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污泥焚烧灰渣/硝酸钾复合相变材料传热储热性能强化
1
作者 熊亚选 高梓靖 +5 位作者 张艾桐露 钱向瑶 宋超宇 何苗 吴玉庭 丁玉龙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134,共8页
工业生产及城市居民生活产生大量污水污泥,污泥的填埋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为大规模消纳市政污泥,变废为宝,将其制备成低碳低成本储热材料,提出添加碳化硅、氮化硼和膨胀石墨为导热增强剂,以强化污泥焚烧灰渣/硝酸钾复合相变储热材料(50%... 工业生产及城市居民生活产生大量污水污泥,污泥的填埋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为大规模消纳市政污泥,变废为宝,将其制备成低碳低成本储热材料,提出添加碳化硅、氮化硼和膨胀石墨为导热增强剂,以强化污泥焚烧灰渣/硝酸钾复合相变储热材料(50%污泥焚烧炉渣+50%硝酸钾)导热性能的思路。通过制备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研究导热增强剂对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膨胀石墨不适合作为污泥焚烧灰渣/硝酸钾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导热增强剂;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导热增强剂在熔化潜热改善方面是最优的,且添加氮化硼优于添加碳化硅;添加质量分数为2%氮化硼的样品的导热系数提升最为显著,在100~400℃时分别比样品SC3(不加导热增强剂)升高65%、93%、117%、203%;经历1000次加热/冷却循环后,氮化硼质量分数为2%的样品潜热为35.29 J/g,储热密度为292.1 J/g,碳化硅质量分数为2%的样品潜热为40.90 J/g,储热密度为334.9 J/g;碳化硅质量分数为2%的样品、氮化硼质量分数为2%的样品传热速率分别为0.16、0.17℃/s。研究结果初步证明碳化硅和氮化硼作为污泥焚烧灰渣/硝酸钾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导热增强剂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焚烧灰渣 硝酸钾 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导热增强剂 储热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液界面传热的异质结冰过程模拟
2
作者 王军 张悦 +1 位作者 朱星光 夏国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9,共10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基于固-液界面传热的铂表面异质结冰过程。结果表明,对于疏水表面而言,界面传热是影响结冰过程的主要因素。一方面,疏水表面的界面热阻较大,通过疏水表面将水冷却至低温所需的时间较长,因而增加了冰成核时...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基于固-液界面传热的铂表面异质结冰过程。结果表明,对于疏水表面而言,界面传热是影响结冰过程的主要因素。一方面,疏水表面的界面热阻较大,通过疏水表面将水冷却至低温所需的时间较长,因而增加了冰成核时间;另一方面,由于水分子在降温过程中可以逐渐排列成类冰结构,因此从形成冰核到液膜全部冻结的时间变短。对于亲水表面而言,固-液界面传热过程的影响较弱,固-液界面处较强的吸附作用可以诱导水分子排成类冰结构,是亲水表面促进结冰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传热 异质结冰 固-液结合强度 分子动力学模拟 成核率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复合阻垢剂PASP/POCA的抗垢强化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全贞花 陈永昌 +1 位作者 王春明 李兵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06-1110,共5页
采用动态法,对复合阻垢剂PASP/POCA的抗垢强化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阻垢剂阻垢效果非常显著.成垢溶液添加复合阻垢剂之后,污垢热阻大为减小,阻垢率达到98%左右.对污垢晶体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经复合阻垢剂处理的CaCO3... 采用动态法,对复合阻垢剂PASP/POCA的抗垢强化传热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阻垢剂阻垢效果非常显著.成垢溶液添加复合阻垢剂之后,污垢热阻大为减小,阻垢率达到98%左右.对污垢晶体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经复合阻垢剂处理的CaCO3晶体结构由致密型变为结构松散型,抑制了换热表面结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PASP) 膦酰基羧酸共调聚物(POCA) 复合阻垢剂 污垢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抗垢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全贞花 马重芳 +2 位作者 陈永昌 王春明 李兵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4,共4页
