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实验动物福利发展战略与十二五生命科技发展需求及对策的探讨 被引量:13
1
作者 朱德生 曾林 +5 位作者 贺争鸣 庞万勇 吴思奡 尚书江 李慧 孙德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57-60,共4页
实验动物福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实验动物福利法规体系,而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实验动物福利立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不断出现的与实验动物福利有关的经贸技术壁垒以... 实验动物福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实验动物福利法规体系,而我国还没有专门的实验动物福利立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不断出现的与实验动物福利有关的经贸技术壁垒以及十二五发展的需要使得实验动物福利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福利 五大自由 “3R”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温冷冻保存实验动物资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树梅 胡建武 《现代畜牧兽医》 2017年第5期25-30,共6页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支撑条件,随着动物品种品系的不断增加,动物种质资源非活体保存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超低温冷冻技术的原理、方法、影响因素,总结了该技术在动物资源保存中的应用,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超低温冷冻技术 实验动物 资源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实验的3Rs原则 被引量:1
3
作者 翟新验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4年第3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动物实验 3Rs原则 减少 优化 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实验动物医学发展简史——对中国实验动物医学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7
4
作者 庞万勇 朱德生 +1 位作者 贺争鸣 赵德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81-86,38,共7页
美国实验动物医学的发展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目前可能代表着世界上该领域的最高水平。本文对其发展史作了简的地回顾,包括生物医学领域对实验动物兽医的需求,实验动物科学领域早期的兽医实践,实验动物医学会的诞生,实验动物医学领域的... 美国实验动物医学的发展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目前可能代表着世界上该领域的最高水平。本文对其发展史作了简的地回顾,包括生物医学领域对实验动物兽医的需求,实验动物科学领域早期的兽医实践,实验动物医学会的诞生,实验动物医学领域的培训、教育和考核等的沿革,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实验动物医学发展的影响等。笔者依据自身的工作实践和中国国情对中国实验动物医学领域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期盼实验动物相关法律法规能更加完善、在兽医教育中适度增加实验动物医学相关内容、加强实验动物医学领军人才的培养、加强实验动物医学界多渠道的交流、增加相关领域科研投入和支持等。中国要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肩膀上,借鉴其成功的经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实验动物医学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实验动物医学 发展简史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马小型猪十二指肠及回肠末端双瘘管模型构建及评价
5
作者 秦锡雨 刘晓雪 +10 位作者 柴懿 赖孟瑄 任晓敏 张德鹏 张鹏 李军涛 李依璇 王然 郝彦玲 武会娟 王晓玉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78-2087,共10页
【目的】为解决现有肠道单瘘动物模型存在体重过大、瘘管易脱落和无法分别探究消化吸收时胃部及肠部作用等问题,试验旨在建立巴马小型猪十二指肠及回肠末端双瘘管模型,探究动物肠道双瘘管模型在营养物质或药物等胃肠道消化吸收相关试验... 【目的】为解决现有肠道单瘘动物模型存在体重过大、瘘管易脱落和无法分别探究消化吸收时胃部及肠部作用等问题,试验旨在建立巴马小型猪十二指肠及回肠末端双瘘管模型,探究动物肠道双瘘管模型在营养物质或药物等胃肠道消化吸收相关试验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用11只9月龄巴马小型猪(17.5 kg±2.0 kg),麻醉后在右腹部合适位置切口,暴露肠道并进行荷包缝合,插入瘘管后固定双瘘管并缝合切口。术后严格护理并观察动物情况,防止感染。试验动物术后恢复后,以直接超高温(dUHT)牛乳为研究对象,利用SDS-PAGE、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等检测肠道流出物和血液中蛋白质及氨基酸变化情况,分析牛乳蛋白在消化吸收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确认所建立模型在模拟食物消化吸收中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结果】11例试验动物在术后2个月内全部存活,无明显不适或并发症,且生长状况良好,动物平均体重增加12.23 kg,符合正常生长趋势。试验期间未观察到瘘管脱落情况,且瘘管功能正常,能够顺利收集十二指肠和回肠的流出物以及血液样本。测试试验中,检测流出物样品蛋白质微观结构,可观察到随着消化时间不断延长,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消化过程中,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条带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检测摄食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液中氨基酸含量,得到摄食前后氨基酸吸收曲线,摄食后血浆中总氨基酸的曲线下增量面积(iAUC)为(12105.00±2145.57)μg·min/mL,符合正常的牛乳蛋白机体吸收动力学。【结论】试验成功建立了巴马小型猪十二指肠及回肠末端双瘘管模型,验证了手术技术和术后护理方案的有效性,证明该双瘘管模型在巴马小型猪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试验动物模型,为探究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新药研发和评估现有药物的吸收效果等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小型猪 双瘘管 消化吸收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生研所昆明小鼠(KM鼠)生产性能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章根木 金潇 +3 位作者 李桂平 迮旭华 张翼 张海峰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8年第4期221-225,共5页
