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理论和中药组方技术在化妆品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孟宏 《轻工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1-26,77,共7页
中医药理论中整体观念、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体质学说,以及中药配伍组方、炮制技术,应用于皮肤护理效果明显,在化妆品开发中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中草药化妆品许多品牌仅仅是配方中添加了中草药成分,或仅仅引入了中医... 中医药理论中整体观念、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体质学说,以及中药配伍组方、炮制技术,应用于皮肤护理效果明显,在化妆品开发中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中草药化妆品许多品牌仅仅是配方中添加了中草药成分,或仅仅引入了中医理论中某些概念,内涵浅显,未能深入挖掘、汲取中医思想精髓.中草药化妆品的研发不能简单地添加几味中草药提取物,更不能机械地照搬照抄古人留下的药方,而是要正确理解并掌握中医药理论,在中草药化妆品的发掘、继承和推广中有所创新,如此才能打造品牌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理论 中药组方技术 中草药化妆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 silico技术探究益母草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丽 尹雅婷 +3 位作者 程康 李惠 吕智 易帆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86-697,共12页
益母草具有行血养血,活血化瘀的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常用来主治妇科疾病,近年来益母草的美容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利用in silico技术平台,通过文献计量学对益母草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态势进行了预测,同时结合网络药理学对益母草... 益母草具有行血养血,活血化瘀的作用,临床应用广泛,常用来主治妇科疾病,近年来益母草的美容应用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利用in silico技术平台,通过文献计量学对益母草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态势进行了预测,同时结合网络药理学对益母草皮肤美容的功效及物质基础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益母草的活性成分萜类化合物及益母草碱可通过NADPH、PDPK1、MAOB、VEGF2、SIRT2等靶点有效促进血液流动,改善皮肤微循环,调节激素代谢,降低炎症反应,抵御氧化应激,具有延缓皮肤老化,滋养皮肤的功效。本研究为益母草作为化妆品植物功效原料的物质基础及功效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证明了益母草作为化妆品功效原料的独特性,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 化妆品 皮肤美容 in silico技术 文献计量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用于化妆品植物源功效原料筛选的建议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斯琪 孟宏 易帆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3-258,274,共7页
对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应用于化妆品植物来源功效物质筛选和预测进行综述,论述其应用于预测药用植物所含成分在皮肤相关生物学途径中靶蛋白的结合关系,以及整体评价药用植物在皮肤生理学上的作用。提出构建完整、高效、便捷的原料研... 对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应用于化妆品植物来源功效物质筛选和预测进行综述,论述其应用于预测药用植物所含成分在皮肤相关生物学途径中靶蛋白的结合关系,以及整体评价药用植物在皮肤生理学上的作用。提出构建完整、高效、便捷的原料研发模式的建议,并对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功效原料 虚拟筛选 植物原料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痤疮辨证分型的中医药研究与化妆品研发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岳立芝 李丽 孟宏 《轻工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33-36,57,共5页
鉴于不同发病机理的痤疮其特征不同,痤疮的治疗也应结合个体体质差异分析病因,辨证施治,有的放矢地选择药物.在祛痘化妆品的开发中,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针对肺经风热、湿热蕴结、痰瘀凝结、冲任不调等不同类型痤疮的特点设计痤疮功效产... 鉴于不同发病机理的痤疮其特征不同,痤疮的治疗也应结合个体体质差异分析病因,辨证施治,有的放矢地选择药物.在祛痘化妆品的开发中,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针对肺经风热、湿热蕴结、痰瘀凝结、冲任不调等不同类型痤疮的特点设计痤疮功效产品;在组方时还应遵循配方君臣佐使的科学配伍思想,发挥中医药在治疗痤疮方面疗效明显、副作用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理论 病因病机 辨证施治 痤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背景下《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的解读刍议 被引量:10
5
作者 唐颖 张兆伦 +3 位作者 曹力化 熊紫怡 张茜 刘磊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4-91,共8页
