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污水SBR法短程生物脱氮系统硝化菌群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杨庆 彭永臻 +3 位作者 曾薇 杨岸明 Hiroyasu Satoh Takashi Mino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43-848,共6页
为了研究实时控制对短程生物脱氮中试系统内硝化菌群结构组成的影响,在考察系统常温条件下处理城市污水时短程硝化效果的同时,采用FISH、PCR-DGGE和PCR-克隆序列(Cloning Sequencing)分子生物学方法对SBR中试系统(有效容积为54 m^3)硝... 为了研究实时控制对短程生物脱氮中试系统内硝化菌群结构组成的影响,在考察系统常温条件下处理城市污水时短程硝化效果的同时,采用FISH、PCR-DGGE和PCR-克隆序列(Cloning Sequencing)分子生物学方法对SBR中试系统(有效容积为54 m^3)硝化菌群中的氨氧化菌(AOB)和亚硝酸氧化菌(NOB)进行定性与定量化分析.FISH结果表明,在短程脱氮系统中,AOB相比于NOB已成为明显的优势菌群,占总菌群的3%~12%;且没有检测出NOB.PCR-DGGE结果表明,SBR短程脱氮中试系统中的AOB均以Nitrosomonas-like为主.污泥样品的PCR-Cloning-Sequencing结果表明,所有的克隆相似于Nitrosomonas,其中60%以上的克隆相似于Nitro- somonas europa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短程生物脱氮 Fish PCR-DGGE PCR-克隆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熟化发酵污泥再发酵产酸及脱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金宝丹 王淑莹 +1 位作者 邢立群 袁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8-204,共7页
为了了解熟化发酵污泥的性能及挖掘其剩余有机碳源和能源,向熟化发酵污泥中投加Na Cl与Na OH对熟化发酵污泥再发酵。通过投加0、5、15、20 g/L Na Cl,分别考察不同盐度对熟化发酵污泥再发酵性、内碳源再提取情况及脱水性的影响。结果表... 为了了解熟化发酵污泥的性能及挖掘其剩余有机碳源和能源,向熟化发酵污泥中投加Na Cl与Na OH对熟化发酵污泥再发酵。通过投加0、5、15、20 g/L Na Cl,分别考察不同盐度对熟化发酵污泥再发酵性、内碳源再提取情况及脱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初期,5、15及20 g/L Na Cl试验组与0 g/L Na Cl试验组相比均可以促进熟化发酵污泥EPS释放且生成挥发性脂肪酸,其中熟化发酵污泥再发酵与原熟化发酵污泥相比水解率可提高36%,酸化率可提高34%,氨化率可提高40%。发酵后期5 g/L试验组与0、15及20 g/L Na Cl试验组相比加速EPS和可挥发性脂肪酸分解,同时发现,NH+4-N含量随着盐度提高而增加,PO3-4-P含量随着盐度浓度的增大而降低。熟化发酵污泥再发酵后5g/L Na Cl条件下可改善发酵污泥脱水性,15及20 g/L条件下恶化了发酵污泥脱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化发酵污泥 发酵 盐度 挥发性脂肪酸 脱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沙河流域水文情势模拟与分析
3
作者 薛同来 张为堂 彭永臻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20,共4页
怀沙河是北台上水库入库河流,作为北京市应急水源,其水文情势对首都供水保障有重要影响。运用NAM模型构建了怀沙河降雨-径流过程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模拟结果和实测流量过程能够较好的吻合,模拟精度纳西效率系数为0.642。利用该... 怀沙河是北台上水库入库河流,作为北京市应急水源,其水文情势对首都供水保障有重要影响。运用NAM模型构建了怀沙河降雨-径流过程模型,对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模拟结果和实测流量过程能够较好的吻合,模拟精度纳西效率系数为0.642。利用该模型对怀沙河流域局地暴雨洪水过程及洪水的淹没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后认为,流域出口处的最大流量是30.8m3/s,与西沟水文站观测的最大流量31.0m3/s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M模型 降雨 径流DEM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污水实时控制策略实现短程脱氮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韦世凡 陈瑜 +3 位作者 李军 刘国洋 胡家玮 赵白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96,共4页