在普通的饲养条件下,对昆明小鼠进行了体重增长、脏器重量及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小鼠平均产仔数13.72只/胎,平均初生重1.89g、乳仔成活率98.41%。体重增长快,日增重:2周内0.665g;2周至6周,雄鼠0.7g,雌鼠0559;... 在普通的饲养条件下,对昆明小鼠进行了体重增长、脏器重量及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小鼠平均产仔数13.72只/胎,平均初生重1.89g、乳仔成活率98.41%。体重增长快,日增重:2周内0.665g;2周至6周,雄鼠0.7g,雌鼠0559;7周至10周,雄鼠0.38g,雌鼠0.32g。雌鼠生产胎间隔:平均23.3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能 昆明小鼠 初生重 饲养条件 产仔数 成活率 日增重 雌鼠 体重增长 脏器重量
全文增补中
不同饲料对自发乳腺癌动物模型SHN小鼠发癌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素梅 张海峰 +1 位作者 安田光孝 长泽弘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7年第2期97-99,共3页
本文就不同饲料对乳腺癌自发模型动物SHN小鼠的肿瘤发生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喂以营养含量不同的饲料小鼠肿瘤的发生时间以及肿瘤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实验表明,不同饲料对SHN小鼠乳腺癌的发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提示用... 本文就不同饲料对乳腺癌自发模型动物SHN小鼠的肿瘤发生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喂以营养含量不同的饲料小鼠肿瘤的发生时间以及肿瘤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实验表明,不同饲料对SHN小鼠乳腺癌的发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提示用肿瘤模型动物进行实验时,应同时考虑饲料营养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乳腺癌 肿瘤模型 动物模型 肿瘤发生 影响 发生率 饲料营养 营养含量 模型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鼠群的健康监测管理 被引量:10
8
作者 庞万勇 贺争鸣 +2 位作者 何诚 朱德生 赵德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87-93,共7页
虽然实验鼠种群的总体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还是有很多重要的传染性病原体在实验鼠群中流行。实验鼠群的健康状况对于动物福利、科学研究甚或人类健康都很重要。所以必须要对实验鼠群进行健康监测。笔者依据自身的实践和经验,对... 虽然实验鼠种群的总体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还是有很多重要的传染性病原体在实验鼠群中流行。实验鼠群的健康状况对于动物福利、科学研究甚或人类健康都很重要。所以必须要对实验鼠群进行健康监测。笔者依据自身的实践和经验,对鼠群健康监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包括以下的内容:鼠群健康监测的必要性、健康检测规程的建立、哨兵鼠、常用的监测方法、样本采集原则、对检测结果的解读和应对。相信读者在了解这些基本的原理后,能设定出符合自身设施实际的鼠群健康监测计划并逐步在实践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鼠群 健康监测 哨兵鼠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动物CT-SPECT双模态成像系统中CT几何畸变校正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季栖凡 李军 +1 位作者 曹文田 包尚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79-2183,共5页
目的在北京大学医学物理和工程实验室研发的一个基于平板探测器的锥形束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装置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组成的双模态小动物成像系统中,提出一种用于校正机械系统不完善所引起的CT图像几何畸变的新方法。方法... 目的在北京大学医学物理和工程实验室研发的一个基于平板探测器的锥形束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装置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组成的双模态小动物成像系统中,提出一种用于校正机械系统不完善所引起的CT图像几何畸变的新方法。方法为系统建立一个笛卡尔坐标系,用鲍威尔算法对几何畸变参数进行计算。结果选取以平板探测器中心为坐标原点的坐标系统,所有几何参数均在该系统中进行定义,相应的几何畸变参数得到精确计算,基本上消除了几何伪影,经过校正后的重建图像质量有较大改善。结论该方法可有效校正小动物CT-SPECT双模态成像系统中CT图像的几何畸变,也适用于其他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装置,并可作为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装置的几何畸变校正和双模态图像配准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平板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山羊实验性过食玉米中毒瘤胃内容物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学诗 庞全海 王斌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13-14,共2页
