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视域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构建——以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曙东 吴文英 阮平南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12-14,共3页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学校国际合作的一种主要形式,对推动教育国际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从教育组织理论出发,组织内部的资源、能力、组织间的相互关系和组织的外部环境是中外合作办学形成的必要条件,外部环境的支持和合... 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学校国际合作的一种主要形式,对推动教育国际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从教育组织理论出发,组织内部的资源、能力、组织间的相互关系和组织的外部环境是中外合作办学形成的必要条件,外部环境的支持和合作主体的需求是合作构建的初始条件,资源互补是合作可以开展的直接因素,合作双方的构建能力、调整能力和学习吸收能力是合作构建的关键要素,组织间信任关系的深化将促进合作的稳定和持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教育组织 构建能力 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 信任关系 资源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排放高分辨率分析方法研究——北京实证 被引量:13
2
作者 程颖 陈艳艳 +3 位作者 刘莹 吴克寒 何巍楠 赵晋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6-244,共9页
交通污染减排政策呈现多样化、精细化和差别化发展趋势,传统交通排放模型在评价范围、评价尺度上的分辨率存在局限性.本文基于实时监测数据的交通流仿真模型、视频检测方法的车队结构分析和本地化工况的速度排放因子修正关系,提出了城... 交通污染减排政策呈现多样化、精细化和差别化发展趋势,传统交通排放模型在评价范围、评价尺度上的分辨率存在局限性.本文基于实时监测数据的交通流仿真模型、视频检测方法的车队结构分析和本地化工况的速度排放因子修正关系,提出了城市交通排放高分辨率分析方法,时空分辨率达到小时和路段级别,排放源可区分不同交通方式和本地外地.并以北京市机动车NO_x排放为例,对路网交通排放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北京市高峰时段路网交通排放量占全天排放的31.2%;高速路、快速路排放分别占路网排放总量的37.9%和38.8%;五环~六环间排放量占六环内排放总量的38.32%;货运车辆排放占路网排放比例达到47%.本文提出的城市交通排放高分辨率分析方法对精准定位交通污染治理时间、空间和对象,提升精细化决策水平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污染排放 高分辨率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流仿真的智能路侧设施管控效果测度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钟琳凯 林毅 +3 位作者 曾琪婷 连培昆 陈宁 张道智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5-1142,共8页
智能路侧设施布设的管控效果对智能路侧设施建设至关重要,但在现有的智能路侧设施管控效果测度方法研究中,存在实地测度实验的高成本性、场景不可控及现有仿真软件侧重单车仿真且缺乏对交通流层面的控制策略植入与运行状态分析等问题。... 智能路侧设施布设的管控效果对智能路侧设施建设至关重要,但在现有的智能路侧设施管控效果测度方法研究中,存在实地测度实验的高成本性、场景不可控及现有仿真软件侧重单车仿真且缺乏对交通流层面的控制策略植入与运行状态分析等问题。因此利用VISSIM COM二次开发,提出了基于交通流仿真的管控效果测度方法。首先,设计高速公路的管控场景,并利用VISSIM进行场景构建;其次,通过设计换道控制策略算法和动态限速策略算法,对换道过程和限速过程进行计算和控制;最后,通过构建管控效果评价模型对高速公路的管控效果进行量化及分析,并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对比其他测度方法,所提方法的速度方差分别降低了39.51%和25.65%。由此可见,该方法能够适应复杂的高速交通环境,并能够有效地对高速公路智能路侧设施布设的管控效果进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智能路侧设施 高速公路 管控效果 VISSIM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通指数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分析方法研究——以北京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莹 陈艳艳 +2 位作者 程颖 何巍楠 杨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22-427,共6页
为了科学有效地支持城市化机动化进程中交通治污治堵一体化工作,研究建立了交通指数与基于车辆比功率(vehicle specific power,VSP)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相关联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交通指数与微观车辆行程速度分布的一致性规律,利用海量... 为了科学有效地支持城市化机动化进程中交通治污治堵一体化工作,研究建立了交通指数与基于车辆比功率(vehicle specific power,VSP)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相关联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交通指数与微观车辆行程速度分布的一致性规律,利用海量逐秒运行工况数据和车辆排放特征数据,建立了机动车辆在实际道路上运行速度与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以北京市为例,研究发现交通指数与小客车氮氧化物排放强度在道路类型、工作日周末、上下午等因素下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是道路类型、工作日周末、上下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污染物排放 交通指数 排放率 速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新机场交通需求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艳艳 路尧 +1 位作者 张政 周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1-10,共10页
