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足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创新网络思政教育模式--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赴鄂粤高校调研报告 被引量:14
1
作者 蒋广学 张勇 +1 位作者 周航 黄昳婧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73,共3页
在鄂粤地区四所高校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围绕网络育人这一核心命题,本文重点就探索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创新模式,进行初步扼要论述。文章着眼外部环境变化特征和育人工作具体要求,提出网络育人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鄂粤地区四所高校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围绕网络育人这一核心命题,本文重点就探索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与创新模式,进行初步扼要论述。文章着眼外部环境变化特征和育人工作具体要求,提出网络育人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具体实践路径一是网络思想引导、二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并分别深入阐释了二者的育人优势及育人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进一步推进网络育人工作的具体措施建议,即夯实一个基础阵地、稳妥处理两重关系、尽力避免三点误区和积极探索四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育人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会的本质内涵及其视域下的青年社会化 被引量:14
2
作者 蒋广学 周航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2-107,共6页
网络社会起源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革命性发展与高速普及,当代社会大众对信息自主和言论自由的客观需要为互联网的全球广泛应用提供了现实基础,从信息传播途径到社会交往方式再到社会客观存在,网络社会经历了自发、自觉、自为的发展历... 网络社会起源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革命性发展与高速普及,当代社会大众对信息自主和言论自由的客观需要为互联网的全球广泛应用提供了现实基础,从信息传播途径到社会交往方式再到社会客观存在,网络社会经历了自发、自觉、自为的发展历程。作为人类社会现代工具理性发展和资本全球扩张的必然产物,网络社会既是社会现实矛盾和发展问题以及人性本质的曲折而客观的反映,也是对既有社会文明秩序和本质属性一定意义上的某种反动。网络社会与青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网络社会正在改变青年的成长和社会化路径,重构青年的社会地位和行动模式,折射青年的特质和青年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本质 异化 青年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师生关系的非均衡现状及其影响和调整 被引量:13
3
作者 于峰 张勇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9-72,共4页
在深入剖析研究生师生交往所进行社会交换的基础上,提出非均衡的观点。这一现状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也造成了目前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异化倾向。提出建立作为第三方的监督机构,以实现权力制衡。
关键词 研究生师生关系 非均衡现状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青年教育”的热实践与冷思考 被引量:7
4
作者 蒋广学 王志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4-119,共6页
在"互联网+"时代,技术创新永无止境,应用发展层出不穷,这使高校育人工作和青年成长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立足于北京大学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思政教育的最新实践,旨在通过经验总结和规律探索,探求网络育人的形式创新要素... 在"互联网+"时代,技术创新永无止境,应用发展层出不穷,这使高校育人工作和青年成长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立足于北京大学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思政教育的最新实践,旨在通过经验总结和规律探索,探求网络育人的形式创新要素与本质精神要求的内在统一。本文认为,网络时代的青年教育工作需以法"奇技"与道"中庸"的理念为指导,统一"道"与"术"的矛盾,警惕"互联网+"时代青年主体性丧失的风险,保持立德树人的初心,实现青年教育事业的辩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青年教育 辩证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信息时代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主体和主体建设 被引量:4
5
作者 蒋广学 张勇 徐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74,共4页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在网络信息时代,传统教育模式中主、客体泾渭分明的格局被突破,教师与学生同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以实现师生共建、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目标的大学校园文化主体建设具有重要...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在网络信息时代,传统教育模式中主、客体泾渭分明的格局被突破,教师与学生同时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主体。以实现师生共建、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为目标的大学校园文化主体建设具有重要时代意义。文章梳理了网络信息时代大学教育和大学文化建设主体的嬗变,从理念调整、制度建设和实践创新三个层面,提出了加强大学文化主体建设的具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校园文化 建设主体 主体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学实践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逻辑理据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艳超 闫欣彤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0,共4页
