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膨胀试验测定猪眼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姜黎 包芳军 +2 位作者 张东升 曾衍钧 王勤美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23-126,142,共5页
目的通过膨胀试验测定猪眼角膜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研究猪眼角膜弹性模量和眼内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新鲜猪眼11只,剪下附带4~5 mm宽度巩膜环的角膜,采取胶水黏附联合机械固定方式将猪眼角膜固定于自制的施压装置,缓慢逐步增加液... 目的通过膨胀试验测定猪眼角膜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研究猪眼角膜弹性模量和眼内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新鲜猪眼11只,剪下附带4~5 mm宽度巩膜环的角膜,采取胶水黏附联合机械固定方式将猪眼角膜固定于自制的施压装置,缓慢逐步增加液压,液压范围:0.244~9.776 kPa,激光位移计记录角膜前表面顶点的前突位移量,根据板壳理论推导公式计算猪眼角膜的生物力学参数,包括应力、应变及弹性模量。结果猪眼角膜前突位移量同眼内压的关系及应力/应变均呈指数函数关系,弹性模量与眼内压呈线性关系。结论膨胀法测量猪眼角膜的弹性模量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精确性,此方法所测得的弹性模量可用于后期屈光手术模型的建立、人工角膜与角膜接触镜设计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应力 应变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生物力学性能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姜黎 王勤美 曾衍钧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24-828,共5页
角膜为黏弹性生物组织,其生物力学性能测量方法主要可分为离体测量法和活体测量法。其中离体测量法又分为角膜轴向拉伸法、角膜膨胀法、离体全眼球测量法等;活体测量法以眼反应分析仪测量法为主。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均不能全面反映角... 角膜为黏弹性生物组织,其生物力学性能测量方法主要可分为离体测量法和活体测量法。其中离体测量法又分为角膜轴向拉伸法、角膜膨胀法、离体全眼球测量法等;活体测量法以眼反应分析仪测量法为主。几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均不能全面反映角膜的生物力学性能。在基础试验离体测量法中,角膜膨胀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重复性;活体测量方法中眼反应分析仪测量法如能建立与经典生物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在临床检查和诊断中将具有更大的潜力和推广性。就目前角膜生物力学性能测量方法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生物力学 生物力学测量 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有军 乔爱科 +1 位作者 黄伟 曾衍钧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5-443,共9页
摘 要 血流动力学因素被认为与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改变密切相关.目前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分支动脉、弯曲动脉以及因血管内膜增生而导致的局部狭窄动脉,这些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的病灶性部位.精确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 摘 要 血流动力学因素被认为与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改变密切相关.目前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分支动脉、弯曲动脉以及因血管内膜增生而导致的局部狭窄动脉,这些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的病灶性部位.精确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必须依赖于解剖精确的血管几何模型和生理真实的血流与管壁有限变形的非线性瞬态流-固耦合、只有在‘虚拟血液流动”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血管内的壁面剪应力、粒子滞留时间和氧气的跨血管壁传输等多种因素,血流动力学的数值模拟才能真正有助于人们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流动力学机理。才有可能应用于有关动脉疾病的外科手术规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血流动力学 数值模拟 动脉粥样硬化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扩张方案下离体皮肤的生物力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曾衍钧 杨坚 +2 位作者 许传青 李瑱 孙广慈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9-563,569,共6页
整形外科中 ,人们希望用快速扩张来代替常规扩张 ,因为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扩张时间。然而快速扩张后的皮肤特性是否接近于常规扩张 ,这是人们所关切的问题。据此本研究进行了快速和常规扩张的离体皮肤生物力学特性的比较。离体生物力学各... 整形外科中 ,人们希望用快速扩张来代替常规扩张 ,因为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扩张时间。然而快速扩张后的皮肤特性是否接近于常规扩张 ,这是人们所关切的问题。据此本研究进行了快速和常规扩张的离体皮肤生物力学特性的比较。离体生物力学各参数 ,如强度、应力 应变、应力松弛、蠕变等参数在Instron实验机上的测定和计算结果表明 :扩张后的短时期内 ,扩张皮肤的力学性能相对于其对照组发生较大的偏离 ;但随着维持时间的增加 ,扩张皮肤的力学性能又逐渐接近其对照组。对于同样的维持时间 ,快速扩张和常规扩张对生物力学性质影响区别不大。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快速扩张组的生物力学特性十分接近于常规扩张组 ;延长维持时间可以改变皮肤的生物力学性质 ,使之与对照组接近。因此 ,临床上可以采取缩短扩张期 ,延长维持期的方法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扩张 维持期 生物力学特性 整形外科 离体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聚集的生物力学基础 被引量:5
5
作者 盛佳 曾衍钧 庄逢源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05-111,共7页