短程脱氮工艺可减少25%的曝气量和40%的有机碳源。然而,对于低C/N比的城市生活污水常温下较难实现短程脱氮以及维持稳定。本研究利用实时控制策略常温下处理生活污水经过30 d的驯化实现了短程脱氮。SBR曝气结束后亚硝氮积累率超过95%,... 短程脱氮工艺可减少25%的曝气量和40%的有机碳源。然而,对于低C/N比的城市生活污水常温下较难实现短程脱氮以及维持稳定。本研究利用实时控制策略常温下处理生活污水经过30 d的驯化实现了短程脱氮。SBR曝气结束后亚硝氮积累率超过95%,成功的将大部分亚硝化细菌(NOB)从系统中淘洗掉,氨氧化菌(AOB)成为了优势菌属。SEM分析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系统中大部分以杆状亚硝化单胞菌(约为1μm)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脱氮 实时控制 氨氧化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氮比对AAO-BAF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为堂 薛晓飞 +3 位作者 庞洪涛 张杰 李冬 彭永臻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925-1930,共6页
AAO-BAF工艺由厌氧-缺氧-好氧反应器和曝气生物滤池组成,属于外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调节进水COD浓度(从211 mg·L-1增加到675 mg·L-1),研究了进水COD和TN的比(C/N)对AAO-BAF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 AAO-BAF工艺由厌氧-缺氧-好氧反应器和曝气生物滤池组成,属于外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调节进水COD浓度(从211 mg·L-1增加到675 mg·L-1),研究了进水COD和TN的比(C/N)对AAO-BAF工艺运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有机物浓度低或高,可以通过限制厌氧释磷量或竞争AAO反应器缺氧区的NO-3,从而影响工艺的反硝化除磷效果。当进水C/N大于4,小于7时,AAO-BAF工艺对COD、TN和PO43-的去除率分别可达86%、78%和90%以上。很高的C/N(如9.5)会使缺氧区内存在大量挥发性脂肪酸(VFA),导致普通反硝化菌迅速消耗反硝化聚磷菌(DPAOs)的电子受体N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AO 外硝化 反硝化除磷 生活污水 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 被引量:69
6
作者 祝贵兵 彭永臻 郭建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52-1557,共6页
为防止湖泊和其他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各城市污水处理厂均应用新的运行方法和控制策略进行脱氮除磷.随着新的微生物处理技术的介入,污水处理设施的功效得到显著提高.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应用于处理高氨氮质量浓度和低C/N比污水时,在... 为防止湖泊和其他受纳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各城市污水处理厂均应用新的运行方法和控制策略进行脱氮除磷.随着新的微生物处理技术的介入,污水处理设施的功效得到显著提高.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应用于处理高氨氮质量浓度和低C/N比污水时,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均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成功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的关键是将硝化反应控制并维持在亚硝酸盐阶段,不进行亚硝酸盐至硝酸盐的转化.从不同角度对成功实现、维持和应用短程硝化反硝化技术的方法进行探讨,主要包括控制DO质量浓度、调节污泥龄、反应温度、系统pH、底物负荷、工艺运行方式、抑制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生物脱氮 短程硝化 反硝化 SHARON工艺 短程硝化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段HRT对A_2N工艺反硝化除磷脱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令云芳 王淑莹 +1 位作者 王伟 王亚宜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4-47,共4页
为了考察厌氧段水力停留时间(HRT)对A2N工艺反硝化除磷脱氮效果的影响,采用连续流双污泥反硝化除磷脱氮装置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厌氧段在不同HRT时系统的除磷脱氮效果,以及厌氧段不同HRT对系统处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段... 为了考察厌氧段水力停留时间(HRT)对A2N工艺反硝化除磷脱氮效果的影响,采用连续流双污泥反硝化除磷脱氮装置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厌氧段在不同HRT时系统的除磷脱氮效果,以及厌氧段不同HRT对系统处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段是A2N工艺实现反硝化除磷脱氮的关键阶段。当厌氧段的HRT过长时,虽然溶解性PO43-的总释放量增加,但是后续的缺氧吸磷量和总氮的去除量并没有相应地增加。