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学科带头人领导行为结构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关少化 许硕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5-60,共6页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愈发突出。研究大学学科带头人领导行为结构,不仅有助于学科带头人发挥领导作用,而且能够助力一流学科建设。通过对北京市36所高校169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学科带头人领...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愈发突出。研究大学学科带头人领导行为结构,不仅有助于学科带头人发挥领导作用,而且能够助力一流学科建设。通过对北京市36所高校169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学科带头人领导行为是一个由个人魅力、愿景激励、德行垂范、资源整合与高绩效标准组成的五维度结构;大学学科带头人的个人特征(年龄、学科背景、行政级别)对大学学科带头人领导行为及其相应维度具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带头人 学科建设 领导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柏林协议》框架下澳大利亚高等工程职业教育认证体系的构建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彦彬 齐书宇 陈童节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78-83,共6页
《都柏林协议》作为职业教育国际认证协议,确立了对授予工程技术人员资格的国家互认标准。作为早期加入的成员,澳大利亚高等工程职业教育认证模式具有一定的特色与成果,通过对其认证体系进行四因素分析可知:在管理系统上,形成了政府主... 《都柏林协议》作为职业教育国际认证协议,确立了对授予工程技术人员资格的国家互认标准。作为早期加入的成员,澳大利亚高等工程职业教育认证模式具有一定的特色与成果,通过对其认证体系进行四因素分析可知:在管理系统上,形成了政府主导、第三方参与的认证模式;在教育系统上,构建了职普融合、纵横贯通的教育体制;在标准系统上,体现了立足本土、双阶段重实践的指标体系;在操作系统上,形成了规范严谨、动态跟进的认证程序。借鉴澳大利亚高等工程职业教育认证经验,我国应持续拓展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职能,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认证壁垒,构建双阶段认证标准,规范职业教育认证程序,给予院校充分申诉权,以不断促进职业教育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都柏林协议 工程职业教育认证 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校绿色工程教育:历程、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3
3
作者 金保华 高旺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5-58,共4页
在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与推动下,传统工程观以及工程教育观日益革新,绿色工程教育逐步成为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美国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工程教育强国,美国高校绿色工程教育起步较早,实施推进卓有成效,具有科学明确的... 在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与推动下,传统工程观以及工程教育观日益革新,绿色工程教育逐步成为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美国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工程教育强国,美国高校绿色工程教育起步较早,实施推进卓有成效,具有科学明确的战略规划、系统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多元参与的推进机制、浓郁的校园绿色文化氛围等鲜明特征。美国高校绿色工程教育对我国的借鉴价值体现为:一是加强实施的顶层设计,制定科学的战略规划;二是完善绿色课程建设,加强教学绿色渗透;三是大力建设绿色校园,营造绿色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高校 绿色工程教育 历程 特征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学校仪式教育的价值、问题与改进 被引量:1
4
作者 金保华 耿歌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43-45,共3页
学校仪式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意蕴与育人价值,在农村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与功能。当前,农村学校仪式教育开展较为滞后,在规范性、体验感、实效性以及特色化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有针... 学校仪式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意蕴与育人价值,在农村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与功能。当前,农村学校仪式教育开展较为滞后,在规范性、体验感、实效性以及特色化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有针对性地采取举措予以改进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学校 仪式教育 价值 问题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领导的条块流动基于北京地区高校领导流动的空缺链分析(1978-2018)
5
作者 李兰 阎凤桥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7-212,共36页
高校领导干部的选拔和任免问题一直被学界普遍关注。本文基于中国领导干部管理的基本规则,借用社会学家怀特提出的空缺链模型作为分析框架,收集了北京地区77所公立普通高校2546名正副校级领导1978—2018年的流动数据资料,通过空缺链模... 高校领导干部的选拔和任免问题一直被学界普遍关注。本文基于中国领导干部管理的基本规则,借用社会学家怀特提出的空缺链模型作为分析框架,收集了北京地区77所公立普通高校2546名正副校级领导1978—2018年的流动数据资料,通过空缺链模型和对数线性模型,分析部属和市属高校领导干部的流动(简称“条块流动”)状况,以及在高校系统内外流动的条块差异。研究发现,北京地区高校领导系统空缺链较短,说明北京地区高校领导系统较开放,与外部有较多干部交流;北京地区高校领导存在“条块分流”现象;不同时期的“条块分流”和体制内外流动具有不同特征。这主要缘于中国干部管理体制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领导条块流动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干部管理体制 空缺链模型 对数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与对策: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7
6
