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典型区域大气亚微米颗粒物理化特性及其来源 被引量:4
1
作者 韩力慧 时瑞芳 +3 位作者 崔建硕 杨雪梅 王海燕 程水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522-3535,共14页
本研究采用Aerodyne气溶胶化学组成在线监测质谱仪ACSM,于2019年春季、夏季后期、秋季和冬季典型代表月对北京市东南城区非难熔亚微米颗粒物NR-PM_(1)进行了实时监测与分析,研究了NR-PM_(1)及其物种在不同时段,特别是霾污染期间的演变特... 本研究采用Aerodyne气溶胶化学组成在线监测质谱仪ACSM,于2019年春季、夏季后期、秋季和冬季典型代表月对北京市东南城区非难熔亚微米颗粒物NR-PM_(1)进行了实时监测与分析,研究了NR-PM_(1)及其物种在不同时段,特别是霾污染期间的演变特征,以及4个季节有机物的来源.结果表明,整个研究期间NR-PM_(1)的平均浓度为22.06μg/m^(3),其季节变化呈现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后期的特征.整个研究期间,Org(有机物)的平均浓度为7.12μg/m^(3),占NR-PM_(1)的32.30%;NO_(3)^(-)和SO_(4)^(2-)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91和6.20μg/m^(3),分别占NR-PM_(1)的26.80%和28.12%;而NH_(4)^(+)和Cl^(-)的平均质量浓度和质量百分数均较低.所有物种呈现出Org>SO_(4)^(2-)~NO_(3)^(-)>NH_(4)^(+)>Cl^(-)的特征.清洁天NR-PM_(1)以Org为主要特征,各季节所有物种的日变化均较小,而霾污染天NR-PM_(1)以二次无机物种为主要特征,不同季节各物种表现出不同的日变化特征.OA(有机气溶胶)在不同季节解析出的物种有所不同.一次有机气溶胶POA对OA的贡献随春夏秋冬逐渐升高,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则随之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SM NR-PM1 有机气溶胶 二次无机组分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碳中和路径下二氧化碳减排与环境健康效益协同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陈莎 麦兴宇 +6 位作者 刘影影 张蓝天 李素梅 李寒冰 张新民 姜克隽 刘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6-808,共13页
基于LEAP(the Low Emissions Analysis Platform)模型,并利用综合效益模型(Integrated Benefits Calculator,IBC),耦合建立甘肃LEAP-IBC模型。根据碳中和政策,结合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建立基准情景与碳中和情景。通过自下而上不同... 基于LEAP(the Low Emissions Analysis Platform)模型,并利用综合效益模型(Integrated Benefits Calculator,IBC),耦合建立甘肃LEAP-IBC模型。根据碳中和政策,结合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建立基准情景与碳中和情景。通过自下而上不同部门的技术组合叠加,量化分析甘肃省2019—2050年的能源需求量以及CO_(2)与PM_(2.5)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并评估其带来的环境、健康协同效益,进而以碳减排成本及健康成本衡量综合效益。结果显示:在碳中和情景下,甘肃省CO_(2)排放将呈现达峰期、平台期、中和期3个阶段,并在2027年达到峰值,约为1.90亿t;随后,CO_(2)排放量将持续下降,到2050年CO_(2)排放量为380.82万t,根据甘肃省综合碳汇,可以达到碳中和。此外,实现碳中和可以使污染物协同减排与健康效益更好,较基准情景相比,碳中和情景下可以减少1.64亿t CO_(2)排放量以及4.15万t PM_(2.5)污染物的排放量。同时,PM_(2.5)质量浓度在2050年将下降为13.34μg/m3,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碳中和情景下可以多避免8636人(48.26%)的提前死亡和12.06万a(49.06%)的生命损失。因此,相较于基准情景,碳中和情景可以多带来477.7亿元的经济效益,具有更好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能源转型 碳中和 健康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柴油移动燃烧源污染减排潜力预测 被引量:3
3
作者 郭秀锐 姚畅 +2 位作者 刘瑶 宁春晓 吴洪侃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3-747,共15页
