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9篇文章
< 1 2 8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环境激素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28
1
作者 陈明 任仁 +5 位作者 王子健 林兴桃 柳丽丽 武少华 张淑芬 陈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共7页
利用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方法,分析研究北京地区重点污染源排水(包括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中主要环境激素(邻苯二甲酸酯、有机氯农药、有机氮农药、有机磷农药、菊酯类农药、烷基酚和双酚A)的残留状况.调查分析... 利用固相萃取前处理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方法,分析研究北京地区重点污染源排水(包括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中主要环境激素(邻苯二甲酸酯、有机氯农药、有机氮农药、有机磷农药、菊酯类农药、烷基酚和双酚A)的残留状况.调查分析了分布在北京市10个区县的污水处理厂、化工行业、冶金焦化行业、医院及其洗涤中心、印钞行业、食品加工行业和制药行业等7类22个单位排水中的8种邻苯二甲酸酯,17种有机氯农药,7种有机氮和有机磷农药,4种菊酯类农药,4种烷基酚及双酚A共40种环境激素类物质的质量浓度.并着重分析了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的环境激素的浓度水平.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中广泛存在着环境激素污染,但其质量浓度并未超过现行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气相色谱 环境激素 工业废水 城市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交通扬尘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2
作者 许艳玲 程水源 +2 位作者 陈东升 赵秀勇 郭秀锐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3-56,共4页
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ARPS与空气质量模式Models-3/CMAQ的耦合模式,模拟2002年4个季节代表月份(1月、4月、8月和10月)北京市PM10浓度的时空分布。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该耦合模式有很好的可靠性。设计了2种污染源情景方案,分析了北京市... 利用中尺度气象模式ARPS与空气质量模式Models-3/CMAQ的耦合模式,模拟2002年4个季节代表月份(1月、4月、8月和10月)北京市PM10浓度的时空分布。与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该耦合模式有很好的可靠性。设计了2种污染源情景方案,分析了北京市2002年4个季节代表月份交通扬尘对市区大气PM10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个代表月中,交通扬尘对北京市PM10的逐时贡献率波动较大,最高可达33%,最低为3%;交通扬尘对北京市大气PM10影响显著,4个月平均贡献率分别为16.73%、12.92%、18.56%和18.17%,平均贡献浓度分别为27.61μg/m3、32.80μg/m3、25.20μg/m3和24.40μg/m3。此外,依据模拟结果,结合交通扬尘污染特征与治理现状,提出了北京市交通扬尘的初步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北京市 交通扬尘 ARPS MODELS-3/CMAQ PM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春夏季降水及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韩力慧 张海亮 +3 位作者 张鹏 向欣 程水源 魏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47-2054,共8页
通过采集北京市2015年春夏季大气降水和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研究了大气降水的理化特性,时空变化特征,来源以及对大气颗粒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市春夏季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降水p H值在南城和北城分别为6.26和6.08,呈偏中性,均表现... 通过采集北京市2015年春夏季大气降水和大气颗粒物样品,分析研究了大气降水的理化特性,时空变化特征,来源以及对大气颗粒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市春夏季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降水p H值在南城和北城分别为6.26和6.08,呈偏中性,均表现为春季大于夏季.降水中地壳元素Al和Fe含量较高,Ti、V和Ce含量较低.污染元素Ca和S含量最高,Na和Mg含量较高,Zn、Mn、Cu、Sr、Pb和Ni含量较低,其中Na、Mg、Sr和Ni呈现轻度富集,Ca、Mn和Pb呈现中度富集,Cu、Zn和S呈现严重富集.此外,降水中元素浓度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二次污染元素S表现为夏季高于春季,而其它元素均表现为春季高于夏季;同时也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化,除Pb元素外,均为南城高于北城.降水中化学组分主要来源于地面扬尘、建筑活动、燃煤、机动车尾气和工业排放.大气降水对大气颗粒物的去除率受降水强度以及前一天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大,且对细颗粒物PM_(2.5)中污染元素Cu、Zn、Mn和Na清除效果显著,对粗颗粒物PM_(10)中地壳元素Al和建筑尘相关元素Mg和Ca去除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大气颗粒物 化学组分 来源解析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夏季典型环境污染过程个例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范清 程水源 +4 位作者 苏福庆 刘震 陈朝晖 高庆先 任阵海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2-19,共8页
