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单链双特异性抗体(BHL-I)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介钻
马骊
+5 位作者
姚新生
温茜
罗微
胡志明
王祥斌
王小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2-406,共5页
目的:观察单链双特异性抗体(BHL-I)介导的PBL对靶细胞SKOV3的杀伤作用,并研究其细胞毒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在不同效靶比、不同作用时间、不同靶细胞(SKOV3、BEL-7402)、不同BHL-I浓度等条件下,BHL-I介导PBL对靶细胞的杀伤作...
目的:观察单链双特异性抗体(BHL-I)介导的PBL对靶细胞SKOV3的杀伤作用,并研究其细胞毒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在不同效靶比、不同作用时间、不同靶细胞(SKOV3、BEL-7402)、不同BHL-I浓度等条件下,BHL-I介导PBL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RT-PCR检测杀伤过程中PBL的穿孔素(Perforin)、颗粒酶(GranzymeB)mRNA的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FN-γ含量变化。结果:BHL-I介导的PBL对SKOV3细胞毒作用明显高于对BEL-7402的,并且在效靶比10∶1、作用36小时、BHL-I浓度为25μg/ml时,PBL对靶细胞SKOV3的细胞毒作用最为显著;在IL-2存在下,BHL-I可引起Perforin、GranzymeB mRNA较高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FN-γ含量升高,当作用时间为72小时时,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有所下降。结论:BHL-I能介导PBL对表达有相应靶抗原的SKOV3细胞具有高效杀伤作用,其细胞毒作用可能与效应细胞表达Perforin、GranzymeB、TNF-α、IFN-γ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双特异性抗体
细胞毒作用
杀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组人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体外活性的研究
2
作者
刘明学
尹长城
+2 位作者
春雷
李琼芳
黄华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13-1015,共3页
目的:对原核表达系统E.coli中表达的SLC进行体外活性的研究,为进一步的体内实验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Boyden小室测定趋化活性。结果:对含有pALM-SLC质粒的E.coli菌株进行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鉴定,表达产物以可溶蛋白为主,...
目的:对原核表达系统E.coli中表达的SLC进行体外活性的研究,为进一步的体内实验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Boyden小室测定趋化活性。结果:对含有pALM-SLC质粒的E.coli菌株进行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鉴定,表达产物以可溶蛋白为主,相对分子质量(Mr)在20000左右。采用表达产物进行趋化性测定结果表明,此蛋白对新鲜分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明显的趋化作用,其浓度为4~6μg/L时对淋巴细胞的趋化指数最高可达2.3,与国外报道相比,趋化作用有效浓度更低。结论:获得了具有生物学功能的重组SLC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
体外活性
趋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链双特异性抗体(BHL-I)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杨介钻
马骊
姚新生
温茜
罗微
胡志明
王祥斌
王小宁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生物
技术
学院分子免疫学研究所
北京安波特基因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
工程
学院
出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2-40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基金资助(No2003CB514113
No2001CB510008)
文摘
目的:观察单链双特异性抗体(BHL-I)介导的PBL对靶细胞SKOV3的杀伤作用,并研究其细胞毒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在不同效靶比、不同作用时间、不同靶细胞(SKOV3、BEL-7402)、不同BHL-I浓度等条件下,BHL-I介导PBL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RT-PCR检测杀伤过程中PBL的穿孔素(Perforin)、颗粒酶(GranzymeB)mRNA的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FN-γ含量变化。结果:BHL-I介导的PBL对SKOV3细胞毒作用明显高于对BEL-7402的,并且在效靶比10∶1、作用36小时、BHL-I浓度为25μg/ml时,PBL对靶细胞SKOV3的细胞毒作用最为显著;在IL-2存在下,BHL-I可引起Perforin、GranzymeB mRNA较高表达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FN-γ含量升高,当作用时间为72小时时,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有所下降。结论:BHL-I能介导PBL对表达有相应靶抗原的SKOV3细胞具有高效杀伤作用,其细胞毒作用可能与效应细胞表达Perforin、GranzymeB、TNF-α、IFN-γ等有关。
关键词
单链双特异性抗体
细胞毒作用
杀伤机制
Keywords
scBsAb
Cytotoxicity
Killing mechanism
分类号
R73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组人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体外活性的研究
2
作者
刘明学
尹长城
春雷
李琼芳
黄华樑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
工程
学院
北京安波特基因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13-1015,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0531)
文摘
目的:对原核表达系统E.coli中表达的SLC进行体外活性的研究,为进一步的体内实验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Boyden小室测定趋化活性。结果:对含有pALM-SLC质粒的E.coli菌株进行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鉴定,表达产物以可溶蛋白为主,相对分子质量(Mr)在20000左右。采用表达产物进行趋化性测定结果表明,此蛋白对新鲜分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明显的趋化作用,其浓度为4~6μg/L时对淋巴细胞的趋化指数最高可达2.3,与国外报道相比,趋化作用有效浓度更低。结论:获得了具有生物学功能的重组SLC蛋白。
关键词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
体外活性
趋化作用
分类号
R392.11 [医药卫生—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单链双特异性抗体(BHL-I)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研究
杨介钻
马骊
姚新生
温茜
罗微
胡志明
王祥斌
王小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重组人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LC)体外活性的研究
刘明学
尹长城
春雷
李琼芳
黄华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