包含柴油车辆和柴油机械的柴油移动燃烧源是现阶段中国进一步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重点源。为探究京津冀地区柴油移动燃烧源的污染排放以及减排潜力,在估算2018年京津冀地区柴油车辆和柴油机械污染排放现状的基础上,设置基准情景和5种政... 包含柴油车辆和柴油机械的柴油移动燃烧源是现阶段中国进一步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的重点源。为探究京津冀地区柴油移动燃烧源的污染排放以及减排潜力,在估算2018年京津冀地区柴油车辆和柴油机械污染排放现状的基础上,设置基准情景和5种政策情景,预测2019—2030年不同情景下柴油燃烧源的污染排放趋势,对比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源的污染物减排潜力和不同减排措施对不同类型柴油燃烧源的减排效果。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2018年柴油燃烧源的CO、HC、NO_(x)和PM排放量分别为51.25、22.89、106.52和5.42万t。综合情景下,2030年CO、HC、NO_(x)和PM污染物排放量可分别比基准年减少52.03%、38.58%、71.88%和52.07%。淘汰高排放情景在短时间内的减排效果较好,而长期效果不佳,提升排放标准情景和推广新能源情景的减排潜力会逐年增加,对污染物有较好的减排作用,运输公转铁情景的减排潜力也较好,2030年能有效减少35.13%~45.81%的污染排放。综合情景下柴油车辆和柴油机械的最大减排潜力分别为91.55%和44.69%。此外,CO和NO_(x)的减排潜力主要来源于柴油车辆,而柴油机械对HC和PM的减排效果明显。与其他2个地区相比,天津市的污染减排效果较好,最大减排潜力为80.80%。分类型来看,柴油货车对污染物的减排贡献较大,尤其是重型货车。与工程机械相比,农业机械的污染减排贡献更大,尤其是联合收割机、农用水泵以及三轮车的减排贡献突出。研究结果可为制定柴油移动源的污染控制政策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车辆 柴油机械 大气污染物 情景分析 减排潜力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模拟的城市住区形态参数对大气污染物扩散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程昊淼 姜智文 +1 位作者 张培浩 康天放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77-1387,共11页
基于城市下垫面对大气污染物传输扩散的影响,选择北京市某处住宅集中区中2个开发年代与空间形态特征不同的街区,采用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与计算流体力学风环境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城市街区尺度上“城市形态-风环境-大气污染”的三... 基于城市下垫面对大气污染物传输扩散的影响,选择北京市某处住宅集中区中2个开发年代与空间形态特征不同的街区,采用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与计算流体力学风环境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城市街区尺度上“城市形态-风环境-大气污染”的三元关系与作用机制,为合理规划城市街区空间形态、建设绿色健康城市与和谐宜居社区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风速是影响街区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改善街区内部通风条件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迁移扩散.空间形态特征不同的2个街区的内部风环境呈现明显差异,建筑物密集、空间相对封闭的街区内部气流交换能力弱,不易于大气污染物传输扩散.反映街区空间形态特征的建筑密度、围合度、建筑平均体积、建筑平均高度及建筑高度标准差5项城市形态参数与街区内部风速显著相关.其中,建筑密度、围合度与风速呈负相关关系;增大相邻建筑物高度差有利于污染物垂向迁移与高空消散.因此,在城市住区规划中,应综合考虑平面布局、竖向设计与建筑选型等方面对街区通风条件和大气污染物消散的影响,以提升居住街区的环境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大气污染 风环境 住区规划 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CFD) PM_(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四大交通部门的碳减排潜力预测研究
5
作者 郭秀锐 刘一蓉 +1 位作者 张艺铃 刘瑞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2-434,共13页
