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氮快速冻结在城市地下工程中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方江华 张志红 张景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93-1198,共6页
结合液氮冻结技术在城市地下工程区间隧道旁通道排水管修复工程中的应用,就液氮快速冻结技术的原理、冻结工艺过程、冻结参数设计、冻结施工和冻结环境效应控制等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液氮冻结 冻结原理 冻结参数 冻结施工 城市地下工程 冻结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渗漏对盾构隧道周围水土压力分布特征的影响
2
作者 黄昌富 逯倩倩 +2 位作者 李鹏飞 李少华 江玉生 《土木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47-153,共7页
在富水砂层地区,若盾构隧道出现漏水漏砂事故,隧道周围地下水会产生朝向破损口较大动水压力,进而引发地面塌陷。本文采用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明确不同渗漏位置、地下水位高度以及开口大小影响下的隧道渗漏引起的土应力分布规律,并... 在富水砂层地区,若盾构隧道出现漏水漏砂事故,隧道周围地下水会产生朝向破损口较大动水压力,进而引发地面塌陷。本文采用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明确不同渗漏位置、地下水位高度以及开口大小影响下的隧道渗漏引起的土应力分布规律,并选取合适的数值模拟方法,得到隧道在3类因素影响下的渗流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为:随渗漏位置下移,受扰动区域随破损口发生偏转,土体整体受扰动程度减小;地下水位升高使隧道下方土体应力变化增大,地层相同区域土体应力随破损口尺寸增大而减小;单侧渗漏导致破损口两侧各45°范围内孔压显著降低,随渗漏位置下移最大孔压值减小、下方孔压减幅增大;地层孔压随地下水位高度升高而增大,破损口越大孔压减小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砂层 盾构隧道 局部渗漏 水土压力 离散元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地震需求统计不确定性的地铁车站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崔春义 许民泽 +3 位作者 许成顺 赵经彤 刘海龙 孟坤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3-462,共10页
为避免非完备地震需求样本集所导致的地铁车站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认知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可考虑地震需求统计不确定性的地铁车站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首先,基于Bootstrap法将有限地震需求样本问题转换为大样本问题;其次,结合最大... 为避免非完备地震需求样本集所导致的地铁车站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认知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可考虑地震需求统计不确定性的地铁车站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首先,基于Bootstrap法将有限地震需求样本问题转换为大样本问题;其次,结合最大熵原理和Copula理论构建统计不确定性变量的联合概率分布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量化由地震需求统计不确定性所导致的地震易损性水平变异性,并求解得出均值地震易损性曲线以及对应一定置信度的包络地震易损性曲线;最后,以大开地铁车站为具体对象,系统分析了地震需求统计不确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有限地震需求样本条件下地铁车站结构地震易损性水平具有显著的变异性,且该变异性会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均值与包络易损性曲线可有效考虑基于有限地震需求样本的地铁车站结构地震易损性不确定性程度,且具有良好可信度。所提出的相关分析方法和结论可为地铁车站结构抗震性能和地震风险评估提供参考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结构 地震易损性 认知不确定性 BOOTSTRAP法 最大熵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BP神经网络的深基坑变形预测方法
4
作者 张明聚 秦胜旺 +3 位作者 李鹏飞 葛辰贺 杨萌 谢治天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4,共10页
针对单一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预测基坑开挖变形时泛化性差及容易出现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分别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A)、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进行优化,并融合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针对单一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预测基坑开挖变形时泛化性差及容易出现局部最优解的问题,分别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GA)、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进行优化,并融合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组合成GA-Attention-BP和PSO-Attention-BP神经网络模型.依托南京双子座基坑工程,采用PLAXIS 2D模拟了680组不同工况下围护结构及地表的变形特征,并结合20组南京地区基坑实测监测数据作为数据集,以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和决定系数(RSquare,R2)作为评价指标,将不同神经网络的预测值和实际监测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GAAttention-BP和PSO-Attention-BP的MSE分别为3.47和3.22,MAE分别为1.59和1.47,R2分别为0.93和0.96,较BP和Attention-BP神经网络有较大的性能提升,预测效果较好;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权重分配结果表明,基坑深度和地下连续墙的宽度对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权重系数分别高达1.33和1.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工程 数值模拟 注意力机制 反向传播 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纤维特征参数及成型方式对UHPC轴拉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邓宗才 王梦新 +1 位作者 王宏君 陈相宇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2,192,共7页
