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稀土钼材料次级发射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伟 王金淑 +2 位作者 高非 任志远 周美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36-1641,共6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氧化物掺杂钼粉,随后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法将该粉末制备成稀土钼金属陶瓷材料,利用SEM、DTA、电子发射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样品次级电子发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稀土氧化物均匀掺杂和组织的细化有利于材料发...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氧化物掺杂钼粉,随后利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法将该粉末制备成稀土钼金属陶瓷材料,利用SEM、DTA、电子发射性能测试等方法对样品次级电子发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稀土氧化物均匀掺杂和组织的细化有利于材料发射性能提高,但不能降低其激活温度;经过高温氢气处理,样品的真空激活温度大幅降低,发射系数提高;稀土氧化物易吸收水分和气体的特性导致后续真空激活过程中阴极表层钼氧化,而高温氢气处理消除了样品中多余的水分和气体,保持了样品中金属与氧化物的相间分布状态,这是样品在活化前后发射性能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次级发射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增材制造铍铝合金的缺陷和组织 被引量:1
2
作者 代彦明 谢垚 +4 位作者 王东新 李军义 张鹏 李春生 张健康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7,共9页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了铍铝合金,分析了在低激光功率、高激光功率以及逐层单向线扫描和67°层间交错扫描两种扫描策略下铍铝合金中的成形缺陷、显微组织和硬度。结果表明:铍铝合金中的成形缺陷主要有气孔、微孔、热裂纹和熔合... 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了铍铝合金,分析了在低激光功率、高激光功率以及逐层单向线扫描和67°层间交错扫描两种扫描策略下铍铝合金中的成形缺陷、显微组织和硬度。结果表明:铍铝合金中的成形缺陷主要有气孔、微孔、热裂纹和熔合不良。气孔尺寸较小且数量很少,对合金性能影响不大;微孔可以通过采用67°层间交错扫描和提高激光功率的方式消除;热裂纹主要是由熔池凝固末期熔池中心的柱状组织间长通道中液膜受其周围前一层熔池的拉应力引起,并在后期逐层沉积过程外延生长扩展,热裂纹的开口宽度随着能量密度增加而增大;熔合不良是熔池被周围新扫描熔池高搭接率重熔时受多次热循环影响,其边缘铍铝两相扩散向稳态转变,铍相枝晶长大和铝相扩散引起显微空隙所致。增材制造铍铝合金的显微组织中主要包含铝相、铍相和一部分亚稳态组织,其中铍相与亚稳态组织共同引起合金中较大的残余应力;合金中铍相基面(0001)取向虽然有一定的择优分布,但也表现出随机性,铝相(100)方向沿熔池扫描方向则存在明显的择优取向,使合金组织呈现各向异性。另外,通过沿熔池扫描方向测试硬度得知,铍铝合金因组织细小及存在大量的亚稳态组织而表现出更高的显微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铍铝合金 缺陷 激光功率 层间交错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钪扩散阴极用铝酸盐的制备及发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崔云涛 王金淑 +2 位作者 刘伟 王茜 王凯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0-484,共5页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和固相合成法分别制备411(4BaO:CaO:Al2O3)铝酸盐前驱粉末,在钨网氢气炉中高温烧结.采用喷雾干燥法结合两步氢气还原法制备出亚微米氧化钪掺杂钨粉.随后经过压制,烧结,浸渍,水洗,退火等工艺获得具有亚微米结构的含钪扩...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和固相合成法分别制备411(4BaO:CaO:Al2O3)铝酸盐前驱粉末,在钨网氢气炉中高温烧结.采用喷雾干燥法结合两步氢气还原法制备出亚微米氧化钪掺杂钨粉.随后经过压制,烧结,浸渍,水洗,退火等工艺获得具有亚微米结构的含钪扩散阴极,并研究含钪扩散阴极的电子发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液相共沉淀法制备的铝酸盐在1500℃烧结后,铝酸盐中Ba5CaAl4O12衍射峰最强,结晶程度最高.液相共沉淀法含钪扩散阴极,脉冲发射电流密度在850℃达到37.89 A/cm2.在激活过程中,阴极表面形成"Ba-Sc-O"发射活性层,"Ba-Sc-O"发射活性层存在提高了阴极热电子发射能力,降低了含钪扩散阴极的蒸发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盐 钪钨阴极 液相共沉淀 喷雾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控制金属醇盐水解制备纳米TiO_2粉体 被引量:5