交通部门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贡献部门。通过收集2000—2020年各省市的人口、经济、交通等相关资料,结合各省市已颁布的规划政策预测了2021—2035年交通部门的活动水平,并采用排放因子法和情景分析法,估算了不同情景下东部、中部和西部... 交通部门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贡献部门。通过收集2000—2020年各省市的人口、经济、交通等相关资料,结合各省市已颁布的规划政策预测了2021—2035年交通部门的活动水平,并采用排放因子法和情景分析法,估算了不同情景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不同交通部门的CO_(2)排放量,并对碳减排潜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交通部门在基准情景下的碳排放呈持续增长的趋势,碳减排潜力最大的是调整运输结构情景,2035年可降碳7.21亿t,在该情景下,公路部门的碳减排潜力最大,减排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航空部门仅在中部地区具有减排潜力,铁路、水路部门在该情景下的减排潜力均为负值。而铁路、航空和水路部门在优化能源结构情景下更具有减排潜力,2035年将分别减排49.30%、20.53%和15.66%,在该情景下,铁路部门短期内在东部地区减排效果较好,长期在中部地区的减排潜力更大,航空部门的减排潜力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更优,水路部门的减排效果在东部地区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部门 排放因子 碳排放 情景分析 减排潜力 预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农业与机动车氨排放及对大气PM_(2.5)的差异化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郎建垒 范晓菡 +4 位作者 李昂 边泽君 闻超玉 周颖 毛书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13-1222,共10页
农业和机动车NH_(3)排放分别是农村和城市地区的重要NH_(3)排放源,开展两者环境影响的对比研究,对于减排策略的科学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缺少农业和机动车NH_(3)排放差异化影响的研究。为此,基于排放因子法建立了1 km分辨率的农田... 农业和机动车NH_(3)排放分别是农村和城市地区的重要NH_(3)排放源,开展两者环境影响的对比研究,对于减排策略的科学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缺少农业和机动车NH_(3)排放差异化影响的研究。为此,基于排放因子法建立了1 km分辨率的农田施肥、畜禽养殖和机动车NH_(3)排放清单,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利用WRF-CAMx-PSAT模型,结合Brute-Force法对2017年1月和6月的农业源、机动车源减排情景进行模拟,探究不同NH_(3)排放源对大气PM_(2.5)的差异化影响。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京津冀农田施肥、畜禽养殖、机动车NH_(3)排放分别为31.0万、44.7万和0.8万t。从减排效果看,当对农业NH_(3)和机动车NH_(3)分别进行梯度减排(10%、30%、50%、70%、100%)时,NH_(4)^(+)呈现出近线性变化,SO_(4)^(2-)、NO_(3)^(-)呈现出非线性下降趋势。受排放量影响,农业NH_(3)减排情景下NH_(4)^(+)、SO_(4)^(2-)、NO_(3)^(-)的平均浓度变化率(-16.3%、-4.3%和-37.3%)显著高于机动车NH_(3)减排情景(-1.7%、-0.2%和-4.3%)。但从减排效率看,则呈现相反现象。为分析减排效率,提出并定义了NH_(3)减排空气质量改善效率指数,即单位(104 t)NH_(3)减排下PM_(2.5)浓度变化值。对比发现,机动车NH_(3)减排的空气质量改善效率明显高于农业NH_(3)减排,1月和6月分别相差1.0~3.2倍和1.2~2.3倍。研究结果可为大气污染的优化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_(3)排放 大气PM_(2.5) 空气质量影响 差异化 京津冀 WRF-CAMx-PS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类型对典型化工园区下垫面气体扩散模拟的影响
7
作者 沈泽亚 郎建垒 +3 位作者 毛书帅 胡峰 玄博元 邢超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686,共10页
网格是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的基础,为研究不同网格类型对化工园区气体扩散模拟的适用性,基于在典型化工园区进行的示踪气体(SF_(6))外场泄漏实验,开展了全尺度数值模拟。选取四面体、多面体、混合... 网格是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的基础,为研究不同网格类型对化工园区气体扩散模拟的适用性,基于在典型化工园区进行的示踪气体(SF_(6))外场泄漏实验,开展了全尺度数值模拟。选取四面体、多面体、混合四面体、混合多面体4种网格类型,从网格划分特征(数量、正交质量、纵横比)和CFD模拟性能(求解精度、准确性和计算时间)方面对网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网格划分特征方面,多面体网格数量最少(0.6~1.5百万),其次为混合多面体网格(0.8~3.3百万);混合多面体(0.44)和多面体(0.41)网格正交质量明显优于四面体(0.04)和混合四面体(0.02);混合多面体网格的纵横比最低。