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NH3-SCR的CeO2-Ti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结构与脱硝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孙向丽 何洪 +3 位作者 苏垚超 闫京芳 宋丽云 邱文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4-822,共9页
以TiOSO_4·2H_2O和Ce(NO_3)_3·6H_2O为前驱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eO_2含量的CeO_2-TiO_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样品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NH_3-SCR(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活性、N_2选择性和抗水抗硫性能.结果表... 以TiOSO_4·2H_2O和Ce(NO_3)_3·6H_2O为前驱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CeO_2含量的CeO_2-TiO_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样品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NH_3-SCR(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活性、N_2选择性和抗水抗硫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中CeO_2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物相结构、晶粒尺寸及脱硝性能均出现规律性变化,这种改变与样品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能的变化有关.当样品中CeO_2的质量分数约为50%时,催化剂的结构呈无定形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多的氧空位,有利于反应物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和活化,拓宽了催化剂的低温活性窗口并提高了NO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CE O2-Ti O2复合氧化物 氮氧化物 物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脱硝催化反应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庆华 宋丽云 +1 位作者 吴锐 何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32-1539,共8页
为研究硫酸氢铵在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催化反应器中的生成条件、沉积及富集规律和催化剂再生技术,设计和搭建参照实际低温脱硝工程的中试规模的SCR反应器系统.在实验过程中,不能准确测量出沿催化剂... 为研究硫酸氢铵在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催化反应器中的生成条件、沉积及富集规律和催化剂再生技术,设计和搭建参照实际低温脱硝工程的中试规模的SCR反应器系统.在实验过程中,不能准确测量出沿催化剂轴向或在反应截面上NH_3或NO_x质量浓度的分布情况,而该情况对实验研究是比较重要的.为此,采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和计算流体力学建立了SCR脱硝催化反应模拟模型,通过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分别设定不同氨氮比、温度,比对实验测量数据间的变化趋势与模拟计算结果的一致性,验证所建催化反应模拟模型的正确性.该模型可为分析研究硫酸氢铵在反应截面上或沿催化剂轴向的生成条件、沉积及富集规律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能用于实际SCR脱硝工程脱硝催化反应过程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脱硝 脱硝工程 氨逃逸 催化反应 反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掺杂对V2O5-MoO3/TiO2催化剂NH3-SCR反应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3
作者 晁晶迪 何洪 +5 位作者 宋丽云 房玉娇 梁全明 张桂臻 邱文革 张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23-530,共8页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不同Pr掺杂量的Pr6O11-TiO2载体,并以浸渍法制备了V2O5-MoO3/Pr6O11-TiO2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220~400℃范围内具有良好的脱硝效率和N2选择性以及较强的抗SO2和H2O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掺杂P...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不同Pr掺杂量的Pr6O11-TiO2载体,并以浸渍法制备了V2O5-MoO3/Pr6O11-TiO2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220~400℃范围内具有良好的脱硝效率和N2选择性以及较强的抗SO2和H2O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掺杂Pr可以提高V2O5-MoO3/Ti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表面化学吸附氧物种浓度、桥式硝酸盐物种和Brionsted酸位数量,从而提高了催化剂上NHx的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掺杂 V2O5-MoO3/TiO2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氨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V2O5-WO3-TiO2催化剂低温NO转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梁全明 梁文俊 +3 位作者 樊星 宋丽云 李坚 何洪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99-709,共11页
