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实践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宗录 刘立地 杨秀岩 《地理教学》 2017年第7期33-37,共5页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本文针对地理实践和地理课堂相互分离的教学现状,提出通过地理观察、社会调查、地理测量、地理监测、野外考察等途径建立地理实践资源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结合内容、选准角度、抓住联... 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本文针对地理实践和地理课堂相互分离的教学现状,提出通过地理观察、社会调查、地理测量、地理监测、野外考察等途径建立地理实践资源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结合内容、选准角度、抓住联系、围绕主题、改变形式等五种地理实践与课堂教学的整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实践资源 课堂教学 地理实践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地理社会调查实施地理研究性学习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宗录 《地理教学》 2001年第12期19-21,共3页
一、地理社会调查是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地理研究性学习内涵丰富,根据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大致可以划分为五类。1.调查类:通过社会调查获取地理信息。例如能源、资源、人口、环境、交通、旅游等。2.热点类:通过追踪各种地... 一、地理社会调查是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地理研究性学习内涵丰富,根据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大致可以划分为五类。1.调查类:通过社会调查获取地理信息。例如能源、资源、人口、环境、交通、旅游等。2.热点类:通过追踪各种地理热点获取地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 社会调查 研究性学习 家庭调查 社区调查 学校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2007年高考谈怎样提高学生论证问题的能力
3
作者 李宗录 《地理教学》 2007年第12期33-36,共4页
地理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重点考察四项基本能力,“探讨和论证问题的能力”是重点考察的能力之一。纵观历年高考试卷,该项能力的考察主要出现在非选择题的部分设问之中,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①综合性强。既有知识的要求,又... 地理高考试题“以能力立意”,重点考察四项基本能力,“探讨和论证问题的能力”是重点考察的能力之一。纵观历年高考试卷,该项能力的考察主要出现在非选择题的部分设问之中,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①综合性强。既有知识的要求,又有能力的要求。②能力要求高。该项能力考察建立在其他三项能力的基础之上,是对学生各项能力的综合考察。③分值高,难度大,失分率高。该类试题与“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相同。在试题的具体呈现上,主要用“简述”、“说明”、“分析”、“判断”、“评价”等词来表示。论证问题的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要求 高考试题 学生 综合考察 选择题 立意 地理 试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进行区域地理空间定位的复习
4
作者 李宗录 《地理教学》 2004年第4期19-22,共4页
近年来,高考文综试题出现了“区域背景、系统内容”的命题趋向。在区域地图的判读中,根据区域图所具有的地理信息确定区域的地理位置(即区域地理空间定位),成为进行区域地图判读的第一步。那么,怎样进行区域地理空间定位的复习呢?
关键词 中学 地理学习 高考 区域地理空间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5
作者 李宗录 《地理教学》 2010年第16期38-40,47,共4页
一、变“教案”为“学案” 变“教案”为“学案”的课堂教学设计策略,核心是学案的编写。在当前地理课堂教学中,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学案类型、功能定位、基本环节、编写原则、编写策略等学案编写的基础... 一、变“教案”为“学案” 变“教案”为“学案”的课堂教学设计策略,核心是学案的编写。在当前地理课堂教学中,学案的编写和使用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学案类型、功能定位、基本环节、编写原则、编写策略等学案编写的基础理论认识不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设计策略 编写原则 高中 课程 理论认识 写策略 教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案导学教学 关键在于引导
6
作者 李宗录 《地理教学》 2009年第9期41-42,共2页
地理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一般为:1.创设情境: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进入活动状态。这里所说的情境主要是指教学情景,它既包括每一个认识环境中的问题情境,又包括每一个活动环节中的活动情境,还包括教师为整... 地理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一般为:1.创设情境: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进入活动状态。这里所说的情境主要是指教学情景,它既包括每一个认识环境中的问题情境,又包括每一个活动环节中的活动情境,还包括教师为整个课堂教学所创设思维场、情感场等课堂氛围。2.出示材料:针对学习内容,出示相应的学习材料。在学生开始学习前,教师应该对材料进行必要的说明,对问题和任务交代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过程 导学 引导 学习内容 创设情境 教学模式 地理课堂 活动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地理时空问题中时间的判定
7
作者 李宗录 《地理教学》 2004年第8期27-29,共3页
地理时空题是时间问题与空间现象的综合。地理时空题抽象、灵活、多变,能够综合考察学生的地理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图图转换能力以及时空转换能力,历来是高考地理试题的主要题型。由于地理时空题具有理科思维的特... 地理时空题是时间问题与空间现象的综合。地理时空题抽象、灵活、多变,能够综合考察学生的地理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图图转换能力以及时空转换能力,历来是高考地理试题的主要题型。由于地理时空题具有理科思维的特征,历来是文科考生最感头疼的问题,在复习中也容易出现多反复、难突破的恶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地理教育 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地理时空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教学视角
8
作者 李宗录 《地理教学》 2014年第24期33-36,64,共5页
区域可持续发展作为高中地理必修3的主要内容,在当前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离新课标的预期目的还有一定距离。其中有高二文理分科的影响,有教学认识的误区,也有教学内容本身的高度综合有关。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地理学... 区域可持续发展作为高中地理必修3的主要内容,在当前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离新课标的预期目的还有一定距离。其中有高二文理分科的影响,有教学认识的误区,也有教学内容本身的高度综合有关。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地理学思想的相关理论,提出了空间的视角、时间的视角、演绎的视角、归纳的视角、问题的视角等五种教学的切入策略,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 时间 演绎 归纳 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雨西递
