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动用煤层气资源的高产开采技术研究——论煤层气资源的特殊性及其开发工程中的“窗-尾效应”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陆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9,共8页
针对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中,工程成功率和产量达成率双底以及开采难动用资源缺乏有效技术的两大难题,提出了解决两大难题的基本技术思路,建立了1套新的资源认识标准,并在这个标准指导下探讨如纠偏并设计更有效的开发技术路径和实施办法... 针对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中,工程成功率和产量达成率双底以及开采难动用资源缺乏有效技术的两大难题,提出了解决两大难题的基本技术思路,建立了1套新的资源认识标准,并在这个标准指导下探讨如纠偏并设计更有效的开发技术路径和实施办法。研究发现了煤层气在赋存规律和开采技术要求上不同于其他天然气资源的三大特殊性,第一"非气",典型意义上的煤层气以特殊的固流体状态赋存,独立相态的气体资源是不存在的,依据耦合动力的不同把煤层气资源分为四大类;第二"育采",开采煤层气从来都不是直接采气,采气之前必须先通过解构工程把气培育出来,要么先"采水(排水)",要么先"采煤(掏煤)";第三"窗-尾效应",难动用煤层气资源的开采工艺的有效性取决于储层改造"时间窗"和排水"长尾"的管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固流体 耦合 时间窗 长尾 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煤层气开发进展、潜力及前景 被引量:18
2
作者 金军 杨兆彪 +8 位作者 秦勇 崔玉环 王国玲 易同生 吴财芳 高为 陈捷 李庚 李存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113-4126,共14页
贵州省西部晚二叠世龙潭组煤层气资源丰富,约占全国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的10%。在国家能源战略规划中,该区是继已成功开发的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外的重要后备基地。提炼了贵州省特殊的煤层气地质资源特征,评述了30... 贵州省西部晚二叠世龙潭组煤层气资源丰富,约占全国煤层气地质资源量的10%。在国家能源战略规划中,该区是继已成功开发的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产业化基地外的重要后备基地。提炼了贵州省特殊的煤层气地质资源特征,评述了30余年的开发历程,总结贵州省煤层气的开发进展,理论技术突破,并对未来的开发潜力和前景作出展望。贵州煤层气地质资源特征具有“煤层层数多而薄,煤层含气量高、煤体结构复杂、大型气田为主、深部资源占比大”的五大特征。开发历程可划分为煤层气资源调查与开发技术借鉴阶段(1989—2010年)、自主技术探索阶段(2011—2015年)和自主技术突破阶段(2016—现今)3个阶段。当前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煤层煤层气地质理论和开发技术的突破,地质理论突破包括:叠置煤层气系统理论、产层优化组合理论和合采开发单元优选理论。开发技术突破主要包括:丛式井、U型井和L型井的普及应用;压裂规模的提高及压裂效果的提升。展望未来,开发潜力巨大,规模化开发前景可期,需重点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小而肥区块“文家坝”和“杨梅树”高产地质-工程模式;从单井单层组开发走向层组接序开发,提高单井纵向全层位产能动用能力并延长煤层气井寿命;加快深部煤系气的勘探开发,是走向规模化开发的重要途径;重视新层系、新领域上石炭统祥摆海相煤系气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煤层气 多煤层 大型气田 开发进展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煤层气成藏特性空间分异及其对开发的启示 被引量:20
3
作者 郭晨 卢玲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06-2016,共11页
黔西地区煤层气资源丰富,但赋存条件复杂,开发难度较大。基于该区煤层气井注入-压降试井数据,重新厘定了本区煤储层渗透率划分方案,分析了地应力及其控制下渗透率、压力系统、气藏类型的空间分异特征,探讨了地应力的控藏效应及其对煤层... 黔西地区煤层气资源丰富,但赋存条件复杂,开发难度较大。基于该区煤层气井注入-压降试井数据,重新厘定了本区煤储层渗透率划分方案,分析了地应力及其控制下渗透率、压力系统、气藏类型的空间分异特征,探讨了地应力的控藏效应及其对煤层气开发的启示:区域上,六盘水煤田地应力显著高于织纳煤田,煤储层渗透率为中低渗—低渗水平,异常超压发育,具有"应力封闭"特征,而织纳煤田煤储层渗透率为中渗—中低渗水平,以欠压状态为主,表现为"压力驱动"特点,可实现压降自由传递;垂向上,300 m和600 m为黔西地区地应力的转换深度,也是控制煤层气成藏特征的临界埋深线,300 m以浅以水平应力为主导,300-600 m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共同作用,异常高压发育,600 m以深以垂直应力占主导。