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远程抗震试验技术的发展
1
作者 纪金豹 李绅 李倩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40,共12页
为丰富结构抗震试验技术、扩大结构实验室的影响力,结构远程抗震试验将异地分布的实验室通过互联网连接,形成网络化的实验室系统,是结构试验技术发展的方向。对结构远程抗震试验技术进行概述,分别从远程拟动力试验、远程实时混合试验和... 为丰富结构抗震试验技术、扩大结构实验室的影响力,结构远程抗震试验将异地分布的实验室通过互联网连接,形成网络化的实验室系统,是结构试验技术发展的方向。对结构远程抗震试验技术进行概述,分别从远程拟动力试验、远程实时混合试验和远程振动台试验3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基于远程试验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结构远程抗震试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抗震试验 远程协同试验 远程实时混合试验 远程振动台试验 子结构技术 远程试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实验和BIM技术远程教学模式设计
2
作者 赵卓 闫晓宇 曹珊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186,198,共6页
在充分研究开放教育土建类专业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以成果导向教育教学理念(OBE)为指导,开放教育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托云实验和BIM技术设计了“建筑结构试验”在线课程。确立了三层级课程学习目标,探索了基于云实验的新型实训教学... 在充分研究开放教育土建类专业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以成果导向教育教学理念(OBE)为指导,开放教育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依托云实验和BIM技术设计了“建筑结构试验”在线课程。确立了三层级课程学习目标,探索了基于云实验的新型实训教学模式及云技术、虚拟实验技术在案例教学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云实验与BIM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仪器设备与试验内容的全方位开放,丰富了线上试验形式与内容。通过“自主设计+场外援助+多样化测评”的教学模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云实验的应用为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注入新活力,为远程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开辟了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实验 建筑结构试验 BIM技术 实践教学 远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平面外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力学机理分析
3
作者 程扬 何浩祥 +1 位作者 孙澔鼎 程时涛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9-1615,共17页
相对于面内抗震性能,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面外抗震性能偏弱且通常被忽略,这导致对剪力墙面外损伤的机理研究较薄弱并缺少明确的防护措施,剪力墙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也偏于不安全,亟须重视。为对比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承受面内、外不同方向荷... 相对于面内抗震性能,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面外抗震性能偏弱且通常被忽略,这导致对剪力墙面外损伤的机理研究较薄弱并缺少明确的防护措施,剪力墙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也偏于不安全,亟须重视。为对比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在承受面内、外不同方向荷载时抗震性能的异同并明确关键影响因素,对典型剪力墙试件进行面内、外方向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并对两个方向的宏观试验现象、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耗能能力及延性进行比对和分析。对剪力墙截面进行面内、外两个方向的弯矩-曲率模拟分析,将多组本构模型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合有限元变参分析,分析了轴压比、墙体厚度、高宽比及混凝土等级等参数对面内、外抗震性能的影响。通过耐震时程分析研究了结构体系位移变化规律及墙体面外损伤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剪力墙面外抗震性能明显弱于其面内抗震性能,承载力仅为后者的1/20~1/15,其中墙体厚度、高宽比是影响面内、外抗震性能的主要参数。利用本文建议的本构模型及部分传统本构模型可较准确地实现截面的面外非线性分析。对剪力墙进行抗震设计时,尤其是针对单向少墙结构体系,既要保证其面内抗震性能又要兼顾其面外抗震性能,合理地控制剪力墙墙体厚度、高宽比等指标。利用弹塑性耗能差率进行墙体损伤评估,具有区分度明显和阈值合理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抗震性能 损伤模型 面内破坏 面外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虚拟实验中心的建设与思考 被引量:16
4
作者 纪金豹 李炎锋 +2 位作者 李振宝 闫维明 杜修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2-145,156,共5页