为探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不同钢纤维下的单轴拉伸力学性能,设计了10组狗骨头型试件单轴拉伸试验,研究了钢纤维长径比(37、50、64、65)、掺率(2%、3%、4%)、形状(端钩型和弧型)和成型方式(搅拌法和渗浆法)对UHPC轴拉强度、应力-应... 为探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不同钢纤维下的单轴拉伸力学性能,设计了10组狗骨头型试件单轴拉伸试验,研究了钢纤维长径比(37、50、64、65)、掺率(2%、3%、4%)、形状(端钩型和弧型)和成型方式(搅拌法和渗浆法)对UHPC轴拉强度、应力-应变曲线、拉伸韧性和破坏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端钩型钢纤维长径比增加,UHPC轴拉强度提高6.54%~9.37%,软化段残余强度比值提高5.00%~38.30%;端钩型钢纤维体积掺率从2%增至3%、4%,UHPC抗拉强度、峰值应变和软化段残余强度比值均有所提高,拉伸韧性增加;端钩型钢纤维渗浆法成型试件相比搅拌法试件,强度变化不大,但峰值应变提高53.61%~91.96%;弧型钢纤维UHPC拉应力-应变曲线具有应变硬化特性,破坏过程呈多裂缝开展;与同长径比端钩型钢纤维试件相比,弧型钢纤维UHPC峰值拉应变提高了19.41~19.96倍,软化段残余强度比值提高18.00%~70.03%,弧型钢纤维增韧效果优于端钩型钢纤维。采用硬化指数和软化段残余强度比值方法可以全面评价UHPC轴拉峰前应变硬化特征和峰后的轴拉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轴拉性能 钢纤维 特征参数 成型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据理论的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综合评价 被引量:50
6
作者 杜修力 张雪峰 +1 位作者 张明聚 侯本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5-161,共7页
为综合考虑不同风险因素对风险评价结果的影响,针对目前不完全信息下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评价无法利用定性评价信息——专家评语的问题,建立了基于证据理论的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建立深基坑工程施... 为综合考虑不同风险因素对风险评价结果的影响,针对目前不完全信息下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评价无法利用定性评价信息——专家评语的问题,建立了基于证据理论的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综合评价方法。首先,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建立深基坑工程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提出基于证据理论的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根据专家评语计算指标mass函数,通过线性加权法对指标mass函数进行合成,建立了基于风险等级信度的决策规则。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合理与实用性,此方法可为其它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工程 施工风险 证据理论 信度 综合评价 评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贴下穿地下工程施工新工艺“CRD+多重预顶撑”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陶连金 安军海 +2 位作者 边金 李积栋 黄凯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3,共7页
基于北京地铁10号线公主坟站密贴下穿1号线公主坟站的工程背景,参照其采用'CRD+多重预顶撑工艺'的真实施工步序,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了三维精细化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新建站的施工过程中土体塑性区的变化及既有站的变形... 基于北京地铁10号线公主坟站密贴下穿1号线公主坟站的工程背景,参照其采用'CRD+多重预顶撑工艺'的真实施工步序,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了三维精细化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新建站的施工过程中土体塑性区的变化及既有站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采用'CRD+多重预顶撑'工艺进行密贴下穿施工可有效控制既有结构的变形,满足其沉降控制要求,对比模拟与实测的变形分布曲线,二者吻合较好.施工完成后,既有结构纵断面呈双凹槽式变形,横向为'V'字形沉降,与Peck曲线相似,且底板沉降值较顶板的略大.千斤顶卸除时可能造成结构局部较大变形或开裂,应分级释放其轴力.开挖过程中,土体主要发生剪切破坏,塑性区在四个角点区域向外延伸成蝴蝶形.提出'同步顶升,伺服控制'的施工理念,以实现对既有结构沉降变形的主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中隔壁(CRD)法 预顶撑系统 正交下穿 沉降分析 变形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工程应用双向RFPS支座隔震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陶连金 安军海 葛楠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8,共7页