对北京ρ(PM10)日均值和华北地区气象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北京夏季ρ(PM10)的变化过程与环境背景场组合系统明显相关,其典型的背景场演变过程为:①在ρ(PM10)上升阶段,副热带高压西伸较强,持续数天控制华北地区,具有均压和弱气压场的特... 对北京ρ(PM10)日均值和华北地区气象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北京夏季ρ(PM10)的变化过程与环境背景场组合系统明显相关,其典型的背景场演变过程为:①在ρ(PM10)上升阶段,副热带高压西伸较强,持续数天控制华北地区,具有均压和弱气压场的特征.在其控制下,受地形和周边边界层背景的影响,偏南气流将北京南部的污染物向北京输送和汇聚,ρ(PM10)呈逐日汇聚增长趋势.②冷锋逼近时的均压场和弱气压场是ρ(PM10)峰值出现的背景.③在冷锋后部的大陆高压前锋造成较强的区域性输送过程,而冷锋附近形成的湿沉降使ρ(PM10)下降,因此在强区域性输送过程与明显降水终止后常出现ρ(PM10)谷值.统计分析表明,北京夏季环境污染过程与大尺度环境背景场组合系统及其配置的污染物输送通道演变有明显的同步特征.该类组合系统所配置的背景场及其同步环境污染演变过程的特征具有普遍规律性,可为奥运期间环境污染过程的预测和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环境背景过程 副热带高压 湿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能源系统气候变化脆弱性分析与适应建议 被引量:8
5
作者 陈莎 向翩翩 +1 位作者 姜克隽 王冀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14-622,共9页
1951—2014年,北京市年平均气温以0.37℃/10a的速度上升,且热岛效应强度和范围增大。随着北京城市化发展,气候变化给北京市能源系统带来的额外压力也趋于显著。本研究着重分析了气候变化条件下能源系统的脆弱性。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 1951—2014年,北京市年平均气温以0.37℃/10a的速度上升,且热岛效应强度和范围增大。随着北京城市化发展,气候变化给北京市能源系统带来的额外压力也趋于显著。本研究着重分析了气候变化条件下能源系统的脆弱性。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下北京市能源系统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高温天气条件下,电力需求负荷超过电力供应系统设计最大负荷;低温条件下,天然气供应短缺;极端天气给能源生产、能源供应和能源运输造成威胁。针对北京市能源系统的脆弱性,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北京市能源系统提升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的短期战略和长期战略,并分别从政策、技术和管理方面提出了短期战略的适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系统 气候变化 脆弱性 适应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中有机氯农药残留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明 任仁 +6 位作者 王子健 柳丽丽 林兴桃 武少华 陈莎 张淑芬 王桂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32,共4页
建立了基于HLB固相萃取柱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GC-ECD)测定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方法,并对方法的回收率、灵敏度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北京市七类典型污染点源50个采样点位有机氯农药的浓度,检测到的有机氯农药包括γ-六六六、β-六六六... 建立了基于HLB固相萃取柱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GC-ECD)测定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方法,并对方法的回收率、灵敏度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北京市七类典型污染点源50个采样点位有机氯农药的浓度,检测到的有机氯农药包括γ-六六六、β-六六六、4,4’-滴滴涕、α-六六六、δ-六六六、硫丹Ⅰ、4,4’-滴滴伊、艾氏剂和异狄氏剂,它们的检出率分别为90%、60%、50%、46%、26%、8%、6%、2%和2%。主要有机氯农药污染残留为γ-六六六、β-六六六和4,4’-滴滴涕。检出有机氯农药浓度范围是0.20-76.40ng/L。方法对有机氯农药的回收率达到60.93%-141.50%,方法检测限为0.27-2.90n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法 有机氯农药 环境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中有机氮、有机磷类农药残留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陈明 任仁 +5 位作者 王子健 林兴桃 陈莎 武少华 柳丽丽 张淑芬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5年第2期45-48,共4页
建立了基于18C固相萃取柱和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NPD)分析水体中环境激素类物质———有机氮、有机磷类农药的分析方法,并对方法的回收率、灵敏度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北京市七类典型污染点源50个采样点位有机氮、有机磷类农药的浓... 建立了基于18C固相萃取柱和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NPD)分析水体中环境激素类物质———有机氮、有机磷类农药的分析方法,并对方法的回收率、灵敏度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北京市七类典型污染点源50个采样点位有机氮、有机磷类农药的浓度,检出的有机氮、有机磷农药包括马拉硫磷、莠去津、对硫磷和乙草胺,检出率都较低,低于8%;检出有机氮、有机磷农药的浓度范围是0.11~4.02mg/L。该方法对有机氮、有机磷农药的回收率除嗪草酮为30%外,其余在83.9%~94.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法/氮磷检测器 环境激素 有机氮农药 有机磷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中菊酯类农药残留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明 任仁 +5 位作者 王子健 林兴桃 陈莎 武少华 柳丽丽 张淑芬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5年第4期15-17,21,共4页
建立了基于18C固相萃取柱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GC/ECD)分析水体中环境激素类物质--菊酯类农药的分析方法,并对方法的回收率、灵敏度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北京市七类典型污染点源50个采样点位菊酯类农药的浓度,检出的菊酯类农药包括联... 建立了基于18C固相萃取柱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GC/ECD)分析水体中环境激素类物质--菊酯类农药的分析方法,并对方法的回收率、灵敏度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北京市七类典型污染点源50个采样点位菊酯类农药的浓度,检出的菊酯类农药包括联苯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其检出率都较低,低于22%.检出菊酯类农药的浓度范围是0.013~1.246μg/L.该方法对菊酯类农药的回收率达到67.7%~96.2%,检测限为0.010~0.015μg/L.溴氰菊酯在废水排放中的达标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气相色谱法 环境激素 菊酯类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农村能源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中良 杨鹏宇 赵丽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6-469,共4页
