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三氟辛基修饰的疏水有机-无机杂化二氧化硅膜孔结构、氢气分离及水热稳定性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相革 韦奇 +2 位作者 丁元利 聂祚仁 李群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1-1118,共8页
采用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和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PFOTES)为前驱体,在酸性条件下通过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十三氟辛基修饰的有机一无机杂化SiO,膜材料。利用接触角测量、红外光谱、动态光散射和№吸附等测试技术... 采用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和十三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PFOTES)为前驱体,在酸性条件下通过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十三氟辛基修饰的有机一无机杂化SiO,膜材料。利用接触角测量、红外光谱、动态光散射和№吸附等测试技术分别对膜材料的疏水性、溶胶粒径和孔结构进行表征,并深入研究有支撑膜材料的氢气渗透、分离性能以及长期水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十三氟辛基修饰后的膜材料由亲水性变成了疏水性。当nrvorEs/nsnsr=0.6时膜材料对水的接触角达到f110.4±0.410.膜材料还保持微孔结构,孔径分布在0.5~0.8nm。氢气在修饰后的膜材料中的输运遵循微孔扩散机理,在300℃时.氢气的渗透率达到8.5×10-7 mol.m-2.s-1.Pa-l,HJC02,H2/CO和H2/SF6的理想分离系数分别为5.49,5.90和18.36,均高于相应的Knudsen扩散分离因子。在250oC且水蒸气物质的量分数为5%水热环境下陈化250h,氢气渗透率和HdCO,的理想分离系数基本保持不变,膜材料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三氟辛基 有机一无机杂化SiO2 孔结构 氢气分离 水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沸石咪唑酯骨架-8的LiFePO4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小龙 郝振东 +3 位作者 李浩强 汪浩 刘晶冰 严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39-945,共7页
商业化LiFePO_4(LFP)正极材料的导电性一直是制约其性能提高的关键。为了提高LFP的性能,利用沸石咪唑酯骨架-8(ZIF-8)制备多孔碳材料(CZIF-8)改善商业化LFP正极材料的导电性,对比了两种改性LFP的方法:1)将退火的ZIF-8以物理混合的方法与... 商业化LiFePO_4(LFP)正极材料的导电性一直是制约其性能提高的关键。为了提高LFP的性能,利用沸石咪唑酯骨架-8(ZIF-8)制备多孔碳材料(CZIF-8)改善商业化LFP正极材料的导电性,对比了两种改性LFP的方法:1)将退火的ZIF-8以物理混合的方法与LFP混合制得LFP/CZIF-8正极材料;2)ZIF-8在LFP表面原位生长后退火制得LFP@CZIF-8正极材料。X射线粉末衍射(XRD)、氮气吸脱附(BET)和拉曼光谱等测试证明,改性后的LFP仍具有橄榄石型结构,同时出现了具有介孔结构的石墨化碳材料的特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试证明LFP/CZIF-8样品中LFP与CZIF-8之间未形成链接结构,而在LFP@CZIF-8样品中二者形成了核壳结构。电化学阻抗测试(EIS)表明,改性后样品的离子传输阻抗明显减小,说明两种方法均提高了LFP的导电性。充放电循环测试表明,两种改性方法均能提高LFP的循环性能和库伦效率。不同的是,倍率性能测试表明,LFP/CZIF-8样品的高倍率性能比LFP@CZIF-8样品更有优势,在10.0 C电流倍率下能够达到57.8 m A·h/g。这一研究为商业化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改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通过方法优化为产业化做了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LIFEPO4 沸石咪唑酯骨架-8 介孔碳 石墨化 电极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