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荟素是芦荟叶中主要的蒽醌类成分,通常以芦荟素A和B两种非对映异构体形式并存,目前已成为许多芦荟产品质量控制指标之一。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和硅胶柱色谱结合的方法,从老芦荟干粉中分离制备了高纯度的芦荟素A(纯度为98%)和芦荟素B(纯度...芦荟素是芦荟叶中主要的蒽醌类成分,通常以芦荟素A和B两种非对映异构体形式并存,目前已成为许多芦荟产品质量控制指标之一。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和硅胶柱色谱结合的方法,从老芦荟干粉中分离制备了高纯度的芦荟素A(纯度为98%)和芦荟素B(纯度为96%)样品,并采用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 S)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以及GOE SY(grad ien t-enhanced nuc lear O verhau ser e ffec t spec tro scopy)等方法对所得的两个芦荟素异构体的立体构象进行了确认。该法具有制备量大和分离效率高的特点。展开更多
利用高效凝胶色谱(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HPGPC)分析桑叶多糖两个组分MPL1和MPL2的重均分子质量分别为11800D和7630D,利用GC分析MPL1和MPL2是由D-果糖(D-Flu)、L-阿拉伯糖(L-Ara)、L-鼠李糖(L-Rha)、D-木糖(D...利用高效凝胶色谱(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HPGPC)分析桑叶多糖两个组分MPL1和MPL2的重均分子质量分别为11800D和7630D,利用GC分析MPL1和MPL2是由D-果糖(D-Flu)、L-阿拉伯糖(L-Ara)、L-鼠李糖(L-Rha)、D-木糖(D-Xyl)和D-葡萄糖(D-Glu)5种单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分别为58:9.9:5.8:5.1:21.2和45:6.74:17.2:7.3:24.1。而通过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反应的方法得到MPL1和MPL2的主链是由1→3位键合的糖基组成,支链为1→2位键合的糖基组成。红外光谱分析桑叶多糖中存在α构型的C—H吸收峰。展开更多
文摘芦荟素是芦荟叶中主要的蒽醌类成分,通常以芦荟素A和B两种非对映异构体形式并存,目前已成为许多芦荟产品质量控制指标之一。采用高速逆流色谱和硅胶柱色谱结合的方法,从老芦荟干粉中分离制备了高纯度的芦荟素A(纯度为98%)和芦荟素B(纯度为96%)样品,并采用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 S)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以及GOE SY(grad ien t-enhanced nuc lear O verhau ser e ffec t spec tro scopy)等方法对所得的两个芦荟素异构体的立体构象进行了确认。该法具有制备量大和分离效率高的特点。
文摘利用高效凝胶色谱(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HPGPC)分析桑叶多糖两个组分MPL1和MPL2的重均分子质量分别为11800D和7630D,利用GC分析MPL1和MPL2是由D-果糖(D-Flu)、L-阿拉伯糖(L-Ara)、L-鼠李糖(L-Rha)、D-木糖(D-Xyl)和D-葡萄糖(D-Glu)5种单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分别为58:9.9:5.8:5.1:21.2和45:6.74:17.2:7.3:24.1。而通过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反应的方法得到MPL1和MPL2的主链是由1→3位键合的糖基组成,支链为1→2位键合的糖基组成。红外光谱分析桑叶多糖中存在α构型的C—H吸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