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食品产业全链条技术交叉融合中国创新模式分析
1
作者
刘英丽
聂少平
+4 位作者
张卫文
左敏
李斌
王静
孙宝国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4,共5页
当前,食品产业链条上的各环节都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食品产业需要技术革新,并加大力度的向前发展,全链条技术交叉融合创新正成为食品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本文作者对国际形势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突出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结合高新...
当前,食品产业链条上的各环节都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食品产业需要技术革新,并加大力度的向前发展,全链条技术交叉融合创新正成为食品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本文作者对国际形势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突出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结合高新技术推动食品产业研究系统化、规模化和数字化是国际大势所趋,同时对国内现状与需求进行梳理,进一步阐述我国在全链条技术交叉融合创新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产业
全链条
前沿交叉
融合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缩节胺暴露对大鼠尿液的影响
2
作者
胡传芹
宋鑫育
+1 位作者
邵真真
王静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6,共10页
缩节胺是一种食品热加工过程易产生的食品污染物,主要在特定的焙烤条件下形成。其生成途径是游离赖氨酸、还原糖和烷化剂进行美拉德反应。暴露于缩节胺可导致肾脏空泡化和肝、脾损伤,然而其在体内的代谢机制尚不清楚,这使得对缩节胺暴...
缩节胺是一种食品热加工过程易产生的食品污染物,主要在特定的焙烤条件下形成。其生成途径是游离赖氨酸、还原糖和烷化剂进行美拉德反应。暴露于缩节胺可导致肾脏空泡化和肝、脾损伤,然而其在体内的代谢机制尚不清楚,这使得对缩节胺暴露风险的评估难度进一步加大。利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缩节胺对大鼠尿液代谢物的影响,寻找差异代谢物,分析大鼠肾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缩节胺暴露前后的大鼠尿液中共筛选出24种差异代谢物,其中5种代谢物上调,19种代谢物下调。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途径分析发现,暴露前后有5种代谢途径响应值大于0.1,是相对重要的被扰动代谢途径。它们分别为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代谢,甘油酯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的相互转化,磷酸肌醇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这些代谢途径主要与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糖类代谢和脂质代谢相关。其中,响应值最大的代谢途径为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代谢。研究旨在为阐明缩节胺的毒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食品安全
缩节胺
代谢组学
非靶向代谢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品产业全链条技术交叉融合中国创新模式分析
1
作者
刘英丽
聂少平
张卫文
左敏
李斌
王静
孙宝国
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
-
加拿大
食品
营养与
健康
联合实验室
(
北京
)/
北京
食品
营养与
人类
健康
高精尖
创新
中心
/北京市
食品
添加剂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食品
科学
技术
国家重点
实验室
天津
大学
生物安全战略
研究
中心
华中农业
大学
食品
科学
技术
学院
出处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14,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401200)
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2019-XZ-67)
+1 种基金
北京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年拔尖团队项目(2016000026833TD01)
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项目(IDHT20180506)。
文摘
当前,食品产业链条上的各环节都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食品产业需要技术革新,并加大力度的向前发展,全链条技术交叉融合创新正成为食品产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本文作者对国际形势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突出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结合高新技术推动食品产业研究系统化、规模化和数字化是国际大势所趋,同时对国内现状与需求进行梳理,进一步阐述我国在全链条技术交叉融合创新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
关键词
食品产业
全链条
前沿交叉
融合创新
Keywords
food industry
whole chain
frontier crossing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分类号
TS20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缩节胺暴露对大鼠尿液的影响
2
作者
胡传芹
宋鑫育
邵真真
王静
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
-
加拿大
食品
营养与
健康
联合实验室
(
北京
)/
北京
食品
营养与
人类
健康
高精尖
创新
中心
/北京市
食品
添加剂
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
出处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901808、31972111)
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项目(IDHT20180506)。
文摘
缩节胺是一种食品热加工过程易产生的食品污染物,主要在特定的焙烤条件下形成。其生成途径是游离赖氨酸、还原糖和烷化剂进行美拉德反应。暴露于缩节胺可导致肾脏空泡化和肝、脾损伤,然而其在体内的代谢机制尚不清楚,这使得对缩节胺暴露风险的评估难度进一步加大。利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研究缩节胺对大鼠尿液代谢物的影响,寻找差异代谢物,分析大鼠肾脏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缩节胺暴露前后的大鼠尿液中共筛选出24种差异代谢物,其中5种代谢物上调,19种代谢物下调。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途径分析发现,暴露前后有5种代谢途径响应值大于0.1,是相对重要的被扰动代谢途径。它们分别为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代谢,甘油酯代谢,戊糖和葡萄糖醛酸的相互转化,磷酸肌醇代谢,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这些代谢途径主要与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糖类代谢和脂质代谢相关。其中,响应值最大的代谢途径为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的代谢。研究旨在为阐明缩节胺的毒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美拉德反应
食品安全
缩节胺
代谢组学
非靶向代谢物分析
Keywords
Maillard reaction
food safety
mepiquat
metabolomics
untargeted metabolite analysis
分类号
TS201.6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食品产业全链条技术交叉融合中国创新模式分析
刘英丽
聂少平
张卫文
左敏
李斌
王静
孙宝国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缩节胺暴露对大鼠尿液的影响
胡传芹
宋鑫育
邵真真
王静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