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服务器计算的多方数据库安全计算系统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旭阳 周小凯 +5 位作者 郑浩宇 崔斌 徐泉清 杨传辉 晏潇 江佳伟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4-1106,共23页
联合多方数据库的安全计算可以在保护数据隐私的情况下,对多个数据库的私有数据进行联合查询或联合建模.这样的联合体通常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各参与的数据库可以随时离线,然而现有多方安全计算系统通常采用秘密共享等隐私计算方案,需要... 联合多方数据库的安全计算可以在保护数据隐私的情况下,对多个数据库的私有数据进行联合查询或联合建模.这样的联合体通常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各参与的数据库可以随时离线,然而现有多方安全计算系统通常采用秘密共享等隐私计算方案,需要参与者保持在线状态,导致系统的可用性较差.此外,现有系统对外提供服务时无法预知用户的数量以及请求速度,如果将系统部署在私有集群或者租用云计算平台的虚拟机,面对爆发式请求时系统延迟增大,在请求较少时又造成资源浪费,表现出较差的可扩展性.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无服务器计算(serverless computing)作为一种新的云原生部署范式出现,具有良好的弹性资源伸缩能力.在该工作中,提出了基于无服务器计算环境的系统架构和间接通信方案,实现了一套高可扩展、高可用的多方数据库安全计算系统,可以容忍数据库节点掉线,并且在用户请求流量发生变化时自动伸缩系统资源.基于阿里云和OceanBase数据库实现了系统原型并进行了充分的实验对比,结果显示该系统在低频查询、横向建模等任务上,在计算成本、系统性能和可扩展性方面优于现有系统,最高能够节省78%的计算成本、提升系统性能1.6倍,同时也分析了本系统对于复杂查询、纵向建模等任务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原生系统 无服务器计算 多方数据库安全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失配时低代价的数据与计算密集型服务重配
2
作者 周长兵 李小翠 +1 位作者 王煜炜 王亚沙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35-2058,共24页
随着边缘计算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在网络边缘侧激增了一些延迟敏感的用户请求,这些应用对边缘网络中物联网设备提供的资源提出了较高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例如严格的地理空间约束、时延/能量及其他资源约束.物联网设... 随着边缘计算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在网络边缘侧激增了一些延迟敏感的用户请求,这些应用对边缘网络中物联网设备提供的资源提出了较高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例如严格的地理空间约束、时延/能量及其他资源约束.物联网设备提供的功能通常被封装为运行在边缘节点上的服务,用户请求可以通过组合数据和/或计算密集型的物联网服务来实现.考虑到物联网设备的资源稀缺性以及用户请求的在线持续部署和潜在长期执行特征,边缘服务运行期间对物联网设备资源的占用和释放导致边缘网络中资源动态变化.由于物联网设备的资源通常难以得到有效补充,且消耗差异可能较大,有些设备可能会过载,导致在当前时间点适配的物联网服务,在随后时间点可能难以适配用户请求,并导致QoS降级.针对边缘网络高负载时新请求持续部署导致特定强约束难以满足的挑战,本文开展资源失配时低代价的服务重配研究,提出了一种资源高效的服务重配方法,旨在通过服务迁移技术重调度物联网设备所提供的服务,以满足更多具有一定QoS约束的用户请求.基于上海电信基站数据集进行了大量实验,实例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在满足用户服务请求时延约束、降低物联网设备能量消耗、提高边缘网络资源利用效益等方面表现均优于对比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与计算密集型服务 资源利用效益 服务重配 服务迁移 边缘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理与数据驱动的物理仿真计算范式及引擎架构
3
作者 何小伟 石剑 +6 位作者 刘树森 任丽欣 郭煜中 蔡勇 王琥 朱飞 汪国平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7-1221,共15页
物理仿真作为现代工业软件的基石,其计算范式可分为机理驱动、数据驱动及混合驱动等模式。面对多样化物理仿真需求,构建一个既能灵活适应各类物理仿真计算范式,又能实现不同计算范式之间高效耦合的通用引擎架构,已成为软件设计与开发领... 物理仿真作为现代工业软件的基石,其计算范式可分为机理驱动、数据驱动及混合驱动等模式。面对多样化物理仿真需求,构建一个既能灵活适应各类物理仿真计算范式,又能实现不同计算范式之间高效耦合的通用引擎架构,已成为软件设计与开发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难题与挑战。针对该问题,提出面向多物理仿真计算范式的FNMS架构Data Field-Node-Module-Scene Graph,其核心在于四层结构的设计:数据域(Data field)、节点(Node)、模块(Module)与场景图(Scene graph)。