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超谐共振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婷 张伟 《力学与实践》 2024年第5期948-955,共8页
基于分层位移场理论以及冯·卡门大变形几何非线性关系,运用哈密顿原理建立了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的非线性运动偏微分方程,然后用多尺度方法求解伽辽金离散后的常微分方程,并得到了3:1超谐共振和1:3内共振同时存在条件下的夹芯板的... 基于分层位移场理论以及冯·卡门大变形几何非线性关系,运用哈密顿原理建立了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的非线性运动偏微分方程,然后用多尺度方法求解伽辽金离散后的常微分方程,并得到了3:1超谐共振和1:3内共振同时存在条件下的夹芯板的协调方程。通过数值计算,点阵夹芯板超谐共振时振幅值随着外激励幅值增加反而呈现减小的趋势,被间接激发的第二阶模态对不同微观胞元构型变化的反应很敏感,而第一阶模态基本不受胞元构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夹芯板 超谐共振 伽辽金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非线性组合共振特性研究
2
作者 马婷 张伟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4年第4期23-29,共7页
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在1:3内共振和外部组合共振同时发生时的非线性共振问题被研究.首先,基于哈密顿原理和分层位移场理论建立了复合材料夹芯板的振动偏微分方程,然后利用多尺度方法求解了伽辽金离散后的常微分方程,并得到了内共振和组... 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在1:3内共振和外部组合共振同时发生时的非线性共振问题被研究.首先,基于哈密顿原理和分层位移场理论建立了复合材料夹芯板的振动偏微分方程,然后利用多尺度方法求解了伽辽金离散后的常微分方程,并得到了内共振和组合共振同时存在下夹芯板的协调方程.最后利用数值方法得到了协调方程稳态平衡解随系统参数变化的分岔图.研究了不同点阵芯子胞元构型,外激励频率以及外激励幅值对复合材料点阵夹芯板非线性组合共振特性所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芯板 组合共振 点阵 非线性 内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层状正极材料中位错演变的电子显微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笑 闫鹏飞 隋曼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锂电池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发生的体相衰退备受关注,但对其发生衰退的机理仍缺乏深度的理解。位错作为一种常见线缺陷普遍存在于原始和循环后的层状正极材料中,对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以及其它缺陷的产生(比如裂纹等)有... 锂电池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发生的体相衰退备受关注,但对其发生衰退的机理仍缺乏深度的理解。位错作为一种常见线缺陷普遍存在于原始和循环后的层状正极材料中,对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以及其它缺陷的产生(比如裂纹等)有重要影响,因而也对层状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先进透射电子显微镜,从原子尺度揭示了层状正极材料中常见的三种不同类型位错(003)刃位错、(102)刃位错和(003)螺位错的原始构型及其在充放电循环后的演变。作者发现(003)刃位错的位错核在循环后会发生明显的晶格重构,而(102)刃位错和(003)螺位错具有稳定的位错核结构。电镜观察的统计结果表明(003)和(102)刃位错均可诱发裂纹产生。然而,(003)刃位错区域发生的重构,一方面会阻碍锂离子的扩散,影响其电化学性能;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钉扎位错滑移和裂纹形核,对材料的稳定性有积极的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位错等缺陷对锂离子存储与迁移,以及正极材料稳定性的影响,对电池材料中的缺陷进行精准调控可以进一步改善其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三元层状氧化物正极 透射电子显微镜 位错 晶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离子分子筛催化材料在去除NO_(x)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孟令钦 崔素萍 +2 位作者 甘延玲 王亚丽 马晓宇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0,共9页
控制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于NO_(x)去除的技术有很多,其中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技术是去除NO_(x)极有效的技术之一,利用CO去除NO_(x)为烟气脱硝(CO-SCR)提供了一种简单且低成本的技术,直接... 控制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于NO_(x)去除的技术有很多,其中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技术是去除NO_(x)极有效的技术之一,利用CO去除NO_(x)为烟气脱硝(CO-SCR)提供了一种简单且低成本的技术,直接催化分解NO_(x)被认为是去除NO_(x)最理想、最环保的技术。Cu离子分子筛作为去除NO_(x)的高效催化剂,具有宽温度窗口和良好的水热稳定性。本文综述了Cu交换分子筛在去除NO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了Cu离子分子筛在NH3-SCR、CO-SCR以及直接催化分解NO中的应用,着重总结了Cu离子参与去除NO的反应机理,归纳了分子筛中Cu活性位点对脱硝性能的影响,还讨论了铜离子分子筛的抗H_(2)O和SO_(2)中毒性能,展望了Cu离子分子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离子分子筛 NO_(x)去除 NH3-SCR NO直接分解 CO-S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三相复合材料圆柱壳固有振动特性分析