600 m以浅有利于统一流体压力系统的发育,以深有利于多层叠置流体压力系统的形成,并使气藏资源类型由"压力驱动型"向"应力封闭型"转变;基于成藏要素的台阶式跃变特征和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推测300-600 m为本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黄金带,织纳煤田高产井产层普遍位于该深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 地应力 渗透率 压力系统 煤层气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煤地层流体能量分布与煤层气开发关系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郭晨 卢玲玲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49,共5页
从储层压力、水动力条件、含气性3个方面综合分析了黔西水公河向斜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流体能量的垂向分布特点,发现3个含煤段由于沉积环境不同,导致其间流体能量差异显著,中段能量条件最好、上段次之、下段最差,3段分别构成3个独立的含煤... 从储层压力、水动力条件、含气性3个方面综合分析了黔西水公河向斜晚二叠世含煤地层流体能量的垂向分布特点,发现3个含煤段由于沉积环境不同,导致其间流体能量差异显著,中段能量条件最好、上段次之、下段最差,3段分别构成3个独立的含煤层气系统,相互间缺乏流体联系。依此将含煤地层划分为上、中、下3个开发层段,煤层气有序开发模式为由上至下依次对3个开发层段进行分阶段下行式开发。本区具备进行煤层气地面开发的工程地质条件,应以直井多层压裂合层排采技术为主,5-3、6-3、8号煤可尝试水平井技术,丛式井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公河向斜 煤层气 多煤层 流体能量 有序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水平井大直径连续油管水力喷射压裂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攀 张平 +1 位作者 严开峰 史红玲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43,共4页
为解决某些特殊水平井的压裂改造难题,在水力喷射压裂的基础上,结合连续油管的优势,考虑单井实际情况,对基础参数进行评价,对喷射工具进行优化组合以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在现场实际施工中取得成功。
关键词 煤层气 大直径连续油管 水力喷射 水平井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技术和非技术要素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杨陆武 崔玉环 王国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00-2411,共12页
从中国煤层气产业“低工程成功率、低产能转化率、低资源动用率”和地面煤层气开发规模停滞不前的现状出发,研究了造成这个结果的3个主要原因:①支撑开采技术路径的科学逻辑缺陷;②勘探开发生产的非技术要素错配;③产业政策缺位。在论... 从中国煤层气产业“低工程成功率、低产能转化率、低资源动用率”和地面煤层气开发规模停滞不前的现状出发,研究了造成这个结果的3个主要原因:①支撑开采技术路径的科学逻辑缺陷;②勘探开发生产的非技术要素错配;③产业政策缺位。在论证中国煤层气资源特殊赋存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从科学逻辑上如何重建以应力气为目标的技术思路,建立了基于压力场、应力场、温度场3场叠合下的“煤-水-岩-气”煤层气成藏四元组构地质模型,和“流体压力循环”与“固体应力循环”的成藏动力解构双循环工程模型;以压力和应力为2个坐标轴根据不同类型煤层气资源的成藏动力差异,将解构成藏动力的技术路径划分为4个象限,给出了不同象限的开发技术路线图和工程工艺适配建议;针对影响产业发展的非技术要素,提出了如何提升开发效率的产业运营组织规则建议,包括在勘探开发转换上用探采一体化代替勘探开发生产3阶段授权审批,在生产组织上尽可能规避“远离技术进步的大规模+低成本”和“失去组合集成保护的切割分包”造成的低效和浪费;认为片面追求以低造价为特点的“工程意义上的低成本”是造成当前生产低效的一个重大错误,一切生产组织行为都必须回归到以高回报为目的的“产能意义上的低成本”基本原则上来。分析了30 a来政策配套得失,重点研究了低矿权流转率对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以及煤层气开发产业链中间环节上服务不能独立和供应商不能主动融入,对构建良性生产循环的破坏作用;讨论了如何在加强矿权流转的基础上通过“强中间担两头”重构健康产业链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地面开发 资源类型 应力气 产业链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井筒水平井欠平衡钻井技术研究
