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仿真实验环境中的物理教学——《照明电路中白炽灯泡功率的测定》教学设计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国
王颖(点评)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照明电路
白炽灯泡
实验环境
教学设计
物理教学
功率
仿真
物理实验室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CO2增加的主要证据
被引量:
1
2
作者
方修琦
孟胜修
《地理教学》
2002年第12期9-10,共2页
过去100多年中全球气候存在变暖的趋势,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2001年的第三次评估报告,全球平均表面温度(陆地表面温度和海洋表面温度的平均)自1861年以来出现显著上升,迄今已增加了0.6±0.2℃。其中,1910~1945年和1976~...
过去100多年中全球气候存在变暖的趋势,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2001年的第三次评估报告,全球平均表面温度(陆地表面温度和海洋表面温度的平均)自1861年以来出现显著上升,迄今已增加了0.6±0.2℃。其中,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两个时段增暖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温室效应
工业
土地利用方式
人类活动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地球形状与大小的三次争论
3
作者
方修琦
孟胜修
《地理教学》
2005年第6期1-3,共3页
“地圆”还是“地方” 古代人的活动范围有限,即使站在山顶上,也只能看到地球表面很小的一部分。对古人来说,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谜。古人凭借直观感觉推理,对地球的形状曾有许多猜测。我国古代有地方和地圆两种观点,最早出现...
“地圆”还是“地方” 古代人的活动范围有限,即使站在山顶上,也只能看到地球表面很小的一部分。对古人来说,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谜。古人凭借直观感觉推理,对地球的形状曾有许多猜测。我国古代有地方和地圆两种观点,最早出现的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后来修改的“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个倒扣着的斗笠,大地像一个倒扣的大盘子;后来又提出大地是一个整体球形的“浑天说”。在古希腊也是如此,存在“地圆”与“地方”之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
活动范围
地球表面
天圆地方
盖天说
古代人
浑天说
古希腊
古人
形状
倒扣
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球年龄探究史话
4
作者
方修琦
孟胜修
《地理教学》
2004年第5期4-6,共3页
“询问我们大地母亲的芳龄,也许有伤大雅,但科学是不顾这些繁文缛节的,而应该大胆地去探索大地所严守的秘密”(阿尔萨斯·霍姆斯,1913)。过去200年中,关于我们所居住星球的年龄,这个“粗俗”的问题一直在科学界争论不休,关...
“询问我们大地母亲的芳龄,也许有伤大雅,但科学是不顾这些繁文缛节的,而应该大胆地去探索大地所严守的秘密”(阿尔萨斯·霍姆斯,1913)。过去200年中,关于我们所居住星球的年龄,这个“粗俗”的问题一直在科学界争论不休,关注这一问题的不仅有地质学家,而且还有生物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年龄
地质学
生物学
天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教学中新型教学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
1
5
作者
于镇
刘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4年第8期50-53,共4页
关键词
网络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学习方式
课程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仿真实验环境中的物理教学——《照明电路中白炽灯泡功率的测定》教学设计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国
王颖(点评)
机构
北京
汇文中学
北京崇文区教育研究中心
出处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照明电路
白炽灯泡
实验环境
教学设计
物理教学
功率
仿真
物理实验室
测定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CO2增加的主要证据
被引量:
1
2
作者
方修琦
孟胜修
机构
北京
师大资源与环境科学系
北京
市
崇文区
教研
中心
出处
《地理教学》
2002年第12期9-10,共2页
文摘
过去100多年中全球气候存在变暖的趋势,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2001年的第三次评估报告,全球平均表面温度(陆地表面温度和海洋表面温度的平均)自1861年以来出现显著上升,迄今已增加了0.6±0.2℃。其中,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两个时段增暖最明显。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温室效应
工业
土地利用方式
人类活动
大气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P402 [天文地球—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地球形状与大小的三次争论
3
作者
方修琦
孟胜修
机构
北京
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北京
崇文区
教研
中心
出处
《地理教学》
2005年第6期1-3,共3页
文摘
“地圆”还是“地方” 古代人的活动范围有限,即使站在山顶上,也只能看到地球表面很小的一部分。对古人来说,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谜。古人凭借直观感觉推理,对地球的形状曾有许多猜测。我国古代有地方和地圆两种观点,最早出现的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后来修改的“盖天说”认为,天穹像一个倒扣着的斗笠,大地像一个倒扣的大盘子;后来又提出大地是一个整体球形的“浑天说”。在古希腊也是如此,存在“地圆”与“地方”之争。
关键词
三次
活动范围
地球表面
天圆地方
盖天说
古代人
浑天说
古希腊
古人
形状
倒扣
大地
分类号
G634.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P3 [天文地球—地球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球年龄探究史话
4
作者
方修琦
孟胜修
机构
北京
师大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北京
市
崇文区
教研
中心
出处
《地理教学》
2004年第5期4-6,共3页
文摘
“询问我们大地母亲的芳龄,也许有伤大雅,但科学是不顾这些繁文缛节的,而应该大胆地去探索大地所严守的秘密”(阿尔萨斯·霍姆斯,1913)。过去200年中,关于我们所居住星球的年龄,这个“粗俗”的问题一直在科学界争论不休,关注这一问题的不仅有地质学家,而且还有生物学家。
关键词
地球年龄
地质学
生物学
天文学
分类号
P53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教学中新型教学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
1
5
作者
于镇
刘兵
机构
北京
市
崇文区
教育
研究
中心
出处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4年第8期50-53,共4页
关键词
网络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学习方式
课程整合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仿真实验环境中的物理教学——《照明电路中白炽灯泡功率的测定》教学设计
张国
王颖(点评)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CO2增加的主要证据
方修琦
孟胜修
《地理教学》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关于地球形状与大小的三次争论
方修琦
孟胜修
《地理教学》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地球年龄探究史话
方修琦
孟胜修
《地理教学》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网络教学中新型教学模式的思考
于镇
刘兵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