指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速了人员在城市群内跨区域流动。通过分析新机场在区域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构建区域间航空客流出行模型,并借助手机数据,梳理国内主要机场的出行规律,为有效缓解首都机场客运压力,提升区域航空服务水平以及新机场... 指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加速了人员在城市群内跨区域流动。通过分析新机场在区域发展中的功能定位,构建区域间航空客流出行模型,并借助手机数据,梳理国内主要机场的出行规律,为有效缓解首都机场客运压力,提升区域航空服务水平以及新机场的交通需求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机场建设 京津冀一体化 航空服务水平 交通需求 手机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拥挤度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施云惠 熊梦伟 孙艳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290-2298,共9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提出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层、路网层拥挤度指标体系,并给出计算方法。其中线路层拥挤度指标包括列车综合平均满载率和限流车站数量,线路层的拥挤指数由这两个指标线性加权得到,权重系数通过主客观结合的...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提出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层、路网层拥挤度指标体系,并给出计算方法。其中线路层拥挤度指标包括列车综合平均满载率和限流车站数量,线路层的拥挤指数由这两个指标线性加权得到,权重系数通过主客观结合的综合赋权法给出;路网层拥挤指数为各条线路拥挤指数的加权综合值,各条线路的权重与该线路的断面客流量有关。最后以北京市轨道交通系统某工作日(2014年底新线开通前)早高峰8:00-8:15的轨道交通断面满载率和限流车站信息数据为基础,进行算例分析,计算15 min粒度全网17条线路分方向的线路拥挤指数及路网拥挤指数,验证了线网拥挤度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及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拥挤度 指标体系 指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特征及交通系统适配--兼论对北京新机场的启示 被引量:4
7
作者 白同舟 李雪梅 +2 位作者 刘雪杰 王舒予 孙智源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96-103,共8页
随着临空产业的集聚,机场周边已由单纯的航空枢纽发展成为功能复合的城市区域,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梳理了典型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律、交通出行特征以及交通系统构建方面的经验,指出临空经济区因产业集聚诱增大量出... 随着临空产业的集聚,机场周边已由单纯的航空枢纽发展成为功能复合的城市区域,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梳理了典型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规律、交通出行特征以及交通系统构建方面的经验,指出临空经济区因产业集聚诱增大量出行需求,同时出行特征与机场旅客差异显著,在交通系统规划阶段须独立分析。结合北京新机场设计规模及区位特征,提出在明确交通出行需求及特征、编制交通设施规划等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 临空经济区 交通系统 北京新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轨道交通数据的客流特征与城市功能结构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曹敬浛 许琰 +2 位作者 孙立山 赵昇辉 王艳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1-78,85,共9页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居民的职住空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在城市功能结构失衡导致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居民轨道交通出行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以北京市为例,基于轨道交通刷卡数据,从网络客运量、客流时空分布...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居民的职住空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在城市功能结构失衡导致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居民轨道交通出行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以北京市为例,基于轨道交通刷卡数据,从网络客运量、客流时空分布状态等方面深入挖掘乘客出行特征及规律。运用k均值聚类算法(K-Means聚类),以不均衡系数为指标对北京市各地铁站乘客出行时空分布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居民出行规律与城市功能结构间的不均衡关系,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策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刷卡数据 客流特征 站点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X的轻量化交通监控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5
9
