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民胞物与”:生存智慧及其生态哲学向度解读 |
包庆德
冯超
|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2
|
中国哲学现代形态的建立及其世界意义——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建系九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发言 |
赵敦华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2004 |
2
|
|
|
3
|
时代精神中的批判与和解——马克思《莱茵报》时期的哲学观 |
方博
|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异世界化”与技术——从海德格尔的前期哲学看现代技术的本质 |
吴增定
|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现代哲学的隐秘的憧憬”——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与现代启蒙 |
吴增定
|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大学哲学教育如何回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与挑战?--世界大学哲学系主任联席会议纪实 |
陈波
赵震
李晽
|
《哲学分析》
|
2013 |
2
|
|
|
7
|
从生存论哲学看人的在世方式——身心关系理论探微 |
胡军
|
《新视野》
CSSCI
|
2004 |
7
|
|
|
8
|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构想 |
黄枬森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
9
|
学术回顾与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30年(1978-2008)之一 从真理标准讨论到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 |
杨学功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2010 |
7
|
|
|
10
|
黑格尔哲学体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性 |
赵敦华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
11
|
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的哲学探索 |
冯国瑞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
12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几点断想 |
张文儒
|
《新视野》
CSSCI
|
2000 |
3
|
|
|
13
|
开放复杂巨系统研究的哲学思考 |
冯国瑞
|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
|
|
|
14
|
论谢林神话哲学与世界时代哲学的衔接关系 |
先刚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
15
|
马克思如何思考哲学的“内在”与“外在”关系——以《伊壁鸠鲁哲学》中的论述为例 |
聂锦芳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16
|
“汉语哲学”论坛纪要——记北京大学第十五期“黉门对话” |
薛丹妮
|
《哲学分析》
|
2016 |
2
|
|
|
17
|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哲学批判与经济学批判的内在关系 |
田园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18
|
辩证与文质:性命论哲学的方法论 |
吴飞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9
|
谢林与黑格尔艺术哲学中的“象征”之争 |
先刚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20
|
论海德格尔哲学与美学之关系 |
章启群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