5
作者 段金秋 刘涛 郑岩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4年第4期30-37,共8页
本文以一种石墨烯与碳纤维协同增强三相复合材料圆柱壳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任意边界条件下该新型功能梯度三相复合材料圆柱壳的自由振动特性.首先,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Von-Karman几何非线性关系和Hamilton原理,推导了三相复合材料圆... 本文以一种石墨烯与碳纤维协同增强三相复合材料圆柱壳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任意边界条件下该新型功能梯度三相复合材料圆柱壳的自由振动特性.首先,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Von-Karman几何非线性关系和Hamilton原理,推导了三相复合材料圆柱壳结构运动控制方程.然后,应用Galerkin法离散求解三相复合材料圆柱壳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最后通过将本文方法与Abaqus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此外,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石墨烯质量分数、功能梯度形式和边界条件等不同因素对新型三相复合材料圆柱壳固有振动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壳 三相复合材料 石墨烯 固有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梯度三相复合材料圆柱壳的非线性振动研究
6
作者 高通 郑慧莹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4年第4期38-44,共7页
论文研究了一种由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片、碳纤维制成的功能梯度三相复合材料圆柱壳的非线性振动响应.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von-Karman几何非线性关系,考虑到温湿效应、气动力和外激励的共同作用,利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两端固支圆... 论文研究了一种由环氧树脂、石墨烯纳米片、碳纤维制成的功能梯度三相复合材料圆柱壳的非线性振动响应.基于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和von-Karman几何非线性关系,考虑到温湿效应、气动力和外激励的共同作用,利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两端固支圆柱壳的非线性偏微分运动方程.利用Galerkin法将非线性偏微分运动方程离散成一组相互耦合的二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利用伪弧长延拓法求解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给出对应的幅频响应曲线.本论文中仅考虑湿度和外激励等参数的变化对新型三相复合材料圆柱壳结构非线性振动响应的影响,分析了湿度和外激励的变化对功能梯度三相复合材料圆柱壳共振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壳 三相复合材料 外激励 非线性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航空材料焊接过程热裂纹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红 闫维嘉 +4 位作者 张禹 杜文博 栗卓新 MARIUSZ Bober SENKARA Jacek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0-61,共12页
高焊接热裂纹敏感性是制约新一代合金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推广应用的技术瓶颈。本文分别从焊接热裂纹的产生机理和各类合金裂纹敏感性实验的角度梳理该方向的研究进展。焊接热裂纹主要包括凝固裂纹(在焊缝内部产生)和液化裂纹(在焊缝与... 高焊接热裂纹敏感性是制约新一代合金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推广应用的技术瓶颈。本文分别从焊接热裂纹的产生机理和各类合金裂纹敏感性实验的角度梳理该方向的研究进展。焊接热裂纹主要包括凝固裂纹(在焊缝内部产生)和液化裂纹(在焊缝与部分熔化区交界处产生)。影响焊接热裂纹产生的因素包括材料成分、焊接热循环以及接头热应力。在梳理焊接热裂纹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总结了铝合金、镁合金、先进高强钢以及镍基合金焊接热裂纹的实验研究进展。建立考虑复杂多组元以及结晶形态对裂纹敏感性影响的量化判据,是该领域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针对母材和焊材进行成分优化、添加形核剂或实施辅助工艺措施,是工程应用领域抑制热裂纹缺陷的有效方法。开展焊接热裂纹产生机理及其抑制方法研究,有助于突破新一代合金材料加工技术瓶颈,推进其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裂纹 铝合金 镁合金 高强钢 镍基高温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板中SH导波传播特性分析及缺陷检测
8
作者 栗霞飞 吴斌 +4 位作者 刘秀成 刘尧 李佳明 王欢 赵娜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4,共9页
