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419例17530颗胆囊息肉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后病理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京山 王云帆 +3 位作者 赵期康 徐凯 张晓彤 黄坤全 《中国内镜杂志》 2021年第10期82-86,共5页
目的通过对胆囊息肉保胆手术后病理结果分析,评估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对胆囊息肉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20年12月行内镜微创保胆手术的2419例17530颗胆囊息肉患者的病理资料,纳入回顾性研究,以内镜微创保胆手术的手术适应证作为... 目的通过对胆囊息肉保胆手术后病理结果分析,评估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对胆囊息肉的治疗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20年12月行内镜微创保胆手术的2419例17530颗胆囊息肉患者的病理资料,纳入回顾性研究,以内镜微创保胆手术的手术适应证作为入组标准,分析其术后病理结果。结果胆囊良性息肉占99.68%,均行保胆取息肉手术,0.20%的患者息肉为恶性,且为早期,均行胆囊癌根治术,0.12%的患者为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行胆囊切除术。结论胆囊息肉中恶性肿瘤占比较低,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是治疗胆囊息肉的首选手术方法,既可以去除胆囊良性病变,又能保留胆囊功能,还可以早期发现胆囊癌。因此,胆囊息肉应早期行微创保胆手术以明确诊断,防止恶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息肉 内镜微创保胆手术 病理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铁压迫吻合术治疗肠梗阻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侯郑生 刘京山 +6 位作者 赵期康 饶晓松 邓延杰 全昌斌 敖国昆 黎立 史迎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8期649-652,共4页
目的:为了开展磁铁压迫吻合术治疗不宜手术的肠梗阻,开发系列磁铁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方法:雌、雄性杂种犬9只;钐钴(Samarium-Cobalt)磁铁2块,直径15~20mm,厚3~5mm,2300~3200G。肌内注射麻醉。切开回肠末端,将一磁铁块置入其近侧回肠... 目的:为了开展磁铁压迫吻合术治疗不宜手术的肠梗阻,开发系列磁铁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方法:雌、雄性杂种犬9只;钐钴(Samarium-Cobalt)磁铁2块,直径15~20mm,厚3~5mm,2300~3200G。肌内注射麻醉。切开回肠末端,将一磁铁块置入其近侧回肠内(子磁铁);将另一磁铁块置入结肠内(母磁铁)。结扎子母磁铁之间的回肠,致完全梗阻。摄腹平片,观察2块磁铁之间的距离、在腹部的位置、自肛门排出的时间、排出后实验犬进食情况;活体观察内瘘的完整性、蠕动情况;组织学观察压迫吻合内瘘标本。结果:腹平片示两磁铁块之间的缝隙从1.5mm缩小至0.5mm。2300~2770G组磁铁排出时间为术后6~14d。解剖学观察:磁铁压迫吻合内瘘完整;组织学观察:内瘘呈坏死层、肉芽层及瘢痕层特异性结构,慢性损伤后修复性改变。长期存活犬能正常饮食。3200G组磁铁排出时间为术后3~4d,实验犬因肠穿孔而死亡。结论:磁铁压迫吻合术治疗犬肠梗阻,2300~2770G的磁铁为安全治疗范围。有望在中国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压迫吻合术 肠梗阻 肠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肾损害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云帆 李海燕 +1 位作者 王民 陈瑞芬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524-528,共5页
胰胆管内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动物模型,用光镜和电镜动态观察肾脏在不同时期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从形态学的角度探讨AHNP所引起的肾脏损伤机制;结果发现AHNP时肾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表现为不同程度的... 胰胆管内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建立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HNP)动物模型,用光镜和电镜动态观察肾脏在不同时期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从形态学的角度探讨AHNP所引起的肾脏损伤机制;结果发现AHNP时肾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内红细胞堆积以及血小板和纤维素的析出粘集,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足细胞的足突融合,肾间质血管内新鲜血栓形成,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小管内出现蛋白管型或红细胞管型等。本实验结果提示在AHNP时可伴有明显的肾脏微循环损伤,微循环障碍可能是引起或加重AHNP相关肾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肾损害 超微病理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CAR-T细胞治疗相关肿瘤靶点的筛选:CEA、EGFR、HER2、Mesothelin、MUC1和EpCAM的表达及共表达状况 被引量:3
4
作者 胡阿锦 张畅 +7 位作者 龚苗子 王云帆 王跃 王淑芳 张雨 缪琦 崔朝丽 张晋夏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225-230,共6页
目的分析CEA、EGFR等肿瘤相关抗原作为CAR-T治疗靶点在结直肠癌中的分布。方法回顾并选取2014年-2017年的122例结直肠癌病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相关抗原CEA、EGFR、HER2、Mesothelin、MUC1和EpCAM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蛋白表达范... 目的分析CEA、EGFR等肿瘤相关抗原作为CAR-T治疗靶点在结直肠癌中的分布。方法回顾并选取2014年-2017年的122例结直肠癌病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相关抗原CEA、EGFR、HER2、Mesothelin、MUC1和EpCAM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蛋白表达范围和强度。结果除HER2(37.5%)外,其它肿瘤相关抗原在结直肠癌中表达阳性率均在50%以上,EpCAM(100%)、CEA(99.1%)、EGFR(96%)、Mesothelin(67.9%)、MUC1(67%)。CEA(94.6%)和EpCAM(100%)强表达的比例较高,EGFR和Mesothelin分别在10.7%和31.2%的病例中强表达,HER2和MUC1均未见强表达病例。EpCAM(99.1%)、CEA(98.2%)、EGFR(56.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范围较广(大于50%的肿瘤细胞表达),Mesothelin和MUC1均灶状表达。除EpCAM外,其它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均较好。仅28.6%的病例共表达CEA/EGFR/HER2/Mesothelin。64.3%的病例共表达CEA/EGFR/Mesothelin。其余三抗原共表达的病例均少于50%。高达95.5%的结直肠癌病例共表达CEA/EGFR。除CEA/Mesothelin(67%)及Mesothelin/HER2(65.2%)外,其余两抗原共表达的病例均少于50%。结论肿瘤相关抗原CEA和EGFR可作为结直肠癌CAR-T治疗多靶点组合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AR-T 肿瘤相关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