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双跨视角相关性检测的多视角子空间聚类
1
作者
郭继鹏
徐世龙
+3 位作者
龙家豪
王友清
孙艳丰
尹宝才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6,共10页
随着多媒体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多视角数据越来越常见。相比于单视角数据,多视角数据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描述信息,提高样本结构信息的挖掘效率。针对多视角子空间聚类任务,提出基于双跨视角相关性检测的多视角子空间聚类算法。首先...
随着多媒体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多视角数据越来越常见。相比于单视角数据,多视角数据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描述信息,提高样本结构信息的挖掘效率。针对多视角子空间聚类任务,提出基于双跨视角相关性检测的多视角子空间聚类算法。首先,考虑噪声干扰和高维数据冗余性对多视角聚类效果的影响,采用线性投影变换来获得原始数据的低维低冗余潜在表示,并利用其进行自表示学习获得准确的子空间表示。其次,为了充分挖掘多视角数据的互补性信息,对潜在特征表示和子空间表示进行跨视角相关性关系检测,具体为:将多视角潜在特征视为低层次表示,利用希尔伯特-施密特独立性准则(HSIC)探索和保留多视角特征的多样性属性;对于包含一致的高层次聚类结构信息的多视角子空间表示,引入低秩张量约束充分捕获跨视角高阶相关性关系和互补性信息。最后,采用增广拉格朗日乘子交替方向极小化算法求解模型的优化问题。在真实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对比方法中的次优方法相比,该算法在6个基准数据集上的聚类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00、3.60、1.90、2.00、7.50和1.90百分点,该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视角子空间聚类
双跨视角相关性检测
低秩张量学习
张量核范数
一致性
互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iO_(2)/ZnS的宽带反射镜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研究
2
作者
闫晓东
苏金宝
+3 位作者
吴博
刘莹
邓军
解意洋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5-164,共10页
研究了具有SiO_(2)/ZnS宽带反射镜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通过仿真分析了SiO_(2)/ZnS材料组合的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结构,结果表明该DBR结构可通过较少周期数实现宽反射带特性。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室温下沉积SiO_(2)/ZnS DBR...
研究了具有SiO_(2)/ZnS宽带反射镜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通过仿真分析了SiO_(2)/ZnS材料组合的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结构,结果表明该DBR结构可通过较少周期数实现宽反射带特性。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室温下沉积SiO_(2)/ZnS DBR,反射谱测试结果显示,SiO_(2)/ZnS DBR的反射带宽可达209 nm。同时,在VCSEL器件表面沉积了中心波长为850 nm的DBR结构,所制备的VCSEL在室温下的阈值电流为0.5 mA,峰值功率为1.55 mW。DBR中心波长偏移50 nm以上的器件依旧可以实现稳定激光输出,且不影响其P-I-V特性和光谱特性。文中研究的宽带DBR拥有较大的波长容差,显著降低了DBR生长过程中的工艺精度要求,使得宽带反射镜VCSEL的设计与制造更加灵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宽带布拉格反射镜
SiO_(2)/ZnS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回环检测描述子构建
3
作者
陈嘉平
贾克斌
魏之皓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78,共8页
回环检测是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系统中用于消除地图累积误差的一项关键技术,在自动驾驶与机器人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提升回环检测的效率与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效激光点云回环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
回环检测是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系统中用于消除地图累积误差的一项关键技术,在自动驾驶与机器人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提升回环检测的效率与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效激光点云回环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特性提取频域信息,并设计了自适应融合模块以融合空间和频率特征,从而生成鲁棒的回环描述子。此方法不仅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出卓越的回环检测性能,还对同一场景下不同线束的激光点云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在KITTI数据集上对所提方法开展了广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环境下均展现出优异的回环检测能力,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良好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回环检测
频域信息融合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双跨视角相关性检测的多视角子空间聚类
1
作者
郭继鹏
徐世龙
龙家豪
王友清
孙艳丰
尹宝才
机构
北京
化工
大学
信息科学
与技术
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3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403043)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GZC20230203)
+1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3M74020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4244085)。
文摘