具体而言,数据域层为仿真过程提供统一的数据管理与访问接口,解决物理仿真计算数据共享的便捷性与高效性;模块层封装各类物理仿真算法,实现算法的模块化与可重用,解决仿真计算、渲染与交互的异步协同问题;节点层通过数据与算法模块的解耦实现算法在不同物理仿真计算范式之间的复用,同时便于实现多物理场耦合过程的交换与共享;而场景图层通过将节点组织成有向无环图,支撑多种物理仿真计算范式的高效耦合计算。通过该四层结构的结合,FNMS架构不仅能提升物理仿真的计算效率与灵活性,更为跨学科、跨领域的物理仿真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NMS引擎架构 机理驱动 数据驱动 物理仿真 计算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式系统的需求描述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小红 刘少彬 金芝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46,共20页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其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复杂,需求分析成为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关键阶段,如何准确地建模和描述需求成为首要问题.系统地调研嵌入式系统的需求描述,并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嵌入式系统需求的核心关注点...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广泛应用,其需求正变得越来越复杂,需求分析成为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关键阶段,如何准确地建模和描述需求成为首要问题.系统地调研嵌入式系统的需求描述,并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以便更深入地理解嵌入式系统需求的核心关注点.首先采用系统化文献综述方法,对1979年1月–2023年11月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识别、筛选、汇总和分析.通过自动检索和滚雪球等检索过程,筛选出150篇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文献,力求文献综述的全面性.其次,从需求描述关注点、需求描述维度、需求分析要素等方面,分析现有嵌入式需求描述语言的表达能力.最后,总结现有嵌入式系统软件需求描述所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嵌入式软件智能合成任务,提出对嵌入式系统需求描述方法表达能力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需求描述 需求描述语言 需求分析 系统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载网络攻防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博言 沈晴霓 +3 位作者 张晓磊 张鑫 李聪 吴中海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1-370,共30页
随着人工智能和5G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智能网联汽车应运而生,它是一种由众多来自不同供应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复杂分布式异构系统,通过以CAN为代表的车载网络协议交互协同控制各ECU.然而,攻击者可能通过各种接口攻击智能网联... 随着人工智能和5G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智能网联汽车应运而生,它是一种由众多来自不同供应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复杂分布式异构系统,通过以CAN为代表的车载网络协议交互协同控制各ECU.然而,攻击者可能通过各种接口攻击智能网联汽车,渗透到车载网络,再攻击车载网络及其各组成部分如ECU.因此,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载网络安全成为近些年车辆安全研究的焦点之一.在介绍智能网联汽车整体结构、ECU、CAN总线和车载诊断协议等基础之上,首先总结了目前车载网络协议的逆向工程技术进展,逆向工程的目标是获取汽车行业通常不公开的车载网络协议实现细节,也是实施攻击和防御的前提条件.然后从车载网络攻、防两个角度展开:一方面概括了车载网络攻击向量及主要攻击技术,包括通过物理访问和远程访问方式实施的攻击技术,以及针对ECU和CAN总线实施的攻击技术;另一方面,讨论了车载网络现有的防御技术,包括基于特征工程和机器学习方法的车载网络入侵检测和基于密码学方法的车载网络协议安全增强技术.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车载网络 逆向工程 入侵检测 协议安全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应用GUI测试自动生成技术综述
6
作者 王博 陈冲 +3 位作者 邓明 董震 林友芳 郝丹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13-2746,共34页