基于阪神地震中地铁大开站的震害机制,借鉴地面隔震建筑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地下结构中柱柱顶设置辊轴摩擦摆(RFPS)隔震支座的设计理念,根据拉格朗日方程推求了该隔震系统的运动方程,并运用Newmark-β时域逐步积分法对其求解。研究... 基于阪神地震中地铁大开站的震害机制,借鉴地面隔震建筑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地下结构中柱柱顶设置辊轴摩擦摆(RFPS)隔震支座的设计理念,根据拉格朗日方程推求了该隔震系统的运动方程,并运用Newmark-β时域逐步积分法对其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尝试在地铁地下结构抗震设计中,采用隔震设计的理念在理论上是可行的;RFPS隔震支座具有良好的耗能和自复位特性,较长的自振周期使其具有必要的震动隔离能力;地铁车站中柱柱顶设置RFPS支座后,可以大幅度减少结构(尤其是中柱)的内力和变形,且无需担心隔震部位会出现大变形;适当选取圆弧滑道半径和滚动摩擦系数值,隔震效率可达到5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隔震 辊轴摩擦摆(RFPS) 地震响应 拉格朗日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黏质粉土三轴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侯世伟 路德春 +1 位作者 杜修力 许成顺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48-553,共6页
利用北京地铁十号线某段的重塑黏质粉土试样,采用英国GDS的多功能静三轴仪分别进行了固结排水和固结不排水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了该种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并给出了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与模型参数。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使用Mohr-Coulom... 利用北京地铁十号线某段的重塑黏质粉土试样,采用英国GDS的多功能静三轴仪分别进行了固结排水和固结不排水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了该种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并给出了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与模型参数。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使用Mohr-Coulomb模型、Druker-Prager模型和修正剑桥模型模拟了土样三轴试验的破坏过程,分析了剪胀特性对土样破坏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修正剑桥模型不能反映土的剪胀特性,而Mohr-Coulomb模型、Druker-Prager模型则过大地考虑了土的剪胀特性;考虑剪胀性的模型计算固结排水情况易出现剪切带,而不能考虑剪胀性的模型计算固结不排水情况易出现剪切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质粉土 三轴压缩 数值模拟 修正剑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贴下穿地下工程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5
10
作者 陶连金 刘春晓 +1 位作者 许有俊 郝志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82-1489,共8页
为深入了解国内密贴下穿地铁建设的研究进展,对目前国内主要密贴下穿工程进行汇总和文献调研,围绕工程特点、施工工法及沉降控制关键技术、变形内力影响规律和抗震分析几方面进行总结,找出了目前国内密贴下穿工程中存在的空白点和薄弱点... 为深入了解国内密贴下穿地铁建设的研究进展,对目前国内主要密贴下穿工程进行汇总和文献调研,围绕工程特点、施工工法及沉降控制关键技术、变形内力影响规律和抗震分析几方面进行总结,找出了目前国内密贴下穿工程中存在的空白点和薄弱点.笔者认为现有研究在不同施工方法的适用性、工法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施工步序的变形分配与受力转换、施工的沉降机理及抗震分析等几方面仍存在不足,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更好地指导工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贴下穿 施工工法 沉降控制 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非均质饱和土中楔形桩水平振动解析模型与解答
11
作者 梁志孟 崔春义 +2 位作者 许成顺 辛宇 王本龙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89-898,共10页
基于Biot动力固结方程和Novak平面应变理论,考虑桩周饱和土体施工扰动效应,建立水平振动作用下径向非均质饱和土-楔形桩耦合力学模型。通过引入势函数法、Laplace变换法和分离变量法推导出桩顶水平动力阻抗的解析解,进而将推导所得解退... 基于Biot动力固结方程和Novak平面应变理论,考虑桩周饱和土体施工扰动效应,建立水平振动作用下径向非均质饱和土-楔形桩耦合力学模型。通过引入势函数法、Laplace变换法和分离变量法推导出桩顶水平动力阻抗的解析解,进而将推导所得解退化并与已有文献解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其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参数化分析探讨桩身参数和施工扰动效应对楔形桩水平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桩-土系统层段数达到100后,桩顶水平动力阻抗趋于稳定;随着桩周饱和土体软化程度和范围的增大,楔形桩桩顶水平动力阻抗均减小,而楔形桩桩身水平位移和桩身弯矩均增大;通过多方面退化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分析模型及解析解答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振动 径向非均质 动力阻抗 饱和土 楔形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大型地下空间结构地震风险评估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安军海 陶连金 +2 位作者 安林轩 边金 李积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18-123,共6页