本着对北京农村能源问题的分析将对解决全国农村能源问题具有参考意义之目的,首先对2007年北京农村能源消费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农村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近几年北京农村能源建设的政策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并提出要调整北京... 本着对北京农村能源问题的分析将对解决全国农村能源问题具有参考意义之目的,首先对2007年北京农村能源消费现状进行分析,找出了农村能源发展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近几年北京农村能源建设的政策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并提出要调整北京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就要大力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能源消费 能源政策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大学开展能源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8
10
作者 桑丽霞 王景甫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6期72-74,80,共4页
在大学进行能源教育是普及能源知识,强化节能意识和提高节能技术的有效途径,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基于能源教育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建议从能源教育的重要性、能源教育的特点和大学能源教育教学实践3个方面发展和加强我... 在大学进行能源教育是普及能源知识,强化节能意识和提高节能技术的有效途径,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基于能源教育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建议从能源教育的重要性、能源教育的特点和大学能源教育教学实践3个方面发展和加强我国大学能源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能源教育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色理论及其模型在北京典型城市区域声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廉婕 马民涛 刘洁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3年第3期21-25,共5页
以北京市某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大量相关资料与实测历史噪声数据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域内的声环境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运用灰色理论建立GM(1,1)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影响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因素从大到小的排序... 以北京市某典型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在收集大量相关资料与实测历史噪声数据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域内的声环境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运用灰色理论建立GM(1,1)模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影响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因素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为:机动车辆﹥常住人口数量﹥平均车流量﹥地区生产总值﹥城市道路桥梁﹥基础设施投资﹥治理噪声环保投资;以研究区域内噪声污染实测历史数据建立的GM(1,1)模型精度符合要求标准,根据GM(1,1)模型预测北京市"十二五"期间声环境质量达标且有轻微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声环境质量 灰色系统理论 灰色关联度 GM(1 1)模型 噪声污染水平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典型区域声环境特征聚类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廉婕 马民涛 刘洁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3年第4期50-53,57,共5页
以北京西部某典型城市区域声环境为研究对象,在采集2010年该区域声环境质量历史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经完善声环境质量相关属性数据及定量化后,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该研究区域声环境质量的网格样本进行统计分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分为... 以北京西部某典型城市区域声环境为研究对象,在采集2010年该区域声环境质量历史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经完善声环境质量相关属性数据及定量化后,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该研究区域声环境质量的网格样本进行统计分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分为3类较适宜,结合相关类别声环境网格空间中其他属性的定量特征,探讨了区域声环境质量影响的主控因素,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别改善区域声环境质量的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环境质量 聚类分析 主控因素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磷单质光催化剂在能源转化和环境净化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敬林 吴春晓 +2 位作者 邓积光 刘雨溪 戴洪兴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5-654,共10页