结合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虚拟实验中心建设和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若干经验和主要成果,分析了虚拟实验平台网络化、三维化、沉浸式、交互式和与有限元软件相结合的技术特点,指出了虚拟实验技术与远程试验、混合试验相结合的发... 结合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虚拟实验中心建设和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若干经验和主要成果,分析了虚拟实验平台网络化、三维化、沉浸式、交互式和与有限元软件相结合的技术特点,指出了虚拟实验技术与远程试验、混合试验相结合的发展方向,相关研究工作可供相关院校的虚拟实验中心建设和虚拟实验技术开发所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实验教学 虚拟实验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纪金豹 李炎锋 +1 位作者 李振宝 闫维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8-100,112,共4页
"结构检测技术"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专业技术课程,实验项目较复杂,实验费用开支较多,实验安排难度较大。提出一种基于3D环境的结构虚拟实验教学平台,针对混凝土简支梁静力试验开发了一套仿真实验系统,在试用过程中,受到了... "结构检测技术"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专业技术课程,实验项目较复杂,实验费用开支较多,实验安排难度较大。提出一种基于3D环境的结构虚拟实验教学平台,针对混凝土简支梁静力试验开发了一套仿真实验系统,在试用过程中,受到了学生普遍的欢迎。此外,简要介绍了虚拟实验技术发展背景和应用前景,分析了结构虚拟实验教学软件的重要作用和开发要点,对于构建虚拟实验平台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对于结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的进一步开发计划进行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实验教学 虚拟实验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古建筑木结构典型抗震构造问题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周乾 闫维明 纪金豹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1年第2期36-48,共13页
为保护古建筑,采用分类统计方法,研究了我国明清古建筑木结构的典型抗震构造问题。基于大量工程现场勘查结果,对古建筑木结构的典型抗震构造问题进行了归纳汇总,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加固建议;基于典型算例,对古建筑木结构加固方法进行了... 为保护古建筑,采用分类统计方法,研究了我国明清古建筑木结构的典型抗震构造问题。基于大量工程现场勘查结果,对古建筑木结构的典型抗震构造问题进行了归纳汇总,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加固建议;基于典型算例,对古建筑木结构加固方法进行了深入论证。结果表明:我国古建筑木结构的柱子、斗棋、榫卯节点、梁架、屋顶等各部位都容易产生开裂、糟朽、变形、拔榫等抗震构造问题并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与木结构的构造特征、木材材料性质及施工保养等因素有关;对这些抗震构造问题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加固措施,可减轻或避免结构产生的震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构造 典型问题 加固建议 木结构 中国古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钢框排架-支撑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吉民 高向宇 +3 位作者 郗浩博 刘超 王勇强 张凌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7-64,共8页
为研究我国高烈度大容量机组火力发电厂钢框排架-支撑结构的抗震性能,以某典型火电厂主厂房为实例,选取横向某榀结构为研究单元,设计1∶10比例模型,进行了有侧限低周往复加载试验。根据试验现象和所获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 为研究我国高烈度大容量机组火力发电厂钢框排架-支撑结构的抗震性能,以某典型火电厂主厂房为实例,选取横向某榀结构为研究单元,设计1∶10比例模型,进行了有侧限低周往复加载试验。根据试验现象和所获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曲线、位移延性和等效黏滞阻尼系数等综合评价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钢框排架-支撑模型结构的荷载-位移曲线饱满,结构延性和耗能能力较好,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结构底部支撑为最初破坏部位,塑性铰发展顺序为先梁端后柱端,最终框架柱呈压弯变形,排架柱呈弯扭变形;框架平面内加载下结构正向最大承载力比反向偏大11.3%,存在不对称性;结构第2层层间位移角达到1/22,为薄弱层所在,设计中应予以加强。钢支撑受压屈曲是局部出现平面外变形、节点连接处变形和残余变形等问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排架 火电厂 抗震性能 低周往复加载试验 钢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宫灵沼轩钢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周乾 闫维明 纪金豹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3,共8页
基于钢结点的半刚性特征及退化现状,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研究结构基频和主振型;通过谱分析,研究Ⅷ度常遇地震作用下钢结构的内力及变形分布特征;通过时程分析,研究Ⅷ度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结构的抗倒塌能力。结果表明:灵沼... 基于钢结点的半刚性特征及退化现状,建立结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研究结构基频和主振型;通过谱分析,研究Ⅷ度常遇地震作用下钢结构的内力及变形分布特征;通过时程分析,研究Ⅷ度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结构的抗倒塌能力。结果表明:灵沼轩钢结构基频为5.31Hz,主振型以钢框架顶部的八角亭水平向弯曲为主。Ⅷ度常遇地震作用下,由于钢框架2层顶部结点刚度退化严重,其变形和内力普遍较大,但满足容许值要求。Ⅷ度罕遇地震作用下,钢结构薄弱层的变形峰值在容许范围内,结构不会产生倒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沼轩 钢结构 抗震性能 半刚性 文物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和殿基座对上部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周乾 杨娜 闫维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81-995,共15页
