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床导轨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34
1
作者 屈重年 伍良生 +1 位作者 肖毅川 张仕海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36,共7页
对机床技术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导轨技术的研究进行了梳理,论述了其形式分类、原理及目前的研究现状和研究重点,对今后导轨技术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滑动导轨 滚动导轨 静压导轨 磁浮导轨 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电阻抗与超声导波综合技术的复合材料板损伤定位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增华 曹瑾瑾 +1 位作者 吴斌 何存富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99-707,共9页
为了提高检测能力,将机电阻抗与超声导波技术相结合用于复合材料板中损伤检测和定位.基于机电阻抗技术的结构健康监测具有局部灵敏度高、无需模型分析等优点,在新型材料结构的在线监测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飞机、航天器上大面积使用... 为了提高检测能力,将机电阻抗与超声导波技术相结合用于复合材料板中损伤检测和定位.基于机电阻抗技术的结构健康监测具有局部灵敏度高、无需模型分析等优点,在新型材料结构的在线监测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例如飞机、航天器上大面积使用的复合材料结构等.超声导波技术具有检测效率高、检测范围广、检测速度快等优点,特别适合板状结构的健康监测.该机电阻抗与超声导波综合技术将机电阻抗技术的局部灵敏度高与超声导波检测技术的范围广的优点相结合.结果表明:局部均值成像算法和数据融合算法可用于复合材料板结构健康监测的数据处理和融合,实现了整个复合材料板中缺陷的定位及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 机电阻抗 超声导波 数据融合 缺陷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RT-CNC超精密数控曲面磨床综合误差补偿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范晋伟 关佳亮 +4 位作者 王文超 周顺生 董广谱 岳中军 曹美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12-16,共5页
为了能进一步提高数控磨床的磨削加工精度,运用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神经网络方法和有限元分析 方法,分别对SMART-CNC超精密曲面数控磨床的空间几何误差、热变形误差以及力变形误差进行了建模和计 算,通过逆运动学迭代求解算法求解出可... 为了能进一步提高数控磨床的磨削加工精度,运用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神经网络方法和有限元分析 方法,分别对SMART-CNC超精密曲面数控磨床的空间几何误差、热变形误差以及力变形误差进行了建模和计 算,通过逆运动学迭代求解算法求解出可消除磨床几何误差和载荷误差的精密加工数控指令值,通过神经网络 算法所控制的微位移夹具机构,消除了磨床热变形误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综合运用上述误差补偿方法后, 将该磨床的磨削误差由原来的0.225 μm减小到0.045μm,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综合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 多体系统 数控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RT-CNC超精密数控曲面磨床综合误差补偿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范晋伟 关佳亮 +4 位作者 王文超 周顺生 董广谱 岳中军 曹美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6-310,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控磨床的磨削加工精度,运用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神经网络方法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对SMART-CNC超精密曲面数控磨床的空间几何误差、热变形误差以及力变形误差进行了建模和计算.通过逆运动学迭代求解算法求解出可消...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控磨床的磨削加工精度,运用多体系统运动学理论、神经网络方法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分别对SMART-CNC超精密曲面数控磨床的空间几何误差、热变形误差以及力变形误差进行了建模和计算.通过逆运动学迭代求解算法求解出可消除磨床几何误差和载荷误差的精密加工数控指令值,通过神经网络算法,控制微位移夹具机构,消除了磨床热变形误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综合运用上述误差补偿方法,可以将该磨床的磨削误差由原来的0.225 μm减小到0.04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补偿 神经网络 磨床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采摘机械臂结构设计与性能测试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丽丽 范晋伟 +3 位作者 赵博 韦崇峰 孙小文 胡小安 《农业工程》 2017年第2期107-113,23,共8页