4
作者 邢光建 姚望 +2 位作者 陈光华 李瀛 阎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4-358,共5页
为了在用钛盐进行水解制备TiO2时控制水解速度以尽量减少团聚,提出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分散和包覆作用来制备纳米级TiO2.以钛酸四丁酯(Ti(OBu)4)为原料,在其乙醇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然后滴加到沸水中进行水解... 为了在用钛盐进行水解制备TiO2时控制水解速度以尽量减少团聚,提出利用表面活性剂的分散和包覆作用来制备纳米级TiO2.以钛酸四丁酯(Ti(OBu)4)为原料,在其乙醇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然后滴加到沸水中进行水解制备纳米级TiO2粉体.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热分析技术(TG-DTA)对样品的晶粒大小、晶体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加人是形成纳米级TiO2的关键因素,制备出的纳米TiO2颗粒不经过烧结就具备了锐钛矿结构,并且在沸水呈碱性的条件下制备出的TiO2颗粒的尺寸要比酸性条件下的小.另外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加入量以及pH对制备TiO2纳米颗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粉体 表面活性剂 水解 Ti(OBu)4 钛酸四丁酯 金属醇盐 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协调性评价(LCA)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李贵奇 聂祚仁 左铁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10,共4页
作为一种系统的环境管理工具,环境协调性评价(LCA)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介绍了目前常用LCA的方法,并对我国LCA方法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环境协调性评价 环境负荷 经济性能 环境管理 生态环境材料 L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SmCo_7合金的相失稳及伴随的晶粒长大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哲旭 宋晓艳 +1 位作者 李定朋 刘雪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559-2564,共6页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出致密的纳米晶单相SmCo7合金块体。以此纳米晶合金为初始材料,通过系列退火实验系统研究其晶格参数、物相组成和显微组织随晶粒长大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纳米晶SmCo7相(1:7H)从室温至600℃都能保持很...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出致密的纳米晶单相SmCo7合金块体。以此纳米晶合金为初始材料,通过系列退火实验系统研究其晶格参数、物相组成和显微组织随晶粒长大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纳米晶SmCo7相(1:7H)从室温至600℃都能保持很好的相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通过XRD分析和TEM观察证实,纳米晶SmCo7相的失稳分解和晶粒的突发长大是伴随发生的,即在较高温度(高于600℃)条件下纳米化稳定的SmCo7相会分解为Sm2Co17相(2:17R)和SmCo5相(1:5H),同时晶粒组织会急剧粗化;其中SmCo5相会以圆形析出物的形式均匀分布于晶界处和晶粒内部;随着晶粒的长大,六方结构的纳米晶SmCo7相的晶格参数a和单胞体积均线性减小,而轴比c/a则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Co7合金 相稳定性 纳米晶 晶格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微米级压制型钪钨阴极粉末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崔云涛 王金淑 刘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20-1424,共5页