移动应用是近10年来兴起的新型计算模式,深刻地影响人民的生活方式.移动应用主要以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方式交互,而对其进行人工测试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为此,研究者提出针对移动应用GUI的测试自动生成技术... 移动应用是近10年来兴起的新型计算模式,深刻地影响人民的生活方式.移动应用主要以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方式交互,而对其进行人工测试需要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为此,研究者提出针对移动应用GUI的测试自动生成技术以提升测试效率并检测潜在缺陷.收集了145篇相关论文,系统地梳理、分析和总结现有工作.提出了“测试生成器-测试环境”研究框架,将该领域的研究按照所属模块进行分类.特别地,依据测试生成器所基于的方法,将现有方法大致分为基于随机、基于启发式搜索、基于模型、基于机器学习和基于测试迁移这5个类别.此外,还从缺陷类别和测试动作等其他分类维度梳理现有方法.收集了该领域中较有影响力的数据集和开源工具.最后,总结当前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测试 GUI测试 测试生成 移动应用测试 安卓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老年智能健康穿戴产品研究态势分析
7
作者 尚宪茹 刘子建 +3 位作者 胡志刚 马艳芳 弓宸 CHAN Jun Hoong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3,共12页
智能健康穿戴产品在老年群体中展现出的巨大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引发学术界广泛研究探讨。为全面剖析国内外老年智能健康穿戴产品领域的研究态势,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通过共现、聚类及突现分析等多维手段,系统梳理与评估2013—2023年... 智能健康穿戴产品在老年群体中展现出的巨大应用潜力和发展前景,引发学术界广泛研究探讨。为全面剖析国内外老年智能健康穿戴产品领域的研究态势,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通过共现、聚类及突现分析等多维手段,系统梳理与评估2013—2023年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借助VOSviewer和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表明:美国和中国在国际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各有侧重,且国外已从技术设备开发与系统集成应用转向探讨老年人对技术的接受与采用;国际研究的知识基础可分为老年技术采纳评估、健康监测技术创新和智能健康管理应用三类。后续应加强工程学和医学多领域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在健康监测技术与医疗产品融合、用户体验优化及长期效用验证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智能健康穿戴产品 文献计量 可视化 VOSviewer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泼溅的轻量级重建场景分割方法
8
作者 王锋 银莹 +3 位作者 王佳炎 唐勇 李胜 赵静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2-1243,共12页
在三维重建领域,最新提出的三维高斯溅射方法相比于神经辐射场方法在训练时间和重建质量上均得到显著提升,但是由于重建场景的复杂性和不同物体之间产生的遮挡,导致重建场景的分割十分具有挑战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3D高斯重建场... 在三维重建领域,最新提出的三维高斯溅射方法相比于神经辐射场方法在训练时间和重建质量上均得到显著提升,但是由于重建场景的复杂性和不同物体之间产生的遮挡,导致重建场景的分割十分具有挑战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3D高斯重建场景分割方法,能够在复杂的重建场景中分割出指定物体。具体来说,首先利用高斯泼溅的可微分特性,在重建过程中为每个高斯核训练一个类别特征用于类别预测。同时,设计并训练一个多层感知器作为解码器,输入类别特征预测出高斯核的类别信息,从而实现对目标对象的高效分割。接着,在渲染图像的同时,将类别特征映射到每个像素上,并使用图像分割模型获得目标物体对应区域的类别特征,再将其输入解码器以获得所选物体的类别,从而实现在重建场景中分割目标物体。最终,为了减少分割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并优化分割结果,在分割结果中进一步使用KNN算法对分割结果进行去噪处理。最终实现从任意视角分割重建场景中的目标对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多种复杂场景,可轻松地与现有的图像分割模型集成,实现毫秒级内对重建场景的分割,在节省大量内存的同时不影响分割质量。相关代码将发布在https://github.com/wangfeng70117/Gaussian-Extrac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分割 神经辐射场 三维重建 高斯泼溅 分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代码注释生成任务的注释质量评价研究
9
作者 赵衔麟 潘兴禄 +2 位作者 邹艳珍 刘陈晓 谢冰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44-3768,共25页