厌氧段的HRT时间过短,反硝化聚磷菌(DPB)在此对进水中易降解COD(CODRB)吸收不完全,导致后续缺氧吸磷量下降,同时影响了系统的除磷和脱氮效果。在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水质时,厌氧段的HRT为2h即可满足除磷和脱氮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停留时间(HRT) 厌氧段 易降解COD(CODRB) 反硝化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碱预处理和碱性强度对剩余污泥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彭永臻 邢立群 +1 位作者 金宝丹 王淑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7-284,共8页
为改善污泥发酵性能,提高发酵的产酸量,在25℃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碱度(碱性(pH=10)、强碱性(pH=12)和强碱预处理(pH=12)-碱性(pH=10)对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相比于碱性发酵,强碱性发酵和强碱预处理-碱性发酵均... 为改善污泥发酵性能,提高发酵的产酸量,在25℃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碱度(碱性(pH=10)、强碱性(pH=12)和强碱预处理(pH=12)-碱性(pH=10)对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相比于碱性发酵,强碱性发酵和强碱预处理-碱性发酵均提高了SCOD、DNA、蛋白质和多糖的产量,从而为产酸菌提供了更多的产酸基质.同时发现,强碱性发酵抑制了产酸菌的活性,导致其产酸量远远低于碱性发酵,但是在强碱预处理-碱性发酵过程中,短链脂肪酸(SCFAs)和乙酸的产量均得到大幅度提高,较碱性发酵分别提高了20.00%和23.00%.显然,强碱预处理-碱性发酵更有利于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短链脂肪酸 厌氧发酵 碱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硝化颗粒污泥的培养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凌云 彭永臻 +2 位作者 吴蕾 王淑莹 马勇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9-123,共5页
在SBR反应器中,接种普通活性污泥,以沉降时间为选择要素,逐渐提高氨氮负荷成功培养了以氨氧化细菌(AOB)为优势菌的好氧硝化颗粒污泥,其形态近似为球形或椭圆形,平均粒径1.1mm,平均沉降速率为1.9cm·S-1,SVI在18.2~31.... 在SBR反应器中,接种普通活性污泥,以沉降时间为选择要素,逐渐提高氨氮负荷成功培养了以氨氧化细菌(AOB)为优势菌的好氧硝化颗粒污泥,其形态近似为球形或椭圆形,平均粒径1.1mm,平均沉降速率为1.9cm·S-1,SVI在18.2~31.4mL·g-1之间,对氨氮的去除率达95%,亚硝酸盐积累率维持在809/6~90%。颗粒污泥形成后,氨氧负荷达到了0.0455kgNH4+-N(kgMLSS·d)-1,与启动期相比,提高了4.55倍。分子生物学FISH技术对颗粒污泥茵群结构的定量分析表明,AOB占全部茵群的14.9oA左右,NoB占0.89oA左右。反应初期高FA和反应后期高FNA的共同作用可能是该研究中实现和维持稳定短程硝化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短程硝化 氨氧化细菌 游离氨 游离亚硝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硝化最优曝气时间控制与硝化种群调控 被引量:16
10
作者 彭永臻 杨岸明 +1 位作者 李凌云 吴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105,共5页
为确定实现短程硝化的最优曝气时间,采用3个平行的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处理生活污水,在pH为7.9~8.0时,"氨谷"出现前t/2、t/4、t/8(t为曝气时间)停止曝气,实现短程硝化.运行145 d后,系统亚硝态氮积累率分别提高到50%、65%、... 为确定实现短程硝化的最优曝气时间,采用3个平行的序批式间歇反应器(SBR)处理生活污水,在pH为7.9~8.0时,"氨谷"出现前t/2、t/4、t/8(t为曝气时间)停止曝气,实现短程硝化.运行145 d后,系统亚硝态氮积累率分别提高到50%、65%、90%.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定量分析表明,反应器中氨氧化菌(AOB)的比例都有不同程度提高,3#SBR最为显著,AOB、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占全菌的比例分别为3.89%、0.27%,AOB为硝化菌群中的优势菌.最优曝气时间控制协同游离氨(FA)抑制作用可能是快速实现和维持短程硝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曝气时间 硝化种群调控 亚硝态氮积累率 短程硝化反硝化 序批式间歇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BAF连续流反硝化除磷系统的运行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为堂 侯锋 +3 位作者 刘青松 邵彦青 薛晓飞 彭永臻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087-4092,共6页