故宫太和殿是中国古建筑的典型代表,其基座由台基和高台组成。为有效保护古建筑,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故宫太和殿为例,研究古建基座对上部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基于太和殿基座、浮搁柱底、榫卯连接、斗拱等构造特征,建立两种有限元模型:不... 故宫太和殿是中国古建筑的典型代表,其基座由台基和高台组成。为有效保护古建筑,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故宫太和殿为例,研究古建基座对上部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基于太和殿基座、浮搁柱底、榫卯连接、斗拱等构造特征,建立两种有限元模型:不考虑基座/考虑基座。通过模态分析,研究基座对太和殿上部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通过Ⅷ度常遇地震作用下的谱分析,研究基座对太和殿上部结构内力、变形分布及峰值的影响;通过Ⅷ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响应分析,研究基座对太和殿上部结构加速度和位移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基座后,太和殿结构基频减小,主振型参与系数增大;Ⅷ度常遇地震作用下,太和殿结构木构架的变形及主应力峰值略有放大,墙体所受内力减小;Ⅷ度罕遇地震作用下,太和殿典型部位的木构架加速度、位移响应有不同程度放大。因此基座对太和殿上部结构动力放大作用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和殿 基座 抗震性能 影响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东京及釜山地铁防灾应急设施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波 张娜 +1 位作者 汪彤 周宏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7期107-114,共8页
地铁在面对各种灾害时,各类防灾及应急设施的准备是否充分将直接影响到救援工作的质量。通过实地考察北京、日本(东京地铁车站为主)及韩国釜山城市的地铁车站防灾应急设施,探讨东京和釜山地铁与北京地铁应急设施的异同,并结合我国关于... 地铁在面对各种灾害时,各类防灾及应急设施的准备是否充分将直接影响到救援工作的质量。通过实地考察北京、日本(东京地铁车站为主)及韩国釜山城市的地铁车站防灾应急设施,探讨东京和釜山地铁与北京地铁应急设施的异同,并结合我国关于大型现代地铁枢纽站应急预案的研究,针对我国地铁在防灾应急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指向疏散标志 消防设备 通信监控设备 应急及救援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建筑木结构抗震构造评估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周乾 闫维明 纪金豹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0-129,共10页
为保护古建筑,采用归纳及分析方法,对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抗震构造评估进行了探讨。基于《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相关规定,对古建筑木结构抗震构造的评估内容进行了论述;基于古建筑抗震构造评估现状,对现有的评估方法进行了... 为保护古建筑,采用归纳及分析方法,对中国古建筑木结构的抗震构造评估进行了探讨。基于《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相关规定,对古建筑木结构抗震构造的评估内容进行了论述;基于古建筑抗震构造评估现状,对现有的评估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汇总;基于2个典型实例,对古建筑木结构抗震构造评估内容和方法提出了相关建议。结果表明: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抗震构造评估主要包括柱子、斗拱、榫卯、梁架、屋顶、墙体及构架整体性等内容,评估方法有目测法、尺量法、无损检测法、三维激光扫描法、有限元法、试验法等;为实现古建筑抗震构造全面有效的评估,评估内容应不断完善,评估方法应综合运用,智能评价技术也应鼓励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 抗震构造 评估 中国古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纤维混凝土耗能器底层柔性结构的抗震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葛庆子 马华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26,共7页
底层柔性结构竖向刚度突变明显,震害往往较其他结构形式严重。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提出的方法大多数都会影响其使用功能的发挥。本文将粗合成纤维混凝土耗能器应用于底层柔性结构中,用以改善其抗震性能,并对模型结构进行地震动模拟振动台... 底层柔性结构竖向刚度突变明显,震害往往较其他结构形式严重。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提出的方法大多数都会影响其使用功能的发挥。本文将粗合成纤维混凝土耗能器应用于底层柔性结构中,用以改善其抗震性能,并对模型结构进行地震动模拟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粗合成纤维混凝土耗能器能够较好地控制结构的层间变形,从而在保证发挥底层柔性结构使用功能优势的前提下,提高其抗震性能。基于试验结果,对耗能器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性能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分析表明:耗能器能够先于结构主体构件进入塑性,从而保护了结构主体构件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柔性结构 粗合成纤维混凝土 振动台试验 耗能器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永梅 王浩 +1 位作者 李玉占 王成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81-1187,共7页