换热设备的污垢一直是普遍存在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对国内外超声波抗垢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进行简要描述与总结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超声波抗垢强化传热是一种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换热设备的污垢一直是普遍存在且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对国内外超声波抗垢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进行简要描述与总结的基础上,本文认为超声波抗垢强化传热是一种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其中声学参数的选择以及因地制宜的应用方法是该技术的关键,有必要进一步结合丰富的实验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抗垢 强化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腔冷凝现象对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的影响
5
作者 李艳霞 史壮壮 刘中良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针对平板热管均热器内部狭小空间存在着强烈的沸腾与凝结相互作用,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可视化实验研究了冷凝面上发生的凝结现象及其对相变腔传热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冷凝面上液滴的形成、长大、汇聚成液膜、滴落,以及气液界面产生气泡... 针对平板热管均热器内部狭小空间存在着强烈的沸腾与凝结相互作用,以去离子水为工质,可视化实验研究了冷凝面上发生的凝结现象及其对相变腔传热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冷凝面上液滴的形成、长大、汇聚成液膜、滴落,以及气液界面产生气泡随气流运动对冷凝液膜的冲刷作用,揭示了不同热流密度和充液率时相变腔冷凝面传热传质特性对沸腾-凝结共存相变传热影响的内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受重力影响,水蒸气在冷凝面上凝结有液滴和液膜共存并相互转化的特性,冷凝面热阻在相变腔总热阻中占比65%~88%,适宜的充液率有利于沸腾气泡冲刷冷凝壁面,加快冷凝液的回流,改善冷凝面及相变腔的传热性能;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大,沸腾过程变得剧烈,冷凝面受沸腾气泡的冲刷频率提高,冷凝液回流速度加快,冷凝面热阻减小,传热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相变腔 凝结与沸腾共存 充液率 气泡冲刷 冷凝液回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火坑对烧成制度和传热强化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宫小龙 汤永智 +1 位作者 冯青 刘中良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3-748,共6页
随着乐平南窑遗址的发现,减火炕技术开始载入了龙窑的史册。本文首次通过简化的理论模型对减火坑附近空窑时的烧成制度和满窑时陶瓷制品的传热系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从理论上印证了龙窑减火坑技术及其附近陶瓷制品分布方式等考古发... 随着乐平南窑遗址的发现,减火炕技术开始载入了龙窑的史册。本文首次通过简化的理论模型对减火坑附近空窑时的烧成制度和满窑时陶瓷制品的传热系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从理论上印证了龙窑减火坑技术及其附近陶瓷制品分布方式等考古发现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彰显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结果表明:减火坑技术有利于减缓烟气流速,同时不改变窑内烧成制度,此外陶瓷制品分布方式也满足窑内稳定的换热速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火坑技术 烧成制度 传热强化 分布方式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强化四元溴化盐熔化潜热及热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栗博 熊亚选 +3 位作者 吴玉庭 史建峰 徐鹏 马重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756-2761,共6页
高温熔盐作为一种高效的传热和蓄热工质,其熔点的高低和熔化潜热的大小决定着熔盐的工作温度和相变蓄热能力。以化学纯Na Br、KBr、CaBr_2、LiBr为基盐,按照一定比例配制一种混合四元溴化盐。为改善该混合熔盐的性能,将纳米SiO_2以一定... 高温熔盐作为一种高效的传热和蓄热工质,其熔点的高低和熔化潜热的大小决定着熔盐的工作温度和相变蓄热能力。以化学纯Na Br、KBr、CaBr_2、LiBr为基盐,按照一定比例配制一种混合四元溴化盐。为改善该混合熔盐的性能,将纳米SiO_2以一定质量分数均匀加入混合溴化盐中,配制得到SiO_2纳米溴化盐。利用同步热分析仪对四元溴化盐和SiO_2纳米溴化盐的熔点和熔化潜热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溴化盐的熔点随纳米SiO_2质量百分含量的增大而缓慢下降,下降幅度在2.5℃以内;熔化潜热随纳米SiO_2质量百分含量的增大呈近似直线规律升高,当纳米SiO_2含量达到1.5%时,该纳米SiO_2溴化盐的熔化潜热达到最大,较四元溴化盐升高了89.6%;纳米SiO_2的添加提高了四元溴化盐的分解温度及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元溴化盐 纳米SIO2 熔点 熔化潜热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铂合金纳米流体制备及其热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夏国栋 吴倩倩 马丹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9-786,共8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抗坏血酸(C_(6)H_(8)O_(6))为还原剂,还原六氢氧化铂酸(H_(2)Pt(OH)_(6))、醋酸银(CH_(3)COOAg)制备了水基银铂合金纳米流体。研究流量、温度、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络烷酮(PVP))物质的量比等对纳米流体黏度、稳定性、...