为了实现变截面缺陷的无损检测,对变截面板结构中水平剪切(shear horizontal,SH)导波的传播特性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研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变截面、焊缝等因素对SH导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同时在变截面板上开展了导波检测实验,分析了SH导... 为了实现变截面缺陷的无损检测,对变截面板结构中水平剪切(shear horizontal,SH)导波的传播特性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研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变截面、焊缝等因素对SH导波传播特性的影响。同时在变截面板上开展了导波检测实验,分析了SH导波传播特性对缺陷检测能力的影响。开展了对变截面板缺陷的检测实验,从时域、时频域分析了不同深度缺陷变化对检测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SH导波在变截面板中传播时,会发生模态转换,且模态数量也会发生变化;SH导波在带有焊缝的变截面板中传播时,变截面板中焊缝的存在不影响SH导波的模态转换和模态数量;针对位于焊缝后方的缺陷,SH导波同样可以实现缺陷的检测,且高频SH导波检测灵敏度更高。有限元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证明该模型可以实现对变截面板缺陷的有效分析,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剪切(SH)导波 变截面板 焊缝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胶层复合材料黏接结构中超声反射/透射特性的有限元仿真 被引量:3
9
作者 何存富 李永坤 +1 位作者 吕炎 宋国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21-1728,共8页
针对厚胶层复合材料黏接结构,采用有限元法对其中发生黏接界面弱化、胶层内聚弱化时的超声反射/透射系数进行了仿真计算。在仿真模型中,利用弹性薄层物理场边界模拟了常规理论推导中的弹簧模型边界条件,通过改变胶层材料的弹性常数实现... 针对厚胶层复合材料黏接结构,采用有限元法对其中发生黏接界面弱化、胶层内聚弱化时的超声反射/透射系数进行了仿真计算。在仿真模型中,利用弹性薄层物理场边界模拟了常规理论推导中的弹簧模型边界条件,通过改变胶层材料的弹性常数实现了对胶层内聚状态变化的模拟。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黏接界面弱化程度的加剧,超声反射/透射系数频谱曲线将向低频方向偏移,而超声反射/透射系数角谱曲线将向大角度方向偏移;随着黏接结构中胶层内聚弱化程度的加剧,对应超声反射/透射系数频谱、角谱曲线的偏移趋势与发生黏接界面弱化时的情况一致。研究成果解决了利用有限元法对厚胶层复合材料黏接结构中黏接界面、结构胶内聚层进行模拟处理的问题,且仿真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接结构 复合材料 厚胶层 超声反射/透射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Ts/Mg-9Al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力学及导热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淑波 侯江涛 +3 位作者 孟繁婧 刘轲 王朝辉 杜文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35,共10页
研究了CNTs的加入对Mg-9Al镁基复合材料时效行为的影响,探讨了时效处理过程中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导热性能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添加的CNTs增大了基体合金中铝元素的固溶度,并在时效过程中限制晶界的迁移,在二者共同作用下,促进基体... 研究了CNTs的加入对Mg-9Al镁基复合材料时效行为的影响,探讨了时效处理过程中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导热性能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添加的CNTs增大了基体合金中铝元素的固溶度,并在时效过程中限制晶界的迁移,在二者共同作用下,促进基体中连续β-Mg_(17)Al_(12)相的析出,且随着CNTs含量的增加,连续析出的比例增大;与基体呈共格关系的杆状连续析出相能够有效地阻碍位错运动,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其中峰时效态0.4CNTs/Mg-9Al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分别为275 MPa,369 MPa,34.5 mm^(2)/s和68.4 W/(m·K),相较于时效前Mg-9Al合金分别提升了17%,23%,43%和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镁基复合材料 时效处理 力学性能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上游积雪演变规律及融雪径流模拟
11
作者 张居嘉 杨明祥 +4 位作者 王贺佳 张利敏 李红刚 管镇 董宁澎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9,共8页
融雪水是澜沧江流域春季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澜沧江上游积雪变化规律,准确模拟融雪径流过程,对澜沧江流域梯级水电站水资源科学调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9年卫星遥感积雪覆盖率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澜沧江... 融雪水是澜沧江流域春季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澜沧江上游积雪变化规律,准确模拟融雪径流过程,对澜沧江流域梯级水电站水资源科学调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9年卫星遥感积雪覆盖率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澜沧江上游积雪覆盖率的时空变化规律,构建了融雪径流模型(SRM),模拟了澜沧江上游2008—2018年融雪期径流过程,并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开展了参数率定。结果表明:①澜沧江上游积雪覆盖率在春季、秋季、冬季呈不显著增大趋势,在夏季呈不显著减小趋势,春、夏、秋、冬四季多年平均积雪覆盖率分别为0.16、0.06、0.13、0.17。②澜沧江源区西南和北部沿界狭长区域积雪覆盖率在四季均呈增大趋势,东南区域积雪覆盖率呈减小趋势;其中,西北部区域积雪覆盖率增幅在冬季达到最大,可达3%/a。③SRM在澜沧江上游具有较好的适用性,1—5月份率定期和验证期确定性系数分别为0.87和0.78。研究结果对高寒区融雪径流模拟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上游 积雪覆盖率 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 融雪径流模型 趋势分析 融雪径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技术环境影响及其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栗卓新 祝静 李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173-11178,共6页