研学实践作为将研究性学习和体验性旅行相结合的新兴实践教学模式,在育人理念和价值追求上与思政教育具有同一性。将研学实践模式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推进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有益尝试。通过目标互促与过程互补,研学实践... 研学实践作为将研究性学习和体验性旅行相结合的新兴实践教学模式,在育人理念和价值追求上与思政教育具有同一性。将研学实践模式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推进新时代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有益尝试。通过目标互促与过程互补,研学实践能够成为思政课教学的有力补充和重要延伸,这是二者融合的应然逻辑。但这一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陷入资源供需失衡与整合不力、主体专业欠缺与协同不足、方式脱节实际与衔接不畅、规范机制缺失与权责不清等实然困境之中。若要朝着应然的理想状态前行,当立足资源整合、主体协同、模式创新和机制保障等维度进行优化,不断促进“大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实践 “大思政课” 高校思政课 实践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暴力现象中的青年心理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霍晓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19,共3页
青年既是网络暴力的积极参与者,也是网络暴力的主要受害人群。青年参与网络暴力,是由去个体化心理、相对剥夺感和逆反心理、自我辩解与正当化心理和成就动机心理等共同引起的。同时,参与网络暴力也对青年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社会态度... 青年既是网络暴力的积极参与者,也是网络暴力的主要受害人群。青年参与网络暴力,是由去个体化心理、相对剥夺感和逆反心理、自我辩解与正当化心理和成就动机心理等共同引起的。同时,参与网络暴力也对青年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社会态度、社会行为以及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发展健康的文化心理具有负面作用。要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网络技术建设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入手,消除网络暴力对青年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 青年 心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会中青年思想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14
8
作者 蒋广学 周培京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9-22,共4页
网络社会作为当代青年成长最为重要的背景之一,在更加凸显青年的主体特性的同时,也造就了青年的成长困局。文章从教育视野出发,沿着当代青年"网络原住民—网络新青年—圆梦新一代"的成长路径,明确了网络社会给青年思想政治教... 网络社会作为当代青年成长最为重要的背景之一,在更加凸显青年的主体特性的同时,也造就了青年的成长困局。文章从教育视野出发,沿着当代青年"网络原住民—网络新青年—圆梦新一代"的成长路径,明确了网络社会给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而重新审视了我们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方法和工作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主体特性 成长困局 网络新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环境育人理念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与吸引力 被引量:11
9
作者 蒋广学 王志杰 张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89,96,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网络社会的发展改变了当代青年的成长轨迹和教育时空环境、教育主客体关系,"三全育人"的时代局限性逐渐暴露,需以全环境育人理念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网络社会的发展改变了当代青年的成长轨迹和教育时空环境、教育主客体关系,"三全育人"的时代局限性逐渐暴露,需以全环境育人理念作为完善和补充。在实践中发展和应用全环境育人理念,要求坚持青年主体性原则,以四项基本能力的培养为着力点,以形成不同场域的育人合力为发力点,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特征、青年实际成长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 全环境育人 青年主体性 时代感 吸引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网络环境下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菊 张勇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29,共3页
当前,网络发展深刻影响了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文章聚焦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这一研究对象,从信息传播视角,分析了客观层面因组织作用被削弱而正在发生的"组织失灵"现象,以及由此出现的"本领恐慌"忧虑。针对现实挑战... 当前,网络发展深刻影响了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文章聚焦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这一研究对象,从信息传播视角,分析了客观层面因组织作用被削弱而正在发生的"组织失灵"现象,以及由此出现的"本领恐慌"忧虑。针对现实挑战,文章进一步分析了症结所在,通过比较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提出了主观层面高校德育工作观念变革的速度明显滞后的解释,认为最主要的是未能突破计划思维的原有框架,暴露出市场意识不足的弱点。在综合客观与主观结论的基础上,文章针对实践工作提出要从供求关系出发,合理配置德育资源,并因势利导实现教育效果,具体可从意识、能力和行动这三方面着手,对应提升德育实践的宣传水平、培训质量和指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环境 高校德育 现实挑战 观念变革 实践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呼唤高等教育思维方式的转变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勇 李菊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29,共5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正处于一场大变革当中。通过分析"大学—社会"的辩证关系,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角度明晰高等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内在逻辑,并由此对大学发展历史进行再思考可知,全球化将推动大学在继续满足民族国家...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正处于一场大变革当中。通过分析"大学—社会"的辩证关系,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角度明晰高等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内在逻辑,并由此对大学发展历史进行再思考可知,全球化将推动大学在继续满足民族国家建构根本需要的同时,由地理封闭逐步走向全面开放。这一趋势促使我们必须转变对于高等教育的传统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应以坚守大学根本作为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高等教育 思维方式 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对高校BBS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霍晓丹 李玉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9-21,共3页
