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反射偏移技术在南海生物礁灰岩油藏断层和裂缝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罗东红 梁卫 +3 位作者 李彬 汪瑞良 戴建文 王愫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20,共4页
针对南海A生物礁灰岩油田储层横向变化大,内部结构复杂,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对断层和裂缝预测难度大的特点,创新应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针对高陡断面、裂缝带等界面产生的双反射波进行偏移成像的双反射偏移技术,对礁灰岩油藏开展了断层与裂... 针对南海A生物礁灰岩油田储层横向变化大,内部结构复杂,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对断层和裂缝预测难度大的特点,创新应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针对高陡断面、裂缝带等界面产生的双反射波进行偏移成像的双反射偏移技术,对礁灰岩油藏开展了断层与裂缝预测研究,获得了该油田断层和裂缝性质及分布规律,实现了礁灰岩油藏断层和裂缝预测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反射偏移 断层和裂缝预测 生物礁灰岩油藏 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反射偏移(DWM)技术介绍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愫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8年第2期78-82,共5页
通过波动方程全波场正演模拟技术,揭示了垂直界面产生的二次反射,即双反射的波场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双反射偏移成像技术。模型正演表明,双反射偏移成像技术可使地下垂直或接近垂直的界面得以准确成像。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使得利用... 通过波动方程全波场正演模拟技术,揭示了垂直界面产生的二次反射,即双反射的波场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双反射偏移成像技术。模型正演表明,双反射偏移成像技术可使地下垂直或接近垂直的界面得以准确成像。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使得利用常规地震处理技术不能准确成像的近垂直的各种波阻抗界面(断面、盐丘侧翼、油气水分界线等)得以准确成像,这对常规地震成像作了有益的补充。对有关断裂系统地质信息的准确识别及发现由断裂控制的继承性高产油气带和由微断层分割控制的剩余油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反射偏移 垂直界面 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反射偏移技术实现礁灰岩油藏断层和裂缝的有效预测
3
作者 李彬 罗东红 +3 位作者 梁卫 汪瑞良 王愫 戴建文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2期92-97,共6页
南海A油田地层的内部结构复杂、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对其断层和裂缝的预测较为困难。采用近年发展起来的双反射偏移技术,对该油田开展了断层和裂缝预测。双反射偏移技术以精细处理的三维地震炮集资料及叠前深度偏移的深度域速度模型为基础... 南海A油田地层的内部结构复杂、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对其断层和裂缝的预测较为困难。采用近年发展起来的双反射偏移技术,对该油田开展了断层和裂缝预测。双反射偏移技术以精细处理的三维地震炮集资料及叠前深度偏移的深度域速度模型为基础,通过双反射偏移速度扫描和偏移孔径分析,进一步精细化速度模型,实施双反射偏移处理,获得断层和裂缝成像的三维数据体。通过对双反射偏移数据体及其解释结果,以及深度偏移数据体及其沿层相干、倾角、振幅等属性,常规地震构造解释结果和钻井、测井等信息进行联合解释,可了解并获得该油田断层和裂缝的性质及分布规律。双反射偏移技术不仅可以预测与常规地震认识相一致的断裂系统,还可以有效分析根据常规地震资料难以预测的断层、裂缝及岩性的突变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反射偏移 叠前深度偏移 裂缝预测 生物礁灰岩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