9
作者 李宗录 《地理教学》 2011年第4期57-59,共3页
烟雨笼罩的江南,逃遁了疏朗的阳光。浓云低垂,细雨如织。是否,几百年前的某天、某月、某日,在烟雨笼罩之中,远方的游子也是从这个方向,或骑马,或坐车,急匆匆赶往故乡。
关键词 《烟雨西递》 散文 文学 李宗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地理学科更有思想
10
作者 李宗录 《地理教学》 2013年第18期1-1,共1页
地理学科的渊源与人类历史一样悠久。人类诞生之初,可能没有文学、数学、科学,但一定会有地理,因为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周围的地理环境。
关键词 地理学科 人类历史 地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课标卷看学生区域分析能力的培养
11
作者 李宗录 《地理教学》 2016年第22期16-19,共4页
区域综合题是地理试题中的经典题型,试题命制在变化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区域综合题对学生地理思维、地理素养具有很高的要求。本文结合课标卷,从要素分析法、决策分析法、材料分析法、类比分析法、体验分析法等角度,对培养学生区... 区域综合题是地理试题中的经典题型,试题命制在变化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区域综合题对学生地理思维、地理素养具有很高的要求。本文结合课标卷,从要素分析法、决策分析法、材料分析法、类比分析法、体验分析法等角度,对培养学生区域分析能力提出了看法,对高三地理复习中学生解题技能的提升具有一定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题 区域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长制:有效提升内地民族班学生管理效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征莉 王蕾 曹彦彦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53,共3页
北京市大峪中学新疆班在学生管理中引入学长制,以帮助学生克服在异地求学过程中的文化不适,引导他们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促进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学长制对学长的选拔、聘任与评价,对学长工作领域和具体职责,都有严格的工作流程和要求... 北京市大峪中学新疆班在学生管理中引入学长制,以帮助学生克服在异地求学过程中的文化不适,引导他们做学习和生活的主人,促进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学长制对学长的选拔、聘任与评价,对学长工作领域和具体职责,都有严格的工作流程和要求。在推行过程中,学校重视构建“链式”社交关系圈,发挥学校组织机构的核心主导作用,注重及时的工作反馈与经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长制 内地新疆高中班 学生管理 德育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分析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春 李宗录 《地理教学》 2013年第9期17-20,25,共5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关于地理必修3的说明中明确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选择符合‘标准’主题的区域,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案例教学方法多样,材料分析是其中之一,指...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关于地理必修3的说明中明确提出:"‘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选择符合‘标准’主题的区域,采用案例分析方式编写教科书和开展教学。"案例教学方法多样,材料分析是其中之一,指的是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以材料为媒介,经过分析、讨论,归纳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特点在于整个过程表现为学生敏锐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实现探求结论的学习过程。其优势在于通过材料分析,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认知的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其表达、讨论技能,增强其面对困难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 材料分析 案例教学 应用 课程标准 高中地理 案例分析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时刻的选择
14
作者 秦克诚 连玉华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非典型肺炎 民族精神 科学修养 创新能力 升旗致辞 中学 思想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概念调查的初中生物学概念转变教学策略——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安代红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17,共3页
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为例编制调查问卷,用于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并从中发现学生持有的错误概念。依据概念转变理论,通过模拟活动、典型概念解析实例、逻辑清晰的问题串等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转变错误概念的同时构建科学概念。
关键词 前概念 概念转变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一节的教学
16
作者 刘玮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0-42,共3页
本节课以学生为本,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假设。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 食物 营养成分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一节的教学
17
作者 刘玮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29,共2页
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做比较及理论联系实际等学习方式,对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现象进行归纳并得出概念;通过分析巴浦洛夫条件反射的实验,明确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形成生物学的适应性观点。
关键词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生物学课堂中对概念学习的检测
18
作者 安代红 《生物学教学》 2014年第7期16-17,共2页
本文以"传染病及其预防"教学过程中概念的检测为例,阐述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关注概念学习的检测,做到"及时"和"匹配",以保证概念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 概念学习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的概念教学策略
19
作者 安代红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1期34-36,共3页
依据2011年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有关概念教学的建议,对"人体内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教学内容中所要传递的生物学重要概念和一般概念进行分析,提出了帮助学生形成这些概念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尿液 形成和排出 概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