单质红磷(red P)作为一种新型的可见光响应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合适的带隙、独特的电子结构、稳定的化学性质、价廉易得等优点,在可见光光催化能源转化和环境保护领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近年来红磷单质光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制... 单质红磷(red P)作为一种新型的可见光响应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具有合适的带隙、独特的电子结构、稳定的化学性质、价廉易得等优点,在可见光光催化能源转化和环境保护领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近年来红磷单质光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制备方法、改性研究以及红磷基纳米复合光催化剂的催化原理,并对红磷单质光催化剂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红磷 单质光催化剂 水分解 氢能 污染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能源消费及碳减排情景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辰 郭秀锐 路路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51-354,共4页
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大背景下,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根据IPCC参考方法,通过情景分析方法预测了2015和2020年在不同情景下北京市能源消费及CO2排放状况。结果表明:如果当前政策情景中的政策措施得到有效... 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大背景下,能源消耗及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是本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根据IPCC参考方法,通过情景分析方法预测了2015和2020年在不同情景下北京市能源消费及CO2排放状况。结果表明:如果当前政策情景中的政策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到2020年其能源消耗总量相对于基准情景将会降低47%,CO2排放量将会降低55%。在影响CO2排放的各种因素中,以能源强度降低减排效果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二氧化碳排放 情景分析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重工业城市PM_(2.5)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齐超楠 齐鹏 张艺铃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94-3003,共10页
通过实时高分辨率在线监测2019年邯郸市城区PM_(2.5)中碳组分和水溶性无机离子的质量浓度,分析研究了2019年全年邯郸市PM_(2.5)组分的变化特征和不同污染情景下PM_(2.5)组分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和后向轨迹模型探究... 通过实时高分辨率在线监测2019年邯郸市城区PM_(2.5)中碳组分和水溶性无机离子的质量浓度,分析研究了2019年全年邯郸市PM_(2.5)组分的变化特征和不同污染情景下PM_(2.5)组分的变化规律,同时采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和后向轨迹模型探究了PM_(2.5)及其组分的来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邯郸市PM_(2.5)中OC和EC的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相似.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季节变化特征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NO_(3)-、SO_(4)^(2-)和NH_(4)^(+)是PM_(2.5)中主要的水溶性无机离子组分,在四个季节均与PM_(2.5)有较强的相关性.邯郸市PM_(2.5)呈弱碱性,NH4+主要以(NH_(4))_(2)SO_(4)、NH_(4)NO_(3)和NH_(4)Cl的形式存在.OC、EC和二次无机离子在PM_(2.5)污染日和O_(3)污染日有所增加.冬季污染加重时,碳组分和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随PM_(2.5)的增加而升高,OC和EC占比下降,SO_(4)^(2-)和NO_(3)-占比升高,且SOR和NOR也逐渐增加.PMF分析结果表明二次源,机动车源和燃烧源是邯郸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后向轨迹结果表明邯郸市主要受到河南北部,山东西北部,山西中部和河北南部传输影响.该研究将会为重工业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提供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碳组分 水溶性无机离子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焚烧灰渣/硝酸钾复合相变材料传热储热性能强化
16
作者 熊亚选 高梓靖 +5 位作者 张艾桐露 钱向瑶 宋超宇 何苗 吴玉庭 丁玉龙 《热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134,共8页
工业生产及城市居民生活产生大量污水污泥,污泥的填埋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为大规模消纳市政污泥,变废为宝,将其制备成低碳低成本储热材料,提出添加碳化硅、氮化硼和膨胀石墨为导热增强剂,以强化污泥焚烧灰渣/硝酸钾复合相变储热材料(50%... 工业生产及城市居民生活产生大量污水污泥,污泥的填埋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为大规模消纳市政污泥,变废为宝,将其制备成低碳低成本储热材料,提出添加碳化硅、氮化硼和膨胀石墨为导热增强剂,以强化污泥焚烧灰渣/硝酸钾复合相变储热材料(50%污泥焚烧炉渣+50%硝酸钾)导热性能的思路。通过制备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研究导热增强剂对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膨胀石墨不适合作为污泥焚烧灰渣/硝酸钾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导热增强剂;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导热增强剂在熔化潜热改善方面是最优的,且添加氮化硼优于添加碳化硅;添加质量分数为2%氮化硼的样品的导热系数提升最为显著,在100~400℃时分别比样品SC3(不加导热增强剂)升高65%、93%、117%、203%;经历1000次加热/冷却循环后,氮化硼质量分数为2%的样品潜热为35.29 J/g,储热密度为292.1 J/g,碳化硅质量分数为2%的样品潜热为40.90 J/g,储热密度为334.9 J/g;碳化硅质量分数为2%的样品、氮化硼质量分数为2%的样品传热速率分别为0.16、0.17℃/s。