杨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38,共6页
为比较分析2种不同类型的新疆风干牛肉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差异及来源,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组样品中共鉴定出78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传统原味和改进风味样品中分别鉴定出26种和71种,其中,经感官嗅闻... 为比较分析2种不同类型的新疆风干牛肉中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差异及来源,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闻-质谱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组样品中共鉴定出78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传统原味和改进风味样品中分别鉴定出26种和71种,其中,经感官嗅闻鉴定出的活性香气成分共有41种,包括烃类7种、醛类9种、酮类5种、醇类4种、呋喃类3种、含氮化合物2种、酯类1种、酚类10种;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除醛类以外(P>0.05),2组样品的烃类、醇类、酮类和呋喃类化合物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含氮化合物、酯类、醚类和酚类化合物仅存在于改进风味样品中;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组样品在挥发性风味成分组成上存在较大差异,与第1主成分高度相关的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烟熏加工过程,与第2主成分相关性较高的化合物主要来源于香辛料的添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风干牛肉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 挥发性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白酒中长期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之管见 被引量:19
14
作者 孙宝国 孙金沅 +1 位作者 宫俐莉 孙啸涛 《轻工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6-11,共6页
中国白酒以其独特的原料、工艺、风味及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享誉海内外.随着中国食品产业的飞速发展,中国白酒现代化势在必行.要实现中国白酒价格亲民、香型创新、关注健康、技术创新、国际化发展,首先要解决白酒酿造过程中的一... 中国白酒以其独特的原料、工艺、风味及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享誉海内外.随着中国食品产业的飞速发展,中国白酒现代化势在必行.要实现中国白酒价格亲民、香型创新、关注健康、技术创新、国际化发展,首先要解决白酒酿造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在制曲、用曲、糖化发酵、风味和酒体设计、酿酒专用粮食等方面可能出现一系列颠覆性技术,酿酒微生物代谢产物及其菌种库、不同香型白酒自动控温控湿发酵技术、白酒风味物质分析及其数据库、白酒中功能物质和有害物质的调控、白酒标准现代化等将是中国白酒未来研究和发展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白酒发展趋势 糖化发酵 功能菌 风味物质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奶油香精基料中特征风味组分分析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蓓 曹雁平 许时婴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19-23,32,共6页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觉辨别法和风味值分析法对酶解奶油香精基料中特征风味组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嗅觉辨别法检测得到18种可被评价员嗅觉检测且与GC-MS分析结果对应的化合物;同时根据化合物在样品中的含量以及其相应的平均嗅闻... 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嗅觉辨别法和风味值分析法对酶解奶油香精基料中特征风味组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嗅觉辨别法检测得到18种可被评价员嗅觉检测且与GC-MS分析结果对应的化合物;同时根据化合物在样品中的含量以及其相应的平均嗅闻阈值,分析了酶解产物中24种主要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风味值.并且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特征风味化合物种类相同的有13种,但两种方法分析得到的同种风味组分在样品中的风味强度差别较大.综合气相色谱-嗅觉辨别法和风味值分析结果,酶解奶油香精基料中特征风味组分主要为:丁酸、己酸、辛酸、癸酸、己酸乙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奶油香精基料 气相色谱-嗅觉辨别法 风味值分析 特征风味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分析白酒酒醅中挥发性风味成分 被引量:47
16
作者 宫俐莉 李安军 +5 位作者 孙金沅 李贺贺 孙啸涛 黄明泉 郑福平 孙宝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9-177,共9页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solvent-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SAFE)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两种萃取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结合...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solvent-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SAFE)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两种萃取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结合保留指数、标准品比对,对古井酒醅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20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酯类66种、醇类13种、醛酮类9种、缩醛类1种、脂肪酸类15种、醚酚类6种、含苯环类3种、烯烃类4种及其他类化合物3种。SAFE法和HS-SPME法萃取出的挥发性风味成分有一定差异,HS-SPME法对于酯类物质萃取效果较好,SAFE法对于醇类、脂肪酸类物质萃取效果更佳,两者互补分析获得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 顶空-固相微萃取 酒醅 气质联用 挥发性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波奶酪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玥琪 郭贝贝 +4 位作者 孙丰义 孙杰 陈海涛 张玉玉 孙宝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32-136,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蓝波奶酪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经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共鉴定出111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烃类2种、醛类6种、酮类12种...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蓝波奶酪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经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共鉴定出111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烃类2种、醛类6种、酮类12种、酸类20种、酯类49种、醇酚类13种、含硫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9种。可能对风味造成影响的化合物有:2-庚酮、2-壬酮、丁酸、己酸、辛酸、正癸酸、癸酸乙酯、3-(甲硫基)-1-丙醇、6-庚基四氢-2H-吡喃-2-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波奶酪 同时蒸馏萃取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香肉丝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玥琪 章慧莺 +2 位作者 陈海涛 孙宝国 张玉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20-1228,1234,共10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鱼香肉丝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经过GC-MS分析,共鉴定出93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烃类20种、醛类20种、酮类7种、酸类...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法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鱼香肉丝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经过GC-MS分析,共鉴定出93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烃类20种、醛类20种、酮类7种、酸类2种、酯类9种、醇类16种、醚类2种、酚类5种、含硫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12种。其中,醛类、酯类和含硫含氮及其他杂环化合物可能对"鱼香"风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香肉丝 挥发性成分 固相微萃取(SPME) 同时蒸馏萃取(SDE)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蒜腌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皓 王嘉琳 +3 位作者 李丽慧 杨绍祥 刘永国 田红玉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14,20,共6页
以糖蒜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其化学成分,利用GC-MS进行测定。通过研究糖蒜腌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发现腌制前期的风味成分种类较少,中期和后期的风味成分种类较多,中期的风味成分含量较高。糖蒜中的特有风味物质为烯丙基硫醚... 以糖蒜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溶剂提取其化学成分,利用GC-MS进行测定。通过研究糖蒜腌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发现腌制前期的风味成分种类较少,中期和后期的风味成分种类较多,中期的风味成分含量较高。糖蒜中的特有风味物质为烯丙基硫醚、二甲基吡嗪、糠醛、苯乙醛、呋喃酮、丁二醇、4-羟基丁酸内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蒜 化学成分 食品香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奶疙瘩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组分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绒雪 王小雨 +2 位作者 边冉 冯钰琳 王蓓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2,22,共6页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olvent 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gas chrom 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AFE-GC-MS),对采集自新疆地区两种奶疙瘩样品(不脱脂原料乳和部分脱脂原料乳)中的挥发性风味组分进行了定...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olvent 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gas chrom 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AFE-GC-MS),对采集自新疆地区两种奶疙瘩样品(不脱脂原料乳和部分脱脂原料乳)中的挥发性风味组分进行了定性及内标法半定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化合物的阈值进行了风味值(Odour unite values, OUV)的计算。结果表明两种奶疙瘩样品中共检测得到66种挥发性化合物,大多数为中、短碳链的脂肪酸、酯类化合物与醛类化合物。不同脱脂程度的原料乳制备得到的奶疙瘩样品的特征风味组分及含量有一定差别,其中不脱脂原料乳制得的奶疙瘩样品中,脂肪酸类化合物及酯类化合物的含量及风味强度明显高于部分脱脂原料乳制得的奶疙瘩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疙瘩 挥发性风味组分 内标半定量 风味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