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经典GOF设计模式扩展后不便于恢复的问题,结合Petterson提出的设计模式变体思想与Scanniello提出的设计模式复用概念,提出一种注入间接线索的设计模式变体检测方法,在遵循GOF标准设计模式与其变体意图一致性原则基础上,以类及其...为解决经典GOF设计模式扩展后不便于恢复的问题,结合Petterson提出的设计模式变体思想与Scanniello提出的设计模式复用概念,提出一种注入间接线索的设计模式变体检测方法,在遵循GOF标准设计模式与其变体意图一致性原则基础上,以类及其关系为基础,关注参与角色间有价值的间接联系,给出了创建型、行为型、结构型模式变体的具体实现,并依次以Factory M ethod、Command、Proxy模式变体为例,通过6种主流工具与4种经典开源系统对三种设计模式变体进行了检测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有助于设计模式解决方案的恢复.展开更多
基于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把设备的功能服务化,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接口向外界提供服务。由于物联网中设备的海量性、移动性和资源高度受限性,以及无线网络自身的不可靠性,设备服务与传统...基于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把设备的功能服务化,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接口向外界提供服务。由于物联网中设备的海量性、移动性和资源高度受限性,以及无线网络自身的不可靠性,设备服务与传统的Web服务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现有的Web服务发现方法不能有效地满足物联网中服务发现的需求。从Web服务发现体系结构和匹配策略两个方面对典型的Web服务发现方法进行了分析;结合物联网中服务提供的特点,从可扩展性、资源有限性、异构性和环境的动态变化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将Web服务发现方法应用于物联网服务提供中所面临的问题,并讨论了可能的解决思路;探讨了物联网中服务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更多
为解决标准设计模式演化后难以检测的问题,引入设计模式变体思想,以Bridge模式为例,给出了八种常用的变体实现,并以人工形式挖掘了四种开源系统中Bridge模式变体的基准数,接着在Apache Ant 1.6.2与JHotDraw 5.1开源系统中通过六种主流...为解决标准设计模式演化后难以检测的问题,引入设计模式变体思想,以Bridge模式为例,给出了八种常用的变体实现,并以人工形式挖掘了四种开源系统中Bridge模式变体的基准数,接着在Apache Ant 1.6.2与JHotDraw 5.1开源系统中通过六种主流设计模式检测工具进行了变体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FCA-CBR方法简单有效,对两种开源系统中Bridge模式变体检测的精确率达到60%与48.1%,与先前方法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展开更多
随着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框架开始使用"云"的方式运行,这对企业私有云平台提出了一些重要挑战:如何让私有云环境有限的物理资源支持多个应用框架和多个用户,不仅能保证绝大多数现有的异构应用同时运...随着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框架开始使用"云"的方式运行,这对企业私有云平台提出了一些重要挑战:如何让私有云环境有限的物理资源支持多个应用框架和多个用户,不仅能保证绝大多数现有的异构应用同时运行,还能为新应用提供扩展性与弹性支持。提出了一种新的服务模型ClaaS(cluster as a service),用一种简单而易于实现的方式为中小规模的数据中心解决了上述问题。ClaaS的主要思路是将虚拟化的单位扩展为集群,为分布式的应用框架直接提供虚拟的集群环境。这样,大部分的分布式应用就可以在无需任何修改的条件下直接运行在虚拟的集群环境中。为了验证ClaaS的可行性,基于现有的轻量化容器技术和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等实现了一个开源轻量级私有云系统Docklet,能够支持用户按需共享资源,支持Spark、MPI等各种计算框架,及Python、R、Java等语言,并在真实教学科研环境中提供、部署服务。最后描述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进行了实验与评估。展开更多
文摘为解决经典GOF设计模式扩展后不便于恢复的问题,结合Petterson提出的设计模式变体思想与Scanniello提出的设计模式复用概念,提出一种注入间接线索的设计模式变体检测方法,在遵循GOF标准设计模式与其变体意图一致性原则基础上,以类及其关系为基础,关注参与角色间有价值的间接联系,给出了创建型、行为型、结构型模式变体的具体实现,并依次以Factory M ethod、Command、Proxy模式变体为例,通过6种主流工具与4种经典开源系统对三种设计模式变体进行了检测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有助于设计模式解决方案的恢复.
文摘基于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把设备的功能服务化,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接口向外界提供服务。由于物联网中设备的海量性、移动性和资源高度受限性,以及无线网络自身的不可靠性,设备服务与传统的Web服务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现有的Web服务发现方法不能有效地满足物联网中服务发现的需求。从Web服务发现体系结构和匹配策略两个方面对典型的Web服务发现方法进行了分析;结合物联网中服务提供的特点,从可扩展性、资源有限性、异构性和环境的动态变化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将Web服务发现方法应用于物联网服务提供中所面临的问题,并讨论了可能的解决思路;探讨了物联网中服务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
文摘为解决标准设计模式演化后难以检测的问题,引入设计模式变体思想,以Bridge模式为例,给出了八种常用的变体实现,并以人工形式挖掘了四种开源系统中Bridge模式变体的基准数,接着在Apache Ant 1.6.2与JHotDraw 5.1开源系统中通过六种主流设计模式检测工具进行了变体检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FCA-CBR方法简单有效,对两种开源系统中Bridge模式变体检测的精确率达到60%与48.1%,与先前方法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
文摘随着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框架开始使用"云"的方式运行,这对企业私有云平台提出了一些重要挑战:如何让私有云环境有限的物理资源支持多个应用框架和多个用户,不仅能保证绝大多数现有的异构应用同时运行,还能为新应用提供扩展性与弹性支持。提出了一种新的服务模型ClaaS(cluster as a service),用一种简单而易于实现的方式为中小规模的数据中心解决了上述问题。ClaaS的主要思路是将虚拟化的单位扩展为集群,为分布式的应用框架直接提供虚拟的集群环境。这样,大部分的分布式应用就可以在无需任何修改的条件下直接运行在虚拟的集群环境中。为了验证ClaaS的可行性,基于现有的轻量化容器技术和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等实现了一个开源轻量级私有云系统Docklet,能够支持用户按需共享资源,支持Spark、MPI等各种计算框架,及Python、R、Java等语言,并在真实教学科研环境中提供、部署服务。最后描述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进行了实验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