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抗坏血酸(C_(6)H_(8)O_(6))为还原剂,还原六氢氧化铂酸(H_(2)Pt(OH)_(6))、醋酸银(CH_(3)COOAg)制备了水基银铂合金纳米流体。研究流量、温度、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络烷酮(PVP))物质的量比等对纳米流体黏度、稳定性、热导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VP物质的量比为5、流量为0.5 mL/min、反应温度为50℃时,纳米流体的稳定性最好,热导率最高;在流体温度为60℃时,热导率相较于基液增加了16.92%。热导率随PVP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流量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黏度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反应温度、流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反应温度为50℃时,纳米流体黏度最小,在流体温度为50℃时,相较于去离子水增加了36.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银铂合金 稳定性 黏度 热导率 传热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熔点熔盐蓄热罐内温度分布与散热损失实验 被引量:13
9
作者 崔武军 吴玉庭 +3 位作者 熊亚选 刘闪威 孟强 马重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62-167,共6页
为了研究熔盐蓄热罐内的温度分布变化与散热规律,采用课题组搭建的槽式聚光熔盐集热、传热与蓄热实验台中的熔盐罐作为实验装置,通过加热、内循环及冷却等实验,得到了罐体在各运行状态下的温度分布数据,并分析拟合得到了自然冷却降温阶... 为了研究熔盐蓄热罐内的温度分布变化与散热规律,采用课题组搭建的槽式聚光熔盐集热、传热与蓄热实验台中的熔盐罐作为实验装置,通过加热、内循环及冷却等实验,得到了罐体在各运行状态下的温度分布数据,并分析拟合得到了自然冷却降温阶段熔盐罐散热功率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加热时,加热器下部熔融盐出现明显的温度分层现象。混合均匀后的冷却降温过程,熔融盐基本不出现温度分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 蓄热罐 温度分层 热损失 太阳能热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物流速和湿度对室内污染物甲醛的光催化氧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文彩 鹿院卫 +2 位作者 常梦媛 王伟 马重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6,共4页
为了分析流速和湿度对室内污染物甲醛的光催化氧化影响,在搭建光催化氧化分析动态实验台的基础上,利用浸渍涂膜法制得TiO2光催化剂薄膜进行甲醛的光催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流速的增加,污染物的光催化氧化逐步由传质控制过程过渡到... 为了分析流速和湿度对室内污染物甲醛的光催化氧化影响,在搭建光催化氧化分析动态实验台的基础上,利用浸渍涂膜法制得TiO2光催化剂薄膜进行甲醛的光催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流速的增加,污染物的光催化氧化逐步由传质控制过程过渡到光催化氧化控制过程;而湿度对甲醛的光催化氧化则存在一最佳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光催化 TIO2 流速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高温蓄热熔融盐优选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孙李平 吴玉庭 马重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92-1095,共4页
为满足聚光太阳能热发电和高温太阳能热化学中对高温的要求,选择了应用在太阳能传热蓄热系统中的具有使用范围广,性质稳定的氯化钠、氯化镁和氯化钾的混合盐,配置了36种不同配比的混合氯化熔盐,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了不同配比... 为满足聚光太阳能热发电和高温太阳能热化学中对高温的要求,选择了应用在太阳能传热蓄热系统中的具有使用范围广,性质稳定的氯化钠、氯化镁和氯化钾的混合盐,配置了36种不同配比的混合氯化熔盐,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了不同配比熔盐的熔点,结果表明:36种混合熔盐的熔点集中在36种混合盐的熔点都分布在400℃和460℃附近;在此基础上测定了熔点在400℃附近的11种不同配比熔盐的比热,并进行了蓄热成本分析,结果表明,当氯化镁、氯化钠和氯化钾的质量比为2:7:1时,蓄热成本最低,是最佳的传热蓄热介质。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了这种混合盐在熔融状态下比热与温度的回规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熔盐 比热 熔点 蓄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熔盐的制备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吴玉庭 朱建坤 +1 位作者 张丽娜 马重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66,共5页
为满足太阳能高温传热、蓄热的要求,分析了工业应用的高温热载体,制备了NaCl、KCl和无水MgCl2形成的新型高温熔盐,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混合熔盐热力学性质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高温熔盐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高温热载体.
