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宗难消纳工业固体废物“地球宏循环”生态回归研究
1
作者 柴立元 柯勇 +12 位作者 王云燕 李金惠 李会泉 吴玉锋 罗旭彪 张作泰 刘建国 闵小波 温宗国 顾一帆 李青竹 颜旭 史美清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05,共8页
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新增及堆存量大、生态环境影响突出,因而强化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多层级循环利用并实现“去存量、减增量”,成为事关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成效的重要内容。本文剖析了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面临的突出挑战,... 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新增及堆存量大、生态环境影响突出,因而强化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多层级循环利用并实现“去存量、减增量”,成为事关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成效的重要内容。本文剖析了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面临的突出挑战,在参照国际先进理念、把握现阶段循环经济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球宏循环”新概念并阐述了构建背景与内涵要素。着力突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仿天然矿化重构与矿山回填、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类土壤化”转化与生态回归利用、历史遗留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堆场“生态平衡”与风险控制、“地球宏循环”智能决策与管理系统平台等“地球宏循环”研究新范式,精准应用“地球宏循环”概念,构建循环型绿色生产模式,创建难消纳工业固体废物“地球宏循环”模式,以系统化设计驱动循环型社会创建,逐步实现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大规模处理与处置以及“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生态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固体废物 地球宏循环 生态回归 循环利用 大规模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工业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被引量:16
2
作者 戴铁军 高新昕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0-153,共4页
近年来,我国包装工业发展迅猛,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并占有重要地位,对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角度分析,包装工业从材料的提取、制备、生产、使用和废弃又是一个不断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过程,直接影响... 近年来,我国包装工业发展迅猛,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并占有重要地位,对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角度分析,包装工业从材料的提取、制备、生产、使用和废弃又是一个不断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过程,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包装工业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其生产、制造和使用等过程中的环境负荷,实现其持续发展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对此,文章提出我国包装工业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大力推广生态设计,实施清洁生产,推进包装减量化,加大包装循环利用,建立回收体系,加大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加强生产者责任者制度建设,以及过度包装的监管力度,全面促进包装工业的生态化改造和技术提升,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工业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废弃物的微型化学实验与循环经济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仁祺 戴铁军 《绿色科技》 2012年第8期105-108,共4页
指出了基于废弃物的微型化学是绿色化学理念在课堂中的具体实践,更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体现。分析了基于废弃物的微型化学实验的产生及研究情况,对循环经济的产生及其内涵予以阐述,重点论述了基于废弃物的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循环经济理... 指出了基于废弃物的微型化学是绿色化学理念在课堂中的具体实践,更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体现。分析了基于废弃物的微型化学实验的产生及研究情况,对循环经济的产生及其内涵予以阐述,重点论述了基于废弃物的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循环经济理念以及基于废弃物的微型化学实验的优缺点,客观认识其发展优势的同时也要正视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将循环经济的3R原则贯穿于基于废弃物的微型化学实验中使化学实验真正实现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是未来微型化学实验发展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物 微型化学实验 循环经济 3R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色金属材料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 被引量:22
4
作者 左铁镛 戴铁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5-763,共9页
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发展迅猛,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并占有重要地位,对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然而,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角度分析,有色金属材料的提取、制备、生产、使用和废弃又是一个不断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过程,直接... 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发展迅猛,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并占有重要地位,对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然而,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角度分析,有色金属材料的提取、制备、生产、使用和废弃又是一个不断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过程,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有色金属材料产业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其生产、制造和使用等过程中的环境负荷,已成为其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我国有色金属材料产业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广泛开展大、中和小3个层面的物质循环,大力发展有色金属静脉产业,积极推广生态设计,研究开发节能型、环保型和循环型有色金属材料,全面促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和技术提升必将对其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 产业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场机制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云燕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5-70,共6页