针对作业空间较小的大棚果蔬采摘环境,研制了串联式4自由度关节型果蔬采摘机械臂。采用Solid Works建立了机械臂的3维模型,在拉格朗日法建立动力学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利用ANSYS和ADAMS分析软件,对机械臂进行静态结构分析和运动学、动力... 针对作业空间较小的大棚果蔬采摘环境,研制了串联式4自由度关节型果蔬采摘机械臂。采用Solid Works建立了机械臂的3维模型,在拉格朗日法建立动力学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利用ANSYS和ADAMS分析软件,对机械臂进行静态结构分析和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分析。静力学仿真结果表明,机械臂的最大应力为8.181 8 MPa,最大形变为0.000 329 11 m,结构设计合理,强度符合要求;运动学仿真结果表明,机械臂可以精确到达目标位置,运动过程平稳;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各关节的最大力矩均在安全合理的范围。为进一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对研制的果蔬采摘机械臂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机械臂定位精度最大误差±2.5 mm,平均误差±1.1 mm,带载能力3 kg,机械臂运动平稳,可以满足果蔬采摘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拉格朗日法 静力学 运动学 动力学 果蔬采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盘状加工件在线动平衡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伍良生 李俊 +1 位作者 肖毅川 周大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1-815,共5页
针对在数控立式车床上加工的盘状加工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影响系数法的在线动平衡方法,将主轴系统视为转子系统,计算并保存试加不平衡量与其所引起主轴系统的振动响应之间的幅值影响系数和相位影响系数,待工件加工完毕之后,在不停车... 针对在数控立式车床上加工的盘状加工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影响系数法的在线动平衡方法,将主轴系统视为转子系统,计算并保存试加不平衡量与其所引起主轴系统的振动响应之间的幅值影响系数和相位影响系数,待工件加工完毕之后,在不停车的情况下,启动检测控制装置,就可得到工件的原始不平衡量,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在线动平衡操作.实验表明该方法准确度高,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动平衡 影响系数法 盘状加工件 不平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级规划策略的拟人机械臂仿人运动规划算法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春荣 夏尔冬 +3 位作者 赵京 熊昌炯 刘建军 卫沅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3-561,共9页
为使拟人机械臂具有高精度的仿人运动,提出一种通过触发条件和分级规划策略的仿人运动新方法。将人臂运动过程离散为不同运动阶段,在每一个运动阶段都有与之对应的规划层,在不同的规划层中,拟人机械臂的运动特点不同。利用各自的特点建... 为使拟人机械臂具有高精度的仿人运动,提出一种通过触发条件和分级规划策略的仿人运动新方法。将人臂运动过程离散为不同运动阶段,在每一个运动阶段都有与之对应的规划层,在不同的规划层中,拟人机械臂的运动特点不同。利用各自的特点建立不同规划层下的运动模型及臂姿预测指标,对拟人机械臂臂姿进行预测。最后,以NAO机器人为实验平台,比较所提方法与最小势能法(MTPE)的静态臂姿与动态臂姿预测,并与运动捕捉系统(Opti Track)采集的真实人臂运动数据进行比较。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小的静态臂姿和动态臂姿预测误差,能使拟人机械臂产生高度逼真的仿人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人机械臂 仿人运动 分级规划策略 臂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nc函数在轮胎均匀性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伍良生 卢成龙 +2 位作者 马建峰 屈重年 肖毅川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9-193,共5页
计算精确的一次谐波频率及其幅值在轮胎均匀性检测中十分重要.非整周期截断时,传统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s,FFT)计算出的数据与实际数据存在较大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sinc函数的非整周期采样数据修整方法,该方法以FFT的... 计算精确的一次谐波频率及其幅值在轮胎均匀性检测中十分重要.非整周期截断时,传统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s,FFT)计算出的数据与实际数据存在较大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sinc函数的非整周期采样数据修整方法,该方法以FFT的应用为基础,构造标准sinc函数,利用FFT变换后的数据反推出所测数据频谱上的实际频率点和对应峰值.应用该方法可得到较精确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FFT应用需要对信号进行整周期截断的不足.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某单位轮胎均匀性检测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傅里叶变换 非整周期采样 修正方法 sinc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设性能控制算法对机械臂运动控制的改进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京 王炎 陈雨青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0-147,共8页
