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土壤有机质和pH对Olsen法测定有效磷的影响
- 1
-
-
作者
王登芝
任忠秀
李寒
薛思远
栾亚宁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山水云图科技有限公司
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与保护中心
-
出处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8-254,共7页
-
基金
北京林业大学“卓越实验师”培育专项基金(BJFUSY 20230005)
鄂尔多斯市科技合作重大专项(2021EEDSCXQDFZ012)。
-
文摘
Olsen法是测定中性、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最常用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需用无磷活性炭脱去有机质颜色和用2,4-硝基酚或对硝基酚酸碱指示剂调节溶液酸度,这使得操作步骤繁琐而耗时,危险试剂使用易污染环境。以Olsen法为基础,采用钼蓝-抗坏血酸分光光度法测定两种国家认证标准土壤样品和采自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15种不同土壤类型的农业表层土壤样品的有效磷(Olsen-P)含量,其中钼锑抗显色剂中含有5.5 mol/L(H^(+))H_(2)SO_(4)、10 g/L钼酸铵、0.5 g/L酒石酸锑钾和15 g/L抗坏血酸。采用标准曲线中添加有机质(腐植酸)和指示剂调节溶液酸度对磷(P)标准曲线的影响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活性碳和指示剂对土壤样品Olsen-P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45.6 g/kg和pH在6.69~9.07范围内,不使用无磷活性炭脱去有机质颜色和不用指示剂调节溶液酸度对Olsen-P的测量结果没有显著影响,相对误差在-10.9%~8.3%,并且与常规方法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y=1.0006x,R^(2)=0.9994)。因此,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在一定范围对Olsen-P的测量结果没有显著影响,并且作为干扰因素被消除,同时优化了Olsen法使其测定有效磷更加准确、高效和环保,从而更好地满足农业和其他行业对土壤有效磷测定的要求。
-
关键词
土壤有效磷
OLSEN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法
土壤有机质
土壤PH
-
Keywords
soil available phosphorus
Olsen method
UV-vis spectroscopy
soil organic matter
soil pH
-
分类号
S153.4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