研究结果初步证明碳化硅和氮化硼作为污泥焚烧灰渣/硝酸钾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导热增强剂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焚烧灰渣 硝酸钾 复合相变储热材料 导热增强剂 储热性能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铂合金纳米流体制备及其热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夏国栋 吴倩倩 马丹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9-786,共8页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抗坏血酸(C_(6)H_(8)O_(6))为还原剂,还原六氢氧化铂酸(H_(2)Pt(OH)_(6))、醋酸银(CH_(3)COOAg)制备了水基银铂合金纳米流体。研究流量、温度、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络烷酮(PVP))物质的量比等对纳米流体黏度、稳定性、... 采用液相还原法,以抗坏血酸(C_(6)H_(8)O_(6))为还原剂,还原六氢氧化铂酸(H_(2)Pt(OH)_(6))、醋酸银(CH_(3)COOAg)制备了水基银铂合金纳米流体。研究流量、温度、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络烷酮(PVP))物质的量比等对纳米流体黏度、稳定性、热导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VP物质的量比为5、流量为0.5 mL/min、反应温度为50℃时,纳米流体的稳定性最好,热导率最高;在流体温度为60℃时,热导率相较于基液增加了16.92%。热导率随PVP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流量的增加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黏度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反应温度、流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反应温度为50℃时,纳米流体黏度最小,在流体温度为50℃时,相较于去离子水增加了36.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银铂合金 稳定性 黏度 热导率 传热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液界面传热的异质结冰过程模拟
18
作者 王军 张悦 +1 位作者 朱星光 夏国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9,共10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基于固-液界面传热的铂表面异质结冰过程。结果表明,对于疏水表面而言,界面传热是影响结冰过程的主要因素。一方面,疏水表面的界面热阻较大,通过疏水表面将水冷却至低温所需的时间较长,因而增加了冰成核时...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基于固-液界面传热的铂表面异质结冰过程。结果表明,对于疏水表面而言,界面传热是影响结冰过程的主要因素。一方面,疏水表面的界面热阻较大,通过疏水表面将水冷却至低温所需的时间较长,因而增加了冰成核时间;另一方面,由于水分子在降温过程中可以逐渐排列成类冰结构,因此从形成冰核到液膜全部冻结的时间变短。对于亲水表面而言,固-液界面传热过程的影响较弱,固-液界面处较强的吸附作用可以诱导水分子排成类冰结构,是亲水表面促进结冰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传热 异质结冰 固-液结合强度 分子动力学模拟 成核率 润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自然对流散热的直膨式空气源热泵研究进展
19
作者 马国远 孙尚瑜 +1 位作者 许树学 荣维来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8,共10页
在“煤改电”清洁取暖政策推动下,空气源热泵取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介绍传统热水型和热风型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解析新型直膨式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的原理、末端发展型式及其构造特征,如冷凝直接散热、冷凝间接散热... 在“煤改电”清洁取暖政策推动下,空气源热泵取暖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介绍传统热水型和热风型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解析新型直膨式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的原理、末端发展型式及其构造特征,如冷凝直接散热、冷凝间接散热和冷凝蓄热散热末端,并对其应用领域及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自然对流散热的直膨式空气源热泵供暖无中间热媒二次换热,制热速度快,有效改善了室内热舒适性,提升了能效比。此外,展望了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末端高效化和系列化、工质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化、运行和调控合理化、热泵多功能化、与住宅兼容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可为促进和扩大其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自然对流末端 研究进展 直膨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典型污染过程PM_(2.5)的特性和来源 被引量:81
20
作者 王志娟 韩力慧 +4 位作者 陈旭锋 程水源 李悦 田川 谢慧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2-126,共5页
通过采集北京2010年12月—2011年3月冬春季节大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分析了冬春季典型污染时段灰霾和沙尘期间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质量浓度和其中元素、水溶性离子、有机组分OC和EC特性,及其季节变化和来源。结果表明,北京灰霾和沙尘期... 通过采集北京2010年12月—2011年3月冬春季节大气细颗粒物PM.25样品,分析了冬春季典型污染时段灰霾和沙尘期间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质量浓度和其中元素、水溶性离子、有机组分OC和EC特性,及其季节变化和来源。结果表明,北京灰霾和沙尘期间PM2.5日均质量浓度分别高达301.8μg/m3和284.8μg/m3,是美国EPAPM2.5日均质量浓度限值(35μg/m3)的8.62倍和8.14倍。灰霾时段,人为污染元素(S、Cu、Zn、As、Se、Cd、Sb、Pb)、二次无机离子(NH4+、NO3-、SO24-)和二次有机碳(SOC)的质量浓度均高于沙尘天气和非污染天气。沙尘天气时地壳元素(Na、Mg、Al、Ca、Fe等)的质量浓度高于灰霾天气和非污染天气。北京冬春季节PM2.5主要来源于燃煤和工业过程、二次转化、地面扬尘、机动车尾气和生物质燃烧。灰霾污染时段二次转化贡献率较高,沙尘污染时段地面扬尘贡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灰霾 沙尘 细颗粒物 特性 二次转化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