为了满足不同工业领域的需求,目前已有多种利用材料沉积方法进行增材制造(AM)的技术。其中,电弧增材制造(Wire and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WAAM)是一种发展迅速的增材制造技术,具有低能耗、低碳和低成本的优势,适合大型复杂金属零... 为了满足不同工业领域的需求,目前已有多种利用材料沉积方法进行增材制造(AM)的技术。其中,电弧增材制造(Wire and arc additive manufacturing,WAAM)是一种发展迅速的增材制造技术,具有低能耗、低碳和低成本的优势,适合大型复杂金属零部件成型。虽然增材制造技术在材料、工艺、机械装置和系统集成方面发展快速,但对环境的影响仍未引起重视。由于不同的制造工艺所需的材料和能源差异较大,一般来讲,增材制造技术相对于传统工艺的总体优势不明显。因此,除了对增材制造技术本身以及工艺性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外,还需要分析不同工艺方法对环境的影响。生命周期评价(LCA)是一种对产品、工艺或活动从原材料获取到最终处理全过程的重要环境管理评价工具,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不同材料制造工艺的分析与研究中。但LCA在增材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和研究还较少,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粉末增材制造工艺的能源消耗和成本方面,在能源对环境影响以及生命周期数据清单方面还很少,尚未见到对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的环境影响及评价的报道。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文介绍了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和技术框架,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从确定目标和范围、清单分析、环境评价和结果解释四个方面,评述了电弧增材制造部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所有物质和能量对环境影响的研究现状。同时将增材制造技术与不同的工艺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增材制造技术对环境影响的特点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技术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工程对钙钛矿材料光电性质和稳定性的调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超 严铮洸 肖家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8-16,共9页
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质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之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在短短几年内已超过25%,钙钛矿材料在光电二极管、光电探测器、激光器等光电器件中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钙钛矿材料及器件性能和稳... 卤化物钙钛矿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质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之一。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在短短几年内已超过25%,钙钛矿材料在光电二极管、光电探测器、激光器等光电器件中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钙钛矿材料及器件性能和稳定性的进一步提高是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各种改善钙钛矿材料的光电性质和稳定性的策略也被不断提出,如薄膜结晶控制、界面改性/缺陷钝化、组件工程、添加剂工程等。近年来,应变工程被发现可有效改善钙钛矿材料的光电性质和器件性能,为钙钛矿材料器件性能的优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从应力应变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如何测量和评估钙钛矿材料的残余应力和应变、残余应力和应变如何影响钙钛矿材料的器件性能,以及总结了对钙钛矿材料施加应力和应变的策略,最后本文对应变工程改善钙钛矿材料的器件性能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化物钙钛矿 应力-应变 稳定性 光电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废弃物处置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德安 和盛鑫 +3 位作者 杨飞华 李彬 顾一帆 吴玉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8-519,527,共13页