为了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建立考虑楼板空间作用的梁-分层壳混合有限元模型和空框架模型.通过对两模型分别进行静力推覆分析和动力增量分析,揭示组合楼板对钢框架结构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 为了研究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建立考虑楼板空间作用的梁-分层壳混合有限元模型和空框架模型.通过对两模型分别进行静力推覆分析和动力增量分析,揭示组合楼板对钢框架结构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组合楼板对梁产生增强作用,在地震作用下使结构抗侧刚度和抗侧承载力增大、结构周期和位移反应减小,但是考虑楼板组合作用的框架延性、滞回性能和耗能能力会降低,甚至可能改变结构预期的"强柱弱梁"的破坏模式,使结构偏于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 组合楼板 梁-分层壳混合模型 空间组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损伤诊断的轴向振动原理及模态实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滕海文 王涛 +1 位作者 霍达 苏明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2-125,共4页
在理论推导梁轴向振动微分方程基础上,提出一种以轴向振动低阶模态振型二阶导数为损伤指标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在方钢管构件上布置加速度传感器进行轴向振动模态试验,测试时由信号发生器发出正弦波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通过电磁激... 在理论推导梁轴向振动微分方程基础上,提出一种以轴向振动低阶模态振型二阶导数为损伤指标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在方钢管构件上布置加速度传感器进行轴向振动模态试验,测试时由信号发生器发出正弦波信号,经功率放大器放大后通过电磁激振器对结构进行激励,同时采集各测点的加速度反应信号。在确定结构共振点后,根据共振点处加速度值,编制轴向振动损伤指标的计算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指标对结构损伤的位置和程度均很敏感,既能精确定位损伤,又能标定损伤程度,即在损伤位置将发生相反方向的突变,且突变幅度随损伤程度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振动 损伤诊断 模态试验 加速度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变形和混合智能算法的框架结构抗震优化设计 被引量:9
15
作者 何浩祥 王文涛 吴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3-121,共9页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均匀损伤或均匀变形可以避免出现薄弱层和集中损伤,且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可得到全面提升。以此为目标对结构进行抗震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但相关的理论和规律性研究尚不够系统深入。针对目前结构优化算...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均匀损伤或均匀变形可以避免出现薄弱层和集中损伤,且结构整体抗震性能可得到全面提升。以此为目标对结构进行抗震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但相关的理论和规律性研究尚不够系统深入。针对目前结构优化算法计算效率较低的不足,提出基于差分进化算法和粒子群算法的混合智能算法,并给出结构优化计算流程。针对弯剪型框架结构,以弹性动力时程分析中结构各层的层间相对位移相等为优化目标,基于混合智能算法对结构楼层刚度进行优化设计,获得了楼层刚度的最优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地震动随机性和梁柱刚度比等因素对优化结果和刚度分布规律的影响。基于曲线拟合和等效理论分析,建立楼层最优刚度比和等效最优截面尺寸比的多项式函数。通过与现有研究成果的对比,验证所建立的经验函数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为面向均匀变形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准确有效的参考依据并可提高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优化 最优刚度分布 均匀损伤 弯剪型结构 智能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墙式铅阻尼器在剪力墙结构抗震加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维明 杲晓龙 王瑾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69-776,共8页
就布设位置和方式而言,墙式铅阻尼器比较适用于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加固,但其对剪力墙结构的减震效果及对与之相连的墙肢和连梁的影响尚有待研究。本文对该阻尼器布设在双肢剪力墙洞口时,阻尼器对双肢剪力墙和连梁产生的附加弯矩进行了理... 就布设位置和方式而言,墙式铅阻尼器比较适用于剪力墙结构的抗震加固,但其对剪力墙结构的减震效果及对与之相连的墙肢和连梁的影响尚有待研究。本文对该阻尼器布设在双肢剪力墙洞口时,阻尼器对双肢剪力墙和连梁产生的附加弯矩进行了理论研究,并给出了连梁附加弯矩计算公式。结合实际剪力墙结构的加固工程,利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墙式铅阻尼器应用于剪力墙结构的减震效果。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墙式铅阻尼器对剪力墙结构有较好的减震效果,同时该种阻尼器不会对与之相连的墙肢产生不利影响,但使与其连接连梁的弯矩增大,进行抗震加固设计时应该适当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式铅阻尼器 减震加固 剪力墙结构 连梁 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国内结构实验技术发展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纪金豹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0-273,共4页
