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小直径颗粒床改善池内沸腾的热滞后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马重芳 田淑荣 +2 位作者 雷道亨 甘永平 邱民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3期39-44,共6页
对水平表面上小直径颗粒床的饱和池沸腾传热做了实验研究,发现热滞后特性获得了重大的改善,使温度过头现象可以消除,因而这种方法可能用以改进微电子元件的冷却。但沸腾传热在高热流下比平板时明显恶化。
关键词 颗粒床 池内沸腾 热滞后 沸腾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表温度及其总体平均值的测量与统计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彭见曙 夏雅琴 林兆娣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49-53,共5页
提供了青年组体表平均温度的实际测量值及其统计分析结果表现出很好的正态分布特性.将这些结果与国外发表的数据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影响体表温度测量的因素.
关键词 体表温度 统计分析 测量 平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剂在微尺度槽道内的流动与传热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姜明健 孙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5-59,共5页
就微三角形槽道内CFC12的流动沸腾换热做了详细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在微槽道中流体流动沸腾换热比常规尺寸的换热更为强烈,且流动用力相对要小,实验观察发现,在微三角形槽内流体流动沸腾时明显有大量气泡生成,这与其它相关... 就微三角形槽道内CFC12的流动沸腾换热做了详细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在微槽道中流体流动沸腾换热比常规尺寸的换热更为强烈,且流动用力相对要小,实验观察发现,在微三角形槽内流体流动沸腾时明显有大量气泡生成,这与其它相关实验得出的不产生气泡的结论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尺度槽道 流动沸腾 CFC12 制冷剂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愈合途径 被引量:5
4
作者 刘颖 胡传 +2 位作者 陈忠江 王国红 白立来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对工程材料的愈合及自愈合从概念到途径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快速物质(或能量)输运体系设想。
关键词 愈合 自愈合 输运体系 工程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形自由射流冲击任意热流密度平板时的换热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赵耀华 马重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3期7-13,共7页
对射流冲击平板时的层流运动给出了速度和温度边界层的综合划分,用积分方法得到了小P_r数下等热流平板和高P_r数下任意热流平板的驻点区流动换热关系式,在部分壁面射流区,利用Mangler变换技巧,得到任意热流平板的换热系数,并以等热流平... 对射流冲击平板时的层流运动给出了速度和温度边界层的综合划分,用积分方法得到了小P_r数下等热流平板和高P_r数下任意热流平板的驻点区流动换热关系式,在部分壁面射流区,利用Mangler变换技巧,得到任意热流平板的换热系数,并以等热流平板作为特例,与精确解和数值解作了比较,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冲击换热 热流平板 换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柴油机与气波增压器最佳匹配速比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吕植中 戴颍辉 叶霭云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9-43,共5页
从空气动力学角度论述了获得最佳气波增压器转子转速与车用柴油机的转速比的方 法,并通过试验予以证实,为493ZQ柴油机与先进的气波增压器的匹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气波增压器 最佳速比 汽车 匹配 柴油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两相射流冲击传热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田永权 马重芳 雷道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3期27-32,共6页
研究了用氮气和水同时喷射时的传热规律,在热负荷小于10~5(W/m^2)时,出现了所谓“负温差传热”的特殊现象,在高负荷下,有很高的传热系数,存q=2.8×10~8(W/m^2)时,壁温只有58℃,本实验研究了喷射间距和氮气、水流速对换热的影响,发... 研究了用氮气和水同时喷射时的传热规律,在热负荷小于10~5(W/m^2)时,出现了所谓“负温差传热”的特殊现象,在高负荷下,有很高的传热系数,存q=2.8×10~8(W/m^2)时,壁温只有58℃,本实验研究了喷射间距和氮气、水流速对换热的影响,发现在一定条件下都有一个最佳值,同时还测定了横向局部换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冲击 传热 二元两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复合冷却方法改善内燃机的经济性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俊城 张有才 +3 位作者 冯秋洁 魏仲猷 周大森 马重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3期72-76,共5页
提出一项提高内燃机部分负荷经济性的措施,即采用一种冷却油来替代冷却水以减少部分负荷下的热损失;在高负荷时,同采用内冷却以抑制爆震的产生。经台架试验证明,采用此项措施其油耗率可降低6~8%;道路试验表明,其等速百公里油耗可降低8... 提出一项提高内燃机部分负荷经济性的措施,即采用一种冷却油来替代冷却水以减少部分负荷下的热损失;在高负荷时,同采用内冷却以抑制爆震的产生。经台架试验证明,采用此项措施其油耗率可降低6~8%;道路试验表明,其等速百公里油耗可降低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冷却法 内燃机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性阻尼器的研制 被引量:1
9
作者 白立来 胡传 +2 位作者 王国红 刘颖 陈忠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69-72,共4页
对新研制的粘弹性阻尼器中的几个问题:粘弹性物配制,粘弹性阻尼器设计,制造及阻尼性能测试进行了讨论.所研制的粘弹性阻尼器有较好的阻尼性能.
