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分子液-液相分离的物理化学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长胜 来鲁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4-168,共15页
近年来,有关生物分子通过液-液相分离机制进行组织定位、功能调控的研究发展迅速。相分离产生的聚集体在众多细胞活动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聚集体的生物功能是以相分离的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本文将从相分离聚集体的基本性质、... 近年来,有关生物分子通过液-液相分离机制进行组织定位、功能调控的研究发展迅速。相分离产生的聚集体在众多细胞活动事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聚集体的生物功能是以相分离的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本文将从相分离聚集体的基本性质、相图、微观结构,相分离的统计热力学、实验和分子模拟研究等方面阐释相分离物理化学机制研究相关进展。对于生物分子相分离的重要功能体系进行了列举和归纳,收集了相分离研究的模式体系,探讨了生物分子相分离的生物功能同物理化学机制之间的关系,总结了生物分子相分离的调控机制和调控分子的设计方法,并对生物分子相分离物理化学机制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分子液-液相分离 液态聚集体 天然无序蛋白质 多价作用 分子聚集的计算模拟 相分离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P靶向核药物用于肝纤维化诊断的临床前研究
2
作者 徐梦欣 蔡杰 +3 位作者 陈俊艺 宋涵博 刘宇 刘志博 《同位素》 CAS 2024年第2期91-96,共6页
肝纤维化如果不能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干预,将不可避免地演变成肝硬化。尽管肝组织活检是目前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无法全面检查所有病变,无创检查仍面临挑战。成纤维活化蛋白(FAP)在肝纤维化中起促进作用,并与疾病进展相关。因此,利... 肝纤维化如果不能及时准确的诊断和干预,将不可避免地演变成肝硬化。尽管肝组织活检是目前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由于其无法全面检查所有病变,无创检查仍面临挑战。成纤维活化蛋白(FAP)在肝纤维化中起促进作用,并与疾病进展相关。因此,利用无创的FAP靶向诊断核药物有望实现肝纤维化的准确诊断和分期。本研究通过对小鼠腹腔注射四氯化碳,成功建立了不同严重程度的肝纤维化模型。使用^(68)Ga标记的FAP探针TEFAPI-12进行PET显像,结果显示,TEFAPI-12在肝纤维化部位表现出特异性摄取,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肝脏^(68)Ga-TEFAPI-12的摄取与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相关,提示^(68)Ga-FAPI PET在肝纤维化的诊断与分期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信面孔在视知觉加工中的注意偏向:来自眼动的证据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乾东 李庆功 +1 位作者 陈凯凯 傅根跃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08-1513,共6页
使用眼动追踪技术探究个体对同时呈现的可信和不可信面孔的视知觉加工差异,以及注意偏向与可信和不可信面孔的记忆关系。结果发现:(1)被试再认不可信面孔成绩要好于可信面孔;(2)首注视点更多地偏向于不可信面孔,并且落在不可信面孔上的... 使用眼动追踪技术探究个体对同时呈现的可信和不可信面孔的视知觉加工差异,以及注意偏向与可信和不可信面孔的记忆关系。结果发现:(1)被试再认不可信面孔成绩要好于可信面孔;(2)首注视点更多地偏向于不可信面孔,并且落在不可信面孔上的总注视时间/注视点个数更长/多;(3)回归分析表明首注视点偏向能预测不可信面孔的再认优势。结果表明人们对不可信面孔产生更多的注意警觉与维持,并且对不可信面孔的警觉能预测不可信面孔的记忆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可信度 注意偏向 眼动 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设计与调控 被引量:7
4
作者 张长胜 来鲁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363-2380,共18页
蛋白质相互作用是生命活动在分子水平上的基本事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三维图像可以给出关键生命活动过程的分子细节.了解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原理有助于揭示生命活动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重要价值的蛋白质设计.本文对于蛋白质相互作用... 蛋白质相互作用是生命活动在分子水平上的基本事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三维图像可以给出关键生命活动过程的分子细节.了解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原理有助于揭示生命活动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重要价值的蛋白质设计.本文对于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设计和调控研究的近期进展进行了总结归纳,介绍了作者实验室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主要包括:(1)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机制和蛋白质复合物结构计算分析;(2)基于序列、结合位点以及复合物结构的蛋白质相互作用预测;(3)蛋白质相互作用设计方法;(4)利用化学分子调控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5)针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药物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预测 蛋白质-蛋白质对接 蛋白质相互作用设计 蛋白质药物 药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下而上注意的神经机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喜淋 方方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7年第2期99-109,共11页
由刺激驱动的注意选择即为自下而上注意,又称为瞬时注意或外源性注意。对其神经机制的研究可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大脑如何产生意识。自下而上选择对注意的分配迅速且高效,但其神经基础一直存在争论。回顾了该研究领域的两大理论模型及其研... 由刺激驱动的注意选择即为自下而上注意,又称为瞬时注意或外源性注意。对其神经机制的研究可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大脑如何产生意识。自下而上选择对注意的分配迅速且高效,但其神经基础一直存在争论。回顾了该研究领域的两大理论模型及其研究证据:基于显著性的注意模型和初级视皮层(V1)显著性模型。最后讨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 自下而上注意 显著图 脑成像 初级视皮层(V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细胞体外增殖去分化的拉曼光谱分析
6