作者 胡伟超 郭宇阳 +1 位作者 张奇 陈艳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7-174,共8页
交通目标检测技术是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交通流量监测、安全管控等核心工作的重要技术之一。面对大量的交通监控视频数据,需要使用检测速度更快、精度更高、占用计算资源更少的交通目标检测技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根据YOLOX算法和PP-L... 交通目标检测技术是道路交通管理部门进行交通流量监测、安全管控等核心工作的重要技术之一。面对大量的交通监控视频数据,需要使用检测速度更快、精度更高、占用计算资源更少的交通目标检测技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根据YOLOX算法和PP-LCNet网络,提出了一种面向交通监控场景的轻量型交通目标检测算法PL-YOLO。使用基于PP-LCNet改进的网络作为目标检测器的主干特征网络,使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代替YOLOX中的普通卷积,降低模型运算过程中的复杂度;根据交通监控场景下的车辆分布密集且尺寸小的特点,添加SimAM注意力机制模块,聚焦于更有意义的特征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YOLOX-s模型,改进后的PL-YOLO检测精度提升1.89个百分点,模型大小降低了54%,FPS从20.88帧/s提升到26.68帧/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交通监控场景检测 YOLOX 轻量化 PP-LC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Fi探针数据分析末端片区交通行为特征——以北京西城区月坛街区为例
10
作者 陈廷照 陈艳艳 +1 位作者 赖见辉 王子理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2-400,共9页
为合理地评估街区个体交通行为特征,弥补以往从人类行为角度对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提出以Wi-Fi探针技术为主,路况数据和视频采集数据为辅的方法,对城市小街区的人群活动进行研究,识别末端街区人群出行特征.以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区为研... 为合理地评估街区个体交通行为特征,弥补以往从人类行为角度对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提出以Wi-Fi探针技术为主,路况数据和视频采集数据为辅的方法,对城市小街区的人群活动进行研究,识别末端街区人群出行特征.以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单位职员末端公共出行分布、末端接驳时耗、接驳出行方式和接驳路径偏好等特征论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该街区的公共出行时长均在5 min以内,公交可达性良好;该街区内距地铁站点1 km路径位置的吸引力仍然占优势;行人的路径选择偏好条件宽敞和环境舒适的道路;以Wi-Fi探针技术得到的街道流量的缩样指数为17~23.未来Wi-Fi覆盖密度的增加可提高数据分析精度,为街区的设计和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Fi探针 街区发展 个体出行行为 末端接驳 公共出行分布 接驳路径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比例积分观测器的城市快速路交通密度估计与拥堵识别
11
作者 郭宇奇 陈阳舟 +1 位作者 李伟 张驰远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0-918,共9页
针对城市快速路网中只有部分路段检测器可用的情况,为了及时准确地估计整个路网中未布设检测器路段的交通密度并基于估计结果识别路段拥堵状况,提出了基于路网动态模型的比例积分观测器设计方法.首先,将元胞传输模型(cell transmission ... 针对城市快速路网中只有部分路段检测器可用的情况,为了及时准确地估计整个路网中未布设检测器路段的交通密度并基于估计结果识别路段拥堵状况,提出了基于路网动态模型的比例积分观测器设计方法.首先,将元胞传输模型(cell transmission model,CTM)嵌入到动态图混杂自动机(dynamic graph hybrid automta,DGHA)框架中,对城市快速路网进行建模,并推导出了分段仿射线性系统(piecewise affine linear system,PWALS)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设计了切换类型的比例积分观测器,并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inear matrix inequality,LMI)方法求解观测器的比例增益和积分增益,从而实现对全路网密度的估计,因此,可以通过比较路段的估计密度是否大于其临界密度来识别拥堵的时间和位置;最后,分别以京通快速路和北京东三环快速路为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快速路网 交通密度估计 比例积分观测器 拥堵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公交车辆停靠对主辅式站台延误的影响分析
12
作者 王建军 武京 +1 位作者 李景涛 周英杰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1-252,共12页
为分析受网约车等非公交车辆停靠干扰影响的主辅式公交站点的延误,本文结合公交车的运动特征,在传统延误模型基础上,构建基于影响时间与折减流量的延误模型。首先,结合公交车在公交站点的微观行为,构建直线式和港湾式站台受非公交车辆... 为分析受网约车等非公交车辆停靠干扰影响的主辅式公交站点的延误,本文结合公交车的运动特征,在传统延误模型基础上,构建基于影响时间与折减流量的延误模型。首先,结合公交车在公交站点的微观行为,构建直线式和港湾式站台受非公交车辆停靠干扰的延误模型;其次,基于主辅式站台的公交车运动特征与所构建的单站台延误模型,建立受非公交车辆停靠干扰的延模型,并利用VISSIM软件,通过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验证模型的可行性;最后,以河南省焦作市的典型公交站点为例,分析在不同外侧车道流量和受非公交车辆停靠影响的公交车辆比例α条件下主辅式站台的适用类型。研究结果显示,在非公交车辆停靠干扰下,主辅式站台的影响时间模型和折减流量模型与仿真结果的最大误差分别为33%和7%;港湾-港湾并联式和串联式主辅站产生的延误最小,两者影响时间相较港湾式站台最多降低70%,折减流量最多增加30%,适用于外侧车道流量大于400 pcu·h~(-1)或α大于0.1的场景。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延误模型适用于计算非公交车辆干扰下的站台延误,且主辅式站台设计可为非公交车辆停靠的公交站点提供设计和优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延误模型 交通仿真 主辅式站台 非公交车辆停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微观交通仿真实验的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7