科学可行的化妆品安全评估体系是保障消费者用妆安全和推动中国特色化妆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配合2020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的顺利实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陆续颁布了与化妆品质量安全相关的系列... 科学可行的化妆品安全评估体系是保障消费者用妆安全和推动中国特色化妆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了配合2020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的顺利实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陆续颁布了与化妆品质量安全相关的系列二级法规与技术规范.以2021年4月颁布的《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简称《技术导则》)为切入点,主要从强化评估人员的责任、补充风险评估程序、优化评估方法、增加对儿童化妆品的安全评估等方面梳理了《技术导则》对我国化妆品安全评估带来的变革和影响,从化妆品原料、致癌物和皮肤致敏物三个类别介绍了我国化妆品安全评估的基本原则及与欧盟的异同,分析了新法规对政府、企业、消费者等不同受众的影响,并提出了培养风险评估人员及其风险管理能力、建立企业风险监测数据库、积极学习新方法、借鉴欧盟安全性评估先进经验等的应对建议,以期为我国化妆品行业科学、有序地开展安全评估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质量 化妆品安全评估 定量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性敏感皮肤发生机制及干预护理初探
6
作者 况昕珏 付媛媛 +3 位作者 陈显才 陈勇 刘有停 易帆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8-996,共9页
随着现代不良生活习惯的普遍发生、环境污染的加剧,油性敏感皮肤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但确切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晰。本文回顾了油性敏感皮肤的定义及特征,综述了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包括皮脂腺分泌过多、表皮屏障功能降低、皮肤微生态失衡、... 随着现代不良生活习惯的普遍发生、环境污染的加剧,油性敏感皮肤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但确切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晰。本文回顾了油性敏感皮肤的定义及特征,综述了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包括皮脂腺分泌过多、表皮屏障功能降低、皮肤微生态失衡、炎症反应、神经与血管高反应等,并深入分析不同发生机制之间的内在联系。针对这些机制,探讨了油性敏感皮肤的一系列干预护理建议,包括与干性敏感皮肤的护理差异、护肤品功效选择、生活习惯调整,有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科学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脂腺 表皮屏障 微生态 炎症反应 神经与血管高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皂素的脱色研究及其在洗手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心蕊 韩鑫宇 +2 位作者 张康 马晓彤 李姝静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78-1182,共5页
工艺水中提取得到的茶皂素中含有黄酮类色素,考察了不同脱色剂对茶皂素脱色效果的影响,通过色阶比较和红外光谱分析对脱色后的茶皂素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脱色茶皂素在洗手液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复合金属氧化物MMO脱色效果最佳,脱色时间为1... 工艺水中提取得到的茶皂素中含有黄酮类色素,考察了不同脱色剂对茶皂素脱色效果的影响,通过色阶比较和红外光谱分析对脱色后的茶皂素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脱色茶皂素在洗手液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复合金属氧化物MMO脱色效果最佳,脱色时间为100 min,脱色率为78.76%,茶皂素含量为80.09%,纯度为91.63%。茶皂素与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复配,并将本产品与市售洗手液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复配比为0.3∶1时,表面张力最低,发泡性更强,具有更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脱色 洗手液 抑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信息化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8
作者 张慧妍 崔雪莹 +2 位作者 王小艺 孟宏 许继平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97-1002,共6页
皮肤作为一道屏障,美观与保护意义重大。从信息化角度出发,对皮肤指标与状态相关性,皮肤状态评价、皮肤指标预测、皮肤养护用化妆品决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应用研究现状综述。总结了目前采用的相关性、评价、预测及决策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 皮肤作为一道屏障,美观与保护意义重大。从信息化角度出发,对皮肤指标与状态相关性,皮肤状态评价、皮肤指标预测、皮肤养护用化妆品决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应用研究现状综述。总结了目前采用的相关性、评价、预测及决策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并对皮肤指标与人体健康、所关注皮肤领域问题间的相关性,皮肤检测分析系统研发等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图像、数据、专家经验等相对以往更容易获取、存储,使得采用信息化技术客观、系统地进行皮肤指标、状态的综合评价、预测、决策等研究成为可能。皮肤研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后续可融合机器学习等方法横向挖掘指标与问题间的非线性相关性,纵向提炼指标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进行专家与消费者、检测数据协同的智能决策以科学选取化妆品实现对皮肤性能的改善。最后,指出利用方便采集的图像并结合云端服务器,研发高效、快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皮肤检测分析系统将是皮肤化妆品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相关性 评价 预测 决策 图像 皮肤检测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的皮肤纹理评价算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文睿 陈天华 +3 位作者 王小艺 许继平 于家斌 王英强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95-701,710,共8页