本文综述了玻璃钢、风力发电复合材料、废弃印刷线路板三大典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特性,其中废弃印刷线路板极具代表性,是回收价值最高、处置最难、污染最重的部分,其处置技术备受关注。以废弃印刷线路为例分别综述了机械分离法、火法和... 本文综述了玻璃钢、风力发电复合材料、废弃印刷线路板三大典型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特性,其中废弃印刷线路板极具代表性,是回收价值最高、处置最难、污染最重的部分,其处置技术备受关注。以废弃印刷线路为例分别综述了机械分离法、火法和湿法冶金、热解法、超临界流体法以及微生物法等六种处置方法,认为热解法和火法冶炼是未来此类材料回收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废线路板与低值废玻璃钢和废风机叶片协同规模生产状况下,能有效减容、有价物质回收及降低治理成本、提高回收工艺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 玻璃钢 风力叶片 印刷线路板 处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四维”课程体系和学习工厂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树君 张自强 +1 位作者 康存锋 崔晶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3年第8期82-88,共7页
智能制造具有数字化、透明化、高柔性自动化、智能化和生产与质量可控等特点,是机械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立足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及学校自身定位,提出涵盖智能制造过程所涉及的设计、制造、运维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四维... 智能制造具有数字化、透明化、高柔性自动化、智能化和生产与质量可控等特点,是机械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立足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及学校自身定位,提出涵盖智能制造过程所涉及的设计、制造、运维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四维”课程体系,并以典型产品的智能制造过程为引导,建立基于学习工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对于最终培养面向“基于现代设计方法的产品智能设计及现代网络环境的分布式协同制造”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填补领军人才与行业应用型人才之间的空白,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四维”课程体系 学习工厂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阶外激励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悬臂板的内共振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翔鹰 段梦烨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 2021年第5期23-32,共10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阶横向激励作用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悬臂板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基于Reddy一阶剪切板理论,引入von Kármán几何非线性理论,利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控制方程.讨论在不同结构尺寸下的前三阶... 本文研究了不同阶横向激励作用下压电纤维复合材料(MFC)悬臂板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基于Reddy一阶剪切板理论,引入von Kármán几何非线性理论,利用Hamilton原理建立了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控制方程.讨论在不同结构尺寸下的前三阶固有频率,利用Galerkin方法将系统离散为三自由度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考虑主参数共振-1:3:5内共振,分析不同阶外激励作用下压电纤维复合悬臂板的非线性振动响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板几何尺寸增大时结构的固有频率降低.此外,不同阶的横向激励幅值对结构的非线性振动影响很大,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 非线性 稳定性分析 内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道次高温后Q345B钢的高周疲劳及γ-P-S-N曲线研究
17
作者 葛业豹 缑瑞宾 +3 位作者 张春雨 于敏 王念 徐浩 《材料科学与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6,共10页
为评估二次火灾后钢材的疲劳性能,以工程常用钢Q345B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道次的升温、自然冷却模拟多次火灾环境,采用轴向拉伸与高周疲劳实验,对室温和经历二道次700、800℃高温自然冷却后的Q345B试样的拉伸与疲劳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 为评估二次火灾后钢材的疲劳性能,以工程常用钢Q345B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道次的升温、自然冷却模拟多次火灾环境,采用轴向拉伸与高周疲劳实验,对室温和经历二道次700、800℃高温自然冷却后的Q345B试样的拉伸与疲劳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高温热处理的Q345B钢屈服平台更为明显;同一道次热处理温度越高,拉伸性能降低越明显。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组织中珠光体减少,显微组织趋于结构均匀化;在二道次高温自然冷却后Q345B钢微观组织中的珠光体基本消失,显微组织由铁素体组成。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二道次高温自然冷却后Q345B钢的中值S-N曲线模型,随着温度的增加,Q345B钢的疲劳强度及寿命下降明显;在同一道次下,不同温度的中值S-N曲线趋于平行。通过采用单侧容限系数法得到基于置信度和试件存活率的安全疲劳设计曲线,即概率γ-P-S-N曲线,利用该模型可对火灾后Q345B钢的疲劳性能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345B钢 二道次高温 拉伸疲劳试验 中值S-N曲线 概率γ-P-S-N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缺陷和特征的多点多频超声导波检测方法
