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掺镱双包层脉冲光纤放大器的特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晓 宋晏蓉 +3 位作者 于振华 杨昭辉 田金荣 张新平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87-1291,共5页
在高频及低频脉冲种子光的情况下讨论了掺镱双包层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特性.在有限差分法中,对于不同重复频率的脉冲种子光,需要设置不同的初始条件以快速计算得到稳定输出.本文给出了在高频和低频情况下设置初始条件的方法,并讨论了作为... 在高频及低频脉冲种子光的情况下讨论了掺镱双包层光纤放大器的输出特性.在有限差分法中,对于不同重复频率的脉冲种子光,需要设置不同的初始条件以快速计算得到稳定输出.本文给出了在高频和低频情况下设置初始条件的方法,并讨论了作为种子光的准连续高频高斯脉冲峰值功率与其等效连续光功率之间的关系,最后计算了种子光为高频及低频脉冲情况下的平均输出功率与泵浦功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放大器 掺镱离子 等效连续功率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激光相控阵的阵列相位调制器研究
2
作者 杨登才 王大勇 +3 位作者 杨作运 王云新 戎路 赵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6-700,共5页
分析了相位调制器在激光相控阵中的重要性,提出了阵列相位调制器的设计思想.对退火质子交换(annealed proton-exchanged,APE)光波导折射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光束传输法仿真模拟了APE波导折射率分布和模场分布,优化设计了级联Y分支波... 分析了相位调制器在激光相控阵中的重要性,提出了阵列相位调制器的设计思想.对退火质子交换(annealed proton-exchanged,APE)光波导折射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光束传输法仿真模拟了APE波导折射率分布和模场分布,优化设计了级联Y分支波导结构,实现了光功率的高均匀输出.基于铌酸锂晶体的电光效应,对影响半波电压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设计了长电极结构,理论上得到了低半波电压.基于退火质子交换工艺制作了阵列相位调制器,并对器件的光学特性和电学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测得器件的插入损耗为6.83 dB,光功率输出均匀性为0.23 dB,4路半波电压分别为2.1、3.4、2.0、2.1 V.结果表明:该器件的制作有助于激光相控阵的集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相位调制器 退火质子交换波导 Y分支 半波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集成光波导应用于光学相控阵中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登才 杨作运 王大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97-2002,共6页
基于光学相控阵理论和钛扩散铌酸锂光波导的导模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阵列集成光波导应用于光学相控。根据光束传输法(BPM),并结合现有半导体工艺水平及参数,对该阵列波导的导光特性,损耗特性以及耦合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最终给出了相控... 基于光学相控阵理论和钛扩散铌酸锂光波导的导模特性,提出了一种新型阵列集成光波导应用于光学相控。根据光束传输法(BPM),并结合现有半导体工艺水平及参数,对该阵列波导的导光特性,损耗特性以及耦合特性进行了仿真计算,最终给出了相控阵的结构设计参数。结果表明,应用该集成阵列波导的光学相控阵结构可实现光束连续精确定向偏转,偏转角度可达±4.5°,相位控制半波电压小于6 V,其系统光学控制单元损耗低且响应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控阵 光波导 半波电压 扫描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相控阵原理的相位调制器半波电压测量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作运 王大勇 +2 位作者 王云新 戎路 杨登才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06-910,共5页
半波电压是电光相位调制器的一个重要指标,针对现有半波电压测量方法存在的测量误差大、测量装置复杂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激光相控阵光束扫描原理的半波电压测量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远场主光束的偏移量和相位调制器半波电压的关系... 半波电压是电光相位调制器的一个重要指标,针对现有半波电压测量方法存在的测量误差大、测量装置复杂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激光相控阵光束扫描原理的半波电压测量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远场主光束的偏移量和相位调制器半波电压的关系表达式。搭建了1×2全光纤激光相控阵光路,对铌酸锂波导相位调制器的半波电压进行了实验测量,改变相位调制器的加载电压,记录多幅远场光强分布图,通过求平均值减小测量误差,而且根据远场光强分布的变化得到了相位调制特性曲线。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装置简单,不仅可以精确地测量半波电压,还可以对相位调制线性度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波电压 激光相控阵 相位调制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火温度对高分子薄膜中掺杂小分子的结晶和光谱学响应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尹名 张新平 刘红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78-3082,共5页
研究了小分子材料苝(EPPTC)在高分子材料聚芴衍生物(F8BT)薄膜中的结晶特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由此引起的两种材料构成的异质结中激发复合体荧光发射特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退火温度的升高会加强小分子与高分子材料在固体薄膜中... 研究了小分子材料苝(EPPTC)在高分子材料聚芴衍生物(F8BT)薄膜中的结晶特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由此引起的两种材料构成的异质结中激发复合体荧光发射特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退火温度的升高会加强小分子与高分子材料在固体薄膜中的相分离。而小分子相在析出过程中,会在分子间作用力诱导下发生π—π团聚而结晶。晶体的尺度在达到小分子材料相变温度之前基本上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一过程将破坏异质结结构,减小小分子与高分子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激发复合体的形成及其荧光发射强度。同时,由高分子向小分子发生的能量转移过程被显著减弱,而小分子晶相的荧光发射成分提高。这对于调控有机半导体异质结结构,进而改善光伏器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掺杂 高分子半导体材料 退火温度 相分离 激发复合体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光学实验控制系统
6
作者 邹如飞 彭月祥 +1 位作者 王喆 江竹青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2-145,共4页
在光全息实验中,需要使用自动化程序控制方案对运动平台等仪器进行控制。传统控制是借助以PC为核心的仪器控制系统完成的,但是基于PC的控制系统构成较复杂、成本较高,不具有小型化、便携仪器特点。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具有基于ARM嵌入式系... 在光全息实验中,需要使用自动化程序控制方案对运动平台等仪器进行控制。传统控制是借助以PC为核心的仪器控制系统完成的,但是基于PC的控制系统构成较复杂、成本较高,不具有小型化、便携仪器特点。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具有基于ARM嵌入式系统的光学仪器控制系统,系统通过标准化接口与仪器实现通信,使用可视化界面与用户进行交互,并使用印刷线路板技术将系统集成在一起。该系统可实现对快门、运动平台、功率计等光全息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的控制,并具有可视化的控制和显示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虹全息 光学仪器 嵌入式系统 A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