皮肤表面纹理或微轮廓的量化评价对抗皱宣称的化妆品功效评价有重要意义。基于皮肤美容领域的应用需求和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结合图像处理领域的相关算法,对皮肤的基础纹理特征展开了研究。首先,将实验实测的皮肤图像转为灰度图像,再通... 皮肤表面纹理或微轮廓的量化评价对抗皱宣称的化妆品功效评价有重要意义。基于皮肤美容领域的应用需求和日常生活的实际需要,结合图像处理领域的相关算法,对皮肤的基础纹理特征展开了研究。首先,将实验实测的皮肤图像转为灰度图像,再通过对比度受限的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对图像进行增强,之后通过高斯滤波去除图像的噪声,再采用维纳滤波对纹理的细节信息进行增强,得到纹理清晰的皮肤图像。通过实验确定适合于皮肤纹理评价的灰度共生矩阵的灰度级数和距离,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算法对皮肤纹理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基于4个纹理特征参数的综合指标数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全部皮肤图像进行了纹理特征定量评价,同时也由专家对这些皮肤图像进行视觉盲评,2种评价方法一致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功效评价 皮肤纹理 图像预处理 灰度共生矩阵算法 综合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基功能化C/Si材料催化合成短碳链结构磷脂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珂 张江华 +5 位作者 张伟 王巧娥 阴法文 李子轩 王婷 周大勇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67-1672,共6页
通过化学活化有机磺酸前驱体,低温下制备了磺酸基功能化碳/硅材料(C/Si-SO_(3)H),并将其用于大豆卵磷脂与丙酸乙酯或丁酸甲酯催化合成短碳链结构磷脂的反应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循环次数对该酯交换反应的影响。采... 通过化学活化有机磺酸前驱体,低温下制备了磺酸基功能化碳/硅材料(C/Si-SO_(3)H),并将其用于大豆卵磷脂与丙酸乙酯或丁酸甲酯催化合成短碳链结构磷脂的反应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循环次数对该酯交换反应的影响。采用FTIR、Raman及Boehm酸含量滴定等手段对C/Si-SO_(3)H进行结构和表面酸性质表征,以建立该催化剂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C/Si-SO_(3)H表面含有大量Bronsted酸性位点,因而催化性能较为突出;当催化剂用量为反应原料总质量的7%、40℃反应6 h,短碳链结构磷脂中丙酸或丁酸的接入率高达18.33%或16.23%,且C/Si-SO_(3)H循环利用4次而无明显失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磷脂 短碳链脂肪酸 C/Si材料 固体酸 酯交换反应 食品与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茶籽油工艺水中茶皂素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康 王心蕊 +2 位作者 张颂培 程慧敏 高学伟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670-1672,1678,共4页
以壳聚糖为絮凝剂,对水代法提取茶籽油产生的工艺水中的茶皂素进行提取,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壳聚糖溶液与工艺水的体积比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茶皂素的最佳提取条件是:时间为31 min,温度为56℃,体积比为12%,此时提取率为43.38%。
关键词 工艺水 茶皂素 壳聚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方法对羊毛角蛋白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邹蝶 王巧娥 程海明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7,共7页
采用合理的方法提取角蛋白以进行高值利用是对废弃动物毛发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基于二硫键断裂机理的不同,采用硫化钠法、L-半胱氨酸法、亚硫酸氢钠法和过氧乙酸法四种方法,从羊毛中提取获得相应的角蛋白,分别命名为K1、K2、K3和K4... 采用合理的方法提取角蛋白以进行高值利用是对废弃动物毛发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基于二硫键断裂机理的不同,采用硫化钠法、L-半胱氨酸法、亚硫酸氢钠法和过氧乙酸法四种方法,从羊毛中提取获得相应的角蛋白,分别命名为K1、K2、K3和K4。对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角蛋白进行了提取率、巯基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亲水性、溶解性以及抗氧化活性等结构和性能的比较。电泳结果显示,角蛋白K1、K2和K3的相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40~60 k Da,而角蛋白K4无明显蛋白条带。K1和K2的游离巯基含量较高,分别为48.3μmol/g和41.2μmol/g,而K4的巯基含量最少,仅为2.0μmol/g。过氧乙酸法提取的角蛋白K4含有较多的磺酸基团,导致其溶解性及亲水性都优于另外三个方法提取的角蛋白。此外,各角蛋白均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以上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角蛋白在结构与性能上存在较大差异,在生物医药及化妆品领域具有各自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角蛋白 提取 二硫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种别样茶对AGEs抑制能力的筛选及其抑制机制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春宇 张佳琪 +3 位作者 李依萍 米娜 李丽 易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2-37,共6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生成量评价8种别样茶的糖基化抑制能力,并探究抑制效果较好的别样茶对AGEs生成各阶段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首先对8种别样茶水提液中总黄酮含量进...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生成量评价8种别样茶的糖基化抑制能力,并探究抑制效果较好的别样茶对AGEs生成各阶段的抑制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首先对8种别样茶水提液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检测,接着通过构建体外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模型实验检测了8种别样茶抑制AGEs生成的能力,最后择优测定其对糖基化早期产物果糖胺、中期产物活性羰基化合物以及蛋白质交联的抑制能力,从而探究其对非酶糖基化反应的抑制机制。