关键词 粘弹性物 粘弹性阻尼器 阻尼性能 高层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冷内燃机的排放及冷却油性能的改进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俊城 秦文新 +1 位作者 金晓东 曾德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68-72,共5页
内燃机采用油冷后,燃烧室壁温的升高使NOx排放增多,采用喷水内冷的办法能有效地抑制NOx的生成。采用向冷却油中加入适量的GDS-2型添加剂的方法,可使其凝固点从-12℃降至-42℃。从而使油冷技术能在寒冷地区推广。
关键词 内燃机 内冷 排气 冷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气体喷射强化模拟微电子基片对低挥发性液体的传热
11
作者 田永权 马重芳 +1 位作者 李向星 雷道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76-80,共5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利用气体喷射强化微小加热面对低挥发性液体的传热,在较高的气体喷射速度下,加热面驻点处的局部换热系数比自然对流时高12倍,实验揭示了气体喷射速度、热流密度及喷嘴至加热面间距离对传热的非常复杂的影响。此外,还测量... 通过实验研究了利用气体喷射强化微小加热面对低挥发性液体的传热,在较高的气体喷射速度下,加热面驻点处的局部换热系数比自然对流时高12倍,实验揭示了气体喷射速度、热流密度及喷嘴至加热面间距离对传热的非常复杂的影响。此外,还测量了局部换热系数在加热面上的分布,结果表明局部换热系数的最大值并不在驻点而是在它的上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流冲击 低挥发性 液体 强化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Cr24Ni7SiNRE焊接接头力学性能
12
作者 胡传炘 王越 +2 位作者 刘颖 赵东升 任爱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82-86,共5页
在研究了3Cr24Ni7SiNRE母材常温力性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不同焊接工艺条件下接头之常温及高温力学性能。特别是分析了宏观力学性能与微观组织间的关系,最后得出若干结论,并指出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耐热钢 焊接接头 强度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态情况下的射流冲击沸腾传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俞坚 马重芳 田淑荣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25-29,共5页
研究了在膜态沸腾、过渡沸腾和临界热流密度处的传热特性。采用淬冷的方式在射流速度为2.5m/s以上,初始壁温约为700℃的情况下,得到了完整的沸腾曲线。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沸腾曲线的位置向右偏移且形状发生了变化,q_(max)降低了一个数... 研究了在膜态沸腾、过渡沸腾和临界热流密度处的传热特性。采用淬冷的方式在射流速度为2.5m/s以上,初始壁温约为700℃的情况下,得到了完整的沸腾曲线。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沸腾曲线的位置向右偏移且形状发生了变化,q_(max)降低了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瞬态 沸滕 射流冲击 传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通道内小传热面的混合与受迫对流换热研究
14
作者 马重芳 覃耘 +2 位作者 顾学岐 徐岩 雷道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3期1-6,共6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垂直矩形窄通道内小尺寸加热元件在助流和反流条件下对流体的热传过程,详细探讨了混合对流的换热特性,并给出一系列实验关联式,用以计算混合对流条件下的换热率。当Re_L>2500时,无论助流或反流均不受Ra_L~*的影响;当Re... 通过实验研究了垂直矩形窄通道内小尺寸加热元件在助流和反流条件下对流体的热传过程,详细探讨了混合对流的换热特性,并给出一系列实验关联式,用以计算混合对流条件下的换热率。当Re_L>2500时,无论助流或反流均不受Ra_L~*的影响;当Re_L<350时,对于助流,其换热率与Ra_L^(*0.065)成正比;在350<Re_L<2500时,浮升力的影响将增强换热,总之,在浮升力开始起作用的情况下,若继续使用受对流关联式,势必大大低估换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通道 传热面 混合对流 受迫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围护结构热特性的计算研究
15
作者 丁良士 刘赓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53-62,共10页