7
作者 史红玲 王德桂 +1 位作者 严开峰 王国玲 《煤炭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20-22,共3页
通过总结多分支双井筒注气欠平衡及单井筒水平井气水同注欠平衡实践经验,参考双井筒注气欠平衡原理,完成了单井筒水平井同心管注气欠平衡井身结构设计,建立了同心管注气欠平衡注气点压力计算的物理模型及多相流计算模型,并编制了计算软... 通过总结多分支双井筒注气欠平衡及单井筒水平井气水同注欠平衡实践经验,参考双井筒注气欠平衡原理,完成了单井筒水平井同心管注气欠平衡井身结构设计,建立了同心管注气欠平衡注气点压力计算的物理模型及多相流计算模型,并编制了计算软件。研究成果可用于单井筒水平井欠平衡钻井井身结构及施工参数的优化设计,为该技术的试验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心管注气欠平衡 单井筒水平井 煤层气 井底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井液态CO_(2)高压泵注技术应用前景分析
8
作者 杨攀 崔玉环 +2 位作者 王佳 王国玲 史红玲 《新型工业化》 2022年第3期165-168,共4页
以往煤层气CO_(2)相关工艺注入速度都比较慢,没有有效和煤层气压裂相结合,所以提出了煤层气井液态CO_(2)高压泵注工艺,并对该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采用该工艺可以有效提高煤层气井产量和采收率,同时也是未来实现“双碳”目标CO_(2)... 以往煤层气CO_(2)相关工艺注入速度都比较慢,没有有效和煤层气压裂相结合,所以提出了煤层气井液态CO_(2)高压泵注工艺,并对该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采用该工艺可以有效提高煤层气井产量和采收率,同时也是未来实现“双碳”目标CO_(2)封存的有效潜在途径。分析了这种工艺设计和施工中的特点,从原理上该工艺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能有效实现CO_(2)减排、经济可行,在未来煤层气开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液态CO_(2) CO_(2)封存 压裂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油管喷砂射孔机理分析及现场施工参数确定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攀 张平 +3 位作者 崔玉环 程璐 王国玲 张红伟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68,共4页
对连续油管喷砂射孔原理以及参数确定方法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总结了结合连续油管现场实际施工工况的参数决策和调整方法。并应用于现场施工,解决了目前连续油管喷砂射孔施工现场参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高了连续油管喷砂射孔压裂的决策... 对连续油管喷砂射孔原理以及参数确定方法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总结了结合连续油管现场实际施工工况的参数决策和调整方法。并应用于现场施工,解决了目前连续油管喷砂射孔施工现场参数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高了连续油管喷砂射孔压裂的决策效率和准确率,也就提高了速率、降低了施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喷砂射孔机理 喷砂射孔参数 水平井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水地区大河边向斜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国玲 孙晗森 +1 位作者 严开峰 史红玲 《煤炭技术》 CAS 2020年第3期17-19,共3页
贵州省六盘水煤田煤矿瓦斯灾害极为严重,"先抽后建"方案是以煤层气地面井抽采技术为瓦斯治理措施。以大河边向斜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该区地质背景、煤储层参数基础上,借鉴已施工煤层气井的经验,为解决11~#煤层P41108运巷瓦... 贵州省六盘水煤田煤矿瓦斯灾害极为严重,"先抽后建"方案是以煤层气地面井抽采技术为瓦斯治理措施。以大河边向斜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该区地质背景、煤储层参数基础上,借鉴已施工煤层气井的经验,为解决11~#煤层P41108运巷瓦斯突出问题优化设计适合该区地质条件的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工艺技术。主要从2个方面进行研究:井身类型选型、轨迹设计。本次设计为今后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实施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地质特征 “先抽后建” 多分支水平井 大河边向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中岭-坪山区块多煤层煤层气可采性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国玲 孙晗森 +1 位作者 严开峰 史红玲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8-114,共7页
