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解析鲜炖燕窝中功能因子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晓旭 林小仙 +7 位作者 张丹 张琪 尹雪峰 阴佳璐 张维悦 李依璇 王东亮 孙亚楠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452-2457,共6页
食用燕窝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人体免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鲜炖燕窝进行光谱扫描,并用特征的光谱吸收峰与服用燕窝后的小鼠肠道菌群进行关联性分析,解析燕窝中的功能因子与肠道菌群的关联,为探讨燕窝调控肠道机理奠定研究... 食用燕窝可以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人体免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鲜炖燕窝进行光谱扫描,并用特征的光谱吸收峰与服用燕窝后的小鼠肠道菌群进行关联性分析,解析燕窝中的功能因子与肠道菌群的关联,为探讨燕窝调控肠道机理奠定研究基础。结果表明,服用仙炖燕窝后肠道菌在属水平上:有益菌Lactobacillus和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呈现上升趋势,有益菌Faecalibaculum和Akkermansia呈现下降趋势;有害菌Desulfovibrio、Enterorhabdus和Candidatus_Saccharimonas均呈现下降趋势。两个产品燕窝的红外差异光谱主要集中在1700~1200 cm^(-1)波段范围,主要为酰胺键、芳香C-C键以及羧基C-O基团的分布区,这些官能团与有益菌Lactobacillus和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呈现正相关,与有害菌Desulfovibrio和Enterorhabdus呈现负相关。随后利用高分辨质谱对相应的鲜炖燕窝产品进行物质解析,发现主要成分有氨基酸类,脂类(磷酸酯类、脂肪酰、鞘氨醇等),酯类和唾液酸等物质,这些物质与肠道菌呈现不同的相关性,总的来说脂类物质中特别是一些磷酸酯类(磷脂酸、磷脂酰胆碱、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乙醇胺)和脂肪酰类物质与有害菌呈现负相关,与有益菌呈现正相关。这些物质所含有的特征官能团也可以与红外结果相对应。以上结果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可为探讨燕窝中功能因子调控肠道菌群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炖燕窝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功能因子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窝对不同周期女性潜在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晨曦 林小仙 +2 位作者 张维悦 王东亮 成向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8-336,共9页
燕窝是特定金丝燕分泌的唾液或唾液夹杂羽毛凝结成的巢穴,被视为一种药食同源珍品,女性是燕窝主要的消费群体。然而目前燕窝有益健康的诸多宣传仍缺乏全面且充分的依据,该文对燕窝在女性健康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相关动物实... 燕窝是特定金丝燕分泌的唾液或唾液夹杂羽毛凝结成的巢穴,被视为一种药食同源珍品,女性是燕窝主要的消费群体。然而目前燕窝有益健康的诸多宣传仍缺乏全面且充分的依据,该文对燕窝在女性健康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相关动物实验、细胞实验和少数临床实验结果均揭示燕窝对普通阶段、备孕期和孕产期、更年期女性有特殊的潜在调控作用。对普通女性的功效体现在维持皮肤健康和免疫调节,对备孕女性和孕产妇的作用集中在生殖系统、子宫胎儿的神经发育方面。另外,燕窝有望用于更年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引起的更年期综合症的防治,主要包括神经功能紊乱、骨质疏松、心血管代谢疾病。以期从科学层面揭示燕窝的活性作用,为燕窝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等基础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窝 唾液酸 雌激素 活性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屋燕与洞燕成分对比及关键差异组分分析
3
作者 邱爽 张新科 王东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327-336,共10页
屋燕和洞燕是燕窝(Edible bird's nest,EBN)的两种主要类型,但造成二者差异的关键组分尚不清晰。为了探究二者差异,实现对屋燕和洞燕样品的有效区分,本研究对四种屋燕和洞燕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唾液酸和矿物质元素等营养成分以及... 屋燕和洞燕是燕窝(Edible bird's nest,EBN)的两种主要类型,但造成二者差异的关键组分尚不清晰。为了探究二者差异,实现对屋燕和洞燕样品的有效区分,本研究对四种屋燕和洞燕中的蛋白质、氨基酸、唾液酸和矿物质元素等营养成分以及亚硝酸盐和重金属元素等危害因子进行测定,并利用热图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进行聚类分析及关键差异组分的筛选。结果表明,蛋白质和唾液酸是燕窝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分别占燕窝总量的63.09%~67.79%和7.22%~10.41%。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和苯丙氨酸是燕窝中主要的必需氨基酸,丝氨酸、天冬氨酸和脯氨酸是主要的非必需氨基酸,且燕窝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45.76%~47.60%)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推荐的优质蛋白40%的标准。屋燕中蛋白质(66.70~67.79 g/100 g>63.09~66.28 g/100 g)和唾液酸(10.41 g/100 g>7.22~7.88 g/100 g)的含量均高于洞燕,而洞燕的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屋燕(P<0.05)。另一方面,PLSR分析可以很好地将屋燕与洞燕区分开,且Se、Fe、I、Mn、Cu等微量元素是造成屋燕与洞燕差异的关键组分。洞燕在基础营养物质的含量上占据优势,且微量元素的检测可作为燕窝种类的区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燕与洞燕 氨基酸 矿物质元素 危害因子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测定燕窝中唾液酸的碳稳定同位素比值 被引量:1
4
作者 冯迪 王道兵 +7 位作者 王东亮 钟其顶 武竹英 岳红卫 张洛琪 林小仙 苗树 陈楠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7-272,共6页
该文建立了适合液相色谱-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stable 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LC-IRMS)测定干燕窝中唾液酸δ^(13)C值的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加标回收率为75.2%~100.6%,前处理方法可显著降低蛋白质等大... 该文建立了适合液相色谱-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stable isotope ratio mass spectrometry,LC-IRMS)测定干燕窝中唾液酸δ^(13)C值的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加标回收率为75.2%~100.6%,前处理方法可显著降低蛋白质等大分子对色谱柱的影响且不会干扰碳稳定同位素的准确分析;研究并优化了LC-IRMS对唾液酸δ^(13)C值测定的影响,优化后的色谱条件:采用Hyper REZ XP Carbohydrate H+(300 mm×7.7 mm,8μm)柱,柱温30℃,在0.250 mL/min流速下用90%B(H_(2)O)+10%D(pH_(2)的H_(2)SO_(4))洗脱。方法稳定性、重复性均良好,可准确测定样品δ^(13)C值。对6个干燕窝样品和4个市售唾液酸进行测定,其唾液酸δ^(13)C值分别为(-29.55±0.39)‰和(-15.18±2.45)‰,2种不同来源唾液酸碳稳定同位素特征显著。可检测到燕窝中的非法掺入市售唾液酸比例最低为10%。该方法的建立可为后续鉴别燕窝制品外源添加唾液酸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稳定同位素比值质谱 燕窝 唾液酸 前处理 δ^(13)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