模拟性能方面,混合多面体网格计算精度最高,达到10^(-4),其模拟值与监测值的误差最小,相关性最好(0.98),同时模拟效率(27 min)明显高于多面体(47 min)和混合四面体网格(112 min)。此外,从流场特征来看,多面体网格烟羽宽度大于混合型网格,混合四面体网格平均烟羽浓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类型 化工园区 气体扩散 数值模拟 小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件行业VOCs排放特征及环境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郑海胜 王晓琦 +3 位作者 王瑞鹏 王凯 沈泽亚 程水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48-1056,共9页
为研究标准件行业VOCs排放特征及其环境影响,选取了典型标准件企业进行现场调研与采样,运用GC-MS/FID测定了废气中102种VOCs物种,建立了标准件行业VOCs源成分谱,并估算了行业VOCs的环境污染影响、排放因子及排放量.结果表明,标准件行业... 为研究标准件行业VOCs排放特征及其环境影响,选取了典型标准件企业进行现场调研与采样,运用GC-MS/FID测定了废气中102种VOCs物种,建立了标准件行业VOCs源成分谱,并估算了行业VOCs的环境污染影响、排放因子及排放量.结果表明,标准件行业各工序VOCs均以烷烃(29.58%~68.94%)为主要排放组分.正十二烷、乙烷、丙烷等烷烃,邻-二甲苯、对二甲苯等芳香烃,乙酸丁酯、乙醛等含氧VOCs为该行业高排放物种.芳香烃是该行业臭氧生成潜势的主要贡献组分,烷烃是该行业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的主要贡献组分.标准件行业VOCs排放因子为1.51kg/t,2018~2020年全国标准件行业VOCs排放量分别为11496.84,13301.89,14365.69t,年均增长率为11.85%,其排放以华北和华东地区为主,两地区排放量累计占比范围为84.55%~89.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件行业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特征 环境影响 排放因子 排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秋冬季京津冀与周边地区污染传输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白伟超 王晓琦 +4 位作者 程水源 张智答 齐鹏 关攀博 陈颢元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086-4099,共14页
本研究结合大气环境观测数据,应用潜在源分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以及基于WRF-CMAQ模式的传输矩阵和传输通量计算方法,研究分析了2019年秋冬季京津冀典型城市的大气污染特征与成因,量化评估了京津冀地区与周边省份之间的... 本研究结合大气环境观测数据,应用潜在源分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以及基于WRF-CMAQ模式的传输矩阵和传输通量计算方法,研究分析了2019年秋冬季京津冀典型城市的大气污染特征与成因,量化评估了京津冀地区与周边省份之间的PM_(2.5)传输贡献.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冬季较秋季污染严重,且重污染时段PM_(2.5)浓度均与相对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和风速呈显著的负相关;京津冀典型城市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的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京津冀本地、山西、内蒙古中部地区和山东地区,这与CWT结果基本吻合.京津冀各省域的PM_(2.5)以本地排放贡献为主,北京、天津和河北的本地贡献率范围为54.33%~66.01%,京津冀受区域外传输的贡献率范围为0.11%~26.54%.传输通量结果表明,冬季PM_(2.5)的传输主要受高空西北气流的作用,尤其清洁天气,高风速驱动清洁气团流入;秋季则主要受低空东南气流作用;传输通量呈现出显著的垂直分布特征,高空区域传输作用更为活跃,传输通量的流入/流出以及垂直分布与污染级别和RH呈现非线性响应关系,主导风向变化导致重污染前的传输效应明显大于重污染期间,高湿环境的传输效应明显小于低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源贡献分析法(PSCF) 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 WRF-CMAQ 传输贡献 传输通量 PM_(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吸附与荧光检测水中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梁艺萱 李素梅 +1 位作者 陈莎 谢亚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61-1277,共17页