PD控制是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中,应用比较广泛,结构最简单的控制策略之一。传统的PD控制侧重于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而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包括超调量和收敛速度等)控制不够,如果想要提高响应速度就会使超调量变大,加剧响应振荡;如果想要超... PD控制是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中,应用比较广泛,结构最简单的控制策略之一。传统的PD控制侧重于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而对系统的动态性能(包括超调量和收敛速度等)控制不够,如果想要提高响应速度就会使超调量变大,加剧响应振荡;如果想要超调量小,可能又会使响应速度变慢。响应速度与超调量似乎是一对比较矛盾的性能参数,单纯使用传统的PD控制,很难做到提高响应速度的同时降低超调量。所谓预设性能控制,指的是控制误差的收敛速度及超调量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同时把控制误差收敛到一个预先指定的比较小的区域内。本文将PD控制与预设性能控制相结合,利用简单的PD控制结构和以对数形式误差变换为基础的预设性能函数来设计机械臂运动控制器,该控制器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预先设定稳态误差,而不像传统的PD控制器要通过多次的参数整定及调试后才能逐步减少控制误差。因此,本文提出的控制算法设计过程较简洁方便,具有较精确的控制精度和较快的响应速度,同时还能把超调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空间三关节机械臂的建模仿真分析,改进后的预设性能PD控制与传统PD控制相比,响应速度提高了40%左右,超调量减少了10%左右。通过4自由度Dobot机械臂的样机实验分析,改进后的预设性能PD控制与传统PD控制相比较,响应速度提高了20%左右,超调量减少了5%左右,因此该算法对控制系统动态响应性能的改善是比较明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预设性能函数 运动控制 P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设性能函数的机械臂快速无超调拟人运动控制算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京 王炎 陈雨青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2-50,共9页
为保证机械臂在与人互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实现无超调的快速响应,文中对传统PID控制进行改进,引入预设性能控制,提出了一种机械臂快速无超调拟人运动控制算法.该算法以PID控制为基础,利用预设性能控制令控制误差的收敛速度及超调量满足预... 为保证机械臂在与人互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实现无超调的快速响应,文中对传统PID控制进行改进,引入预设性能控制,提出了一种机械臂快速无超调拟人运动控制算法.该算法以PID控制为基础,利用预设性能控制令控制误差的收敛速度及超调量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同时把控制误差收敛到一个预先指定的比较小的区域内,从而实现对系统稳态及动态性能(包括超调量和收敛速度等)的控制.空间三关节机械臂的仿真分析表明,所提出的预设性能PID控制与传统PID控制相比,具有响应快、无超调等优点,比较适合机械臂的拟人运动控制.文中最后通过四自由度Dobot机械臂的样机实验分析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臂 预设性能函数 拟人运动控制 PID控制 快速无超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凝器不锈钢波纹管导波检测技术的研究
11
作者 汪毅 张武能 +2 位作者 王朝华 赵继辰 何存富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为了实现对冷凝器不锈钢波纹管的主动健康监测,采用附着在结构上的压电陶瓷晶片以及套在结构表面的电磁声换能器激励接收导波模态,优化各种参数以用于缺陷的识别和评估。试验选取经Hanning窗调制的正弦脉冲信号在波纹管中激励中心频率24... 为了实现对冷凝器不锈钢波纹管的主动健康监测,采用附着在结构上的压电陶瓷晶片以及套在结构表面的电磁声换能器激励接收导波模态,优化各种参数以用于缺陷的识别和评估。试验选取经Hanning窗调制的正弦脉冲信号在波纹管中激励中心频率240kHz的纵向超声导波L(0,2)模态,用于波纹管中人工缺陷的检测,并分析了L(0,2)模态对不同类型缺陷的敏感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压电陶瓷晶片和电磁声传感器激励接收频率为240kHz的L(0,2)模态可以识别波纹管中的裂纹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波 波纹管 模态 电磁声换能器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带贴片天线应变传感器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何存富 闫天婷 +2 位作者 宋国荣 吕炎 吴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1-367,共7页
承载部件作为高端装备中最常见的结构单元,在役过程中受载荷和应力集中影响极易萌生裂纹,导致结构失效,实时监测结构关键部件的应变状态对保障结构健康至关重要。基于微波无损检测技术,揭示了矩形微带贴片天线的辐射元尺寸对其固有谐振... 承载部件作为高端装备中最常见的结构单元,在役过程中受载荷和应力集中影响极易萌生裂纹,导致结构失效,实时监测结构关键部件的应变状态对保障结构健康至关重要。基于微波无损检测技术,揭示了矩形微带贴片天线的辐射元尺寸对其固有谐振频率的影响规律,探究了微带贴片天线谐振频率与应变的相互作用机理。矩形微带贴片天线可激发单频和双频谐振频率,改变矩形辐射元的长度或宽度,其谐振频率会发生频移。实验结果表明,当对金属接地板施加一定拉应力时,贴片天线几何尺寸会发生改变,其谐振频率也随之发生偏移,据此可推算出金属接地板的应变大小,这对关键承载部件的应变和裂纹实时监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天线 辐射元尺寸 谐振频率 应变测量 微波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陶瓷片的Lamb波单模态激励及缺陷检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增华 王娜 +2 位作者 何存富 于波 吴斌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53-1458,共6页