煤层气资源可采性评价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是各种地质因素有效配置的结果。多煤层发育的黔西地区具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其可采性值得关注,为了评价黔西地区煤层气资源的开发潜力,以中岭-坪山为研究区块,在分析构造特征、多煤... 煤层气资源可采性评价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前提和基础,是各种地质因素有效配置的结果。多煤层发育的黔西地区具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其可采性值得关注,为了评价黔西地区煤层气资源的开发潜力,以中岭-坪山为研究区块,在分析构造特征、多煤层发育基本特征、煤层含气量、煤层吸附性的基础上,采用水头高度等效煤储层压力-等温吸附法,评价了等效储层压力、临界解吸压力、含气饱和度及采收率。研究表明,区内上二叠统龙潭组薄-中厚煤层发育,煤层数量多达50余层,可采煤层10~12层;煤层含气量较高,为8.25~15.44 m^3/t,平均11. 71 m^3/t;等效储层压力梯度较低,为0.59~0.95 MPa/hm,平均为0.80 MPa/hm;临界解吸压力分布在1.07~1.87 MPa,平均为1.56 MPa;含气饱和度较高为62%~82%,平均为72%;计算得出煤层气理论采收率分布在27.54%~48.66%,平均40.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现出较好的煤层气可采性特点,资源开发潜力大。含气量、储层压力等值线图及计算结果显示,含气量、储层压力、临界解吸压力、含气饱和度在平面上分布具有一致性,即高含气量区,等效储层压力高,临界解吸压力高,含气饱和度也高。煤层气富集区是未来开发的首选区域,由于区内煤层发育具有多且薄的特点,多煤层合采是大幅提高气井产量及资源采收率的有效途径,可作为贵州省煤层气开发的首选开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岭-坪山 多煤层 煤层气 可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深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留设的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泽阳 李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14,共3页
为了提高矿井煤炭资源采出率,根据三不拉矿井的浅埋深、厚风积沙层、薄基岩煤层开采条件的特点,通过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计算,全面分析三不拉2^(-2)煤层不同煤柱尺寸的受力和稳定状态,从而给出开采2^(-2)煤层留设的合理煤柱尺寸,实现... 为了提高矿井煤炭资源采出率,根据三不拉矿井的浅埋深、厚风积沙层、薄基岩煤层开采条件的特点,通过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计算,全面分析三不拉2^(-2)煤层不同煤柱尺寸的受力和稳定状态,从而给出开采2^(-2)煤层留设的合理煤柱尺寸,实现了矿井的最大煤炭采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采出率 数值分析 煤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某井田瓦斯地面开采潜力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严开峰 《煤炭技术》 CAS 2020年第5期50-52,共3页
在分析贵州黔西某井田的煤层展布、煤层物性及瓦斯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区煤层瓦斯地面开采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井田主力煤层厚度较稳定、埋深浅、瓦斯量较高,可以进行瓦斯地面开采。瓦斯含量及丰度与埋深呈显著正相关,瓦斯地... 在分析贵州黔西某井田的煤层展布、煤层物性及瓦斯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对该区煤层瓦斯地面开采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井田主力煤层厚度较稳定、埋深浅、瓦斯量较高,可以进行瓦斯地面开采。瓦斯含量及丰度与埋深呈显著正相关,瓦斯地面开采有利区受埋深控制。预测主力煤层瓦斯资源量为7.28×10^8 m^3,9^#煤层应作为地面瓦斯开采的首要目标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瓦斯 地面开采 资源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