近年来,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toxic organic substances,PTOS)因具有毒性高、生物累积性、致癌致突变性和内分泌干扰等特性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其在水环境介质中含量低、可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迁移转化能力强... 近年来,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toxic organic substances,PTOS)因具有毒性高、生物累积性、致癌致突变性和内分泌干扰等特性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其在水环境介质中含量低、可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迁移转化能力强等特点为其高效分离去除和快速的痕量分析检测带来了挑战.因此,开发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用于水中PTOS的高效分离去除、建立其快速的痕量分析检测方法对于水环境保护、再生水安全利用以及PTOS的环境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传统的吸附材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由于其较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易调控的孔径,大量的活性位点、可功能化以及具有良好的发光特性等优点,在吸附去除和分析检测环境中PTOS表现出优异性能.本文综述了MOFs、功能化MOFs以及MOFs衍生物材料在水溶液中吸附去除PTOS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归纳总结相应的吸附机理,特别对如何通过功能化手段来提高MOFs材料对PTOS的吸附性能进行了讨论.同时,本文还对基于吸附的荧光传感方法检测PTOS进行了归纳总结,对未来MOFs材料在吸附去除和检测水环境中PTOS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功能化 持久性有毒有机污染物 吸附 荧光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基新型道路抑尘剂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宏萍 秦语漩 +3 位作者 竹涛 李桂贤 马连刚 谢天航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7-426,共10页
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以复合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淀粉、Na_(2)CO_(3)为辅料,制备了一种道路抑尘剂,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制备工艺,并考察了该抑尘剂对大气中PM_(2.5)和PM_(10)的去除效果。... 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以复合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与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淀粉、Na_(2)CO_(3)为辅料,制备了一种道路抑尘剂,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制备工艺,并考察了该抑尘剂对大气中PM_(2.5)和PM_(10)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4种酶对抑尘剂失水率的影响顺序为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CMC>纤维素酶;在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与CMC质量比2.5∶1∶15∶23.5、反应温度45℃、反应pH 4.75、淀粉与复合酶质量比1.8∶1的最佳条件下,所制得抑尘剂的黏度为48 mPa·s、表面张力为0.02 N/m、密度为1028 kg/m^(3)、失水率为2.17%;喷洒该抑尘剂后,大气中PM_(2.5)的质量浓度从75.74~114.83 mg/m^(3)降低至0.34~0.91 mg/m^(3),PM_(10)的质量浓度从49.94~74.57 mg/m^(3)降低至0.12~0.34 mg/m^(3),去除率均大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尘剂 道路扬尘 秸秆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赤泥负载Pt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的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宏萍 梁文俊 +2 位作者 马琛 马连刚 李桂贤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44-1252,共9页