为了激励Lamb波单一模态的S0和A0,采用2个相同的直径14 mm、厚0.8 mm的压电陶瓷片对称粘贴在2 mm厚的有机玻璃板上作激励传感器,在另一位置布置同一尺寸的压电陶瓷片作接收传感器.采用一发一收法,在低于100 kHz的频段内,激励传感器在板... 为了激励Lamb波单一模态的S0和A0,采用2个相同的直径14 mm、厚0.8 mm的压电陶瓷片对称粘贴在2 mm厚的有机玻璃板上作激励传感器,在另一位置布置同一尺寸的压电陶瓷片作接收传感器.采用一发一收法,在低于100 kHz的频段内,激励传感器在板中分别单片、2片对称和反对称并联激励Lamb波,分析接收信号中模态成分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采用3种不同的激励Lamb波的方式对板中模拟缺陷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频段内,对称并联激励压电陶瓷片可以有效抑制A0模态,得到较为单一的S0模态,而反对称并联激励压电陶瓷片能有效抑制S0模态,得到较为单一的A0模态;激励的Lamb波信号中模态越单一,缺陷回波越易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B波 薄板 S0模态 A0模态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PU^*U^*型平动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吴光中 李剑锋 +3 位作者 费仁元 刘德忠 管长乐 杨小勇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16-819,共4页
研究 3-PU U 型平动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问题。通过将该机构简化成运动等效的机构模型 ,得到其位置逆解公式及描述机构输入与输出速度关系的逆雅可比 ,并进一步对 3-PU U 并联机构作业空间的几何性质、机构的运动灵活性进行了分析 ,给... 研究 3-PU U 型平动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问题。通过将该机构简化成运动等效的机构模型 ,得到其位置逆解公式及描述机构输入与输出速度关系的逆雅可比 ,并进一步对 3-PU U 并联机构作业空间的几何性质、机构的运动灵活性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尺度参数变化对机构作业空间及运动灵活性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 ,该机构具有几何形状规则的作业空间及较好的运动灵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PU^*U^*型并联机构 位置逆解 工作空间 运动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模拟与试验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建辉 黎毅力 +1 位作者 刘菊银 夏齐宵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9-675,共7页
对"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内部流场及泵流量特性进行了模拟及试验研究。采用CFX软件对"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泵腔内的流场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工作时泵腔内的压强变化很小,涡旋... 对"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内部流场及泵流量特性进行了模拟及试验研究。采用CFX软件对"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泵腔内的流场特性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工作时泵腔内的压强变化很小,涡旋对流体传输活体细胞及长链大分子基本无影响。实际制作了"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并通过改变"Y"形流管的几何尺寸,研究了压电泵进出口端压差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压差随支管夹角增大而减小,并且当两支管宽的和接近主管宽时,压差值达到最小,当支管夹角为5°,宽为1.2 mm时,压差达到最大725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形流管 压电泵 无阀泵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振动分析及泵流量计算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建辉 黎毅力 +1 位作者 夏齐霄 路计庄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2-929,共8页
为了解决医疗、卫生、保健领域进行细胞或高分子等输送工作的需要,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压电泵——“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并对其压电振子振动特性及泵流量计算进行了研究。介绍了“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及其流管的结构和特点;基于圆形薄板... 为了解决医疗、卫生、保健领域进行细胞或高分子等输送工作的需要,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压电泵——“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并对其压电振子振动特性及泵流量计算进行了研究。介绍了“Y”形流管无阀压电泵及其流管的结构和特点;基于圆形薄板弯曲振动理论对压电振子振动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讨论了泵及其流管内流体的流动特性,建立了泵流量方程。最后,基于有限元法对流管内流体流动状态进行了模拟,得到了正反流压强变化规律及正反流流阻。实验结果表明:理论泵流量与实验泵流量变化趋势一致,且两者最小相对误差为12%,证明了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泵 流阻'Y'形流管 振动分析 流量计算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运动相容型下肢康复训练外骨骼机构的构型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剑锋 吴希瑶 +3 位作者 邓楚慧 马春敏 范金红 刘德忠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0-728,共9页