本文阐明了市场机制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有效作用,探讨了传统市场机制对环境资源配置存在缺陷的根源,提出了建立环境资源产权是循环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根本要求、完善的市... 本文阐明了市场机制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有效作用,探讨了传统市场机制对环境资源配置存在缺陷的根源,提出了建立环境资源产权是循环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根本要求、完善的市场机制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循环经济的市场实现需要制度建设与市场力量相结合、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完善市场机制的建立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等论点,并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市场机制 环境资源产权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循环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耦合效应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云燕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75,共6页
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在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均具有重大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两者既存在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又存在相互的功能互补。其耦合能够产生最佳的经济效果。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的推动和市场的作用,更需要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 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在经济运行和发展中均具有重大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两者既存在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又存在相互的功能互补。其耦合能够产生最佳的经济效果。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的推动和市场的作用,更需要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耦合。政府的作用在于通过恰当的制度安排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而市场的作用在于如何在这种制度的规制下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市场机制 政府行为 耦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同性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云燕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40,共3页
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具有协同共进的关系。两者都遵循基于自然资源稀缺性的成本与效益原则。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环境外部不经济性,促进市场经济规范有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体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是社会经济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市场机制 协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循环经济运行机制--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云燕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13,共4页
循环经济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是在环境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追求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目标。传统市场经济中的环境资源配置存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的制度安排加以矫正。政府是推动循环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责任主体,完善的市场机制是推动循环... 循环经济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是在环境资源稀缺的情况下,追求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率目标。传统市场经济中的环境资源配置存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的制度安排加以矫正。政府是推动循环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责任主体,完善的市场机制是推动循环经济运行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的耦合能够产生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最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运行机制 市场机制 政府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行为作用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云燕 《经济与管理》 2008年第8期5-10,共6页
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必然需要政府的推进。由于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职能也较在传统经济中有所差异。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政府具有建立法规体系、编制规划、制定政策、... 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必然需要政府的推进。由于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职能也较在传统经济中有所差异。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政府具有建立法规体系、编制规划、制定政策、实施推进计划、调整经济结构与布局、加快技术开发、完善信息体系、建立核算制度、制定标准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政府行为 职能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经济专业探索性实验设计
10
作者 王维 吴玉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1-163,224,共4页
针对循环经济专业培养兼具工程背景以及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以"电子废弃物有价元素提取与分析实验"为例,介绍了循环经济专业实验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实践表明:作为涵盖实验设计与表... 针对循环经济专业培养兼具工程背景以及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创新型人才的目标,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以"电子废弃物有价元素提取与分析实验"为例,介绍了循环经济专业实验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实践表明:作为涵盖实验设计与表征的综合型实验,可系统化拓展学生对当前固体废弃物处理过程的认知,锻炼学生综合利用各种制备和检测设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创新科研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专业实验 电子废弃物 提取与分析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效率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比较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天舒 李艳梅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9-132,共4页