以改性赤泥为载体,采用浸渍方法制备低成本改性赤泥(MRM)负载Pt催化剂,并探究Pt含量对Pt/MRM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活性影响.结果表明0.4Pt/MRM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在230℃时甲苯转化率为100%.当空速高达120000h^(-1)时0.4Pt/MRM催化剂... 以改性赤泥为载体,采用浸渍方法制备低成本改性赤泥(MRM)负载Pt催化剂,并探究Pt含量对Pt/MRM催化剂催化氧化甲苯活性影响.结果表明0.4Pt/MRM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在230℃时甲苯转化率为100%.当空速高达120000h^(-1)时0.4Pt/MRM催化剂依然能保持着较高的催化活性.当甲苯进口浓度为5000mg/m3时仍可以有效氧化甲苯.采用XRD、FT-IR、BET、H2-TPR和O2-TPD等手段进行表征测试分析发现,MRM的比表面积较RM大幅度提高,使MRM能够更好分散活性组分Pt,成为合适的活性组分Pt的催化剂载体.同时所制备的x Pt/MRM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孔结构.改性赤泥中Fe_(2)O_(3)与活性组分Pt物种相互作用,使催化剂的总氧解吸量增大,提高了催化剂表面氧的迁移率,从而提高了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赤泥 PT 催化燃烧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植被类型对典型城市夏季O_(3)和PM_(2.5)贡献 被引量:5
13
作者 蔡斌 程昊淼 +2 位作者 亓浩雲 李奥哲 康天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34-2743,共10页
以京津冀地区BVOCs排放清单为基础,采用WRF-CMAQ模型模拟与情景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2018年7月京津冀地区BVOCs排放对O_(3)和PM_(2.5)浓度贡献,解析了北京、邯郸、承德、保定等典型城市不同植被类型BVOCs排放对O_(3)和SOA浓度的影响水... 以京津冀地区BVOCs排放清单为基础,采用WRF-CMAQ模型模拟与情景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2018年7月京津冀地区BVOCs排放对O_(3)和PM_(2.5)浓度贡献,解析了北京、邯郸、承德、保定等典型城市不同植被类型BVOCs排放对O_(3)和SOA浓度的影响水平,并应用O_(3)和SOA生成潜势核算结果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BVOCs排放对北京、邯郸、承德、保定O_(3)生成贡献率分别为30.19%、24.77%、35.56%、26.73%,对SOA生成贡献率为2.55%、3.32%、4.17%、3.59%;北京、承德的乔木与果园BVOCs排放对O_(3)和SOA浓度贡献最大,邯郸、保定的草地与庄稼BVOCs排放对O_(3)和SOA浓度贡献最大;数值模拟结果与O_(3)、SOA生成潜势表征的潜在影响基本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功能类型 BVOCs O_(3)和SOA WRF-CMAQ 生成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赤泥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燃烧甲苯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宏萍 梁文俊 +2 位作者 任思达 杨岚 马连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764-5770,共7页
以赤泥固废为原料,采用酸溶-碱沉淀耦合焙烧处理方法制备低成本改性赤泥催化材料,通过XRF,BET,H2-TPR,热重分析,FT-IR等手段进行表征测试分析,结果发现,酸溶-碱沉淀法耦合焙烧改性后的赤泥比表面积较原始赤泥提高了约26倍,较原始赤泥的... 以赤泥固废为原料,采用酸溶-碱沉淀耦合焙烧处理方法制备低成本改性赤泥催化材料,通过XRF,BET,H2-TPR,热重分析,FT-IR等手段进行表征测试分析,结果发现,酸溶-碱沉淀法耦合焙烧改性后的赤泥比表面积较原始赤泥提高了约26倍,较原始赤泥的甲苯催化活性大幅度提高.H2-TPR结果表明,改性后赤泥的还原峰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还原峰面积增大,说明改性后的赤泥氧化还原能力增强.在反应温度为300℃时,原始赤泥的甲苯转化率仅为11.6%,改性赤泥的甲苯转化率接近100%.甲苯浓度在1000~4000mg/m^(3)条件下浓度升高,催化甲苯活性降低;空速对甲苯催化活性影响较大.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稳定性测试,研究发现催化剂并无失活或恶化迹象,表明催化剂具有较优良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赤泥 催化燃烧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交通部门的碳排放及减排潜力预测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宁春晓 郭秀锐 +2 位作者 龚晓倩 陈东升 程水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8-147,共10页
