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主动脉瘤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
作者 秋阳 李治安 +2 位作者 崔复霞 勇强 张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6-608,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主动脉瘤破裂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从腹主动脉瘤发生部位、瘤体大小、瘤壁厚度、瘤体破裂部位、瘤体破裂时血管内异常回声、血管周边形成血肿、...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主动脉瘤破裂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从腹主动脉瘤发生部位、瘤体大小、瘤壁厚度、瘤体破裂部位、瘤体破裂时血管内异常回声、血管周边形成血肿、出现腹腔游离液及瘤体内彩色多普勒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结果、CT血管成像或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腹主动脉瘤超声检出率100%,肾上型2例,肾下型12例,瘤体最大直径6.1~1 3.2 cm,超声诊断腹主动脉瘤壁破裂处显示率14.3%,腹主动脉瘤旁腹腔血肿显示率66.7%,腹腔积液显示率80.0%,腹膜后血肿显示率12.5%。结论超声作为可移动简便无损伤的检查方法 ,可以快速的对腹主动脉瘤破裂和其他腹腔器官肿物引起的急腹症进行鉴别,在腹主动脉瘤的发现、随访监测、腹主动脉瘤破裂急诊入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主动脉破裂 血肿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右心超声造影诊断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 被引量:6
2
作者 冯天鹰 何怡华 +4 位作者 李治安 哈斯 薛超 郎瑞 乔春梅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4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讨右心超声造影对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UCSS)的诊断意义,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2年6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并手术UCSS患者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6~34岁,平均年龄22.08岁。与其手术结... 目的探讨右心超声造影对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UCSS)的诊断意义,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12年6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并手术UCSS患者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16~34岁,平均年龄22.08岁。与其手术结果对照,回顾性分析其二维超声心动图与右心超声造影表现。结果 12例患者行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正确诊断5例,漏诊7例,符合率41.67%;同时应用右心超声造影符合率为83.33%;所有患者全部经手术证实。9例UCSS合并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的右心超声造影的影像学显影顺序与3例单纯UCSS患者存在不同。结论常规经胸超声图怀疑冠状静脉窦间隔缺损的存在时,应用右心超声造影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率,避免漏诊。超声造影对该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 二维超声心动图 右心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冯天鹰 李治安 +2 位作者 何怡华 哈斯 胡高杰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患者检查,评价IVUS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CAG诊断为冠状动脉存在临界狭窄的78例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22例;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对冠状动脉造影(CAG)提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患者检查,评价IVUS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CAG诊断为冠状动脉存在临界狭窄的78例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22例;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55.4岁。行IVUS检查和CAG,对照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CAG检测发现偏心性斑块31处,向心性斑块82处;而行IVUS检测发现偏心性斑块56处,向心性斑块57处。IVUS清楚显示软斑块54处,硬斑块23处,混合性斑块36例,其中探查血栓1处,溃疡2处;而CAG不能显示管腔形态及斑块特点。病变最窄处血管面积狭窄率IVUS所测值明显高于CAG,分别为68%±21%、58%±19%(P<0.0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CAG显示的临界狭窄病变,IVUS能更准确地判定管腔形态、病变性质及狭窄程度,对冠心病特别是有冠心病症状的患者的诊断及临床介入治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造影 临界病变 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外膜脂肪厚度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彭红玉 吕志阳 +2 位作者 柳景华 郑绪伟 章新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949-952,共4页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心脏外膜脂肪(EAT)厚度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和预测价值。方法将77例年龄≥60岁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分为冠心病组57例和非冠心病组20例。TTE测量EAT厚度,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EAT厚度的差异...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心脏外膜脂肪(EAT)厚度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和预测价值。方法将77例年龄≥60岁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分为冠心病组57例和非冠心病组20例。TTE测量EAT厚度,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EAT厚度的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ROC曲线分析EAT厚度与冠心病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组EAT厚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5.26±1.77)mmvs(3.60±1.03)mm,P=0.000)]。冠心病组EAT厚度≥4.14mm比例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71.9%vs 25.0%,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T厚度增加(OR=6.009,95%CI:1.436~25.148,P=0.014)是冠心病的1项独立危险因素。EAT厚度≥4.14 mm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1.9%,特异性为75.0%,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95%CI:0.678~0.889,P〈0.01)。结论老年人采用TTE测量的EAT厚度与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其可作为老年冠心病筛查的一种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冠心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ROC曲线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北京某高校职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田静 勇强 +1 位作者 马少刚 王建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5期189-192,共4页
目的超声评估中国传媒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在职及离退休职工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630例在2015年3~10月参与我校门诊部组织安排单位健康体检的离退休及在职人员行双侧颈动... 目的超声评估中国传媒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在职及离退休职工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630例在2015年3~10月参与我校门诊部组织安排单位健康体检的离退休及在职人员行双侧颈动脉检查,按照有无斑块进行分组,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年龄、性别、血压、血糖、脂肪肝、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尿蛋白及吸烟、饮酒的关系。