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EM电解槽的风氢耦合系统能量管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国永 任永峰 +3 位作者 薛宇 杨朋威 任正 郑博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0-248,共9页
构建包含永磁同步直驱风电机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高压储氢罐、氢燃料电池耦合于交流母线的风氢耦合一体化系统。依照各单元自身物理约束条件及典型运行场景模式,提出一种包含9种运行工况的风氢耦合能量管理策略,使分散式风电与负荷... 构建包含永磁同步直驱风电机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高压储氢罐、氢燃料电池耦合于交流母线的风氢耦合一体化系统。依照各单元自身物理约束条件及典型运行场景模式,提出一种包含9种运行工况的风氢耦合能量管理策略,使分散式风电与负荷需求之间的功率差值能完全被PEM电解槽与燃料电池消纳或补偿,保证分散式风电系统功率动态平衡。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能量管理策略能有效协调分散式风电与制氢电解槽和负荷间功率流动,保证风氢耦合一体化系统多时间尺度下协同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槽 燃料电池 能量管理 分散式风电 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UDE附加阻尼支路的构网型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抑制策略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建 任永峰 +2 位作者 孟庆天 薛宇 何晋伟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85-2000,共16页
针对构网型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在弱电网下的次同步振荡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不确定性和扰动估计器(UDE)的附加阻尼支路振荡抑制策略。首先,网侧变流器采用虚拟同步机(VSG)技术,并基于谐波线性化理论建立了网侧变流器序阻抗模型;其次,... 针对构网型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在弱电网下的次同步振荡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不确定性和扰动估计器(UDE)的附加阻尼支路振荡抑制策略。首先,网侧变流器采用虚拟同步机(VSG)技术,并基于谐波线性化理论建立了网侧变流器序阻抗模型;其次,深入分析引入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对弱电网下构网型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产生次同步振荡的影响特性,提出了电流环引入UDE附加阻尼支路的振荡抑制策略,并基于UDE的附加阻尼控制采用滤波带宽思想对系统扰动进行估计,通过动态电压补偿方式实现阻尼支撑,可有效抑制次同步振荡,提升系统鲁棒性;最后,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了所提振荡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 次同步振荡 虚拟同步发电机 不确定性和扰动估计器 附加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式风-氢用户群集成区域共享储能容量优化配置 被引量:2
3
作者 任永峰 孟庆天 +3 位作者 祝荣 薛宇 贺彬 张艳锋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6-315,共10页
针对分散式风力发电多用户群的风-氢-热耦合系统,引入区域共享储能协调方案。以区域共享储能日运行收益最高为上层目标,以分散式风电用户群日运行成本最低为下层目标,建立双层规划模型。上层通过区域共享储能容量优化配置,减少储能投建... 针对分散式风力发电多用户群的风-氢-热耦合系统,引入区域共享储能协调方案。以区域共享储能日运行收益最高为上层目标,以分散式风电用户群日运行成本最低为下层目标,建立双层规划模型。上层通过区域共享储能容量优化配置,减少储能投建成本,提升储能的利用率;下层通过分散式风电与电负荷、热负荷、制氢储能的多元互动及区域共享储能服务,优化风-氢耦合系统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与灵活性。在Matlab软件环境下对内蒙古某分散式多用户群风-氢-热-储系统进行仿真建模与算法高效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散式风电用户群间引入区域共享储能可有效降低储能的初始投资,提高系统整体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分散式风电 制氢 风-氢耦合 容量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MPC平抑分散式风电并网功率波动策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贺彬 任永峰 +3 位作者 贾伟青 薛宇 杨朋威 任正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139,共8页
针对分散式风力发电随机性及季节不均衡性导致的并网功率波动问题,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风储联合运行策略,以并网功率波动最小、储能出力最优及能量损耗最小为目标构建风储一体化运行模型,利用Matlab二次规划求解风电并网功率和储能... 针对分散式风力发电随机性及季节不均衡性导致的并网功率波动问题,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风储联合运行策略,以并网功率波动最小、储能出力最优及能量损耗最小为目标构建风储一体化运行模型,利用Matlab二次规划求解风电并网功率和储能输出功率;考虑到储能荷电状态的约束,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优化电池储能充放电功率,实时滚动优化风储并网功率,保持储能SOC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减少电池越限次数。算例基于内蒙古某分散式风电场全年实测录波数据,选取四季典型场景集分析1和10 min不同时间尺度下风电场输出功率与并网功率的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按照风电输出特性实时优化储能充放电,降低风电并网功率波动,提高风储联合系统的经济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风电功率 二次规划 电池储能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卸荷电路和无功优先控制的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研究 被引量:33
5