交通部门是除电力和工业部门之外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第三大的重要产业。文章应用LEAP模型构建了京津冀交通部门(道路、铁路、航空、水路)的能源与环境排放模型,预测了2019-2060年不同情景下4类交通方式的能源消耗及CO_(2)排放状况,并对比... 交通部门是除电力和工业部门之外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第三大的重要产业。文章应用LEAP模型构建了京津冀交通部门(道路、铁路、航空、水路)的能源与环境排放模型,预测了2019-2060年不同情景下4类交通方式的能源消耗及CO_(2)排放状况,并对比分析了4个交通部门的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基准情景下交通部门CO_(2)排放呈明显上升趋势,预计2030年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排放量将分别增长61.7%、79.9%和56.8%,2060年将分别增长275.3%、229.7%和256.9%。综合情景下预计2030年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CO_(2)排放量相较于基准情景将分别减排62.8%、44.0%和65.8%,可达到2030年前碳达峰的目标;2060年CO_(2)排放量将分别减少97.3%、83.9%和94.6%。优化能源结构是最有效的碳减排手段,预计2060年CO_(2)排放将减少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部门 LEAP模型 碳排放 情景分析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为排放及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影响的定量分析——以疫情期间邢台市为例 被引量:12
16
作者 亓浩雲 王晓琦 程水源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512-3521,共10页
选择河北省邢台市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疫情作为一个极限管控措施下的极限减排实验情景,把2021疫情作为未来常态化疫情防控实验分析情景.与疫情前期对比,两次疫情期间臭氧浓度均有提升且2021疫情时期颗粒物浓度同样有提高,2020疫情时期... 选择河北省邢台市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疫情作为一个极限管控措施下的极限减排实验情景,把2021疫情作为未来常态化疫情防控实验分析情景.与疫情前期对比,两次疫情期间臭氧浓度均有提升且2021疫情时期颗粒物浓度同样有提高,2020疫情时期其他污染物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与2019历史同期相比,两次疫情期间臭氧浓度同样有升高现象,除此以外,2021疫情时期污染物改善较好.利用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算法和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WRF-CMAQ)量化了两次疫情时期气象因素对于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根据空气质量模拟法反推了不同污染物受人为影响的浓度变化.实验结果表明,LSTM算法在两次疫情期间的模拟均显示人为影响对污染物产生了负影响(降低了污染物浓度)且在总变化影响中占比较高,而CMAQ模式模拟结果中的气象因素影响占比远高于LSTM算法.CMAQ模式在两次疫情模拟中表现出了不同的结果,在2020疫情中人为影响占据了主导,而在2021疫情中,相比较2020疫情时期,除NO_(2)外,人类活动对其他污染物的影响均为正值(促进了污染物浓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算法 空气质量模型 新冠肺炎 邢台市 PM_(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夏季臭氧生成敏感性及前体物减排方案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新宇 王晓琦 +1 位作者 王传达 张俊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03-2713,共11页