本文从生态效率视角出发,构建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数,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对比。进而建立一套循环经济区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E-DEA评价模型,对2008-2012年我国30个省份的生态效率区域差异和动态发展进行了评价,得出结论:... 本文从生态效率视角出发,构建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数,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对比。进而建立一套循环经济区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E-DEA评价模型,对2008-2012年我国30个省份的生态效率区域差异和动态发展进行了评价,得出结论: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效率水平总体稳定,存在一定的震荡变动;区域生态效率由高到低依次是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部区域;在省域层面,海南、上海和北京生态效率较高,且具有较大优势,原因在于其良好的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达,居民生活水平高。河北、内蒙、山西和辽宁分别为各区域生态效率的末座,其工业三废的高冗余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低下是其生态效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的主要原因。改变经济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控制污染排放,改变以GDP是论的发展观,是这些省份今后发展中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循环经济 区域差异 超效率D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利用视角下绿色发展门槛效应及其空间异质性——以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为例
12
作者 陈义忠 贺鹏明 +2 位作者 张思思 刘梓腾 彭贺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7,128,共14页
明晰绿色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响应机制是实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构建绿色发展云模型和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探究2000—2025年三大城市群绿色发展与水资源利用格局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利用视角实证... 明晰绿色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响应机制是实现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关键环节。通过构建绿色发展云模型和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探究2000—2025年三大城市群绿色发展与水资源利用格局的时空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利用视角实证产业集聚对绿色发展的门槛效应及空间异质性,并提出差异化发展策略。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体(除遂宁市、孝感市外)绿色发展均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水资源生态足迹有所增长,污水足迹占比呈现出“东西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三大城市群绿色发展水平门槛效应存在较大的空间异质性,协同集聚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影响持续提升;成渝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水资源生态足迹超过0.379 hm2/人时,对绿色发展转变为抑制效应,重庆市协同集聚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在各集聚水平下,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发展均呈现“倒V型”的关系,鄂州市等工业城市协同集聚对绿色发展具有抑制作用;长三角城市群均具有双门槛效应,制造业集聚在水资源生态足迹到达第二门槛值后,对绿色发展正效应最高(0.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水资源生态足迹 产业集聚 门槛效应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散理论视域下我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7
13
作者 穆献中 徐鹏 +1 位作者 胡广文 余漱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45-51,共7页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针对我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实际,以北京市为例,从耗散结构角度分析了北京市产业结构系统的困境,以及造成北京市产业结构失衡的熵增因素,提出产业结构生态化是特大城市未来产业结构演化方向。基于生态城市产业发...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针对我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实际,以北京市为例,从耗散结构角度分析了北京市产业结构系统的困境,以及造成北京市产业结构失衡的熵增因素,提出产业结构生态化是特大城市未来产业结构演化方向。基于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相关理论,结合耗散结构理论,提出通过引入含有负熵流的生态化政策与技术,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等,引起城市产业结构涨落,形成新的稳定结构,是我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的重要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耗散结构 产业生态转型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09年工业COD和SO_2减排分解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元华 贾杰林 +2 位作者 吴玉锋 叶帆 吴舜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61-1970,共10页
通过运用分解模型,将工业COD和工业SO2减排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清洁技术效应和污染治理效应,并根据模型测算了2006~2009年各种效应的大小.结果表明:规模效应值为58.68%,即经济规模扩张增加工业COD和工业SO2排放,结构效应、清洁... 通过运用分解模型,将工业COD和工业SO2减排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清洁技术效应和污染治理效应,并根据模型测算了2006~2009年各种效应的大小.结果表明:规模效应值为58.68%,即经济规模扩张增加工业COD和工业SO2排放,结构效应、清洁技术效应和污染治理效应效应值分别为-0.63%、-49.34%和-29.79%,即促进工业COD和工业SO2减排;分行业来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发展迅速,需要严格控制其发展速度;化学纤维制造业的COD产生强度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SO2产生强度升高,需要加强清洁生产控制;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的COD去除率和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的SO2去除率降低,需要加强污染治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解分析 规模效应 结构效应 清洁技术效应 污染治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穆献中 吕雷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7年第3期26-30,共5页