城市大型地下空间结构引领着未来地下工程开发的新趋势,其抗震性能已成为工程及学术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数值仿真分析的计算结果,提出了适合大型地下空间结构的地震风险评估体系,首次构建了评估指标,利用权重系数法确定了各评价指... 城市大型地下空间结构引领着未来地下工程开发的新趋势,其抗震性能已成为工程及学术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数值仿真分析的计算结果,提出了适合大型地下空间结构的地震风险评估体系,首次构建了评估指标,利用权重系数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评估项目实践,采用模糊语言描述进行了风险等级的划分,进而建立了适合地下结构地震风险评估的控制流程并进行了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数值仿真分析的地震风险评估体系能够直观地呈现结构地震破坏机制,有效地进行风险溯源,从而给出合理的风险等级和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获得满意的风险评估结果。地震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为城市大型复杂地下结构的地震风险预测相关指南规范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结构 数值仿真分析 地震风险评估 评估指标 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土钉支护在近接高速公路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明聚 张文宇 +1 位作者 杜修力 李凤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4-178,共5页
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可以减小基坑变形,防止紧邻道路、管线、建(构)筑物产生较大变形.给出土钉与锚杆、微型桩复合支护在近接高速公路基坑工程中应用实例,阐述该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测技术要点.考虑高速公路汽车荷载计算了不同工况的基坑... 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可以减小基坑变形,防止紧邻道路、管线、建(构)筑物产生较大变形.给出土钉与锚杆、微型桩复合支护在近接高速公路基坑工程中应用实例,阐述该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测技术要点.考虑高速公路汽车荷载计算了不同工况的基坑稳定安全系数,给出变形控制标准及控制措施.针对碎石和填土分层交替填筑、软硬不均地层,采用套管跟进进行钻孔,有效克服了卡钻现象.监测表明,基坑顶部高速公路路面最大水平位移控制在了10mm以内,满足控制标准的要求;锚杆支护是控制水平位移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土钉 微型桩 基坑工程 近接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区间与车站火灾多功能模型实验平台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樊洪明 赵耀华 张丹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8-92,共5页
从烟气流动控制微分方程出发,利用量纲分析导出建立地铁实验系统的相似准则数,给出建立模型实验的相似律,据此建立几何比例为1∶8的地铁区间与车站多功能模型实验平台。该平台分为地铁区间和地铁车站两个部分,具备全面研究地铁火灾科学... 从烟气流动控制微分方程出发,利用量纲分析导出建立地铁实验系统的相似准则数,给出建立模型实验的相似律,据此建立几何比例为1∶8的地铁区间与车站多功能模型实验平台。该平台分为地铁区间和地铁车站两个部分,具备全面研究地铁火灾科学问题和火灾工程问题的功能:定量火灾场景,火灾实时监测与预警,烟气流动规律,温度分布特性,通风排烟模式。在该实验台上进行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缩尺模型实验所获得的数据真实可信,能较好地反映火灾烟气运动规律。本实验台的建立对于地下空间火灾科学理论研究及火灾工程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火灾 烟气流动 相似模型 模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旋喷桩技术在莞惠城际铁路浅埋暗挖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明聚 李方 +1 位作者 李海 刘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69,共3页
以东莞至惠州城际铁路GZH-4标下穿砂层不良地质地段为例,根据现场具体工程地质条件建立数值模型,模拟对比分析了单排旋喷桩、双排旋喷桩和小导管注浆三种超前支护技术对浅埋暗挖隧道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排水平旋喷桩超前支护... 以东莞至惠州城际铁路GZH-4标下穿砂层不良地质地段为例,根据现场具体工程地质条件建立数值模型,模拟对比分析了单排旋喷桩、双排旋喷桩和小导管注浆三种超前支护技术对浅埋暗挖隧道地表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排水平旋喷桩超前支护效果更好。对单排水平旋喷桩超前支护技术在此工程应用中的施作范围、施工参数选取及施工组织要求等予以分析,并把实际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实践证明水平旋喷桩能有效控制浅埋暗挖隧道因施工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旋喷桩 浅埋暗挖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简易垃圾填埋场特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志红 孙保卫 +1 位作者 纪华 曲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16-1120,共5页
为了研究北京地区典型简易垃圾填埋场垃圾体的内部特征,在现场测定了垃圾体内部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并在室内测定了垃圾体的成分、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随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对于填埋深度较浅的垃圾场,垃圾体内部温度随填埋深度增加... 为了研究北京地区典型简易垃圾填埋场垃圾体的内部特征,在现场测定了垃圾体内部温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并在室内测定了垃圾体的成分、含水率和有机质含量随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对于填埋深度较浅的垃圾场,垃圾体内部温度随填埋深度增加而降低,填埋深度较深的垃圾场,垃圾体内部温度则随填埋深度的增加而提高,但达到某一峰值后又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有机质随填埋深度增加而减小;含水量随着有机质质量分数的增加表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垃圾填埋场 温度 含水率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基坑工程钢支撑活络端偏心受压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明聚 谢治天 +1 位作者 李鹏飞 郭彩霞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6-116,共11页
