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县域社会中的校园暴力与私力救济——以广西安县中学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陈锋 石惠文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0-86,93,共8页
本研究主要关注校园暴力中的私力救济现象,探讨校园暴力中私力救济的社会基础与价值基础。在广西安县的中学调查发现,自力消解校园暴力事件成为大多数学生与家长的选择。私力救济的盛行,一方面在于公力救济的供需脱节与介入低效,公权力... 本研究主要关注校园暴力中的私力救济现象,探讨校园暴力中私力救济的社会基础与价值基础。在广西安县的中学调查发现,自力消解校园暴力事件成为大多数学生与家长的选择。私力救济的盛行,一方面在于公力救济的供需脱节与介入低效,公权力在校园暴力中失灵。另一方面,将人情、面子等作为习惯性社会交往规则的半熟人化社会构成私力救济的社会基础,而青少年群体形成的信赖"江湖规则"的街角亚文化构成校园暴力寻求私立救济的价值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暴力 私力救济 半熟人社会 街角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徜徉于“汉音”与“魏响”之间——曹操诗文艺术精神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鹏廷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63-67,共5页
沈德潜《古诗源》卷五指出:"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迄今,学界对"汉音"和"魏响"的内涵和区别仍属不甚了了,因而对曹操诗文的艺术精神及文学史意义和地位也就言之不确.文章认为,就艺术表现看,... 沈德潜《古诗源》卷五指出:"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迄今,学界对"汉音"和"魏响"的内涵和区别仍属不甚了了,因而对曹操诗文的艺术精神及文学史意义和地位也就言之不确.文章认为,就艺术表现看,"汉音"与"魏响"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俗"、"虚"、"溢"、"质"与"雅"、"理"、"实"、"丽"的不同,曹操的诗文在这方面"犹是汉音";就情感特征看,"汉音"与"魏响"的区别又体现在由大众性到文人化、由政治性到抒情性、由客观性到主观性、由社会性到个性的转变上,曹操的诗文在这方面又"纯乎魏响"。因此说,曹操的诗文具有徜徉于"汉音"与"魏响"之间的独特艺术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操 诗文风格 汉音 魏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毕业生职业配置中的自由竞争与自觉调控
3
作者 刘晓明 张晶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72-76,共5页
为化解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主客观矛盾,根据调查获取的资料,研究了在职业配置中以"自由竞争"为代表的"市场导向"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提出政府有责任创设公平竞争的前提,即调控人才供需双方之间数量上的相当及结构上的... 为化解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主客观矛盾,根据调查获取的资料,研究了在职业配置中以"自由竞争"为代表的"市场导向"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提出政府有责任创设公平竞争的前提,即调控人才供需双方之间数量上的相当及结构上的均衡,并探讨了对人才市场进行自觉调控的具体措施,以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以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竞争 公平 职业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