代码注释生成是软件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任务.当前主流的注释生成方法训练深度学习模型以生成注释,依靠在开放的代码注释数据集上采用BLEU等指标来进行注释质量评价,主要反映生成注释与数据集中人工参考注释的相似性.但由于开放注释数据... 代码注释生成是软件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任务.当前主流的注释生成方法训练深度学习模型以生成注释,依靠在开放的代码注释数据集上采用BLEU等指标来进行注释质量评价,主要反映生成注释与数据集中人工参考注释的相似性.但由于开放注释数据集中人工参考注释的质量难以保障,其有效性受到越来越多质疑.因此,面向代码注释生成任务,亟需一种直观有效的代码注释质量评价方法,一方面改进开放注释数据集的质量,另一方面提升生成注释的评价效果.针对该问题,对现有量化的注释质量评价方法进行调研和分析,并将一套多维度注释质量评价指标用于对主流开放数据集、典型注释生成方法以及ChatGPT生成代码注释的质量评价,由此给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发现:1)现有主流开放数据集中的代码注释质量俱有待提高,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准确、可读性差、过于简短、缺乏有用信息等问题;2)现有方法生成的注释普遍在词汇和语义上与代码更接近,缺乏代码高层意图等对开发者更有用的信息;3)生成注释的BLEU值较低,一个重要原因是数据集中大量的参考注释本身质量不佳,譬如与代码缺乏关联、自然性较差等,应过滤或改进此种参考注释;4)大语言模型ChatGPT生成的代码注释内容丰富但较为冗长,其质量评价需要根据开发者意图与具体场景进行针对性改进.基于这些发现,也对未来代码注释生成任务及注释质量评价研究给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码注释 注释质量 注释评价 注释数据集 注释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嵌入式系统需求一致性的组合验证方法
10
作者 杨晓 王小齐 +1 位作者 陈小红 金芝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13-1434,共22页
形式化方法在需求一致性验证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随着嵌入式系统需求复杂度的不断提升,需求一致性验证面临着状态空间过大的挑战.为了有效约减验证的状态空间,同时考虑到嵌入式系统需求所涉及的设备强依赖性,提出一种复杂嵌... 形式化方法在需求一致性验证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随着嵌入式系统需求复杂度的不断提升,需求一致性验证面临着状态空间过大的挑战.为了有效约减验证的状态空间,同时考虑到嵌入式系统需求所涉及的设备强依赖性,提出一种复杂嵌入式系统需求一致性的组合验证方法.它基于需求分解,识别需求间的依赖关系,通过这些依赖关系组装验证子系统,从而实现对复杂嵌入式系统需求的组合验证,并能初步定位到不一致的需求.具体而言,采用问题框架方法对需求进行建模和分解,并预设领域设备知识库对设备的物理特性进行建模.在验证子系统的组装过程中,生成预期软件的行为模型,并结合物理设备的模型进行动态组装.最后,采用航空领域机载侦查系统进行了实例研究,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通过5个案例评估证实了验证状态空间的显著减小.此方法为复杂嵌入式系统需求的验证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嵌入式系统 需求一致性 组合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算力网络的跨集群数据迁移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11
作者 李俊哲 付振新 +3 位作者 杨宏辉 马银萍 李若淼 樊春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5-786,共12页
在算力网络的建设中,如何在不同地域算力中心的集群之间进行高效可靠的数据迁移,是影响算力网络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研究课题。鉴于此,设计并实现了基于RSYNC的高性能传输软件SCOW-SYNC。首先,SCOW-SYNC采用队列和线程池架构,对传统的RS... 在算力网络的建设中,如何在不同地域算力中心的集群之间进行高效可靠的数据迁移,是影响算力网络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研究课题。鉴于此,设计并实现了基于RSYNC的高性能传输软件SCOW-SYNC。首先,SCOW-SYNC采用队列和线程池架构,对传统的RSYNC进行了优化,通过并行建立多个TCP连接和并行传输,提高了带宽利用率。此外,SCOW-SYNC还支持大文件自动切分、动态压缩、后台运行、进度实时查询和SSH连接池管理等功能。经测试,SCOW-SYNC相比RSYNC能够达到125%~130%的加速比。其次,为了提高传输的安全性,面向算力中心提出了一套可靠的跨集群传输系统架构,数据传输仅在“传输节点”之间发起,使用“传输密钥”进行加密,该密钥由“管理节点”负责动态检查、生成和分发。最后,将SCOW-SYNC集成到高性能计算门户和管理平台SCOW中,实现了SCOW的跨集群传输模块,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在不同集群之间进行高性能的数据迁移,并通过容器化技术部署到了北京大学跨集群环境中,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计算系统软件 算力网络 并行传输 RSYNC 集群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作系统内核权能访问控制的形式验证
12