关键词 熔盐 热载体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去除室内污染物HCHO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鹿院卫 盛建平 +3 位作者 吕施展 李文彩 王丁会 马重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4-188,共5页
为了模拟光催化净化器去除室内污染物的最佳条件,搭建了光催化污染物HCHO去除循环实验台,利用浸渍涂膜法分别以活性炭颗粒及活性炭网为载体制备纳米TiO_2催化剂膜,通过实验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HCHO浓度较高时,2种催... 为了模拟光催化净化器去除室内污染物的最佳条件,搭建了光催化污染物HCHO去除循环实验台,利用浸渍涂膜法分别以活性炭颗粒及活性炭网为载体制备纳米TiO_2催化剂膜,通过实验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HCHO浓度较高时,2种催化剂膜对HCHO的光催化去除随流速的增加表现为从传质控制过程向光催化控制过程过渡,且以活性炭网为载体的催化剂膜对HCHO的去除效率大于以活性炭颗粒为载体的催化剂膜;而在HCHO浓度较低时,由于HCHO驻留时间的影响,2种催化剂膜对HCHO的去除随流速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空气净化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熔点熔盐在槽式太阳能集热中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熊亚选 吴玉庭 +3 位作者 刘闪威 崔武军 马重芳 李德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3-178,共6页
为了掌握熔盐在槽式太阳能热发电中的运行规律,将一种熔点86℃、上限工作温度550℃的低熔点熔盐Hts用于所搭建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试验台的传热工质,测得稳定、可靠的熔盐流量,得到集热管在不同熔盐温度下的热损失,初步掌握熔盐在槽式太... 为了掌握熔盐在槽式太阳能热发电中的运行规律,将一种熔点86℃、上限工作温度550℃的低熔点熔盐Hts用于所搭建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试验台的传热工质,测得稳定、可靠的熔盐流量,得到集热管在不同熔盐温度下的热损失,初步掌握熔盐在槽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中的运行规律。通过实验运行解决熔盐在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易于凝固堵塞管路和设备、非聚光状态下能耗过高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熔点熔盐 体积流量 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器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压力对涡流管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何曙 吴玉庭 +2 位作者 郭建 马重芳 葛满初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7-490,共4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涡流管,并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实验研究了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进口压力对涡流管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常温涡流管,在背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进口压力的增加,涡流管的制冷温度效应、单位制冷量和... 采用自行设计的涡流管,并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实验研究了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同进口压力对涡流管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常温涡流管,在背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进口压力的增加,涡流管的制冷温度效应、单位制冷量和制冷系数都显著提高,但是当进口压力增加到一定的值以后,继续提高进口压力,涡流管的制冷温度效应、单位制冷量和制冷系数反而急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管 性能 温度效应 制冷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抗垢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吴智慧 陈永昌 +1 位作者 邢小凯 马重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52,共4页
本文使用自制电磁抗垢器进行抗垢除垢水处理实验,对交变电磁场的阻垢效果进行验证,结合化学分析和电镜扫描方法,探讨其防垢除垢的机理。表明交变电磁场能够改变碳酸钙晶体的形态,具有比较显著的除垢效果。