对一侧为双层透光玻璃,另侧为蓄热墙,中间为开口的自然对流空气层所组成的双围护结构,在日照作用下的稳态传热现象进行了计算研究,并以墙高3m,空气层为最佳厚度为基础,计算出其倾角为10°—90°时,在对流、导热、辐射3种传热的... 对一侧为双层透光玻璃,另侧为蓄热墙,中间为开口的自然对流空气层所组成的双围护结构,在日照作用下的稳态传热现象进行了计算研究,并以墙高3m,空气层为最佳厚度为基础,计算出其倾角为10°—90°时,在对流、导热、辐射3种传热的耦合作用下的两维无因次速度场、温度场和热特性曲线。计算表明,法向日照强度不变时,倾角在50°—90°范围内,通过围护结构的有效热量变化不大:当法向日照强度随倾角变化且有峰值时,有效放热量亦呈相应的峰值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围护结构 热特性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间矩平行竖板通道自然对流换热的计算研究
16
作者 丁良士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3期45-54,共10页
对两端开口的,间距为b=0.015m~0.04m,高度L=0.3~6.0m的竖直平行板通道的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计算研究,计算的R_a(D_h/L)值为110~270000,采用数值解的方法,解出质量、动量、能量微分方程,从而求得通道内的速度场、温度场、质量流率,并... 对两端开口的,间距为b=0.015m~0.04m,高度L=0.3~6.0m的竖直平行板通道的自然对流换热进行了计算研究,计算的R_a(D_h/L)值为110~270000,采用数值解的方法,解出质量、动量、能量微分方程,从而求得通道内的速度场、温度场、质量流率,并进一步研究了对流、辐射换热量及总传热系数,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通道内自然对流的R_a(D_h/L)数的增大,对于其流速及温度分布有明显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通道宽度b对于表征其总传热损失的总传热系数亦有所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竖板 通道 对流换热 计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燃机凸轮挺柱间油膜厚度的计算方法
17
作者 张培鋆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3期87-92,共6页
根据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理论对内燃机凸轴挺柱间油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进行了研究,修正了Holland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提供了一个能直接反映内燃机配气机构设计参数对凸轮挺柱间油膜厚度影响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流程图。
关键词 内燃机 凸轮 油膜厚度 计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步Bayes判别分析在心血管功能评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白玉峰 耿美英 +3 位作者 连江宏 罗志昌 张松 杨文鸣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54-60,共7页
在主成分加权分类的基础上,用逐步Bayes判别分析结合计算机建立了数学模型.对心血管功能进行定量的判别与预测.所得结果与生物医学专家的判断基本相符.用于心功能状态择选与心血管疾病辅助诊断效果较好.
关键词 心血管功能 贝叶斯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愈合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传 陈忠江 +2 位作者 王国红 刘颖 白立来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81-84,共4页
在一系列自愈功能实验的基础上,应用预制预埋式方法,探索性研究了改进铜管纤维的制造方式,初步获得愈合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用预制预埋通常拉拔制造的紫铜管纤维方式获得自愈功能极为困难,但通过预制预埋改进制备的黄铜管纤维方式... 在一系列自愈功能实验的基础上,应用预制预埋式方法,探索性研究了改进铜管纤维的制造方式,初步获得愈合功能.研究结果表明,用预制预埋通常拉拔制造的紫铜管纤维方式获得自愈功能极为困难,但通过预制预埋改进制备的黄铜管纤维方式,则可以初步实现自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置预埋 铜管纤维 金属材料 裂纹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强化器增强空冷块状电子元件的传热 被引量:1
20
作者 甘永平 王迅 +1 位作者 雷道亨 马重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3期33-38,共6页
使用两种强化器改善了顺排电子元件的空气冷却,使强迫对流平均传热系数提高25%,整个实验是在Re=2800~22000范围内进行的,根据每种强化器的特殊结构和实验数据,关联出与之相应的经验公式,基于流动显示,对整个传热过程的机理也作了解释。
关键词 强化器 空冷 电子元件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