结果:大叶苦丁茶(Ilex latifolia Thunb)和甜茶(Rubus suavissimus S.Lee)对AGEs的抑制效果在8种别样茶中较为突出,50μg/mL时AGEs抑制率分别达到了76.31%±0.87%和81.75%±0.41%;大叶苦丁茶和甜茶主要通过抑制糖基化早期、中期产物的生成量来减少AGEs的产生。其中,500μg/mL甜茶对果糖胺抑制率最高(59.12%),蛋白质交联抑制率最高(81.41%),5000μg/mL大叶苦丁茶对活性羰基化合物抑制率最高(94.24%)。结论:大叶苦丁茶及甜茶可以作为抑制糖基化反应的功能食品,本研究可为具有抑制AGEs产生功效原料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样茶 抑制非酶糖基化 糖基化终末产物 非酶糖基化反应 大叶苦丁茶 甜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莲花花瓣美白功效提升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胜男 郭苗苗 +3 位作者 蔡孟浩 洪民华 吕智 安法梁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29-1039,共11页
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快速发展,利用发酵技术提高草药提取物在食品和化妆品添加剂领域的生物活性已成为新趋势。在本研究中,以蘑菇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形成为评价指标,对5种益生菌的莲花提取物(LPE)发酵产物进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植... 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快速发展,利用发酵技术提高草药提取物在食品和化妆品添加剂领域的生物活性已成为新趋势。在本研究中,以蘑菇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形成为评价指标,对5种益生菌的莲花提取物(LPE)发酵产物进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CGMCC 1.124发酵产物(FLPE)具有酪氨酸酶抑制活力;在A-MSH诱导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美白模型中,经50μg/mL FLPE处理的B16F10黑色素含量为模型对照组的86%±4.6%。为进一步阐明FLPE主要活性成分,利用HPLC,NMR和LC-MS对莲花提取物发酵前后产物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49.8%,94.22 mg/g)和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13.6%)生物转化为两个生物活性苷元-槲皮素(14.4%,26.43 mg/g)和山奈酚(60.9%,70.76 mg/g)。在这些单体中,槲皮素通过调节酪氨酸酶活性、黑素发生相关酶(TYR,TRP-1和TRP-2)和小眼畸形相关转录调控因子(MITF)的表达抑制黑素形成。总体而言,利用植物乳杆菌CGMCC 1.124发酵提高了莲花提取物美白功效,转化生成的槲皮素是植物乳杆菌发酵产物抑制黑色素合成的物质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 发酵 抗黑色素生成 植物乳杆菌 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皮肤本态数据库的中青年女性面部皮肤综合状态评价模型构建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笑笑 李泽巧 +4 位作者 张宝江 赵梦梦 王梓旭 杜一杰 易帆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1,共6页
从中国女性皮肤本态数据库(北京工商大学)中随机抽取22~42岁女性志愿者1 085例,采集志愿者的皮肤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初步降噪,得到皮肤状态核心指标,并采用KMO检验和巴利特球形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根据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评价模型的各项系... 从中国女性皮肤本态数据库(北京工商大学)中随机抽取22~42岁女性志愿者1 085例,采集志愿者的皮肤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初步降噪,得到皮肤状态核心指标,并采用KMO检验和巴利特球形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根据主成分分析法计算评价模型的各项系数,最终构建皮肤状态综合评价模型。皮肤状态相关的核心指标包括:年龄、皮肤总弹性、皮肤光泽度、黑色素含量、血红素含量、水分含量、经皮水分散失量、肤色ITA°、油脂含量、毛孔数量等10项。该模型对女性的综合皮肤状态给予客观的量化判定,弥补了肉眼判断受到的周围环境以及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解决了皮肤评价的时空限制,采集相关指标数据即可对女性皮肤进行有效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女性皮肤状态综合判定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状态 评价模型 核心指标 皮肤本态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原植物在皮肤健康领域研究现状及展望
16
作者 刘小幸 陈春宇 +1 位作者 李丽 易帆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5-332,共8页
适应原植物是一类能非特异性地增强人体抵抗力的药用植物。目前对其内服起效研究较完善,但在皮肤外用上的作用功效及机制相关研究仍较少。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及专利分析,发现适应原植物作用于皮肤的功效聚焦于延缓衰老方面。并综合文献... 适应原植物是一类能非特异性地增强人体抵抗力的药用植物。目前对其内服起效研究较完善,但在皮肤外用上的作用功效及机制相关研究仍较少。本文基于文献计量学及专利分析,发现适应原植物作用于皮肤的功效聚焦于延缓衰老方面。并综合文献分析进一步推测其共性机理可能为直接作用于皮肤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参与的类中枢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或是直接作用于皮肤细胞中激活抗氧化防御系统,抑制氧化应激造成的细胞损伤。本研究能为适应原植物在皮肤健康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原植物 皮肤健康 抗衰老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