18
作者 刘韧 吴斌 +3 位作者 高翔 刘剑锋 国树东 刘秀成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72-779,共8页
超声导波因其传播距离远、缺陷灵敏度高成为长距离管道检测和监测的主要手段之一。常规管道超声导波检测采用单点单频检测方法,易受传感器限制与回波幅值影响产生漏检和误判现象。该文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了不同频率下缺陷轴向尺寸与反... 超声导波因其传播距离远、缺陷灵敏度高成为长距离管道检测和监测的主要手段之一。常规管道超声导波检测采用单点单频检测方法,易受传感器限制与回波幅值影响产生漏检和误判现象。该文通过仿真和实验研究了不同频率下缺陷轴向尺寸与反射系数、回波形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多点检测的传感器布置与信号处理方法,可以抑制传感器固有盲区、异侧波杂扰与多次反射的影响。在钢管试件中开展多缺陷特征导波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单点单频检测相比,多点多频复合检测方法提高了管道导波检测效率与准确度,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测 管道 超声导波 磁致伸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炉关键服役材料发展现状及研究趋势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功起 吴玉锋 +2 位作者 杨天伟 李彬 王朝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7125-17135,共11页
城市垃圾的处置已成为全球各国及各地政府面临的最严峻的城市问题之一,垃圾焚烧作为重要的处理手段,不仅可以达到减容减重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实现垃圾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垃圾焚烧炉作为一种垃圾焚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 城市垃圾的处置已成为全球各国及各地政府面临的最严峻的城市问题之一,垃圾焚烧作为重要的处理手段,不仅可以达到减容减重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实现垃圾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垃圾焚烧炉作为一种垃圾焚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使用过程中垃圾物化特性、焚烧温度、烟气成分等因素均会对垃圾焚烧炉关键服役材料的寿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开发耐高温、耐腐蚀、长寿命的关键服役材料是保证垃圾焚烧炉正常有序运转以及安全生产的关键。典型的垃圾焚烧炉关键服役材料有耐火材料、金属管壁面涂层材料、烟气处理材料等。近年来,随着垃圾焚烧炉向大型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现有的普通耐火材料很难满足垃圾焚烧炉用耐火性能的要求,因此垃圾焚烧炉对耐火材料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特殊要求。当前焚烧炉用耐火材料的研究主要围绕垃圾焚烧炉不同部分及不同焚烧气氛条件下耐火材料的特殊要求,进行含铬耐火材料抗蚀性能的研究以及以碳化硅为代表的无铬化耐火材料的研发。垃圾焚烧过程产生大量富含酸性腐蚀性气体及卤盐的飞灰颗粒,极易对焚烧炉金属管壁造成严重侵蚀,因此学者和企业积极开发抗腐蚀性涂层防护材料。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堆焊涂层防护材料、热喷涂防护材料以及激光熔覆防护材料的研发。垃圾焚烧烟气的无害化处置,也是垃圾焚烧技术开发以及关键服役材料研究的重点问题,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烟气脱N、脱S催化剂材料的开发、烟气处理用除尘过滤材料的研制,尤其是耐高温耐腐蚀新型纤维材料的长寿化设计。本文根据典型垃圾焚烧炉类型及其特点,综述了垃圾焚烧炉关键服役所需的耐火材料、金属管壁面涂层材料、烟气处理材料等垃圾焚烧炉关键服役材料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研究和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垃圾焚烧炉关键服役材料进一步应用和推广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炉 耐火材料 腐蚀防护 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固废基胶凝材料水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君健 兰明章 +2 位作者 王剑锋 裴天蕊 倪亚玲 《新型建筑材料》 2022年第10期107-113,共7页
以钢渣、矿渣和石膏为原料制备胶凝材料,测试了50%钢渣掺量试块的宏观强度和孔隙率,通过使用XRD、TG-DTG、水化热、SEM、ICP等测试方法对胶凝材料的水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m(钢渣)∶m(矿渣)∶m(石膏)=50∶40∶10时,试块强度较... 以钢渣、矿渣和石膏为原料制备胶凝材料,测试了50%钢渣掺量试块的宏观强度和孔隙率,通过使用XRD、TG-DTG、水化热、SEM、ICP等测试方法对胶凝材料的水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m(钢渣)∶m(矿渣)∶m(石膏)=50∶40∶10时,试块强度较高。水化液相环境早期碱度低,加入石膏促进钢渣的水化,后期碱度上升,矿渣水化反应消耗钢渣水化产物氢氧化钙[Ca(OH)]生成钙矾石(AFt)。体系以AFt生成为驱动力,共同促进水化反应持续进行。在石膏的激发下,3 d龄期时试块内部有大量的水化产物生成,硬化浆体结构基本形成;28 d龄期时,AFt数量增加且尺寸明显增大,同时C-S-H凝胶填充于针棒状AFt空隙,使硬化浆体的结构更加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废利用 钢渣基胶凝材料 水化产物 微观结构 液相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