为研究基坑工程钢支撑体系中活络端的偏心受压性能,建立有限元模型,经试验结果验证后,开展一系列的数值模拟,系统研究偏心距、试件的关键参数等对活络端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轴向承载性能和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络端的偏心距不应... 为研究基坑工程钢支撑体系中活络端的偏心受压性能,建立有限元模型,经试验结果验证后,开展一系列的数值模拟,系统研究偏心距、试件的关键参数等对活络端在偏心荷载作用下的轴向承载性能和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络端的偏心距不应超出箱型体外边缘;箱型体间的缀板能够有效提升活络端的抗弯性能;活络端承载性能和抗弯性能随钢楔长度、钢楔宽度、钢板厚度和箱型体长度的增加而提高;且改变钢板厚度能明显改善活络端的承载性能和抗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钢支撑 活络端 偏心受压 有限元分析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诱发地面塌陷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明聚 晋刘杰 +1 位作者 周秋华 刘义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8-573,共6页
以城市浅埋暗挖隧道上覆地层为状态量,隧道埋深、开挖直径、地下水位、上覆地层厚度等为控制量,基于突变理论建立城市浅埋暗挖隧道塌方的突变模型,揭示浅埋暗挖隧道地面塌方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比如随着地下水位的升高,浅埋隧道... 以城市浅埋暗挖隧道上覆地层为状态量,隧道埋深、开挖直径、地下水位、上覆地层厚度等为控制量,基于突变理论建立城市浅埋暗挖隧道塌方的突变模型,揭示浅埋暗挖隧道地面塌方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比如随着地下水位的升高,浅埋隧道发生塌方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利用该模型可得到城市浅埋暗挖隧道发生坍塌时,上覆地层地面沉降的临界值。以此上覆地层地面沉降临界值为隧道是否发生塌方的判定依据,结合广东莞惠城际铁路城市浅埋暗挖隧道工程的现场情况以及FLAC3D数值模拟,得出该模型预测沉降临界值与现场实测数据以及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暗挖隧道 突变理论 预测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井下加速度反应谱比值与地脉动HVSR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王玉石 张雅琼 +2 位作者 李小军 李敏 段建斌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1-641,共11页
尽管地脉动水平/竖向傅里叶幅值谱比(HVSR)法尚存在基础理论欠缺,但已被广泛应用于场地条件参数估计与地震动场地效应研究中。对地脉动HVSR予以改进,建立用之估计地震动作用下地表/井下加速度反应谱比值(SBSRa)的经验方法,可使利用地脉... 尽管地脉动水平/竖向傅里叶幅值谱比(HVSR)法尚存在基础理论欠缺,但已被广泛应用于场地条件参数估计与地震动场地效应研究中。对地脉动HVSR予以改进,建立用之估计地震动作用下地表/井下加速度反应谱比值(SBSRa)的经验方法,可使利用地脉动现场观测数据估计地震动放大系数成为可能,进而为地震动场地效应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基于日本KiK-net台网中699个台站的296958组强震动加速度记录,利用地震P波到时之前的地脉动数据,提取出稳定的地脉动HVSR,统计其与地震动强度较小时SBSRa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二者形状相似、卓越频率相近;采用频率归一化方法获得分类型的地脉动HVSR经验修正系数,并据此提出一种利用地脉动HVSR预测地震动SBSRa的建议方法。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建议方法所预测的地震动SBSRa具有工程可接受的精度,超75%台站的地震动SBSRa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Jaccard相似系数在0.58以上,验证了利用地脉动HVSR粗略估计地震动强度较小时SBSRa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 场地效应 地表/井下反应谱比值 地脉动HVSR 强震动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数据驱动的在役高桩码头结构可靠度评估
20
作者 张鹏 刘伟 +3 位作者 崔春义 许成顺 季则舟 尤再进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8-474,619,共8页
为实现在役高桩码头结构安全性能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测数据与广义Pareto分布(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简称GPD)模型的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首先,基于高桩码头桩基结构响应信息建立广义Pareto分布概率模型,分别采用超阈值均... 为实现在役高桩码头结构安全性能评价,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测数据与广义Pareto分布(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简称GPD)模型的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首先,基于高桩码头桩基结构响应信息建立广义Pareto分布概率模型,分别采用超阈值均值图法、Hill图法、最小均方误差法和峰度法确定GPD概率模型的阈值参数;其次,结合滤过泊松过程得到桩基结构响应极值的概率分布函数;最后,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得到高桩码头整体桩基结构的失效概率及可靠度指标。实例验证结果表明:GPD模型对高桩码头整体桩基结构的弯矩数据的尾部数据拟合效果较好,并能够比较准确地建立高桩码头整体桩基结构弯矩极值的概率分布函数;当服役基准期为50 a时,计算得到高桩码头整体桩基结构抗弯能力的可靠度指标为3.854,满足目标可靠度指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桩码头 结构可靠度 弯矩极值 广义PARETO分布 滤过泊松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