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2006—2015年京津冀金融生态环境变化如何影响经济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生态环境各要素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路径各不相同。京津冀金融生态环境及其各要素对经济发展总体上有正效... 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2006—2015年京津冀金融生态环境变化如何影响经济发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生态环境各要素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路径各不相同。京津冀金融生态环境及其各要素对经济发展总体上有正效应,但各要素作用效果不一。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总量的增长、第三产业和城镇化有正面促进效应,且对经济总量增长和城镇化影响显著;对第一产业支撑不足,对第二产业的增长有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金融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结构变化 系统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演化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戴铁军 安佰超 王婉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15,共6页
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解决京津冀环境经济矛盾问题的前提,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物质流分析框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对1992—2015年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演化趋势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 协调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解决京津冀环境经济矛盾问题的前提,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物质流分析框架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对1992—2015年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演化趋势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演化趋势最优;天津市资源系统发展指数可能由于滨海新区的规划建设而未出现明显回升,是影响天津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河北省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演化趋势出现较明显回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地要准确定位、加强合作,实现京津冀地区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协调发展 经济系统物质流分析 资源环境经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产业网络脆弱性研究——以工业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建飞 陈鸣 宗刚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4年第4期52-54,共3页
文章应用投入产出理论与复杂网络理论,以2010年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复杂产业网络模型,以工业产业为例,发现了复杂产业网络的小世界特性。针对工业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利用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建立了复杂产业网络脆弱性分析框架,对工... 文章应用投入产出理论与复杂网络理论,以2010年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复杂产业网络模型,以工业产业为例,发现了复杂产业网络的小世界特性。针对工业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利用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建立了复杂产业网络脆弱性分析框架,对工业系统24个产业综合脆弱性进行分析发现,金属冶炼、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脆弱性较高,水的生产与制造、废品废料等产业综合脆弱性较低,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产业网络 脆弱性 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清洁能源消费、能源强度与金融信贷关系研究——基于北京市的经验数据 被引量:9
18
作者 穆献中 孔丽 余漱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6-152,共7页
当前清洁能源产业仍处于发展期,在其产业培育中,金融信贷发挥着重要的支持功能。文章探索了清洁能源消费、能源强度与金融信贷间联系的内在机理,并采用北京市金融信贷与能源消费相关的年度数据,对清洁能源消费、能源强度与金融信贷之间... 当前清洁能源产业仍处于发展期,在其产业培育中,金融信贷发挥着重要的支持功能。文章探索了清洁能源消费、能源强度与金融信贷间联系的内在机理,并采用北京市金融信贷与能源消费相关的年度数据,对清洁能源消费、能源强度与金融信贷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信贷对清洁能源的利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贡献率达到33.06%,同时有利于促进整体能源消费强度的降低。未来通过强化银行对清洁能源相关企业的信贷支持,有利于促进能源的清洁化利用,推动能源利用整体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能源 金融信贷 能源强度 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陆上天然气田(藏)经济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穆献中 张广杰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8年第6期57-60,共4页
初步分析了天然气田(藏)经济价值的基本概念和经济影响制约因子,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我国陆上天然气田(藏)内在经济价值的地质因素,得到以下基本推论:与开发投资直接相关的是储层深度和气藏的储盖层的岩性参数;对生产成本影响比较大的因素... 初步分析了天然气田(藏)经济价值的基本概念和经济影响制约因子,进一步探讨了影响我国陆上天然气田(藏)内在经济价值的地质因素,得到以下基本推论:与开发投资直接相关的是储层深度和气藏的储盖层的岩性参数;对生产成本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是自然地理因素和相应储层物性参数;对天然气产量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是储层丰度、有效厚度、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和气藏类型。在此基础上,以国家千米井深日产量评价标准为基准值,探讨了不同天然气富集区不同类别天然气藏的投资成本、价格因子以及经济价值判别的加权计算方法,得到了我国陆上主要天然气富集区可动用地质储量的经济判别标准,并对涩北1气田、长庆气田、克拉2气田、和田河气田、五百梯气田、东濮文23气田、千米桥气田等具有指标意义的中国陆上典型天然气田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陆上 天然气田(藏) 地质因素 经济影响 加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R模型的北京市雾霾与机动车污染关系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云燕 孙桂花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6-210,共5页
为研究北京市机动车污染与雾霾之间的动态关系,利用2000—2015年的有关数据,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得到人均机动车保有量、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年均浓度对雾霾影响的轨迹特征以及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二氧... 为研究北京市机动车污染与雾霾之间的动态关系,利用2000—2015年的有关数据,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得到人均机动车保有量、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年均浓度对雾霾影响的轨迹特征以及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年均浓度和人均机动车保有量对雾霾存在稳定的正向效应;机动车污染对雾霾的贡献率为51.4%,其中人均机动车保有量对雾霾的贡献率为13%,机动车尾气排放贡献率为38.4%。在整个分析期内,前5期人均机动车保有量对雾霾的影响作用较大,第5期以后二氧化氮是影响雾霾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污染 VAR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