偏钨酸铵、硝酸钪、硝酸钡、硝酸钙和硝酸铝液液混合,采用喷雾干燥法结合两步氢气还原成功制备出含有"411"铝酸盐的亚微米尺寸钪钨阴极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还原前后粉末... 偏钨酸铵、硝酸钪、硝酸钡、硝酸钙和硝酸铝液液混合,采用喷雾干燥法结合两步氢气还原成功制备出含有"411"铝酸盐的亚微米尺寸钪钨阴极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还原前后粉末的物相组成﹑形貌﹑粒度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还原后的压制型钪钨阴极粉末呈亚微米准球形结构,粉末粒度分布集中,平均粒径在400 nm左右,且各种元素分布均匀.采用程序升温还原(TPR)对掺杂粉末的还原机理进行了研究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粉末 喷雾干燥法 两步氢气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纳米氧化钪粒子掺杂含钪扩散阴极的发射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朱晓策 王亦曼 +2 位作者 刘伟 杨帆 王金淑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31-1436,共6页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氧化钪掺杂钨粉。用这种钨粉制作基体并浸渍铝酸钡、钙,研制了大电流密度含钪扩散阴极。分别在平板二极管和电子枪内研究了阴极的脉冲与直流发射性能以及寿命,并对高直流电流密度下的电子冷却效应和温度补偿进行了探... 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氧化钪掺杂钨粉。用这种钨粉制作基体并浸渍铝酸钡、钙,研制了大电流密度含钪扩散阴极。分别在平板二极管和电子枪内研究了阴极的脉冲与直流发射性能以及寿命,并对高直流电流密度下的电子冷却效应和温度补偿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阴极在二极管结构内,温度为950℃时,空间电荷限制区偏离点脉冲电流密度可达到122 A/cm^2,直流电流密度可达到60 A/cm^2以上。在初始直流载荷20 A/cm^2的条件下进行寿命试验,电流逐步上升至30 A/cm^2,连续工作2000 h,提升电流密度至40 A/cm^2后,继续稳定工作达3000 h以上。在电子枪内,初始脉冲电流58 A/cm^2时的欠热特性膝点温度仅为900℃,阴极在50 A/cm^2的电流密度下稳定工作1000 h,并仍在继续。上述结果表明,所研制的阴极优于当前所用的其他各类热阴极,工艺可控,具有在太赫兹领域等新型连续波微波真空电子器件内实际应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发射 含钪扩散阴极 真空电子器件 喷雾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Sc_2O_3靶材的SPS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喜珠 王金淑 +1 位作者 刘伟 崔云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61-1565,共5页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加二段还原,制备出晶粒直径500~1100nm的亚微米W—Sc2O3粉末,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制备了W—Sc2O3靶材.对不同粉末处理条件下的W—Sc2O3烧结体的密度、硬度、表面形貌进行测试研...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加二段还原,制备出晶粒直径500~1100nm的亚微米W—Sc2O3粉末,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SPS)制备了W—Sc2O3靶材.对不同粉末处理条件下的W—Sc2O3烧结体的密度、硬度、表面形貌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亚微米尺度的W粉在1300℃即可烧结,远低于常规W粉烧结温度,获得的烧结体相对密度达96.4%、硬度为86.4HRC且Sc元素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微米钨粉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 相对密度 洛氏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N″-三(3-吡啶基)均苯三甲酰胺的合成及晶体结构
10
作者 贾新建 王金淑 +2 位作者 吴俊书 赵冰心 赖陈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41-1745,共5页
为确定有机晶体中的分子排列,以均苯三甲酸、氯化亚砜、3-氨基吡啶为原料,采用酰胺缩合反应合成N,N',N″-三(3-吡啶基)均苯三甲酰胺(TPTA),并研究其晶体结构.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表... 为确定有机晶体中的分子排列,以均苯三甲酸、氯化亚砜、3-氨基吡啶为原料,采用酰胺缩合反应合成N,N',N″-三(3-吡啶基)均苯三甲酰胺(TPTA),并研究其晶体结构.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进行表征.结果发现:TPTA晶体为三方晶系,空间群为P 3-,晶胞参数a=1.400 48(2)nm,b=1.400 48(2)nm,c=0.848 98(3)nm,α=90°,β=90°,γ=120°,Z=2,V=1.442 05(6)nm3,Dc=1.003 g/cm3,μ=0.07 mm-1,F(000)=450.0,R1=1.101,wR2=0.343,S=1.52.研究结果表明:TPTA分子间通过氢键结合,形成了一种含有孔隙直径约为1.087 nm的有机多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 晶体结构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