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Ca^(2+)、 La^(3+)及Eu^(3+)对NaDC胶团的作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孙颖
杨展澜
+2 位作者
张莉
翁诗甫
吴瑾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873-878,共6页
在水溶液中将脱氧胆酸钠( NaDC)分别与 CaCl2、 EuCl3及 LaCl3反应,改变反应物浓度和配比,合成了系列脱氧胆酸络合物 .利用红外光谱( FTIR)、元素分析、 ICP分析及 X射线粉末衍射谱,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水...
在水溶液中将脱氧胆酸钠( NaDC)分别与 CaCl2、 EuCl3及 LaCl3反应,改变反应物浓度和配比,合成了系列脱氧胆酸络合物 .利用红外光谱( FTIR)、元素分析、 ICP分析及 X射线粉末衍射谱,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水溶液中 CaCl2与 NaDC的反应不是简单离子间的反应,改变其反应物浓度和配比,生成组成和结构不同的络合物 ;而 LnCl3与 NaDC反应时,反应物浓度和配比的改变不影响产物的组成和结构 .说明虽然 Ln3+与 Ca2+有相似之处,但它们与 NaDC的作用却有很大差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胆酸络合物
胶团
NaDC
镧
钙
铕
肝胆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u@SiO_2/LaF_3∶Ce,Tb复合结构的发光共振能量转移
被引量:
5
2
作者
冯玮
赵光耀
+1 位作者
孙聆东
严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35-640,共6页
发光共振能量转移(LRET)与给体-受体间的距离密切相关,可体现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在生命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设计并合成了Au@SiO2/LaF3∶Ce,Tb复合纳米结构,研究了LaF3∶Ce,Tb(给体)与Au纳米颗粒(受体)间的LRET行为.通过调控SiO2...
发光共振能量转移(LRET)与给体-受体间的距离密切相关,可体现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在生命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设计并合成了Au@SiO2/LaF3∶Ce,Tb复合纳米结构,研究了LaF3∶Ce,Tb(给体)与Au纳米颗粒(受体)间的LRET行为.通过调控SiO2层厚度,可以改变给体-受体之间的距离.当SiO2层厚度增加到42 nm时,仍能观察到明显的LRET现象.这一距离远超过通常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有效范围,表明由长发光寿命的稀土发光纳米材料与金纳米颗粒形成的给体-受体对可在更大的距离上实现能量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共振能量转移
稀土纳米材料
金纳米颗粒
核-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a^(2+)、 La^(3+)及Eu^(3+)对NaDC胶团的作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孙颖
杨展澜
张莉
翁诗甫
吴瑾光
机构
北京大学
化学
与分子工程学院
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稀土材料和生物无机化学联合实验室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873-87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73016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1998061311)基金
文摘
在水溶液中将脱氧胆酸钠( NaDC)分别与 CaCl2、 EuCl3及 LaCl3反应,改变反应物浓度和配比,合成了系列脱氧胆酸络合物 .利用红外光谱( FTIR)、元素分析、 ICP分析及 X射线粉末衍射谱,对它们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水溶液中 CaCl2与 NaDC的反应不是简单离子间的反应,改变其反应物浓度和配比,生成组成和结构不同的络合物 ;而 LnCl3与 NaDC反应时,反应物浓度和配比的改变不影响产物的组成和结构 .说明虽然 Ln3+与 Ca2+有相似之处,但它们与 NaDC的作用却有很大差别 .
关键词
脱氧胆酸络合物
胶团
NaDC
镧
钙
铕
肝胆疾病
Keywords
Deoxycholic acid, Deoxycholate complex, Micelle, FTRI spectra
分类号
O614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u@SiO_2/LaF_3∶Ce,Tb复合结构的发光共振能量转移
被引量:
5
2
作者
冯玮
赵光耀
孙聆东
严纯华
机构
北京大学
化学
与分子工程学院
北京
分子科学国家
实验室
稀土
材料
化学
及应用国家重点
实验室
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稀土材料和生物无机化学联合实验室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35-64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821091
20971005
20828001)资助
文摘
发光共振能量转移(LRET)与给体-受体间的距离密切相关,可体现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在生命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设计并合成了Au@SiO2/LaF3∶Ce,Tb复合纳米结构,研究了LaF3∶Ce,Tb(给体)与Au纳米颗粒(受体)间的LRET行为.通过调控SiO2层厚度,可以改变给体-受体之间的距离.当SiO2层厚度增加到42 nm时,仍能观察到明显的LRET现象.这一距离远超过通常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有效范围,表明由长发光寿命的稀土发光纳米材料与金纳米颗粒形成的给体-受体对可在更大的距离上实现能量转移.
关键词
发光共振能量转移
稀土纳米材料
金纳米颗粒
核-壳结构
Keywords
Lumin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Rare earth nanoparticle
Gold nanoparticle
Core-shell structure
分类号
O614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Ca^(2+)、 La^(3+)及Eu^(3+)对NaDC胶团的作用
孙颖
杨展澜
张莉
翁诗甫
吴瑾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Au@SiO_2/LaF_3∶Ce,Tb复合结构的发光共振能量转移
冯玮
赵光耀
孙聆东
严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