作者 任永峰 胡宏彬 +2 位作者 薛宇 布赫 牛海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8,共8页
为了改善2 MW二极管中点箝位式双三电平变流器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机组(PMSG)的低电压穿越(LVRT)性能,提出了新的稳态时单位功率因数控制、电网暂态故障时无功优先、有功受限复合控制策略。采用定量模拟的方法,对电网电压深度跌落时采用... 为了改善2 MW二极管中点箝位式双三电平变流器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机组(PMSG)的低电压穿越(LVRT)性能,提出了新的稳态时单位功率因数控制、电网暂态故障时无功优先、有功受限复合控制策略。采用定量模拟的方法,对电网电压深度跌落时采用卸荷电路和改进控制策略实现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进行了仿真研究。结合现场运行数据对内蒙古某风场永磁直驱式风电机组主要参数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并依据最新的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标准对该机组进行了低电压穿越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卸荷电路和改进无功优先控制方式均可实现直驱式风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运行,有功、无功的动态解耦和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控制,向电网发出友好型清洁电能。后者可向电网提供360 k VA的稳定无功支持,更有利于辅助电网电压的恢复和提升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发电机 低电压穿越 无功优先控制 卸荷电路 现场测试 风力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钒液流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平抑直驱式风电功率波动研究 被引量:32
6
作者 任永峰 胡宏彬 +1 位作者 薛宇 布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27-2134,共8页
为了平抑2 MW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机组的功率波动,提出了新型的全钒液流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对基于混合储能的双三电平二极管箝位型永磁同步风电系统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全钒液流电池和超级电容的等效电路模型、充放电特性、协调... 为了平抑2 MW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机组的功率波动,提出了新型的全钒液流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对基于混合储能的双三电平二极管箝位型永磁同步风电系统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全钒液流电池和超级电容的等效电路模型、充放电特性、协调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采用双向DC/DC变换器进行混合储能系统的能量管理,并对其协调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三电平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系统及混合储能系统的仿真模型,对直驱式风电机组运行特性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现场采集风速数据导入仿真模型,在风功率波动较大时,混合储能系统能够平滑风电系统输出功率波动,稳态时风力发电机出力基本稳定在1.25 MW,提高了风电系统的可控性和电网友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 平抑风电输出 控制 双向DC/DC变换 仿真 风力发电 全钒液流电池 超级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钒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技术的永磁同步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任永峰 彭伟 +3 位作者 刘海涛 薛宇 周杰 安中全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16-3023,共8页
以基于双三电平变流器的2 MW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机组低电压穿越为研究对象,机侧变流器采用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对网侧变流器提出了新颖的稳态时单位功率因数控制、电网暂态故障时无功优先、有功受限协调控制策略。对全钒液流电池和超级... 以基于双三电平变流器的2 MW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机组低电压穿越为研究对象,机侧变流器采用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对网侧变流器提出了新颖的稳态时单位功率因数控制、电网暂态故障时无功优先、有功受限协调控制策略。对全钒液流电池和超级电容进行等效电路模型分析,采用双向DC/DC变换电路作为混合储能系统和风力机组直流母线的接口,并定量模拟电网电压单相、三相深度跌落,对机组采用直流母线卸荷电路、改进控制策略以及混合储能方式实现低电压穿越进行了对比仿真。研究结果很好地说明:上述3种方案在严重的电网电压跌落情况下均可实现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钒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方式可以更好地提升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并加速系统有功恢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 永磁同步发电机 低电压穿越 控制 风力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的UDVR提升DFIG-LVRT能力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任永峰 孙伟 +1 位作者 韩俊飞 薛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85-3192,共8页