13
作者 周晨静 荣建 陈春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28-1733,共6页
为提升微观交通仿真模型标定工作的科学性,对当前微观交通仿真模型标定流程进行梳理,指出微观交通仿真模型标定工作中的敏感性方法应用及定位存在误区.基于微观仿真实验特性及方差分析理论,研究重新构建面向微观交通仿真实验的敏感性分... 为提升微观交通仿真模型标定工作的科学性,对当前微观交通仿真模型标定流程进行梳理,指出微观交通仿真模型标定工作中的敏感性方法应用及定位存在误区.基于微观仿真实验特性及方差分析理论,研究重新构建面向微观交通仿真实验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并界定敏感性分析在仿真模型标定流程中的作用为科学选取校核指标.针对常见信号交叉口进行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发现选用延误指标作为信号交叉口微观仿真模型标定校核指标才能使得仿真模型标定结果最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模型标定 敏感性分析 仿真实验 微观交通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站点超大客流管控措施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淑伟 孙立山 荣建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18,36,共4页
客流管控措施是缓解轨道站点客流过载的重要途径,既有措施多基于经验判断,实施效果不佳。基于此,对北京市轨道站点超大客流管控措施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行人交通特性的研究成果,提出针对轨道交通站点的超大客流管控线性规划模... 客流管控措施是缓解轨道站点客流过载的重要途径,既有措施多基于经验判断,实施效果不佳。基于此,对北京市轨道站点超大客流管控措施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行人交通特性的研究成果,提出针对轨道交通站点的超大客流管控线性规划模型,并以四惠东站为例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在确定轨道交通站点服务能力的前提下,得到各入口限流值,为客流管控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辅助实现轨道交通线网运力的合理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超大客流 网控限流 行人仿真 管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轨迹跟踪的交通流特性参数检测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任建强 陈阳舟 +1 位作者 辛乐 石建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8,共7页
基于视频的交通流检测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广泛采用的低位摄像机,提出了一种交通流特性参数的检测分析方法.首先基于三级虚拟检测线和自适应更新率局部背景建模来快速提取车辆特征点并消除活动阴影对提取精度的影响;... 基于视频的交通流检测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广泛采用的低位摄像机,提出了一种交通流特性参数的检测分析方法.首先基于三级虚拟检测线和自适应更新率局部背景建模来快速提取车辆特征点并消除活动阴影对提取精度的影响;然后基于Adaboost(Adaptive Boosting,自适应增强)分类器实现特征点按车分组,并在跟踪过程中根据运动特征相关度消除分组误差,获取高精度的车辆轨迹;进而自动生成多车道轨迹时空图并提取各车道交通流的多种特性参数.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高效性;同时,自动生成的多车道轨迹时空图也为更多的交通信息获取和更深入的交通流特性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交通流特性参数检测 时空轨迹跟踪 低位摄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门前交通安全设施组合优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晓华 李佳辉 +1 位作者 李剑锋 荣建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07-212,共6页
学校地区作为交通安全重点保护区域,已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提高小学地区的交通安全为目的,并以北京市小学门前交通安全设施对车速的影响为出发点,通过实地调查小学地区道路交通环境、人车之间的冲突等对小学类型进行划分.并通过... 学校地区作为交通安全重点保护区域,已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提高小学地区的交通安全为目的,并以北京市小学门前交通安全设施对车速的影响为出发点,通过实地调查小学地区道路交通环境、人车之间的冲突等对小学类型进行划分.并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不同类型小学门前交通参与者对交通安全设施的需求,进而利用驾驶模拟实验方法对不同的交通安全设施组合方案进行评估.选取平均速度、相对速度变化率、加速度标准差作为方案评价指标,提出不同类型学校门前所应设置的交通安全设施最优组合方案.希望能够为规范小学地区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安全设施 驾驶模拟实验 学校地区 车速 组合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交通拥堵的车辆鲁棒检测及分车道到达累计曲线估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辛乐 任建强 +2 位作者 陈阳舟 胡江碧 杨明皓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34-1244,共11页