关键词 电磁抗垢 机理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羽流地热系统热开采过程热流固耦合模型及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静岩 刘中良 +1 位作者 周宇 李艳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2-82,共11页
建立了CO_2羽流地热系统(CPGS)热开采过程的热流固(THM)耦合模型,结合五点布井方案和多岩层三维几何模型,对一理想热储进行CPGS热开采数值模拟。分析了CPGS热开采过程中热储内的岩体变形特征及其对系统采热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THM耦合... 建立了CO_2羽流地热系统(CPGS)热开采过程的热流固(THM)耦合模型,结合五点布井方案和多岩层三维几何模型,对一理想热储进行CPGS热开采数值模拟。分析了CPGS热开采过程中热储内的岩体变形特征及其对系统采热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THM耦合下热储初始孔隙率对CPGS热开采的影响。结果表明:CPGS的运行会引起岩体的冷却收缩,造成热储表观体积的减小和热储孔隙率的增大,这有助于提高热储渗透率,加快地热开采速率,从而对地热开采产生积极影响。初始孔隙率越小,岩体变形对热开采的影响越明显。在假设初始渗透率相同的情况下,初始孔隙率越小,岩体变形引起的渗透率增幅越大,系统的热开采速率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层 热储 热流固耦合 二氧化碳 地热系统 多孔介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阻垢剂-膦酰基羧酸共调聚物对碳酸钙阻垢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秀荣 陈永昌 +2 位作者 邢晓凯 陈莎 马重芳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0-42,共3页
本文采用静态实验方法,对不同条件下新型阻垢剂膦酰基羧酸共调聚物抑制碳酸钙垢的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在水温低于60℃的情况下,膦酰基羧酸共调聚物具有良好的抑垢性能;在较高硬度时亦有较好的阻垢效果。此外,结合垢... 本文采用静态实验方法,对不同条件下新型阻垢剂膦酰基羧酸共调聚物抑制碳酸钙垢的性能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在水温低于60℃的情况下,膦酰基羧酸共调聚物具有良好的抑垢性能;在较高硬度时亦有较好的阻垢效果。此外,结合垢粒的电镜照片对其阻垢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膦酰基羧酸共调聚物极适于工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处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膦酰基羧酸共调聚物 碳酸钙 阻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盐单罐显热储热基本原理及自然对流传热规律 被引量:9
19
作者 鹿院卫 杜文彬 +2 位作者 吴玉庭 李小丽 马重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5年第2期189-193,共5页
熔融盐双罐显热储热技术已较为成熟,但储热成本较高。为了降低储热成本,本文提出在储热罐内布置浸没式换热器实现熔盐单罐储热和释热新方法,分析了熔融盐单罐储热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了垂直布置交错排列两根水平圆柱表面熔融盐... 熔融盐双罐显热储热技术已较为成熟,但储热成本较高。为了降低储热成本,本文提出在储热罐内布置浸没式换热器实现熔盐单罐储热和释热新方法,分析了熔融盐单罐储热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模拟分析了垂直布置交错排列两根水平圆柱表面熔融盐自然对流传热的规律。研究发现,为了增强管排表面自然对流传热,两根圆柱的垂直间距不宜过小,而水平间距不宜过大,这些研究结果为熔融盐单罐储热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盐 显热 储热 自然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天冬氨酸阻垢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永昌 王秀荣 +3 位作者 全贞花 邢晓凯 马重芳 陈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8-541,共4页
为了明确新型阻垢剂聚天冬氨酸(PASP)对CaCO3的阻垢性能,本文采用静态阻垢方法,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温不超过60℃情况下,对于硬度较高的水质,PASP仍表现出良好的阻垢性能, 阻垢率均达到90%以上.此外,结合电镜扫... 为了明确新型阻垢剂聚天冬氨酸(PASP)对CaCO3的阻垢性能,本文采用静态阻垢方法,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温不超过60℃情况下,对于硬度较高的水质,PASP仍表现出良好的阻垢性能, 阻垢率均达到90%以上.此外,结合电镜扫描方法,对PASP的阻垢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PASP) 污垢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