为了提升双馈电机(DFIG)风电系统柔性故障穿越(FFRT)能力,提出了采用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的三单相不间断动态电压恢复器(UDVR)应对策略。对电网电压不平衡时DFIG转子侧变换器和网侧变换器暂态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全钒液流电池充放... 为了提升双馈电机(DFIG)风电系统柔性故障穿越(FFRT)能力,提出了采用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的三单相不间断动态电压恢复器(UDVR)应对策略。对电网电压不平衡时DFIG转子侧变换器和网侧变换器暂态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全钒液流电池充放电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对单相UDVR的工作原理、矢量关系及其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VRB储能的UDVR改进DFIG风电系统故障穿越能力仿真模型。采用正常运行时UDVR旁路备用,电网故障时UDVR进行电压补偿的方式,验证了DFIG-FFRT特性。结果表明:对于严重的电网对称和不对称故障情况,UDVR可向电网注入补偿电压,整个暂态过程机组向电网注入了友好型绿色能源,提升了DFIG机组无超调FFRT运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不间断动态电压恢复器 PR控制 柔性故障穿越 风力发电 双馈电机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能风切变指数计算方法的比选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徐宝清 吴婷婷 李文慧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88-194,共7页
为了支持风电场的开发和建设,结合最小二乘法对风切变指数这一重要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风切变指数关系式和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算法,给出5种不同的方法分别计算风切变指数;然后根据计算得出的风切变指数与幂律公式推算已知高度的风... 为了支持风电场的开发和建设,结合最小二乘法对风切变指数这一重要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风切变指数关系式和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算法,给出5种不同的方法分别计算风切变指数;然后根据计算得出的风切变指数与幂律公式推算已知高度的风速,再利用各自的推算结果与实测风速进行对比,分析其误差,选择较为准确的风切变指数。选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某测风塔共3个测风高度一年内完整的实测数据为例,采用上述方法计算该地区风切变指数,结果表明去除小风速后的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计算方法和利用风廓线拟合的方法都较为准确;因此,应结合风电场的实际情况综合采用这些方法,选取误差最小的风切变指数。该研究有利于更准确地推算风机轮毂高度的风况,进而能够更加准确地估算发电量和评估风能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能 应用 计算 风切变指数 指数公式 最小二乘法 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双馈风电系统的九开关型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 被引量:9
10
作者 胡志帅 任永峰 +1 位作者 韩俊飞 薛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5-112,共8页
为减小电压谐波、电压跌落与骤升、电压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对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风电系统的影响,在对多种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拓扑结构研究对比和九开关变换器建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应用于双馈风电系统的九开关型UPQC方案... 为减小电压谐波、电压跌落与骤升、电压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对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风电系统的影响,在对多种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PQC)拓扑结构研究对比和九开关变换器建模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应用于双馈风电系统的九开关型UPQC方案。在对UPQC电压、电流补偿单元运算电路建模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控制策略。按照电网工况,设定谐波电流补偿、轻度电压补偿、重度电压补偿3种工作模式,优化UPQC运行方案。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九开关型UPQC可以有效治理电压、电流谐波,消除电压偏差与相位跳变,提高DFIG机端电能质量,使机组可以在多种故障电压工况下实现柔性故障穿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 九开关变换器 双馈感应发电机 有源滤波 柔性故障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下垫面垂直风切变特征对比 被引量:6
11
作者 靳双龙 刘晓琳 +2 位作者 李鸿秀 尚可政 王式功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0-346,共7页
利用中国西北、北方东部和南方地区的10个测风塔风速资料,研究了不同区域风切变的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西北、北方东部和南方垂直风切变存在明显的年变化和日变化,秋冬季大、春夏季小;夜间大,白天小;风切变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与边界层稳... 利用中国西北、北方东部和南方地区的10个测风塔风速资料,研究了不同区域风切变的特征及差异.结果表明,西北、北方东部和南方垂直风切变存在明显的年变化和日变化,秋冬季大、春夏季小;夜间大,白天小;风切变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与边界层稳定度的年变化、日变化有关.风切变的大小与下垫面有关,下垫面平缓地区风切变比较小,地形起伏大的地区风切变比较大.海滨地区的垂直风切变值明显大于内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荒漠 山地丘陵 南方沿海 风切变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VR的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建 任永峰 +3 位作者 胡宏彬 孟庆天 薛宇 韩洲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8-32,共5页