作者 金璐頔 徐晶晶 +4 位作者 张勇 余跃洲 刘畅 赵东平 叶安培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46-2453,共8页
基于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对组织工程的软骨种子细胞在传代增殖过程中的去分化进行单细胞分析。首先,对体外单层培养的第1-4代(P1-P4)大鼠软骨细胞样本进行了单细胞拉曼光谱检测,由此识别出软骨细胞中各种碱基、糖基、氨基酸等主要物质分... 基于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对组织工程的软骨种子细胞在传代增殖过程中的去分化进行单细胞分析。首先,对体外单层培养的第1-4代(P1-P4)大鼠软骨细胞样本进行了单细胞拉曼光谱检测,由此识别出软骨细胞中各种碱基、糖基、氨基酸等主要物质分子结构的特征峰集合。随后,分析拉曼光谱中若干重点特征峰强度随细胞传代次数的变化,发现软骨细胞体外增殖过程中核酸(789、1094、1576 cm^(-1))含量降低、Ⅱ型胶原(特异组分为羟脯氨酸,1207 cm^(-1))和蛋白聚糖(特异组分为糖胺聚糖,1042、1063、1126、1160 cm^(-1))合成下降、脂质(1304 cm^(-1))及磷酸盐(957 cm^(-1))含量增加等分子水平变化,从而在活体单细胞层次初步揭示了去分化引起软骨细胞增殖变缓、分泌减弱、形态纤维化等现象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去分化 单细胞分析 显微拉曼光谱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PSMA放射性小分子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穆博帅 徐洋 刘志博 《同位素》 CAS 2021年第6期565-580,共16页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死亡的常见诱因,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随着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放射性药物在PET/CT和SPECT/CT中的应用,前列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与精确度得到了有效提高。本文首先对靶向PSMA小分子药物的核心结构单... 前列腺癌(PCa)是男性死亡的常见诱因,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随着靶向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的放射性药物在PET/CT和SPECT/CT中的应用,前列腺癌诊断的灵敏度与精确度得到了有效提高。本文首先对靶向PSMA小分子药物的核心结构单元进行介绍,然后重点介绍基于脲基发展而来的靶向PSMA放射性药物(放射性核素包括:^(68)Ga、^(18)F、^(11)C、^(99m)Tc、^(64)Cu、^(123)I、^(125)I、^(131)I、^(177)Lu、^(225)Ac、^(213)Bi和^(212)Pb等),以及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最后对该研究领域进行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 放射性药物 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通向未来的基因编辑
8
作者 牛煦然 周卓 魏文胜 《大学化学》 CAS 2020年第12期118-126,共9页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Jennifer Doudna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这两位女科学家,以表彰她们在CRISPR技术发明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CRISPR系统通过向导RNA和核酸酶Cas蛋白在基因组上特定位点进行序列编辑,有着高效、精准和可设计等特...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Jennifer Doudna和Emmanuelle Charpentier这两位女科学家,以表彰她们在CRISPR技术发明上所做出的重要贡献。CRISPR系统通过向导RNA和核酸酶Cas蛋白在基因组上特定位点进行序列编辑,有着高效、精准和可设计等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基础生物学研究、基因治疗和动植物育种等诸多领域,并引起了现代生物学领域的巨大技术变革。本文从基因编辑与CRISPR技术的发现和发展入手,对该技术和它相关的科学故事进行简要总结和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化学奖 CRISPR 基因编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伦科夫光:纳米核药物诊断治疗一体化的新光源 被引量:1
9
作者 傅群峰 陈俊艺 刘志博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1-207,共7页
切伦科夫光是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的发光现象,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切伦科夫光的可见光波段可以直接被相机捕获实现切伦科夫成像,有望运用于术中导航。同时,切伦科夫光在此过程中作为体内光源的性质也受到关注,将核素作... 切伦科夫光是放射性核素衰变过程中的发光现象,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切伦科夫光的可见光波段可以直接被相机捕获实现切伦科夫成像,有望运用于术中导航。同时,切伦科夫光在此过程中作为体内光源的性质也受到关注,将核素作为体内光源结合纳米颗粒进行光动力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肿瘤抑制性。但是由于切伦科夫光的发光效率极低,相关研究仍存在争议,其可能并不是仅有切伦科夫光起作用的结果。虽然切伦科夫光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独特运用,但其较低的发光效率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纳米颗粒-核素相互作用的体系则可解决这一问题,为进一步拓展切伦科夫光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伦科夫光 纳米药物 放射性核素 诊疗一体化 光动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氟甲基自由基反应及其在^(18)F标记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嘉颢 梁炜秋 +1 位作者 穆博帅 刘志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11-317,共7页
随着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技术的进步,高效^(18)F标记反应显现出重大的研究价值.同时,在有机氟化学的快速发展下,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一系列产生二氟甲基自由基(·CHF_(2))的一碳合成子,得以被引入到^(18)F标记反应中.本文从化学原... 随着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技术的进步,高效^(18)F标记反应显现出重大的研究价值.同时,在有机氟化学的快速发展下,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一系列产生二氟甲基自由基(·CHF_(2))的一碳合成子,得以被引入到^(18)F标记反应中.本文从化学原理出发,总结了近年来·CHF_(2)合成子、碳氢键活化反应及^(18)F标记的研究,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氟甲基自由基(·CHF_(2)) C—H键活化 ^(18)F标记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