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年北京市空气质量特征及PM_(2.5)传输规律 被引量:14
1
作者 崔继宪 郎建垒 +3 位作者 陈添 张大伟 王占山 程水源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47-1556,共10页
为研究北京市空气质量特征以及PM_(2.5)区域传输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北京不同类型空气质量评价点——昌平、官园、古城、东四环、榆垡等监测点的2016年监测数据,探讨了PM_(2.5)、SO_2、NO_2、CO及O_(3-1h)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 为研究北京市空气质量特征以及PM_(2.5)区域传输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北京不同类型空气质量评价点——昌平、官园、古城、东四环、榆垡等监测点的2016年监测数据,探讨了PM_(2.5)、SO_2、NO_2、CO及O_(3-1h)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采用HYSPLIT模型分析了不同季节的气流来向,并利用WRF-CAMx-PSAT模型定量估算了北京不同季节典型污染过程的区域PM_(2.5)传输贡献.结果表明,与2011—2015年相比,2016年北京市气象扩散条件较为有利,气温、能见度、湿度、风速、气压年均值分别增加了5. 6%、8. 7%、3. 6%、-4. 0%、0. 03%.此外,春、夏、冬三季偏南气流轨迹占比较小,分别为14%、9%和4%.年内变化显示,O_(3-1h)4—9月份质量浓度水平较高,PM_(2.5)、NO_2、CO和SO_2冬季日均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NO_2、PM_(2.5)和CO_2月份月均质量浓度最低.从空间分布来看,PM_(2.5)、SO_2、O_(3-1h)和CO呈现南高北低且非均匀分布,而NO_2则城区高于郊区.从气象因素与污染物的相关性来看,PM_(2.5)与相对湿度、O_3与温度、CO与相对湿度均呈明显正向线性相关,与SO_2相比,NO_2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较好.同时,通过对典型污染过程进行PM_(2.5)传输规律的分析发现,北京市PM_(2.5)主要来自本地源排放,贡献率达36. 4%~56. 8%,而河北、天津以及京津冀地区对北京区域传输也较为明显,贡献率分别为22. 6%~47. 9%、3. 16%~17. 8%和9. 7%~16.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向轨迹 气象因素 空气质量 相关性分析 区域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