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米加工副产品营养指标的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1
作者 翟晨 高曼 +5 位作者 栾鑫鑫 钱承敬 张巍巍 史晓梅 罗云敬 吕朝政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31,共6页
为实现对稻米加工副产品营养物质的快速检测,按需进行饲料加工和加工副产品分级,研究选用302份稻米加工副产品样品(碎米107份、腹白米77份及异色粒118份),经过标准方法理化数据检测、样品前处理、近红外光谱采集、光谱数据预处理、筛选... 为实现对稻米加工副产品营养物质的快速检测,按需进行饲料加工和加工副产品分级,研究选用302份稻米加工副产品样品(碎米107份、腹白米77份及异色粒118份),经过标准方法理化数据检测、样品前处理、近红外光谱采集、光谱数据预处理、筛选特征波长和建立模型等步骤,最终建立了针对碎米、腹白米及异色粒3种稻米加工副产品总体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以及粗纤维营养指标的总定量预测模型。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模型决定系数R^(2)均大于0.85,相对分析误差(RPD)均大于2.5,具有较好的准确性、稳定性。研究表明,此检测方法快速、高效、准确,提高了稻米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米 腹白米 异色粒 水分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芳基重氮盐为芳基前体电化学合成芳基取代的苯并噻吩和菲
2
作者 蓝丽媛 蒋洋叶 +1 位作者 R.Daniel Little 曾程初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8,共43页
芳基取代的苯并噻吩和菲是药物化学和材料科学中的重要结构单元。尽管已经投入了很多来制备这类化合物,并且已经开发了多种方法来构建2-取代的苯并噻吩核心结构,但仍然需要环境友好且有效的合成方法。基于我们以前的以芳基重氮盐为芳基... 芳基取代的苯并噻吩和菲是药物化学和材料科学中的重要结构单元。尽管已经投入了很多来制备这类化合物,并且已经开发了多种方法来构建2-取代的苯并噻吩核心结构,但仍然需要环境友好且有效的合成方法。基于我们以前的以芳基重氮盐为芳基前体的电化学Minisci型芳基化反应,以及来自Konig小组的工作,本文使用成对电解以苯重氮盐为芳基前体来获得2-芳基苯并噻吩和9-芳基菲。首先,选择2-甲硫基苯重氮盐1a和4-甲基苯乙炔2a作为模型底物,通过考察溶剂、支持电解质、电极材料和电流密度来优化反应条件。经过大量的努力,发现在装备有石墨毡阳极、镍片阴极的单室电解池中,使用n-Bu_(4)NBF_(4)作为支持电解质,DMSO作为溶剂,控制在4mA·cm^(-2)条件下恒流电解,获得89%产率的所需产物3a。在最佳条件下,考察该电化学方案和底物范围的普适性。结果表明,烷基乙炔和芳基乙炔都适用于该方法,并成功地得到了一系列芳基取代的苯并噻吩衍生物。考虑到菲类化合物在药物化学和材料科学中的广泛应用,将此方案应用到菲衍生物的合成中,获得了相应的9-芳基菲衍生物。最后,通过循环伏安法分析了可能的机理。2-甲硫基苯重氮盐1a在CH_(3)CN中相对于Ag/Ag^(+)在-0.4 V处产生一个显著的不可逆还原峰,而在扫描电位窗口中没有检测到苯乙炔2a的信号。此外,尽管峰电流略有增加,2a的存在没有改变1a的还原峰电位。这些结果表明1a的还原比2a的还原容易。基于循环伏安分析和光催化结果,我们提出了成对电解机制,即芳基重氮盐1a在阴极的电化学还原产生芳基5a,然后芳基5a加成到苯乙炔上,在分子内环化后产生乙烯基6a和磺酰基7a。最后,7a的阳极氧化,接着用DMSO脱甲基化,生成目标产物3a。总之,我们发展了一种成对电解法来合成2-芳基苯并噻吩衍生物和9-芳基菲衍生物。该方案具有广泛的底物范围和官能团耐受性,进一步证明了芳基重氮盐作为多用途芳基自由基来源通过电化学还原产生芳基自由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吩 成对电合成 芳基重氮盐 芳基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辅助装置与主动脉吻合角度对主动脉瓣膜影响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宇锋 亢一舟 +2 位作者 穆振霞 黄素琴 高斌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9-134,141,共7页
目的 探究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与主动脉吻合角度对主动脉瓣膜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分别构建LVAD与主动脉吻合角度为45°、60°、90°的3个主动脉模型和主动脉瓣膜模型,搭建体外搏动台... 目的 探究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与主动脉吻合角度对主动脉瓣膜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分别构建LVAD与主动脉吻合角度为45°、60°、90°的3个主动脉模型和主动脉瓣膜模型,搭建体外搏动台用于体外实验。运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系统,选取心动周期中的3个时刻(T_(1)收缩峰值期,T_(2)瓣膜快速闭合时期和T_(3)舒张峰值期)探究主动脉瓣膜处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 采用速度矢量、涡量、黏性剪切力指标评价LVAD吻合角度对主动脉瓣膜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瓣膜快速闭合时期,吻合角度增大时,瓣膜近壁面血流速度、平均涡量和最大黏性剪切力均增大。结论 吻合角度较低时,血流对主动脉瓣膜的冲击速度较小,瓣膜受到较小的剪切力,使瓣膜处于较好的血流动力学环境。研究结果为临床手术中吻合角度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吻合角度 主动脉瓣膜 粒子图像测速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