作者 徐家乐 王淑灵 +8 位作者 李黎明 詹博华 吕毅 代艺博 崔舍承 吴鹏 谭宇 张学军 詹乃军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70-3586,共17页
操作系统内核是构建安全攸关系统软件的基础.任何计算机系统的正确运行都依赖于底层操作系统实现的正确性,因此,对操作系统内核进行形式验证是很迫切的需求.然而,操作系统中存在的多任务并发、数据共享和竞争等行为,给操作系统内核的验... 操作系统内核是构建安全攸关系统软件的基础.任何计算机系统的正确运行都依赖于底层操作系统实现的正确性,因此,对操作系统内核进行形式验证是很迫切的需求.然而,操作系统中存在的多任务并发、数据共享和竞争等行为,给操作系统内核的验证带来很大的挑战.近年来,基于定理证明的方法广泛用于操作系统各功能模块的形式验证,并取得多个成功应用.微内核操作系统权能访问控制模块提供基于权能的细粒度访问控制,旨在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系统内核资源和服务.在权能访问控制模块实现中,所有任务的权能空间构成多个树结构,同时每个任务权能节点包含多种嵌套的复杂数据结构,以及权能函数中广泛存在的对权能结构的访问、修改、(递归)删除等操作,使得它的形式验证与操作系统其他功能模块相比更加困难.将以并发精化程序逻辑CSL-R为基础,通过证明权能应用程序接口函数(API函数)和其抽象规范之间的精化关系,来验证航天嵌入式领域某微内核操作系统权能访问控制的功能正确性.首先对权能数据结构进行形式建模,并在此基础上定义全局不变式来保持权能空间的一致性;然后定义反映功能正确性需求的内核函数的前后条件规范和API函数的抽象规范;最终验证权能API函数C代码实现和抽象规范之间的精化关系.以上所有的定义和验证均在Coq定理证明器中完成.在验证过程中发现实现的错误,并得到微内核操作系统设计方的确认和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系统内核 形式验证 权能访问控制 并发精化分离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QLserve:基于量化的多任务大语言模型服务系统 被引量:1
13
作者 符芳诚 夏义扉 崔斌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7-536,共20页
随着大语言模型(LLMs)的不断发展,针对各种各样下游任务进行微调并部署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以LoRA为代表的高效微调技术和以GPTQ、AWQ为代表的模型量化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尽管这些技术在单任务场景下已经有了众多成熟应用,... 随着大语言模型(LLMs)的不断发展,针对各种各样下游任务进行微调并部署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以LoRA为代表的高效微调技术和以GPTQ、AWQ为代表的模型量化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尽管这些技术在单任务场景下已经有了众多成熟应用,但在多任务场景却鲜有研究。具体来说,由于主流的量化方法会导致基座大模型无法在任务之间共享,现有多任务服务系统难以结合量化进行部署,限制了其在资源受限场景下的可用性。此外,现有多任务服务系统缺乏灵活的动态任务实时添加能力和针对多任务场景的调度算法支持,往往导致其系统的低吞吐、高延迟、低响应时间和极差的灵活性。本文针对现有LLM服务系统在多任务场景下的不足,创新地提出了一个多LoRA任务服务系统MQLserve。一方面,本系统设计了一种灵活高效的动态多任务量化算法,支持多任务的模型联合量化,赋能多任务场景下量化模型的共享,显著降低了模型部署的显存需求;同时支持实时的动态任务添加,提升了线上服务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本系统针对多任务场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输出长度预测和聚类的调度算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调度算法在多任务场景下存在的高昂显存开销和频繁显存切换等问题,提升了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多任务服务系统相比,MQLserve在不同负载场景下,吞吐提高了7.5%~58.1%,延迟降低了9.6%~43.3%,平均响应时间缩短了84.2%,平均SLO满足率提高了3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LoRA任务服务系统 LoRA 量化 多任务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长方法分解
14
作者 徐子懋 姜艳杰 +1 位作者 张宇霞 刘辉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01-2514,共14页
