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混凝土拱坝地震非线性响应中的应变率效应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董雨
王国盛
王进廷
杜修力
-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岩土与城市地下研究所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
出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71-80,118,共11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0043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25901)。
-
文摘
通过引入多轴有效硬化函数和S型率相关强度准则,改进了混凝土损伤塑性(concrete damage plasticity,CDP)模型,称为S-CDP模型,能够更加合理地反映混凝土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和三维塑性变形行为。基于S-CDP模型建立了大岗山拱坝的率相关数值模型。利用所建的率相关数值模型,分析了地震作用下坝体混凝土的应变率分布规律、动态增长因子的变化规律以及混凝土应变率效应对坝体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S-CDP模型能够合理反映受拉区混凝土材料的率效应,在地面峰值加速度为0.557g,0.663g,0.836g的地震动荷载作用下,拱坝坝体混凝土的动强度增长最多能达到23%,然而并不能保证坝体混凝土的动强度始终提高20%及以上。在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时,若将混凝土的动强度提高固定的20%,可能会造成计算的损伤结果与实际的损伤有所偏差,动强度提高固定的20%计算得到的损伤结果相较于该文中采用S-CDP模型计算得到的损伤结果偏大。因此在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时,推荐选用合适的混凝土率相关本构模型进行计算,以尽可能的保证计算的精确度。
-
关键词
拱坝
混凝土
应变率效应
塑性损伤模型
动力增长因子
-
Keywords
arch dam
concrete
strain rate effect
plastic damage model
dynamic growth factor
-
分类号
TV64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