反刍动物过食综合征,是指反刍动物采食精料过多所致的一类疾病。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本质是乳酸酸中毒。但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研究指出,本病的本质可能是内毒素中毒,或二者兼而有之。为了探讨内毒素及乳酸在本病中的地位,从而有效... 反刍动物过食综合征,是指反刍动物采食精料过多所致的一类疾病。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的本质是乳酸酸中毒。但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研究指出,本病的本质可能是内毒素中毒,或二者兼而有之。为了探讨内毒素及乳酸在本病中的地位,从而有效地防治本病,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人工复制方法,对本病的全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现将对瘤胃内容物性状的研究结果报道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过食玉米中毒 瘤胃液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孢子粉对去卵巢大鼠骨量、骨生物力学和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添润 孙继超 +2 位作者 王玮 武会娟 赵旺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378,384,共6页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粉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取39只SD雌性大鼠进行去卵巢手术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剩余20只进行假手术。饲养16周建模成功后随机从假手术大鼠中取10只设为空白组(C组),随机取30只去势大鼠分为模型组(M组)...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粉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取39只SD雌性大鼠进行去卵巢手术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剩余20只进行假手术。饲养16周建模成功后随机从假手术大鼠中取10只设为空白组(C组),随机取30只去势大鼠分为模型组(M组)、灵芝孢子粉低浓度组(BL组,400 mg/kg)和灵芝孢子粉高浓度组(BH组,1600 mg/kg),每日1次灌胃治疗,持续10周。比较各组大鼠的体重变化、脏器指数、股骨骨密度、骨小梁微观结构变化、骨小梁参数、骨生物力学性能、血清中骨代谢物水平。结果各组大鼠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和胸腺的脏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M组大鼠的子宫系数显著降低(P<0.01),而BL组与BH组大鼠的子宫系数显著高于M组(P<0.05)。与M组相比,BL组与BH组大鼠的股骨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最大载荷、弯曲强度、弹性模量和血清中雌二醇水平(E2)均显著提升(P<0.05);而骨小梁分离度(Tb.Sp)、血清中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Micro⁃CT骨微结构图像显示M组大鼠骨小梁减少而稀疏,而BL组与BH组大鼠骨小梁增多而致密。结论灵芝孢子粉对去卵巢大鼠的骨质疏松有一定治疗作用,推测其通过改善内分泌功能提升雌激素水平,以此平衡骨吸收与骨形成,从而改善骨质量、提升骨强度、提高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去卵巢大鼠 灵芝孢子粉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溶血性弧菌鞭毛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活性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蕾 张西萌 +5 位作者 张海予 魏海燕 马丹 刘雪松 曹栋 曾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34-738,共5页
目的制备副溶血性弧菌鞭毛蛋白单克隆抗体(mAb)并建立双抗夹心ELISA。方法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副溶血性弧菌ATCC 17802菌株的鞭毛蛋白,并以此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抗血清效价达到1∶32 000时,取脾细胞与生长良好的对数期Sp2/0骨髓瘤细... 目的制备副溶血性弧菌鞭毛蛋白单克隆抗体(mAb)并建立双抗夹心ELISA。方法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副溶血性弧菌ATCC 17802菌株的鞭毛蛋白,并以此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抗血清效价达到1∶32 000时,取脾细胞与生长良好的对数期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多次克隆化培养后获得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腹水,纯化后得到抗体。结果获得6株持续、稳定分泌抗副溶血性弧菌鞭毛蛋白mAb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VpNo.1~VpNo.6,抗体效价高达1∶2×106。对抗体进行了Ig类和亚类检测以及Western blot法鉴定,其Ig亚类依次为IgG1、IgG1、IgM、IgG1、IgG2a和IgM。SDS-PAGE结果显示,提取出的鞭毛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为42 000并且纯度较高。采用VpNo.6抗体建立了副溶血性弧菌双抗夹心ELISA,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03CFU/mL菌液,通过采用134株副溶血性弧菌和74株非副溶血性弧菌进行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134株副溶血性弧菌呈阳性反应,74株非副溶血性弧菌呈阴性反应,VpNo.6抗体具有非常好的特异性。在基质添加试验中,最低检出限为21 CFU/g样品。结论成功制备了副溶血性弧菌鞭毛蛋白mAb,并将其应用于双抗夹心ELISA,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103CFU/mL菌液,与所测试的非副溶血性弧菌没有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鞭毛蛋白 单克隆抗体 双抗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和饮食干预对肥胖小鼠Visfatin水平的影响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被引量:8