文章提出了基于三单相结构动态电压恢复器(DVR)的风力发电低电压穿越(LVRT)方案。当电网电压发生跌落时,通过串联接入DVR来产生补偿电压,从而维持风电机组定子端电压的恒定。该方案是风力发电与电能质量的有效结合,充分利用了DVR在较短... 文章提出了基于三单相结构动态电压恢复器(DVR)的风力发电低电压穿越(LVRT)方案。当电网电压发生跌落时,通过串联接入DVR来产生补偿电压,从而维持风电机组定子端电压的恒定。该方案是风力发电与电能质量的有效结合,充分利用了DVR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强的电压补偿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地抑制了转子侧暂态电流的蹿升,并及时将电网电压恢复到额定值,表现出了良好的低电压穿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组 动态电压恢复器 低电压穿越 电压补偿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VRB-UDVR提升1 MW光伏发电系统柔性故障穿越能力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永峰 布赫 +1 位作者 薛宇 邱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110-3117,共8页
为改善1 MW光伏发电系统(PVG)柔性故障穿越(FFRT)能力,提出了基于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的三相解耦型不间断动态电压恢复器(UDVR)拓扑结构。在对并网型PVG系统、VRB的等效电路模型和充放电特性、双向DC/DC变换器小信号数学模型和UDVR的... 为改善1 MW光伏发电系统(PVG)柔性故障穿越(FFRT)能力,提出了基于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的三相解耦型不间断动态电压恢复器(UDVR)拓扑结构。在对并网型PVG系统、VRB的等效电路模型和充放电特性、双向DC/DC变换器小信号数学模型和UDVR的工作原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VRB储能三相解耦UDVR与2路500 k W PVG并网系统仿真模型。PVG正常运行时UDVR处于旁路备用,检测到公共耦合点(PCC)电压故障时UDVR投入运行。依据国家最新光伏电站并网技术标准中规定的最严重电压故障边界条件,设计了6类代表性电网对称/不对称跌落/骤升故障工况,分别对投入UDVR时PVG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各类PCC电压故障,三相解耦型UDVR均可灵活地向电网注入相应的补偿电压,维持了负荷端电压稳定,在宽电压故障范围实现了1 MW PVG系统FFRT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钒液流电池 不间断动态电压恢复器 柔性故障穿越 光伏发电 小信号模型 储能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PWM的直驱永磁同步风电系统GS-NSC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烁 任永峰 +2 位作者 薛宇 韩俊飞 俞超宇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10-1216,共7页
九开关变换器可实现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并网运行及电压补偿功能。文章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提高了九开关变换器直流电压利用率,对网侧九开关变换器(Grid-Side Nine Switch Converter,GS-NSC)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改进。通过设计多种... 九开关变换器可实现直驱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并网运行及电压补偿功能。文章采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提高了九开关变换器直流电压利用率,对网侧九开关变换器(Grid-Side Nine Switch Converter,GS-NSC)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改进。通过设计多种并网点电压故障工况,对直驱永磁同步风电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网侧九开关变换器在非正常工况下可维持风电系统输出电压稳定,优先向电网注入无功电流支撑电网电压恢复,实现风电系统的故障穿越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开关变换器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电压补偿 无功电流 故障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级锂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的协调控制及功率分配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杨帆 任永峰 +3 位作者 云平平 薛宇 廉茂航 徐伟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1-366,共6页
为平抑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功率波动,文章采用双级锂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的分层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各储能单元充、放电;其次,将混合储能系统分为协调管理层和功率优化层,协调管理层充分利用锂电池和超级电容... 为平抑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功率波动,文章采用双级锂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的分层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各储能单元充、放电;其次,将混合储能系统分为协调管理层和功率优化层,协调管理层充分利用锂电池和超级电容优势互补,功率优化层以锂电池荷电状态和最大充、放电功率为约束,建立锂电池功率分配策略及充、放电模式切换;最后,将实测风速数据导入仿真模型,并对比单级锂电池系统的充、放电次数。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所提混合储能系统分层控制策略可很好地实现平滑风电系统出力,且减少了锂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功率波动 锂电池 超级电容 协调管理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C改善DFIG电能质量与故障穿越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任永峰 云平平 +2 位作者 薛宇 胡志帅 廉茂航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5052-5062,共11页