对人-机运动相容型下肢康复训练外骨骼机构的构型设计进行研究,根据下肢的生物骨骼模型和下假肢膝关节设计技术,建立与人体下肢运动功能接近的刚体骨骼模型。分析人-机关节运动属性差异和人-机连接位姿偏差对人-机运动相容性的影响,基于... 对人-机运动相容型下肢康复训练外骨骼机构的构型设计进行研究,根据下肢的生物骨骼模型和下假肢膝关节设计技术,建立与人体下肢运动功能接近的刚体骨骼模型。分析人-机关节运动属性差异和人-机连接位姿偏差对人-机运动相容性的影响,基于人-机闭链的自由度分析和在人-机连接环节中增置连接关节,提出一种人-机运动相容的下肢外骨骼机构构型,并对无连接位姿偏差和有联接位姿偏差的骨骼-机构联体模型进行了ADAMS运动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人-机连接环节中增置连接关节后,可以避免因人-机关节运动属性差异和人-机连接位姿偏差导致的人-机运动干涉现象,实现外骨骼机构运动与人体下肢运动的完全相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康复训练 外骨骼机构 人-机运动相容性 机构构型 设计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结构冷金属过渡增材制造工艺优化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昀 卢振洋 +1 位作者 陈树君 李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2-89,共8页
针对传统薄壁结构制造方法中的工序流程烦琐、制造的零件性能不均一或成形精度低等问题,提出采用冷金属过渡工艺(CMT)直接成形薄壁构件的工艺方法,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该方法以单壁墙为研究对象,构建以送丝速度、单位长度焊缝的金属... 针对传统薄壁结构制造方法中的工序流程烦琐、制造的零件性能不均一或成形精度低等问题,提出采用冷金属过渡工艺(CMT)直接成形薄壁构件的工艺方法,并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该方法以单壁墙为研究对象,构建以送丝速度、单位长度焊缝的金属熔敷量为输入变量、熔敷层宽度和宽高比为输出变量的3D响应面模型,进而对成形几何特征进行预测;研究电弧长度和焊枪行走角对熔敷过程及最终成形形貌的影响;采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熔滴过渡行为并分析过渡特征,阐述工艺参数对成形形貌的作用机理,进行典型薄壁结构件的优化制造。实验结果表明,几何特征预测模型精度较高,误差小于5%;采用-15%的弧长修正值能够改善成形,避免侧边驼峰缺陷的产生;当焊枪行走角达到10°时,能够明显改善单壁墙上表面和侧壁成形精度;推角熔敷极易产生驼峰缺陷,因此不适用于增材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结构 冷金属过渡 电弧长度 焊枪行走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平衡的设施蔬菜收获机拉拔切割过程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国华 王凯 +3 位作者 苑严伟 刘婧芳 王天宝 孙晓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58-64,共7页
为深入研究设施蔬菜收获机拉拔切割过程力学特性及其切割机理,该文以生菜根茎部为蔬菜收获机切割特例,自行设计和改造了一台可对切割力和刀具位移进行实时测量的蔬菜根茎部切割装置,并对处于拉拔状态下的生菜根茎部进行了切割试验。根... 为深入研究设施蔬菜收获机拉拔切割过程力学特性及其切割机理,该文以生菜根茎部为蔬菜收获机切割特例,自行设计和改造了一台可对切割力和刀具位移进行实时测量的蔬菜根茎部切割装置,并对处于拉拔状态下的生菜根茎部进行了切割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将整个切割过程分为变形阶段、破裂阶段和切割阶段,并利用能量平衡理论分析了各个阶段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利用指数函数对变形阶段切割力进行了数学拟合建模,误差在-5.3%~7.8%;利用能量法分析推导出了切割阶段的切割力数学模型,误差在-9.6%~8.2%;破裂阶段的切割力模型简化为直线减小。试验和模型所得切割力曲线得到了很好的吻合,证明了对生菜根茎部切割过程建模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拉拔力有利于减小切割阶段的切割力,但过大的拉拔力容易导致切割断口不平齐、收获效果不佳。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蔬菜根茎部切割特性及其切割机理,可为今后改进蔬菜切割装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 切割 模型 生菜根茎 能量平衡理论 拉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薄效应对空气静压止推轴承性能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东菊 周帅 +1 位作者 杨智 范晋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4-199,共6页
针对微小间隙下空气静压轴承内部气体的稀薄效应问题,通过将体现稀薄效应的流量因子引入雷诺方程中,推导出体现可压缩气体稀薄效应的雷诺方程,运用有限差分法离散方程,通过MATLAB软件分析稀薄效应下轴承内部压强分布,并对轴承承载力和... 针对微小间隙下空气静压轴承内部气体的稀薄效应问题,通过将体现稀薄效应的流量因子引入雷诺方程中,推导出体现可压缩气体稀薄效应的雷诺方程,运用有限差分法离散方程,通过MATLAB软件分析稀薄效应下轴承内部压强分布,并对轴承承载力和刚度变化进行研究,最后通过试验对得出的结论进行间接验证。结果表明,在气膜间隙8~10μm之间,考虑稀薄效应中流量因子的情况下得到的轴承刚度值与试验测量值比较接近,在量值上相差大约为20%左右,这为微尺度下轴承性能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静压轴承 稀薄效应 流量因子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