作者 朱贺玲 袁本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4期7-12,21,共7页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随着义务教育普及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逐渐取代“有...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随着义务教育普及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逐渐取代“有学上”,成为新的教育需求。研究聚焦教育机会供给、教育的公平供给、优质教育的供给以及教育治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提高教育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更好地应对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结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机会供给 教育的公平供给 优质教育供给 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治理的经典模式与特征解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朱贺玲 梁雪琴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26,共8页
传统西方大学重视学术自由、机构自治,同僚治理成为经典的治理模式。随着大学组织以及外部环境日益复杂,政府、市场逐渐介入大学内部治理活动,强调权力界限清晰、决策规则明确的官僚治理,重视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的共同治理,以及主张精... 传统西方大学重视学术自由、机构自治,同僚治理成为经典的治理模式。随着大学组织以及外部环境日益复杂,政府、市场逐渐介入大学内部治理活动,强调权力界限清晰、决策规则明确的官僚治理,重视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的共同治理,以及主张精简决策程序,集中决策权力的企业治理迅速受到广泛关注。借鉴西方大学经验,立足中国国情,我国大学治理现代化要求参与主体专业化、多元化,治理体系制度化,以及治理手段信息化、数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同僚治理 官僚治理 共同治理 企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政关系:一个人事制度视角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38
8
作者 周雪光 艾云 +6 位作者 葛建华 顾慧君 李丁 李兰 卢清莲 赵伟 朱灵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7-167,共31页
党政关系是中国国家治理结构的核心所在。已有文献大多集中在"应然性"研究或官员层次的分析。本文提出一个基于人事制度的研究视角,从官员在党政领域不同职位和机构的任职、流动、兼职等事件和轨迹信息来测量党政机构和职位... 党政关系是中国国家治理结构的核心所在。已有文献大多集中在"应然性"研究或官员层次的分析。本文提出一个基于人事制度的研究视角,从官员在党政领域不同职位和机构的任职、流动、兼职等事件和轨迹信息来测量党政机构和职位间的交融程度和关联程度,从不同侧面捕捉党政关系的实际运行状况。本研究提出了党政领域间人事流动的一系列分析概念和维度,如任期期限、职位和机构的知识通用性、交融性、关联性等。我们应用这一视角和相应的概念测量分析一个省份在省市县(区)层次机构主要官员的人事任期和流动信息,及其所折射的党政关系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政关系 人事制度 党政交融度 党政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趋势与指标设计 被引量:15
9
作者 齐书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9-172,共14页
新时代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趋势,应倡导“回到激发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评价初心”“回应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关切”,以及“重建地方高校对区域发展社会贡献指标的评价导向”等。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 新时代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趋势,应倡导“回到激发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活力的评价初心”“回应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关切”,以及“重建地方高校对区域发展社会贡献指标的评价导向”等。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与科技支撑的重要职责,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三类,作为区域创新发展的知识源和人才源,地位日渐突出,并且根据其不同的属性和使命,在科技创新目标与评价重点等方面的侧重点应各有不同。为探究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邀请来自教育部、科技部、以及高校科技创新管理评价研究领域的专家进行调研和问卷咨询,在此基础上,坚持创新导向、质量导向和贡献导向,建立分层分类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并从科技创新队伍、科技创新支撑条件、科技创新成果、社会贡献与影响、人才培养等5个维度,构建了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三级评估指标。提出不同类型的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类评价的要点,即地方研究型高校应着重测评“科技引领力”“科研贡献力”“科技创新成果”指标;地方应用型高校应侧重“经济贡献力”“人才培养”指标;地方技能型高校则应偏重“人才培养”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地方高校 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变局、新挑战与新思路 被引量:52
10
作者 朱贺玲 郝晓晶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25,共6页
在新文科建设的政策背景下,培养价值正向、知识融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文科人才成为应有之义。然而,基于分类的学科理念、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学科中心的院系结构、学科建设与管理机制,在较大程度上桎梏着复合型文科人才的培养。... 在新文科建设的政策背景下,培养价值正向、知识融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文科人才成为应有之义。然而,基于分类的学科理念、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学科中心的院系结构、学科建设与管理机制,在较大程度上桎梏着复合型文科人才的培养。树立智能时代的新文科观和人才质量观、试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完善基于学部的跨学科合作平台、深化现行管理机制改革是培养复合型文科人才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人才 新文科建设 学科交叉 学部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