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体融合背景下康复治疗从业人员调查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新 孙洁 +6 位作者 武亮 罗玲玉 黄力平 刘建华 张艳明 邱贵兴 赵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7-492,共6页
目的对我国康复治疗从业人员进行调查,以了解我国医学与运动的整合现状。方法 2019年5月至6月,采用问卷星线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全国省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中心、康复机构等在岗相关康复治疗从业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 目的对我国康复治疗从业人员进行调查,以了解我国医学与运动的整合现状。方法 2019年5月至6月,采用问卷星线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全国省市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中心、康复机构等在岗相关康复治疗从业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地域分布、工作单位性质、职业特点、教育背景、工作时间以及运动处方知晓情况等。结果共涉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康复相关从业人员2935名,其中男性1387名,女性1548名;三级医院1505名(51.28%),二级医院1015名(34.58%);从事物理治疗方向2182名(74.34%),从事作业治疗方向947名(32.27%),从事言语治疗方向553名(18.84%),从事康复辅具、矫形器等康复工程方向141名(4.80%),从事运动康复方向846名(28.82%);初级职称2218名(75.57%),中级职称592名(20.17%);中专学历24名(0.82%),大专学历724名(24.67%),大学本科学历2011名(68.52%),硕士及以上学历160名(5.99%);完全了解运动处方的概念占785名(26.75%),了解1025名(34.92%),基本了解1009名(34.38%)。结论康复治疗在我国普及范围广泛,但地域分布不均衡;康复治疗相关从业人员从事专业方向多样化,工作内容专职性不高;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人才培养有待加强;体医融合初见成效,运动处方受众面广。应当统筹协调运动与医学的融合发展,只有培养出相当数量的高素质康复专业人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康复服务的质量,以促进医学与运动整合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从业现状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医疗
2
作者 王少琴 俞万里 李化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89年第6期23-25,共3页
我院自1985年始对脑血管意外(CVA)恢复期患者100例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疗。100例中脑出血后28例,脑梗塞后72例;年龄40~76岁,男性84例,女性16例。入院时距发病半年以内50例,0.5~1年12例,1年以上38例。脑出血灶在大脑左侧12例,右侧15... 我院自1985年始对脑血管意外(CVA)恢复期患者100例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疗。100例中脑出血后28例,脑梗塞后72例;年龄40~76岁,男性84例,女性16例。入院时距发病半年以内50例,0.5~1年12例,1年以上38例。脑出血灶在大脑左侧12例,右侧15例,双侧1例。脑梗塞灶在大脑左侧27例,右侧36例,双侧9例。脑出血后有肌力减退27例,其中肌力0~Ⅲ级20例,Ⅳ~Ⅴ级7例;肌张力增高25例;腱反射亢进21例;感觉减退20例;颅神经损害第Ⅶ对18例,第Ⅻ对14例;失语7例;构音障碍3例;精神、智力障碍各1例。脑梗塞后肌力减退71例,其中肌力0~Ⅲ级35例,Ⅳ~Ⅴ级36例;肌张力增高27例;腱反射亢进50例,感觉减退20例;颅神经损害第Ⅶ对35例,第Ⅻ对29例;失语2例;构音障碍18例;精神障碍3例,智力障碍2例。康复治疗方法主要有针刺、按即、休疗、理疗、作业治疗、语言矫正并辅以中西药物。各种治疗1日或隔日一次,15次为1疗程,休息3~5日后重复。平均康复治疗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中西医结合 康复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水中运动治疗中国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9版) 被引量:33
3
作者 丛芳 +59 位作者 崔尧 王维 王璐 王文清 王志强 王宏图 王建文 王轶钊 毛玉瑢 邓丽明 龙登毅 史达 司凤山 朱玉连 齐素萍 闫彦宁 关晨霞 孙增春 阳初玉 李岩 李玉明 李扬政 李恩耀 杨述鸣 杨俊生 沈滢 张坤 张保 陈大勇 陈文华 武亮 林惠 欧阳辉 金龙 金冬梅 郄淑燕 周贤丽 郑栋华 单述刚 胡波 侯晓晖 姚斌 秦岭 袁华 贾威 钱宝延 徐晖 郭学军 黄犇 黄程 黄东锋 黄明威 萧敦武 常冬梅 康治臣 蒋天裕 焦龙 谢剑平 廖麟荣 霍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9-262,共14页
脑卒中是我国康复医学从业者日常工作中接触最多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1-3]。世界范围内,脑卒中是造成长期残疾的首要原因,无论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均可能造成运动、感觉、吞咽、... 脑卒中是我国康复医学从业者日常工作中接触最多的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1-3]。世界范围内,脑卒中是造成长期残疾的首要原因,无论是缺血性脑卒中还是出血性脑卒中,均可能造成运动、感觉、吞咽、言语、认知等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4-6]。目前,以“卒中单元”为主要形式的多学科跨专业综合治疗模式是脑卒中康复的主体,其中,物理治疗是脑卒中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5,7]。近年来,一种较新的物理治疗形式——水中运动治疗(aquatic therapeutic exercise),逐渐受到重视并推广普及[8-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运动 康复医学 出血性脑卒中 卒中单元 脑卒中康复 缺血性脑卒中 物理治疗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