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遗产的施工技术分析及保护措施加固效果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谦 杨昌鸣 +2 位作者 陆继广 徐英晋 王启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11339-11346,共8页
为严格控制地表沉降,最大限度地减小施工对不可复制建筑遗产的影响,结合郑州地铁3号线近距离侧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七纪念塔的实际工程,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建立隧道-土体-建筑遗产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盾构施工前... 为严格控制地表沉降,最大限度地减小施工对不可复制建筑遗产的影响,结合郑州地铁3号线近距离侧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七纪念塔的实际工程,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的方法,建立隧道-土体-建筑遗产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盾构施工前二七纪念塔周边加固效果、施工技术参数优化、施工现场实测值与数值计算值对比分析;验证了排桩加固效果、施工技术参数选取的合理性、数值计算和监测数据的一致性。结果表明:适宜的加固措施和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地表沉降,保证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遗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施工 建筑遗产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念辨析的我国历史地段的内涵及分类探析
2
作者 戴俭 卢钖钖 +2 位作者 戎卿文 鞠德东 王巍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43,53,共8页
文章首先梳理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宪章、公约、宣言等国际文件和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6个历史遗产保护代表性国家以及我国历史地段相关概念的产生过程,其次从适用范围、内涵范畴、概念类型、内容分类4个方... 文章首先梳理了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国际宪章、公约、宣言等国际文件和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6个历史遗产保护代表性国家以及我国历史地段相关概念的产生过程,其次从适用范围、内涵范畴、概念类型、内容分类4个方面对其进行解读与对比,最后根据内容解读与对比,对我国历史地段的保护层次与内涵、内容分类及分级进行思考与探索。文章建议将我国“历史地段”概念调整为“历史(文化)地段”以及对应的英文翻译,勾勒了2个等级10种分类的历史文化地段内容框架,以期对未来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中的历史地段概念的判定与保护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段 历史文化街区 遗产保护 概念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施工影响下邻近建筑遗产安全风险评估 被引量:7
3
作者 王谦 杨昌鸣 陆继广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9615-9621,共7页
建筑遗产风险评估是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为应对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建筑遗产造成的影响,快速、准确地对建筑遗产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很有必要。应用物元理论方法研究了地铁施工影响下的建筑遗产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建筑遗产风险评估是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为应对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建筑遗产造成的影响,快速、准确地对建筑遗产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很有必要。应用物元理论方法研究了地铁施工影响下的建筑遗产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并对工程实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客观实际,可同时用于安全风险排序和安全风险评估,可利用计算机进行编程,高效可靠。可见物元理论应用于安全风险评估的可行性,同时为同类项目进行风险评估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遗产 物元模型 层次分析法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檐歇山顶叠加暗廊转经道形制的河湟地区藏传佛教殿堂研究
4
作者 李江 杨菁 +1 位作者 刘源 李宁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60,共12页
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关键过渡地带的河湟地区,是汉、藏文化碰撞与融合的重要场所。西藏地区于吐蕃时期所形成的暗廊转经道和中原地区于宋金时期所发展出的重檐歇山顶,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结构类型在河湟地区相互叠加组合,产生了一种独... 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关键过渡地带的河湟地区,是汉、藏文化碰撞与融合的重要场所。西藏地区于吐蕃时期所形成的暗廊转经道和中原地区于宋金时期所发展出的重檐歇山顶,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结构类型在河湟地区相互叠加组合,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藏传佛教殿堂建筑类型,在结构形制、营造做法等方面体现出汉、藏传统建筑相互嫁接、彼此借鉴的鲜明特色,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建筑异彩纷呈的营造形式。处于河湟地区这一藏传佛教向外传播起始阶段的汉藏结合式佛殿类型,填补了中国民族建筑研究、地域建筑研究的关键中间过渡环节,并有力见证了多元民族建筑文化共同推进中国传统建筑的不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湟地区 藏传佛教殿堂 重檐歇山顶 暗廊转经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