红细胞聚集是一种细胞间的非特异粘附.从宏观角度讲,它是一种热力学过程;由不分散的单个细胞发展为三维网状结构.而从细观上看则是一种细胞膜间有大分子参与的弱相互作用.本文对红细胞的聚集形式模型从生物力学角度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红细胞 聚集现象 粘附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皮肤移植后的生物力学特性 被引量:7
6
作者 章晶 曾衍钧 +3 位作者 黄昆 胡华新 张正文 孙广慈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4-148,共5页
对狗背部扩张后和相应对照侧的皮肤软组织在移植后的不同阶段 ,分别进行应力 应变、应力松弛特性和极限抗拉强度实验。在移植后的短时期内 ,扩张组的力学性能相对于其对照组发生较大的偏离 ;但随着移植后恢复时间的增加 ,扩张组的力学... 对狗背部扩张后和相应对照侧的皮肤软组织在移植后的不同阶段 ,分别进行应力 应变、应力松弛特性和极限抗拉强度实验。在移植后的短时期内 ,扩张组的力学性能相对于其对照组发生较大的偏离 ;但随着移植后恢复时间的增加 ,扩张组的力学性能又逐渐接近其对照组。扩张试件在移植后 2 4周的生物力学性能基本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 应力-应变 应力松驰 皮肤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与配体结合的动力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李秀峰 曾衍钧 +1 位作者 赵红 庄逢源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05-612,共8页
受体(Receptor)与配体(Ligand)分子之间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可逆性的,其反应动力学特征通常用正向或逆向反应速度常数κf或κr,及亲和力κa表示.κf与κkr,可分别反映受体与配体结合与解离的速率, κa= ... 受体(Receptor)与配体(Ligand)分子之间的结合是特异性的、可逆性的,其反应动力学特征通常用正向或逆向反应速度常数κf或κr,及亲和力κa表示.κf与κkr,可分别反映受体与配体结合与解离的速率, κa= κf/κr,表示两者的结合能力.当受体或配体分子至少一种处于游离状态时,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结合是三维的.目前,已有许多方法研究三维受体配体反应动力学.当受体配体均位于细胞表面时,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结合则局限于两细胞之间的二维空间.很长时间以来,由于缺乏研究二维动力学的方法,故直到90年代流动腔和微吸管技术的相继引入,关于受体配体结合动力学的研究才由三维转入到二维水平.二维动力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粘附概率与接触时间的相关性求得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配体 粘附概率 粘附动力学 微吸管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移植管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有军 乔爱科 +1 位作者 黄伟 曾衍钧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0-376,310,共8页
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方法,模拟了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移植管内的生理流动。计算模型包括了冠状动脉狭窄,并考虑了由于移植管直径大于冠状动脉直径而在两者缝合时移植管的变形。计算结果分析了缝合区附近的流场、二次流、壁面切应力在心动... 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方法,模拟了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移植管内的生理流动。计算模型包括了冠状动脉狭窄,并考虑了由于移植管直径大于冠状动脉直径而在两者缝合时移植管的变形。计算结果分析了缝合区附近的流场、二次流、壁面切应力在心动周期内的时空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缝合前端下游,存在一个低切应力、高切应力梯度的区域,在缝合区底部存在一个高切应力、高切应力梯度的区域。这两个区域都是内皮细胞增生并造成移植管术后再阻塞的危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数值模拟 冠状动脉搭桥 移植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聚集性的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盛佳 曾衍钧 庄逢源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31-236,共6页
聚集性是红细胞的一项重要流变性质。本文对红细胞聚集现象的多方面生理特性,对红细胞聚集发生的条件、影响红细胞聚集的诸要素以及聚集性的病理改变等方面加以综述。
关键词 红细胞 聚集性 聚集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力学进展
10
作者 曾衍钧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3期9-13,共5页
概述了软组织力学最近的发展,介绍了在体和离体皮肤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进一步说明了成形外科中皮肤扩张的力学和组织化学研究。另外对用凹痕法和本构方程导得的肺的增量弹性模量结果作了比较,最后讨论了对键和韧带结构和功能有影响... 概述了软组织力学最近的发展,介绍了在体和离体皮肤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进一步说明了成形外科中皮肤扩张的力学和组织化学研究。另外对用凹痕法和本构方程导得的肺的增量弹性模量结果作了比较,最后讨论了对键和韧带结构和功能有影响的以下诸因素:冷冻储存、温度、年龄、功能适应和内环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力学 韧带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眼角膜的本构方程和应力松弛 被引量:11
11
作者 曾衍钧 任庆华 +3 位作者 徐巽珠 李秀云 胡泳霞 宋海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60-364,共5页
通过猪眼角膜单向拉伸系统试验来确定其显著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若合适地考虑一试件的松驰应变,就可发现测出的应力—应变数据非常适合于用来描述典型胶原组织的幂指数函数。在不同伸长比下测出了应力松弛程度。进而确定连续松弛... 通过猪眼角膜单向拉伸系统试验来确定其显著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若合适地考虑一试件的松驰应变,就可发现测出的应力—应变数据非常适合于用来描述典型胶原组织的幂指数函数。在不同伸长比下测出了应力松弛程度。进而确定连续松弛谱中的三个参数。根据角膜纵向和横向的本构方程以及应力松弛的结果来看,角膜属各相异性材料。然而建立各相异性的模型存在困难,若把角膜视为各相同性的材料只是一个初步近似的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本构方程 应力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