考察不同V2O5负载量、O2体积分数、NO体积分数、SO2体积分数、H2O体积分数、n(NH3)/n(NO)、空速和在线加热再生等因素对浸渍法制备的V2O5-WO3/Ti O2催化剂低温NO转化率的影响.综合分析,选定V2O5最佳负载质量分数为3%,当反应温度为160℃... 考察不同V2O5负载量、O2体积分数、NO体积分数、SO2体积分数、H2O体积分数、n(NH3)/n(NO)、空速和在线加热再生等因素对浸渍法制备的V2O5-WO3/Ti O2催化剂低温NO转化率的影响.综合分析,选定V2O5最佳负载质量分数为3%,当反应温度为160℃时,NO转化率为93. 7%. 110~320℃时,N2选择性大于98%,SO2氧化率低于1. 0%. NO转化率随O2体积分数增加而明显上升,随入口NO体积分数增加而有不同程度下降,但NOx去除量逐渐提高. n(NH3)/n(NO)≤1时,催化剂最优活性约等于各自n(NH3)/n(NO),n(NH3)/n(NO)> 1对催化剂活性没有明显提升.增大空速,催化剂高活性温区变窄,活性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表征结果表明,在含有SO2和H2O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反应后,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小,活性组分流失,且沉积了包含NH4+和SO42-的副反应产物.热再生过程中催化剂延缓硫酸铵盐分解,导致催化剂抗中毒能力变差,活性难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电行业 不同烟气条件 低温SCR V2O5-WO3/TIO2 在线加热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TiO_x脱硝催化剂的抗硫中毒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朱红太 宋丽云 +5 位作者 何洪 尹孟奇 程杰 孙炎明 李世宁 邱文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0-357,共8页
分别以Ce_2(C_2O_4)_3和Ce(SO4)2为Ce前驱体,采用固相球磨法制备了Ce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CeTiO_x-A[以Ce_2(C_2O_4)_3为前驱体]和CeTiO_x-B[以Ce(SO4)2为前驱体].将2个催化剂分别在体积分数为0. 15%的SO2的气氛下反应40和60... 分别以Ce_2(C_2O_4)_3和Ce(SO4)2为Ce前驱体,采用固相球磨法制备了Ce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CeTiO_x-A[以Ce_2(C_2O_4)_3为前驱体]和CeTiO_x-B[以Ce(SO4)2为前驱体].将2个催化剂分别在体积分数为0. 15%的SO2的气氛下反应40和60 h,得到高硫条件下SCR反应后的CeTiO_x催化剂,分别记为40CeTiOx-A,60CeTiOx-A,40CeTiOx-B和60CeTiOx-B.考察了反应前后催化剂的NH_3-SCR反应活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比表面积(BET)测试、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及SO2程序升温脱附(SO2-TPD)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TiO_x-A系列催化剂比CeTiO_x-B系列催化剂具有更高的NH_3-SCR反应活性和更好的抗硫抗水性能.与CeTiO_x-B系列催化剂相比,CeTiO_x-A系列催化剂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更多的Ce^(3+)和吸附氧(Oα)物种有助于NO的吸附和活化; CeTiO_x-A系统催化剂还具有更多的Lewis强酸性位数量,可以吸附更多的NH_3分子,有利于催化剂上NH_3-SCR反应的进行,提高了CeTiO_x-A系列催化剂的NO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球磨法 CeTiOx 催化剂 选择性催化还原 Lewis酸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修饰在MOF薄膜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秦茜 孙玉绣 +2 位作者 王乃鑫 谢亚勃 李建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06-1315,共10页
综述了近几年表面修饰手段在金属-有机骨架(MOF)薄膜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MOF材料由于具有结构可设计、孔道尺寸可调且可功能化等特点,在气体分离膜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制备连续致密MOF膜的关键是解决MOF与基底之间的界面结合问... 综述了近几年表面修饰手段在金属-有机骨架(MOF)薄膜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MOF材料由于具有结构可设计、孔道尺寸可调且可功能化等特点,在气体分离膜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制备连续致密MOF膜的关键是解决MOF与基底之间的界面结合问题。表面修饰可改善基底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增强MOF与基底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本文从有机分子修饰、无机化合物修饰和MOF晶种修饰三方面入手,介绍修饰手段在MOF薄膜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其中,着重阐述了不同修饰手段的修饰机理,分析了修饰手段对MOF薄膜的制备及其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MOF的种类繁多且成膜过程复杂,有时单一的修饰手段无法制备高质量的MOF薄膜。因此,文中指出根据MOF和基底的性质,选择不同的修饰手段结合使用将是MOF薄膜制备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制备 表面修饰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支撑LDH/rGO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超电容性能
7
作者 周阿武 罗同同 +2 位作者 刘晓西 豆义波 韩景宾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20-1426,共7页
以氨水为碱源,在二维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GO)两侧原位垂直生长CoAl-LDH(LDH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阵列,制备了三明治结构的LDH/GO复合材料,采用XRD、SEM、TEM、AFM、拉曼光谱、XP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利用真空抽滤技术制备了... 以氨水为碱源,在二维纳米材料氧化石墨烯(GO)两侧原位垂直生长CoAl-LDH(LDH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阵列,制备了三明治结构的LDH/GO复合材料,采用XRD、SEM、TEM、AFM、拉曼光谱、XP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利用真空抽滤技术制备了LDH/GO自支撑薄膜,经水合肼蒸气还原后,获得了LDH/rGO(rGO为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电极材料,并研究了它的超电容性能。实验结果表明,LDH能发生可逆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活性较高,可为电化学反应提供大量的活性位点;rGO的导电性较好,有助于实现快速的大电流充放电;三明治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丰富的孔道结构,显著提高了活性组分的利用率。二者复合有利于发挥组分间的协同效应,显著提高材料的超电容性能。与rGO相比,LDH/rGO的充放电性能明显提升,当电流密度为1A/g时,比电容为340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多级结构 超级电容器 自支撑薄膜 能量储存与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