长方法及其他类型的代码坏味阻碍了软件应用程序达到最佳的可读性、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因此,人们对长方法的自动检测和分解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然这些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分解,但其解决方案往往与最优方案存在很大差异.为此,调研公开真实... 长方法及其他类型的代码坏味阻碍了软件应用程序达到最佳的可读性、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因此,人们对长方法的自动检测和分解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然这些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分解,但其解决方案往往与最优方案存在很大差异.为此,调研公开真实长方法数据集中的可自动化部分,探讨了长方法的分解情况,并基于调研结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新方法(称为Lsplitter),用于自动分解长方法.对于给定的长方法,Lsplitter会根据启发式规则和大语言模型将该方法分解为一系列短方法.然而,大语言模型经常会拆分出相似的方法,针对大语言模型的分解结果,Lsplitter利用基于位置的算法,将物理上连续且高度相似的方法合并成一个较长的方法.最后对这些候选结果进行排序.对真实Java项目中的2849个长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传统结合模块化矩阵的方法,Lsplitter的命中率提升了142%,相较纯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方法,命中率提升了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方法 重构 大语言模型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引导条件耦合的小样本语义分割
15
作者 刘胜男 姜璐璐 +2 位作者 郑宛露 王少荣 汪国平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3-982,共10页
针对现有的小样本语义分割方法普遍采用简单的融合策略来实现跨分支信息传递,难以捕获复杂的特征交互信息的问题,提出一个实现支持-查询分支高效融合的互引导条件耦合网络.所提网络设计了一个耦合信息生成模块,该模块聚焦于支持特征中... 针对现有的小样本语义分割方法普遍采用简单的融合策略来实现跨分支信息传递,难以捕获复杂的特征交互信息的问题,提出一个实现支持-查询分支高效融合的互引导条件耦合网络.所提网络设计了一个耦合信息生成模块,该模块聚焦于支持特征中与查询特征高度相似的区域,以使查询特征中的每个像素能够自适应地融合支持特征的像素级信息.同时,为了减少查询图像背景对融合效果的负面影响,设计了一个条件耦合模块.在该模块中,生成的条件可用于抑制查询图像背景区域的信息吸收,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背景信息对结果的干扰.在PASCAL-5i以及COCO-20i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网络在多数任务上,其mIoU和FBIoU指标优于或接近相关方法的最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小样本学习 小样本语义分割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驱动 计算落地--记一门新文科课程的初次实践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晓明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共5页
信息技术应该在新文科建设中发挥显著的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文科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一个正在兴起的交叉学科就是计算社会科学。本文介绍了一门全新的文科课程的教学实践,该课程以若干社会科学经典问题为抓手,从计算思维的... 信息技术应该在新文科建设中发挥显著的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文科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一个正在兴起的交叉学科就是计算社会科学。本文介绍了一门全新的文科课程的教学实践,该课程以若干社会科学经典问题为抓手,从计算思维的视角展开讨论,落实到实际编程进行相关模型的模拟分析,展现了在文科开设具有深度计算要求课程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计算思维 教学实践 问题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勒瓦娄哇石核的自动分类算法图像处理与应用
17
作者 高雅 陈哲扬 +2 位作者 付慧 汪国平 唐世华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8-255,共8页
考古学者对2D勒瓦娄哇石核剥片面进行目测分类具有主观性,不能产生标准的、一致的分类结果,故提出并实现一个可自动分类2D勒瓦娄哇石核的算法(2D Levallois Core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LCAC2D)。计算机进行石核分类的难点在于,如何... 考古学者对2D勒瓦娄哇石核剥片面进行目测分类具有主观性,不能产生标准的、一致的分类结果,故提出并实现一个可自动分类2D勒瓦娄哇石核的算法(2D Levallois Core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LCAC2D)。计算机进行石核分类的难点在于,如何将勒瓦娄哇石核类型学分类理论转换为能够提取石核的可区分特征且可自动分类的算法程序。LCAC2D算法利用石核剥片面上的拓扑结构构建基于加权有向图的石核剥片面描述模型,进一步优化模型,对勒瓦娄哇石核进行自动或半自动的分类,在66个样本上测试,准确率达77%,结果表明LCAC2D算法首先实现了对2D勒瓦娄哇石核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瓦娄哇技术 石核分类 加权有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FNet:一种面向时空预测的外部空间特征融合框架
