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联邦学习的移动通信资源管理:方法、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3
1
作者 孙恩昌 张卉 +2 位作者 何若兰 张冬英 张延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83-793,共11页
由于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FL)具有在参与方不共享数据的情况下即可进行模型训练,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实现有效的资源管理等特点,FL已成为移动通信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对FL在移动通信资源管理中的方法、进展与展... 由于联邦学习(federated learning,FL)具有在参与方不共享数据的情况下即可进行模型训练,在保护数据隐私的同时,实现有效的资源管理等特点,FL已成为移动通信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对FL在移动通信资源管理中的方法、进展与展望进行综述与分析.首先,在引入FL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对FL在分布式无线网络、移动边缘网络、车联网、雾无线接入网络和超密集网络场景中资源管理方法的性能进行讨论,并分析其优缺点;然后,结合FL在移动通信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进展,讨论FL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最后,展望FL在移动通信资源管理领域潜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共享数据 数据隐私 移动通信 资源管理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图书馆知识创新服务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姚远 徐世东 +1 位作者 郝群 卢建秋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0-117,共8页
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因素。高校图书馆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学术科研数据和读者学术行为数据,帮助读者获得学术资源中的隐性知识、掌握前瞻性的研究视野、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提升读者的知识创新能力,从而将图书馆演... 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因素。高校图书馆运用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学术科研数据和读者学术行为数据,帮助读者获得学术资源中的隐性知识、掌握前瞻性的研究视野、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提升读者的知识创新能力,从而将图书馆演变为知识创新服务中心。该文将这种大数据驱动下的知识服务定义为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创新服务,梳理了目前知识服务的现状,提出高校图书馆知识创新服务平台的功能模型,利用大数据技术提供对海量数据的实时分析和挖掘能力、语义网技术提供计算机理解和处理事务的能力和判断与推理能力、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提高自我性能以帮助人类完成那些一开始无法明确定义的任务的能力,来实现八大创新功能:利用可视化知识图谱,呈现知识网络全貌;智能摘要,帮助读者粗加工大量的文本信息;智能构建个人知识专题;关键词联想,激发思维联想;个性化、精准化智能推荐;个人学术轨迹管理与"我的关注领域"呈现;统一检索与全文检索;开放学科语义维护功能。由此,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将站在全数据和智能化的起点上,可望打造为一个创新的服务体系,提供一种全新的服务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知识创新服务 语义网 人工智能 知识图谱 知识关联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魔方密码的图像加密解密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光民 王皓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3-841,共9页
为了提高加密图像的破解难度且不显著增加图像还原时间,提出了一种保护图像数据的方法,它可以解决现存的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动态密码校验技术,其特点是可以扩展密文位数,在明文不变的情况下保证每次产生的密文不同,从而防止密码算法被... 为了提高加密图像的破解难度且不显著增加图像还原时间,提出了一种保护图像数据的方法,它可以解决现存的问题.首先,提出一种动态密码校验技术,其特点是可以扩展密文位数,在明文不变的情况下保证每次产生的密文不同,从而防止密码算法被字典或穷举方法破解,同时可根据计算机系统环境自主调整加密解密性能;其次,提出魔方密码算法,将像素和密码数据重新排列成六面体结构,按照十字轴的形式混淆面与位上的数据,达到加密图像的目的,还原时按照魔方原理以密码数据序列和像素相关性为依据,依次对各个面上的数据进行排列,从而复原已加密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图像隐私泄露和算法被破解,避免神经网络对像素信息进行重放,可以高效地运行在基于网络的图像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穷举攻击 复合混沌 图像加密 可逆信息隐藏 BP神经网络 魔方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WSN的双向身份认证协议及串空间模型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静 赖英旭 +1 位作者 杨胜志 Lina Xu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9-175,共7页
随着工业互联网、智慧农业、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发展,无线传感网络(WSN)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但安全问题也随之凸显。针对无线传感网络中传感器节点易失效、能量和计算存储能力受限等问题,构建了一种基站与传感器节点间的基于状态信息的双... 随着工业互联网、智慧农业、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发展,无线传感网络(WSN)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但安全问题也随之凸显。针对无线传感网络中传感器节点易失效、能量和计算存储能力受限等问题,构建了一种基站与传感器节点间的基于状态信息的双向身份认证协议,其能在满足无线传感网络轻量级和低成本要求的同时确保安全性。协议首先在节点接入阶段基于可信网络连接进行平台可信情况的认证,以验证节点的可信情况并实现节点的加密注册。然后在运行阶段通过重要数据双向认证过程对重要数据的传输过程进行保护,利用定时更新认证确认传感器节点的状态和可靠性。协议允许基站定时检测节点的运行状态信息,及时监测到节点的物理损坏,并利用节点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认证,以进一步增强协议的安全性。同时,该协议还引入了报警机制,该机制可以区分通信错误、节点的物理损坏以及攻击者攻击。本协议降低了认证过程的通信量,引入的报警消息可以增强排障能力。利用串空间模型对协议进行形式化分析,证明了协议的安全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双向身份认证协议能提供较好的安全性,而且发送数据增加的延迟时间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网络可扩展性好。所提方案能够加强网络接入安全并且有效防御来自节点系统内部的攻击,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证协议 无线传感器网络 串空间模型 报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