13
作者 付鹏宇 龚丽景 +2 位作者 赵林青 刘庆春 李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和饮食干预对肥胖小鼠血清Visfatin和内脏脂肪、肝脏组织Visfatin mRNA水平的影响,及其与氧化应激(OS)的关系。方法: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普通膳食对照组(ND组)10只,高脂饮食组(HD组)30只。建立肥胖模型后,再将HD...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和饮食干预对肥胖小鼠血清Visfatin和内脏脂肪、肝脏组织Visfatin mRNA水平的影响,及其与氧化应激(OS)的关系。方法: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普通膳食对照组(ND组)10只,高脂饮食组(HD组)30只。建立肥胖模型后,再将HD组随机分为:高脂肥胖对照组(OB组)、高脂转普通膳食组(HTN组)、高脂膳食+有氧运动组(EH组),各10只,继续喂养8周后,测定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CHO),内脏脂肪和肝脏中Visfatin mRNA的水平及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及Visfatin的含量。结果:(1)HD组的TG、CHO及血清Visfatin、肝脏Visfatin mRNA水平均高于ND组,内脏脂肪Visfatin mRNA水平较ND组降低;(2)HTN组的内脏脂肪和肝脏Visfatin mRNA水平较OB组下降;EH组血清Visfatin和肝脏Visfatin mRNA水平较OB组下降,内脏脂肪Visfatin mRNA水平升高;(3)EH组血清T-SOD及GSH-px水平上升,MDA水平下降;(4)血清SOD和Visfatin水平有显著的相关性且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5、0.627、0.520,P<0.05)。结论:有氧运动和饮食干预可降低肥胖机体血清的Visfatin及肝脏Visfatin mRNA水平,降低肥胖机体的OS水平,并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减少了肥胖对机体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VISFATIN 氧化应激 饮食控制 有氧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动态血压变化与心脏的组织学改变 被引量:6
14
作者 田永路 李艳丽 +3 位作者 李军 刘敬浩 白慧称 朱德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64-167,I0011,共5页
目的测量不同周龄自发性高血压(SHR)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心率、血流量及血流速,为SHR及有关高血压方面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参考。方法采用CODATM无创血压仪,测量34只8~15周龄SHR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心率、血流量及血... 目的测量不同周龄自发性高血压(SHR)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心率、血流量及血流速,为SHR及有关高血压方面的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参考。方法采用CODATM无创血压仪,测量34只8~15周龄SHR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心率、血流量及血流速。在最后一周测量完血压值后,采用45mg/kg的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动物,进行处死。采取胸主动脉、肺、肾、心脏和大脑,经10%的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常规脱水,包埋,切片,进行HE染色。结果8~15周龄SHR的收缩压和心率值在各周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舒张压的比较中,第8周与第15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平均压的比较中,第8周与第15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组织学观察中,40%的心肌细胞变性。结论SHR的舒张压、收缩压及平均压随周龄的增加均有上升的趋势。而心率、血流速及血流量均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在各周存在一定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高血压 血压参数 体积压力传感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株螨虫分离株的ITS-2序列分析与系统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古小彬 张晓谦 +2 位作者 杨光友 贾小勇 王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5-242,共8页
为探讨动物体上一些常见寄生螨虫的分类地位,对11株螨虫分离株的核糖体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并从GenBank下载21条螨虫的ITS-2序列,用UPGMA法构建分子系统树。序列分析结果显示:6株疥螨分离株ITS-2基因全... 为探讨动物体上一些常见寄生螨虫的分类地位,对11株螨虫分离株的核糖体第二内部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并从GenBank下载21条螨虫的ITS-2序列,用UPGMA法构建分子系统树。序列分析结果显示:6株疥螨分离株ITS-2基因全长均为361bp,含有335个保守性位点,15个变异位点和9个简约信息位点;序列间的同源性为96.9%~99.7%。5株足螨分离株ITS-2基因存在长度上的变异(225~232bp),序列中包括184个保守性位点,44个变异位点,9个简约信息位点;分离自黄牛和奶牛的4株足螨分离株的ITS-2序列同源性为92.4%~97.3%,而熊猫足螨分离株同黄牛、奶牛足螨分离株的同源性较低(78.7%~82.6%)。UPGMA显示:32株螨虫分离株分成2个支系,第1个支系包括疥螨科的疥螨属Sarcoptes和背肛螨属Notoedres;第2个支系包括痒螨科的足螨属Chorioptes和痒螨属Psoroptes。从分析结果来看,笔者支持疥螨的单种说法;而足螨属中分离自熊猫的足螨和痒螨属中分离自水牛的痒螨的分类地位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螨虫分离株 核糖体ITS-2基因 序列分析 分子系统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源性肺炎克雷伯菌ESBLs基因型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颖欣 陈友涵 +3 位作者 李树梅 程佳 韩博 高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12,共3页