基于2015~2019年7月保定市常规污染物和气象观测数据,研究分析了保定市夏季O_(3)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响应关系;结合WRF-CMAQ模式和EKMA曲线法研究确定了保定地区O_(3)敏感性特征及前体物(NOx与VOCs)的减排方案.结果表明,2015~2019... 基于2015~2019年7月保定市常规污染物和气象观测数据,研究分析了保定市夏季O_(3)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响应关系;结合WRF-CMAQ模式和EKMA曲线法研究确定了保定地区O_(3)敏感性特征及前体物(NOx与VOCs)的减排方案.结果表明,2015~2019年7月MDA8O_(3)平均浓度在138~179μg/m^(3)之间;相较2015年,2019年7月O_(3)日最大8h平均浓度(MDA8O_(3))平均浓度上升了10.5%;主要气象因子中,O_(3)与温度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且在O_(3)超标日时,相关性更强,分别为0.81和-0.70;在O_(3)超标日下,当风向为西风、西南风、南风和东南风时,O_(3)小时浓度更容易出现高值;保定市主城区、南部及东部区县属于VOCs控制区,西部和北部区县属于VOCs和NOx协同控制区.对于以城区为代表的VOCs控制区,建议优先减排VOCs;对于西部和北部郊县建议NOx:VOCs减排比例大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定市 臭氧 WRF-CMAQ 敏感性分析 减排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优化目标函数下源参数反演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峰 郎建垒 +1 位作者 毛书帅 玄博元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81-2089,共9页
基于外场实验数据,从反演高估率、准确性、稳定性角度系统评估了8种典型目标函数在不同未知源参数反演情形下的反演性能差异.研究发现,不同目标函数反演性能差异显著.仅反演单参数源强时(Q),对数变换目标函数高估率最大(79.4%),偏差平... 基于外场实验数据,从反演高估率、准确性、稳定性角度系统评估了8种典型目标函数在不同未知源参数反演情形下的反演性能差异.研究发现,不同目标函数反演性能差异显著.仅反演单参数源强时(Q),对数变换目标函数高估率最大(79.4%),偏差平方和目标函数准确性最高(P_(ARD<50%)=82.3%,ARD=(35.3±9.1)%),目标函数稳定性无明显差异(CV<0.01).三参数反演(Q,x,y)时,标准化均方根误差目标函数源强高估率最大(98.5%),对数变换目标函数准确性、稳定性最高(P_(ARD<50%)=91.1%,ARD=(48.4±9.8)%;CV=0.01);位置方面,偏差平方和目标函数准确性最高(AD=(36.12±11.39)m),对数变换目标函数稳定性最强(CV=0.0018).四参数反演(Q,x,y,z)时,标准化均方根误差目标函数源强高估率最大(98.5%),对数变换目标函数准确性、稳定性最优(P_(ARD<50%)=61.7%,ARD=(55.2±16.5)%;CV=0.03);位置方面,相关系数总体表现最优(AD=(34.37±10.72)m;CV=0.011).整体上,随反演参数变化,对数变换目标函数源强反演性能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参数反演 突发大气污染事故 高斯烟羽模型 启发式算法 目标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型和多源数据的京津冀地区BVOCs排放清单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奥哲 段文娇 +1 位作者 亓浩雲 蔡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152-5161,共10页
为系统研究京津冀地区天然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量及时空分布特征,基于蓄积量产量、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MEGAN模型,计算获得了2018年京津冀地区各区县BVOCs排放量及排放组成.结果表明,基于蓄积量产量、遥感解译和Megan数值模型... 为系统研究京津冀地区天然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量及时空分布特征,基于蓄积量产量、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MEGAN模型,计算获得了2018年京津冀地区各区县BVOCs排放量及排放组成.结果表明,基于蓄积量产量、遥感解译和Megan数值模型的2018年京津冀地区BVOCs排放总量分别为74.14万t,84.48万t和77.73万t.北京、天津和河北平均排放总量分别为11.8万t、3.2万t和63.7万t;异戊二烯、单萜烯和其他VOCs平均排放量分别为29.19万t、22.58万t和27.41万t,林地、耕地和草地占比分别为68.42%、23.07%和3.89%.从时间分布来看,京津冀地区BVOCs排放呈显著单峰型,其中夏季排放最高,达到52.64万t,占全年总排放量的66.64%,而冬季平均排放量最低,仅有1.59万t,占全年总排放量的2.01%.从空间分布来看,基于多源清单的BVOCs空间分布均呈现出北高南低的趋势,高排放地区沿太行山脉及燕山山脉走势较为明显,这些地区主要以林地草地排放为主,而冀东南平原地区主要以耕地排放为主.从方法差异来看,基于遥感解译的光温模型获得的排放量相对偏高,动态模型获得的其他VOCs占比相对偏高.本研究为全面认识京津冀地区BVOCs排放特征和规划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策略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VOCs 时空分布 蓄积量 叶面积指数 MEGA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