高校BBS曾是高校校园内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平台。近年来,以web2.0、三网融合和多元终端为要件的新媒体环境,对高校BBS造成了影响和冲击,使其出现了"下游化"的危机。面对该情况,本文从发挥BBS自身优势、丰富其功能以及加强研究... 高校BBS曾是高校校园内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平台。近年来,以web2.0、三网融合和多元终端为要件的新媒体环境,对高校BBS造成了影响和冲击,使其出现了"下游化"的危机。面对该情况,本文从发挥BBS自身优势、丰富其功能以及加强研究的角度,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新媒体环境 高校B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环境育人”理念的阐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创新 被引量:32
13
作者 蒋广学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31,共3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背景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网络为基础阵地,注重信息观念传播影响效果,调整教育主客体关系,发挥青年自我教育主体性,整合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等教育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背景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网络为基础阵地,注重信息观念传播影响效果,调整教育主客体关系,发挥青年自我教育主体性,整合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等教育资源和手段,建立健全全环境育人理念指导下的立体复合的"大思政格局"实施模式,并以信息有效传播、观念有效影响为基础,最终以价值有效传递、思想有效引导和行为有效塑造为核心目标的一种观念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 时代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广学 刘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9-160,F0003,共3页
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不仅面临挑战也迎来了机遇,主要包括: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所面对的受众更为广泛,渠道更为多元,内容更为普及;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更加具有立体性和纵深度;媒体融合发展使得传播效果得以提升。据... 在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不仅面临挑战也迎来了机遇,主要包括: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所面对的受众更为广泛,渠道更为多元,内容更为普及;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更加具有立体性和纵深度;媒体融合发展使得传播效果得以提升。据此,提出创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四种策略,包括:创建主流意识形态"新媒体话语体系";以受众为中心,充分借鉴互联网思维的"用户导向";积极培育受众的意识形态素养;加强意识形态引导,运用一定的监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融合 主流意识形态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BBS与微博的用户社交行为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赖清楠 马皓 +3 位作者 宋维佳 李婷婷 蒋广学 张蓓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99-106,共8页
为了扩大信息宣传渠道传播校园正能量,高校会使用官方微博发布BBS的一些关键信息。通过对一个高校BBS微博的研究,实现了一种将微博社交信息反馈至BBS的信息抓取与编辑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微博用户社交行为特征,提出紧密度和亲密度的概... 为了扩大信息宣传渠道传播校园正能量,高校会使用官方微博发布BBS的一些关键信息。通过对一个高校BBS微博的研究,实现了一种将微博社交信息反馈至BBS的信息抓取与编辑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微博用户社交行为特征,提出紧密度和亲密度的概念,很好地实现了用户间的好友关系及关注度。特殊标点符号对微博话题的提取能提供很大的帮助,通过比较基于词典与表情符号和基于不同词典的评论情感分析,得出综合网络词典和表情符号的方法能取得更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BBS 用户行为 话题提取 情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容付费”的本质探析与教育启示 被引量:6
16
作者 蒋广学 王志杰 杨梦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93,96,共3页
近年来,随着移动网络、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的变化,"内容付费"方兴未艾,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与有限时间及注意力资源的矛盾凸显。文章旨在对"内容付费"展开本质分析与评价,进而探索如何参... 近年来,随着移动网络、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消费能力和消费意识的变化,"内容付费"方兴未艾,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与有限时间及注意力资源的矛盾凸显。文章旨在对"内容付费"展开本质分析与评价,进而探索如何参照互联网思维及商业逻辑,创新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付费 注意力资源 碎片化时间 网络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