在强调结构实验技术对于土木工程学科发展重要性的前提下,结合作者在土木类实验室管理、振动台试验技术研究和虚拟实验中心建设中的若干经验,结合结构试验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总结在远程混合试验、实时动力试验、虚拟仿真试验、智能化... 在强调结构实验技术对于土木工程学科发展重要性的前提下,结合作者在土木类实验室管理、振动台试验技术研究和虚拟实验中心建设中的若干经验,结合结构试验领域的科技发展动态,总结在远程混合试验、实时动力试验、虚拟仿真试验、智能化技术应用等结构试验领域的热点问题,对国内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设备选型、队伍建设和实验收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提出实用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结构实验技术 实验室管理 实验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浇楼板及其钢筋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永梅 李运运 杨博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40,44,共7页
为了研究现浇楼板及其钢筋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按考虑和忽略现浇楼板及其钢筋对梁抗弯能力的增强作用,建立带有楼板及其钢筋的框架模型和空框架模型,采用四种不同的侧向加载方式对其进行pushover分析,对比框架顶点位移-基... 为了研究现浇楼板及其钢筋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别按考虑和忽略现浇楼板及其钢筋对梁抗弯能力的增强作用,建立带有楼板及其钢筋的框架模型和空框架模型,采用四种不同的侧向加载方式对其进行pushover分析,对比框架顶点位移-基底剪力曲线、塑性铰出铰顺序、屈服机制、层间位移等抗震性能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现浇楼板及其钢筋将提高框架梁的抗弯能力,从而改变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破坏模式。建议抗震设计中考虑现浇楼板的影响,尤其是罕遇地震作用下宜考虑板内钢筋约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PUSHOVER分析 破坏模式 现浇楼板 板内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挂柱挂板组合墙结构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
19
作者 陈适才 袁书强 +2 位作者 谢丹妮 王统亚 闫维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2-80,共9页
为改善混凝土装配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混凝土挂柱挂板组合墙装配框架结构体系,并通过设计1/2缩尺模型对混凝土挂柱挂板组合墙装配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通过白噪声扫描和输入地震波强度逐步增加的加载试验方法,研... 为改善混凝土装配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混凝土挂柱挂板组合墙装配框架结构体系,并通过设计1/2缩尺模型对混凝土挂柱挂板组合墙装配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通过白噪声扫描和输入地震波强度逐步增加的加载试验方法,研究了整体结构的动力特性变化规律、整体结构的动力响应规律、局部组合墙体与主体结构相互作用以及退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挂柱挂板组合墙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以及挂板挂柱之间具有较好的连接性能,能保证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挂柱挂板组合墙对整体结构的刚度贡献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整体结构首先在挂板挂柱出现裂缝,随后挂柱挂耳两端逐步损伤压碎,最后主体结构逐渐屈服,表现出良好的整体连接性能和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结构 挂板挂柱 组合墙 振动台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支剪力墙耗能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海河 李振宝 马华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1-106,共6页
框支剪力墙结构容易在底部形成大空间,可以满足变化多样的使用要求。但框支剪力墙结构易在底部形成薄弱层,不利于抗震。通过在底部设置RC耗能柱及限位斜撑的框支剪力墙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框支剪... 框支剪力墙结构容易在底部形成大空间,可以满足变化多样的使用要求。但框支剪力墙结构易在底部形成薄弱层,不利于抗震。通过在底部设置RC耗能柱及限位斜撑的框支剪力墙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框支剪力墙耗能结构的加速度、位移、剪力等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规律。验证了在中小地震时RC耗能柱充分耗能,在大震时RC耗能柱耗能、限位斜撑防止结构倒坍的耗能柱-限位斜撑体系的抗震设计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支剪力墙 耗能结构 抗震性能 振动台试验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