结果 1630例参与体检人员中,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斑块组受检者平均年龄、体重指数、血脂、尿酸水平较无斑块组高(P〈0.05),高血压、糖尿病及尿蛋白的检出率较无斑块组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参与本次健康体检的高校职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较高的检出率,其检出率与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超声检查 粥样硬化斑块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防治脑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勇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9-660,共2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脑梗死逐渐成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由于颈动脉是脑部的上游血管,供应着大脑前2/3的血液,因此颈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影响着脑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检测颈动脉斑块的主要影像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脑梗死逐渐成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由于颈动脉是脑部的上游血管,供应着大脑前2/3的血液,因此颈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影响着脑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检测颈动脉斑块的主要影像学方法有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目前,CDFI检查除可确定颈动脉病变的程度和范围,了解斑块的性质,还可以为医师采取药物干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治疗方法提供重要信息,CDFI检查已经成为颈动脉疾病检测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脑梗塞 超声检查 脑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敏京 张茁 +1 位作者 勇强 贺建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血清脂联素的动态改变以及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脑梗死组),另选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测定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4、72 h血清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 目的观察脑梗死急性期血清脂联素的动态改变以及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脑梗死组),另选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测定脑梗死患者发病后24、72 h血清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脑梗死组患者又根据斑块性质分为软斑组10例、硬斑组14例和混合斑块组16例。比较不同斑块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脑梗死组患者在发病24、72 h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脑梗死组患者在发病72 h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发病24h,hs CRP水平明显高于发病2h。不同斑块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与急性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形成,其斑块进展的过程并不依赖于脂联素水平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脂联素 动脉粥样硬化 C反应蛋白质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艳艳 卞维静 +2 位作者 杨娇 杨娅 程虹 《中国血液净化》 2016年第9期478-482,共5页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MH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cardiac valve calcification,CV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MHD 1年以上的患者进行心脏超声...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MH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cardiac valve calcification,CV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MHD 1年以上的患者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统计矿物质代谢、脂代谢、炎症及营养不良相关指标。结果 共纳入80例患者,平均年龄(61.2±13.2)岁,透析龄(64.8±55.8)月。同时有CVC和CAS的患者41例与无CVC和CAS的患者20例比较,年龄(t=7.160,P〈0.001)、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t=2.530,P=0.014)、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 CRP)(t=4.290,P〈0.001)、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t=2.660,P=0.010)及血清钙(calcium,Ca)(t=2.560,P=0.013)均有显著性差异。有CVC的47例患者与无CVC的33例患者比较,年龄(t=3.470,P〈0.001)、透析龄(t=2.130,P=0.036)、hs CRP(t=4.230,P〈0.001)、Ca(t=4.450,P〈0.001)及主观综合评估表(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t=2.140,P=0.038)有显著性差异。有CAS的54例患者与无CAS的26例患者比较,年龄(t=7.810,P〈0.001)、罹患糖尿病(χ2=3.760,P=0.047)、BMI(t=2.400,P=0.024)、hs CRP(t=2.940,P=0.004)、血清白蛋白(t=2.140,P=0.038)、TG(t=3.320,P=0.001)、Ca(t=2.740,P=0.008)、SGA(t=2.010,P=0.048)及Kt/V(t=2.410,P=0.023)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 1.194,95%CI 1.053-1.353,P=0.006)和hs CRP(OR 3.996,95%CI1.349-11.894,P=0.012)是同时患CVC和CAS的危险因素;hs CRP(OR 1.709,95%CI 1.236-3.364,P=0.01)和Ca(OR 38.561,95%CI 2.440-609.495,P=0.09)是CVC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OR 1.163,95%CI 1.079-1.255,P〈0.001)和hs CRP(OR 1.700,95%CI 1.092-2.646,P=0.019)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VC与CAS常常伴发,CVC和/或CAS与MHD患者的年龄、hs CRP、高钙血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钙化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初步评价正常胎儿心脏心室容积及心室收缩功能
9
作者 薛静莉 赵旭 +4 位作者 杨娅 张晓新 孙妍 苏瑞娟 江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9期641-643,I0001,共4页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技术)在正常胎儿心脏心室容积及心室收缩功能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进行胎儿超声心动检查的正常妊娠孕妇136例,按孕周分为22-周、23-周、24~周、25-周、26-周、27-周、28-周7组。运用时间-空间相...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技术)在正常胎儿心脏心室容积及心室收缩功能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进行胎儿超声心动检查的正常妊娠孕妇136例,按孕周分为22-周、23-周、24~周、25-周、26-周、27-周、28-周7组。运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后处理软件获得容积参数,包括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及心室收缩功能参数(EF值)等,分析胎儿心室容积发育与孕周的关系,比较左右心室容积和收缩功能的差异。结果胎儿左右心室容积参数EDV、ESV与孕周间均有线性相关关系,随孕周增长而增加,而收缩功能参数EF与孕周之间无明显线性关系,随孕周增长无明显变化;容积参数EDV、ESV左右心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F左右心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一空间相关成像技术对胎儿心内膜清晰成像时能够获得心室腔容积,进而评价心脏收缩功能,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胎儿心脏容积发育和收缩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一空间相关成像(STIC) 胎儿心脏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心律失常的分析及护理
10
作者 李翠芹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4期129-131,共3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处理措施。方法观察1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在不同血管及不同血管开通时间的关系。结果 LAD组患者加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LCX组及RCA组,RCA组缓...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处理措施。方法观察1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类型及在不同血管及不同血管开通时间的关系。结果 LAD组患者加速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LCX组及RCA组,RCA组缓慢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LAD组及LC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加大患者心律失常变化情况的监测力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可有效提高PCI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