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几种土地利用变化模型述评 被引量:57
1
作者 黄秋昊 蔡运龙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5-30,共6页
研究目的:增进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和原因的理解;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速率,支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在土地利用驱动力的模型化、土地利用数据的融合、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 研究目的:增进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和原因的理解;预测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速率,支持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在土地利用驱动力的模型化、土地利用数据的融合、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反馈机制模型化等方面存在不足。研究结论:人文、尺度及地域因素是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模型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科学研究方法 土地利用变化模型 综述 研究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与GIS支持下的定边县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彦丽 李忠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6226-6227,6242,共3页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计算出了定边县1986~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概率矩阵,初步分析了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各类型间的转化特征,并利用马尔可夫链模型(Markov Chain Model)对今后数年(2015、2030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趋势进...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计算出了定边县1986~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概率矩阵,初步分析了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各类型间的转化特征,并利用马尔可夫链模型(Markov Chain Model)对今后数年(2015、2030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00~2030年,定边县耕地、草地年变化率下降,未利用土地和水域的年变化率基本持平,建设用地增加1354.58hm2,年变化率为0.83%,增加趋势显著。定边县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变化,土地利用向良性化发展,少量草地又有沙化趋势。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增加趋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定边县 转移率矩阵 马尔可夫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未来人地关系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忠峰 蔡运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9742-9743,共2页
人地关系一直是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农业土地利用的问题更是令人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由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作用、科技进步的作用以及政府制度和政策的转变这些因素的影响,我国的... 人地关系一直是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农业土地利用的问题更是令人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由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作用、科技进步的作用以及政府制度和政策的转变这些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人地紧张关系必将大为缓解。但是由于相关制度仍需完善和自身调整的痛苦,人地关系的根本改善仍需做出巨大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展望 中国 “三农”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忠峰 蔡运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1期10123-10125,共3页
建国以来,我国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经历7次较大的粮食波动,但没有一次完全是由生产问题造成的。现在粮食政策包括购销体制和贸易政策已向市场体制迈进,调控手段更加成熟。在当前更加强调获得粮食能力和政策及贸易... 建国以来,我国在粮食生产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经历7次较大的粮食波动,但没有一次完全是由生产问题造成的。现在粮食政策包括购销体制和贸易政策已向市场体制迈进,调控手段更加成熟。在当前更加强调获得粮食能力和政策及贸易的粮食安全概念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已大为缓解。今后的重点是提高粮农的收入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问题 粮食安全 中国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军 蔡运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24-127,共4页
脆弱生态区作为人地系统的一种地域类型,是自然特质较为敏感的不稳定区域,因区域环境生态退化导致的资源性贫困,使地区社会长期陷入了PPE怪圈的桎梏当中。如何使脆弱生态区走出发展困顿,迈向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今社会反... 脆弱生态区作为人地系统的一种地域类型,是自然特质较为敏感的不稳定区域,因区域环境生态退化导致的资源性贫困,使地区社会长期陷入了PPE怪圈的桎梏当中。如何使脆弱生态区走出发展困顿,迈向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今社会反贫困研究和生态综合治理研究的中心所在。文章通过对脆弱生态区人地关系矛盾的机理研究,在综合分析脆弱生态自然与社会经济现状基础上,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了生态综合治理模式;并依据产业经济学及产业生态的理论,运用结构对应分析方法,构建了生态产业化的结构框架与组织路线。在此基础上,依照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探讨了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模式推广的技术路线及其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变化 脆弱生态区 生态治理产业化 治理模式 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景观生态规划研究——长株潭案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军 蔡运龙 后立胜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77,共4页
随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急需对资源利用及其生态影响进行重新审视并做出调整。以长株潭地区为案例,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作指导,借鉴前人研究经验,对区域景观生态进行了规划研究。通过地区景观生态功能格局范... 随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急需对资源利用及其生态影响进行重新审视并做出调整。以长株潭地区为案例,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作指导,借鉴前人研究经验,对区域景观生态进行了规划研究。通过地区景观生态功能格局范型构建,以期寻求科学合理的区域发展空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 区域规划 长株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