18
作者 刘腾飞 陈李越 +1 位作者 房江祎 王乐业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18,共9页
道路信息与当前道路的流量模式息息相关,丰富的POI(Point of Interest)语义可以揭示一个地区的属性,人口数据可以揭示一个地区的人口流量趋势。在时空预测中考虑以上外部空间特征对流量带来的影响,可以帮助模型完成更精准的预测。现有... 道路信息与当前道路的流量模式息息相关,丰富的POI(Point of Interest)语义可以揭示一个地区的属性,人口数据可以揭示一个地区的人口流量趋势。在时空预测中考虑以上外部空间特征对流量带来的影响,可以帮助模型完成更精准的预测。现有的外部空间建模方法通常针对输入的外部空间特征,经过神经网络映射学得空间相关语义表示,再与最终的时空流量表示融合。然而,由于流量表示和空间特征之间具有异构性,已有的外部空间特征建模方法往往扩展性不高,只能针对特定外部空间特征或特定时空模型。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针对外部空间特征的通用建模框架SCFNet(Spatial Context Fusion Network for Traffic Forecasting)。具体而言,引入基于信息交互的注意力机制,在时空表示和外部空间特征之间计算注意力分数,从而实现外部空间特征和时空表示的高效融合;同时,设计了一种时间向量动态编码方式,以生成动态的空间特征语义。SCFNet采用模块化设计,能够与各类最新的时空流量预测网络结合。SCFNet支持区域人口数据、道路信息、POI等不同空间静态特征的混合输入。在3个真实交通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SCFNet可显著提高各类最新时空预测方法(如MTGNN,ASTGCN,GraphWaveNet)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预测 外部特征建模 兴趣点 道路特征 人口数量 注意力机制 时变语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野外全景视频数据的3D Gaussian Splatting渲染质量评估方法
19
作者 姜金廷 陈斌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3-745,共13页
提出一种与场景高斯椭球体分布相关的渲染质量指数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场景的全景渲染图像计算渲染质量指数,定量地评价全景图像的渲染质量,并利用全景图像的FID值检验渲染图像与真实图像的语义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渲染质量指数可... 提出一种与场景高斯椭球体分布相关的渲染质量指数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场景的全景渲染图像计算渲染质量指数,定量地评价全景图像的渲染质量,并利用全景图像的FID值检验渲染图像与真实图像的语义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渲染质量指数可以有效地评估全景图像渲染质量,符合人类的直觉认知,并获得更高的计算性能,可为保持虚拟野外考察过程中用户的交互沉浸感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外环境 全景影像 渲染质量 三维重建 场景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器无感知平台性能度量研究
20
作者 温金凤 陈震鹏 +1 位作者 柳熠 刘譞哲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74-2005,共32页
服务器无感知计算是一种新兴的云计算范型,它允许开发者专注于应用逻辑的开发,而不需要负责底层复杂的任务管理.通过这种范型,开发者可以快速构建更小粒度的应用,即函数级别的应用.随着服务器无感知计算的日益流行,各大云计算厂商相继... 服务器无感知计算是一种新兴的云计算范型,它允许开发者专注于应用逻辑的开发,而不需要负责底层复杂的任务管理.通过这种范型,开发者可以快速构建更小粒度的应用,即函数级别的应用.随着服务器无感知计算的日益流行,各大云计算厂商相继推出各自的商业服务器无感知平台.然而,这些平台的特点尚未得到系统的研究和可靠的比较.全面分析这些特点可以帮助开发者选择合适的服务器无感知平台,并以正确的方式开发和执行基于服务器无感知计算的应用.为此,开展了面向主流的商业服务器无感知平台特征的实证研究.涵盖的主流服务器无感知平台包括亚马逊Lambda、谷歌Cloud Functions、微软Azure Functions和阿里巴巴Function Compute.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大类:特征总结和运行时性能分析.在特征总结中,通过对这些服务器无感知平台的官方文档进行探究,从开发、部署和运行时3个方面的关键特征进行总结和比较.在运行时性能分析中,使用代表性的基准测试程序,从多个维度分析了这些服务器无感知平台提供的运行时性能.具体而言,首先分析了影响应用冷启动性能的关键因素,如编程语言和内存大小.其次,探究了服务器无感知平台执行各类任务的执行性能.基于特征总结和运行时性能分析的结果,总结了一系列发现,并为开发者、云计算厂商和研究者提供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启示和潜在的研究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量研究 服务器无感知计算 软件工程 云计算 平台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