为了改善电能质量问题对双馈式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正常运行的影响,提出一种九开关变换器(nine-switch converter,NSC)电能质量调节器解决方案。在对NSC的数学模型、控制方式、动态调制比策略进行理论分... 为了改善电能质量问题对双馈式风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正常运行的影响,提出一种九开关变换器(nine-switch converter,NSC)电能质量调节器解决方案。在对NSC的数学模型、控制方式、动态调制比策略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NSC与2MW DFIG风电机组并网模型。设计典型非线性电力电子负荷产生的谐波电流以及各类公共连接点电网电压短路故障工况,分别对投入NSC时DFIG风电系统的主要参数和运行特性进行深入分析。NSC可灵活向电网并联注入相应的谐波补偿电流,维持电网电流的正弦波特性,NSC也可灵活地向电网串联注入相应的畸变补偿电压,维持DFIG机端电压的稳定,实现DFIG风电系统柔性故障穿越(flexible fault ride-through,FFRT)运行。仿真与实验研究结果验证NSC对治理DFIG风电系统综合电能质量和提升FFRT能力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九开关变换器 双馈电机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 有源电力滤波器 动态电压恢复器 柔性故障穿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边坡防护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娟 郭梦京 +2 位作者 王成鹏 陈明 李在卿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5期16-18,共3页
边坡防护是风电场建设中最常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之一。边坡防护的形式众多,选择合理的边坡防护形式对于减少风电场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持边坡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系统总结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和岩土混合边坡)风... 边坡防护是风电场建设中最常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之一。边坡防护的形式众多,选择合理的边坡防护形式对于减少风电场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持边坡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系统总结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和岩土混合边坡)风电场建设常见的边坡防护形式及其施工要点,并从安全性、经济性和美观的角度评判了常见边坡防护形式的优缺点,研究结论能为风电场建设过程中选择合理的边坡防护形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项目 边坡防护 水土保持 工程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控制的风光制储氢协调运行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超 姚秀萍 +2 位作者 刘日新 孙浩 杨萌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2-109,共8页
针对清洁能源制氢系统规模大、结构复杂及多能源多时间耦合的特点,充分考虑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随机性和间歇性所导致的功率波动问题,以及电解槽和储能动态响应特性所导致的系统各环节响应时间差异问题,设计一套风光制储氢综合系统... 针对清洁能源制氢系统规模大、结构复杂及多能源多时间耦合的特点,充分考虑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随机性和间歇性所导致的功率波动问题,以及电解槽和储能动态响应特性所导致的系统各环节响应时间差异问题,设计一套风光制储氢综合系统。结合绿电-绿氢经济运行手段,利用自适应控制算法,形成适用于“风光制储氢”的经济安全运行模式,通过仿真分析可知,该模式下风光制储氢综合系统可以安全运行,并具备较为良好的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光伏 储能 制氢 储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数据的风电机组维护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子文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0,共7页
针对风电机组维护效果评价结果主观性强和解释性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数据的风电机组维护效果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机组设备状态特征,建立了适合机组维护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引入云模型,明确了评价方法的整体流程;采用非线... 针对风电机组维护效果评价结果主观性强和解释性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数据的风电机组维护效果评价方法。该方法基于机组设备状态特征,建立了适合机组维护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引入云模型,明确了评价方法的整体流程;采用非线性状态估计(NSET)模型对云模型进行改进,并将描述机组设备状态的动态数据特征进行解析与转化,作为云模型的输入数据,提高了评价模型分析结果的客观性。通过实际案例证明,该方法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地对机组设备维护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解释性,可为后续维护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维护评价 云模型 非线性状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线路距离保护试验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毛建忠 刘锐宇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年第5期45-46,共2页
利用距离保护原理分析了短线路距离保护现场调试时定值精度的现象,并提出了改进的试验方法,有利于现场进行装置调试和定检。
关键词 距离保护 短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