随着多媒体和数据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多视角数据越来越常见。相比于单视角数据,多视角数据可以提供更丰富的描述信息,提高样本结构信息的挖掘效率。针对多视角子空间聚类任务,提出基于双跨视角相关性检测的多视角子空间聚类算法。首先,考虑噪声干扰和高维数据冗余性对多视角聚类效果的影响,采用线性投影变换来获得原始数据的低维低冗余潜在表示,并利用其进行自表示学习获得准确的子空间表示。其次,为了充分挖掘多视角数据的互补性信息,对潜在特征表示和子空间表示进行跨视角相关性关系检测,具体为:将多视角潜在特征视为低层次表示,利用希尔伯特-施密特独立性准则(HSIC)探索和保留多视角特征的多样性属性;对于包含一致的高层次聚类结构信息的多视角子空间表示,引入低秩张量约束充分捕获跨视角高阶相关性关系和互补性信息。最后,采用增广拉格朗日乘子交替方向极小化算法求解模型的优化问题。在真实数据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对比方法中的次优方法相比,该算法在6个基准数据集上的聚类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00、3.60、1.90、2.00、7.50和1.90百分点,该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多视角子空间聚类
双跨视角相关性检测
低秩张量学习
张量核范数
一致性
互补性
Keywords
multi-view subspace clustering
dual cross-view correlation detection
low-rank tensor learning
tensor nuclear norm
consistency
complementarity
分类号
TP391.4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iO_(2)/ZnS的宽带反射镜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研究
2
作者
闫晓东
苏金宝
吴博
刘莹
邓军
解意洋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光电子
技术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5-164,共10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220005,4244103)
北京高等学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资助项目(JWZQ20240102009)
+1 种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资助项目(KM202410005029)
北京市博士后工作经费资助项目(2024-ZZ-25)。
文摘
研究了具有SiO_(2)/ZnS宽带反射镜的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通过仿真分析了SiO_(2)/ZnS材料组合的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镜(DBR)结构,结果表明该DBR结构可通过较少周期数实现宽反射带特性。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室温下沉积SiO_(2)/ZnS DBR,反射谱测试结果显示,SiO_(2)/ZnS DBR的反射带宽可达209 nm。同时,在VCSEL器件表面沉积了中心波长为850 nm的DBR结构,所制备的VCSEL在室温下的阈值电流为0.5 mA,峰值功率为1.55 mW。DBR中心波长偏移50 nm以上的器件依旧可以实现稳定激光输出,且不影响其P-I-V特性和光谱特性。文中研究的宽带DBR拥有较大的波长容差,显著降低了DBR生长过程中的工艺精度要求,使得宽带反射镜VCSEL的设计与制造更加灵活。
关键词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宽带布拉格反射镜
SiO_(2)/ZnS
磁控溅射
Keywords
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
broadband bragg reflector
SiO_(2)/ZnS
magnetron sputtering
分类号
TN248.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回环检测描述子构建
3
作者
陈嘉平
贾克斌
魏之皓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先进
信息
网络
北京
实验室
北京工业大学
计算智能与智能系统
北京
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78,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8YFF01010100)
青海省基础研究计划(No.2020-ZJ-709)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No.4212001)。
文摘
回环检测是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系统中用于消除地图累积误差的一项关键技术,在自动驾驶与机器人技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提升回环检测的效率与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效激光点云回环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变换的多尺度特性提取频域信息,并设计了自适应融合模块以融合空间和频率特征,从而生成鲁棒的回环描述子。此方法不仅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出卓越的回环检测性能,还对同一场景下不同线束的激光点云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在KITTI数据集上对所提方法开展了广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同环境下均展现出优异的回环检测能力,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良好的泛化能力。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回环检测
频域信息融合
深度学习
Keywords
LiDAR
loop closure detection
frequency domain information fusion
deep learning
分类号
TN24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双跨视角相关性检测的多视角子空间聚类
郭继鹏
徐世龙
龙家豪
王友清
孙艳丰
尹宝才
《计算机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SiO_(2)/ZnS的宽带反射镜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研究
闫晓东
苏金宝
吴博
刘莹
邓军
解意洋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回环检测描述子构建
陈嘉平
贾克斌
魏之皓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