针对大交通量拥堵情况下现有视频车辆检测技术不能有效处理车辆相互遮挡而导致的大量漏检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交通拥堵的车辆鲁棒检测及分车道到达累计曲线估计方法.首先,完成非拥堵区域的检测,避免针对交通拥堵停驶车辆进行复杂遮挡处... 针对大交通量拥堵情况下现有视频车辆检测技术不能有效处理车辆相互遮挡而导致的大量漏检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交通拥堵的车辆鲁棒检测及分车道到达累计曲线估计方法.首先,完成非拥堵区域的检测,避免针对交通拥堵停驶车辆进行复杂遮挡处理及检测的工作;然后,基于假设生成和验证框架,融合Ada Boost分类器与车底阴影检测结果,得到车辆鲁棒检测结果;最后,使用投影畸变车辆稳定特征将车辆位置划归特定的车道,准确估计分车道车辆到达累计曲线,实现针对交通检测断面分车道详细交通参数的有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状态下实时进行车辆鲁棒检测并准确地获取交通参数,有效避免针对车辆遮挡的复杂处理过程,对解决车辆到达率和车头时距调查成本高、工作量大、不确定因素多等问题具有实际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拥堵 车辆检测 到达累计曲线 视频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顺序混合方法的活动对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影响分析
18
作者 孙智源 韩璐 +3 位作者 王多 戚欣 李悦 陈艳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75-984,共10页
为研究活动对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提出一种顺序混合方法,旨在捕捉更加丰富的出行行为规律。第一阶段使用均值异质性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并研究显著影响因素的异质性;第二阶段使用XGBoost-SHAP算... 为研究活动对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提出一种顺序混合方法,旨在捕捉更加丰富的出行行为规律。第一阶段使用均值异质性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并研究显著影响因素的异质性;第二阶段使用XGBoost-SHAP算法,补充发现显著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及交互性。研究表明:11个影响因素会增加出行者选择公共交通方式的概率,其中3个是与活动属性相关的因素。5个影响因素具有随机参数,其中,与活动属性相关的因素包括:出行前活动地点与最近停车场的距离近(≤200 m)、出行后活动地点与最近地铁站的距离近(≤800 m)、出行前活动类型(不在家的娱乐性活动),并且前2个因素表现出随机参数的均值异质性。活动属性相关的因素与其他属性相关的因素交互时,会对出行方式选择产生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出行方式选择行为 均值异质性随机参数logit模型 机器学习 活动 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ghtGBM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故障双层诊断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伍毅平 杨傲然 +3 位作者 陈家源 荣建 马俊 宋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1,共9页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能量之源,需要准确预测动力电池故障并识别其故障类型以保障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基于10辆纯电动汽车6个月的实车监测数据,提取16个特征数据为输入,以电池故障类型为输出,通过模型训练和参数调优,建立了基于L...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能量之源,需要准确预测动力电池故障并识别其故障类型以保障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基于10辆纯电动汽车6个月的实车监测数据,提取16个特征数据为输入,以电池故障类型为输出,通过模型训练和参数调优,建立了基于LightGBM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故障双层诊断模型。上层模型用于判断车辆动力电池是否存在故障,下层模型对具体故障类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完全正确预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是否发生故障,诊断故障类型的准确率达94.05%。同时,根据模型结果特征值排序筛选出了影响动力电池是否发生故障的主要特征。研究成果为识别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状态、分析故障类型以及诊断故障原因提供了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故障诊断 LightGBM 双层模型 特征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明挖施工监测图像下的反压土几何参数智能测量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树林 李元凯 +3 位作者 李冬 翟鸿漾 张涛 王金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4,169,共6页
为了提高地铁明挖施工视频监测的自动化程度,并智能测量施工过程中堆积反压土几何尺寸,本文提出了一种地铁明挖施工监测图像下反压土几何参数智能测量方法,该方法搭建了面向地铁明挖施工场景精准分割的AFU网络,跳跃连接融合注意力模块... 为了提高地铁明挖施工视频监测的自动化程度,并智能测量施工过程中堆积反压土几何尺寸,本文提出了一种地铁明挖施工监测图像下反压土几何参数智能测量方法,该方法搭建了面向地铁明挖施工场景精准分割的AFU网络,跳跃连接融合注意力模块和三重跨尺度注意力模块,增强了对施工监测图像细微结构和局部特征的感知能力;基于钢支撑空间分层原理,构建像素长度计算模型,准确估计出反压土的宽度和坡度角。通过3个地铁明挖施工现场视频的测试,AFU网络在消融试验和其他深度学习网络对比中,均取得了最优性能。反压土几何尺寸测量结果与实际较为吻合。本文成果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施工 智能测量 施工场景图像分割 反压土 安全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