根据前期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克雷伯菌已经成为引起我国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乳房炎源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已经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了耐药性,需要对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能力进行评估。为了解产ESBLs型肺炎克雷伯菌... 根据前期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克雷伯菌已经成为引起我国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乳房炎源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已经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了耐药性,需要对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能力进行评估。为了解产ESBLs型肺炎克雷伯菌在奶牛场的流行情况,本试验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对来自13个省份77个大型规模化奶牛场的临床乳房炎奶样分离鉴定的124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了ESBLs检测;并采用PCR方法探查了ESBLs的基因型分布。结果显示,共有17株肺炎克雷伯菌能够产生ESBLs,占比13.7%(17/124),携带的β-内酰胺酶基因型包括bla_(CTX-M-14)、bla_(SHV-1)、bla_(SHV-11)、bla_(SHV-26)、bla_(SHV-28)和bla_(TEM-1)。其中,bla_(CTX-M-14)(35.3%)、bla_(SHV-1)(41.2%)和bla_(TEM-1)(29.4%)是主要的β-内酰胺酶基因型。共5株细菌同时携带两种以上β-内酰胺酶基因,组合类型分别为bla_(SHV-1)+bla_(CTX-M-14)和bla_(TEM-1)+bla_(SHV-1)+bla_(CTX-M-14)。在奶牛乳房炎源性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的检出提示其具有较强的抗生素耐药性,从而影响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应尽量减少抗生素的误用、滥用,规范治疗流程,以降低产ESBLs型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与马立克氏病病毒快速鉴别诊断 被引量:5
17
作者 翟新验 王兴龙 +2 位作者 卢胜明 任可 刘月焕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 马立克氏病病毒 鉴别诊断 免疫抑制性病毒 IBDV感染 淋巴白血病 混合感染 多重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毒支原体平板凝集诊断抗原的研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翟新验 奚增禄 +2 位作者 富强 张延钢 卢胜明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抗体 慢性呼吸道疾病 平板凝集诊断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病毒siRNA载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中华 朱德生 +1 位作者 李军 黄展勤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10-914,共5页
研发siRNA类药物成为人类未来药物的主攻方向之一。然而,siRNA自身的不稳定性以及体内复杂的环境限制了siRNA在体内安全有效的递送。因此,siRNA需要借助特定的载体才能发挥生物学效应。该文综述了非病毒类载体在提高siRNA体内递送效率... 研发siRNA类药物成为人类未来药物的主攻方向之一。然而,siRNA自身的不稳定性以及体内复杂的环境限制了siRNA在体内安全有效的递送。因此,siRNA需要借助特定的载体才能发挥生物学效应。该文综述了非病毒类载体在提高siRNA体内递送效率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NA 递送 载体 脂质体 聚合物 细胞穿透肽 适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膳食对小鼠生化及病理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白慧称 李军 +2 位作者 刘敬浩 田永路 朱德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1-45,I0003,共6页
目的高脂膳食对机体血液、组织匀浆中各种生化指标的影响,尤其是对胆固醇等脂质代谢的影响,为研究高胆固醇引起的心血管等疾病建立模型。方法将C57BL/6 j小鼠63只随机分为2组。普食组(用普通饲料饲喂)12只,雌雄各6只,高脂组(用高脂饲料... 目的高脂膳食对机体血液、组织匀浆中各种生化指标的影响,尤其是对胆固醇等脂质代谢的影响,为研究高胆固醇引起的心血管等疾病建立模型。方法将C57BL/6 j小鼠63只随机分为2组。普食组(用普通饲料饲喂)12只,雌雄各6只,高脂组(用高脂饲料饲喂)51只,雌26只、雄25只。单笼饲喂,饲喂期为67 d。观察动物体重、摄食量、比较血液以及肝、肾组织匀浆中有关脂类代谢和抗氧化方面的生化指标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高脂组血液中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高于普食组(P<0.05);高脂组肝、肾脏组织匀浆中T-AOC、CuZn-SOD、SOD、AKP、NOS、MDA的水平与普食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与普食组相比,雄性小鼠摄食量差异显著(P<0.05)、体重差异不显著;病理观察可见高脂组中肝细胞空泡变性。结论通过高脂膳食成功的建立了高胆固醇血症模型,该模型有可能在胆固醇浓度升高引起的脂质代谢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的研究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膳食 胆固醇 血液生化 组织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