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室温下的50 d连续运行试验,考察厌氧/缺氧过程耦合曝气生物滤池的双污泥反硝化除磷系统(AA-BAF)的除污染物效能以及运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AA-BAF系统对COD、氨氮和TN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而除磷性能在... 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通过室温下的50 d连续运行试验,考察厌氧/缺氧过程耦合曝气生物滤池的双污泥反硝化除磷系统(AA-BAF)的除污染物效能以及运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AA-BAF系统对COD、氨氮和TN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而除磷性能在后期出现恶化。试验期间COD、氨氮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99%和79%;试验初期(1-30 d)PO4^3--P的去除率约为80%,之后迅速降低至试验末的40%以下。进水中的大部分可利用的COD在AA反应器中得到了有效利用,并且BAF出水回流液中的NO3^--N在缺氧区内被完全去除。AA反应器出水COD和NO3^--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50 mg/L和0.3 mg/L。当AA反应器出水中NO3^--N质量浓度小于0.3 mg/L时,出水PO4^3--P质量浓度大于0.5 mg/L。完全依靠反硝化除磷的AA-BAF连续流系统处理实际生活污水时,不仅不能保证磷的达标排放,而且不能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双污泥系统 污泥沉降性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聚磷颗粒污泥的培养与丝状菌膨胀控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蕾 彭永臻 +3 位作者 王淑莹 马勇 霍明昕 张蕾蕾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58-1066,共9页
在序批式SBR反应器中接种普通活性污泥,通过厌氧/好氧交替的运行方式,以沉降时间作为选择要素,经过人工配水快速实现污泥颗粒化(阶段I)、实际生活污水稳定维持(阶段Ⅱ)以及提高P(P)/p(COD)强化富集聚磷菌(阶段Ⅲ)3个阶... 在序批式SBR反应器中接种普通活性污泥,通过厌氧/好氧交替的运行方式,以沉降时间作为选择要素,经过人工配水快速实现污泥颗粒化(阶段I)、实际生活污水稳定维持(阶段Ⅱ)以及提高P(P)/p(COD)强化富集聚磷菌(阶段Ⅲ)3个阶段,成功培养出聚磷能力良好的好氧颗粒污泥,并稳定运行352周期.模拟废水水质成份单一且易降解是造成好氧颗粒污泥在阶段I后期发生膨胀的主要原因,变换水质为实际生活污水可有效控制丝状菌的过度生长,利于维持系统稳定.成熟的好氧颗粒污泥近似为球形,平均粒径0.8mm,平均沉降速率为2.0cm/s,SVI在17~30mL/g,平均除磷效率在90%以上.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对颗粒污泥种群结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聚磷菌约占总菌的51.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污泥 聚磷菌 丝状菌膨胀 SBR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发酵液投加率对A^2O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永臻 邢立群 +1 位作者 金宝丹 王淑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84-1590,共7页
为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不足、生物脱氮除磷效果较差及剩余污泥产量较大的问题,采用不断提高碱性发酵液投加率的方式,考察了碱性发酵液对A^2O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碱性发酵液投加率的不断增加,A^2O系统进水p... 为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碳源不足、生物脱氮除磷效果较差及剩余污泥产量较大的问题,采用不断提高碱性发酵液投加率的方式,考察了碱性发酵液对A^2O系统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碱性发酵液投加率的不断增加,A^2O系统进水pH值不断增大,COD和NH_4^+-N去除率基本不变,而TN和PO_4^(3-)-P的去除率略微下降.外碳源全部由发酵液提供后,系统COD、NH_4^+-N、TN和PO_4^(3-)-P的去除率分别为87.00%、98.86%、79.73%和80.92%,NH_4^+-N、TN和PO_4^(3-)-P的去除量较单独投加乙酸钠时分别提高24.93%、19.05%和86.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WAS) 碱性发酵液 脱氮除磷 短链脂肪酸(SC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