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用氟尿嘧啶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郑爱萍 于少云 +1 位作者 赵莹 武凤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0-304,共5页
目的 :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 ,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 ,制备鼻腔给药脑靶向微球。方法 :以液体石蜡为油相 ,span 80为乳化剂 ,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技术制备氟尿嘧啶鼻用微球。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制备工艺 ,动态透析法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及其... 目的 :以壳聚糖为载体材料 ,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 ,制备鼻腔给药脑靶向微球。方法 :以液体石蜡为油相 ,span 80为乳化剂 ,采用乳化化学交联技术制备氟尿嘧啶鼻用微球。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制备工艺 ,动态透析法检测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用微球吸水能力表示微球的溶胀度。测定纤毛输送速率来评价微球的黏膜粘附力。结果 :所得微球形态良好 ,粒径分布较为均匀 ,平均粒径 (4 3± 4 ) μm ,载药量 38.5 %± 1.0 % ,包封率 79.0 %± 1.8%。体外释放符合Higuichi方程Q =0 .10 35t1/ 2 +0 .0 2 84 (r =0 .996 5 )。壳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粘附性 ,可显著降低纤毛输送速率 (P <0 .0 1) ,有效地延长微球在鼻腔的滞留时间。结论 :所优化的制备工艺稳定 ,包封率较高 ,适于鼻黏膜用氟尿嘧啶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壳聚糖是良好的鼻用制剂的载体材料 ,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用氟尿嘧啶 壳聚糖微球 药物载体 鼻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橼酸他莫昔芬缓释片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匡时 赵甘霖 +1 位作者 张世勤 张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 :减少枸橼酸他莫昔芬的服用次数 ,提高病人用药的顺应性。方法 :选用HPMCK4M为主要的缓释材料 ,改变其用量设计 6个候选处方 ,以湿法制颗粒压片制备枸橼酸他莫昔芬缓释片 ,以药物释放度为标准进行处方筛选。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目的 :减少枸橼酸他莫昔芬的服用次数 ,提高病人用药的顺应性。方法 :选用HPMCK4M为主要的缓释材料 ,改变其用量设计 6个候选处方 ,以湿法制颗粒压片制备枸橼酸他莫昔芬缓释片 ,以药物释放度为标准进行处方筛选。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浓度。按照最优处方制备缓释片 ,并与市售普通片的释药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在 2 76nm处辅料对枸橼酸他莫昔芬的测定无干扰 ,该方法的回收率在 95 %~ 1 0 5 % ;按最优处方制备的样品在 1 2h释放总药量的 86 .4 0 % ,其释药特性符合零级方程 ;1h内普通片释放总药量的 76 .81 % ,缓释片释放7.0 8%。结论 :采用HPMCK4M为缓释材料制备的枸橼酸他莫昔芬缓释片释药持久而平缓 ,可维持释放 1 2h以上 ;较普通片剂有明显缓释作用 ,有望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他莫昔芬缓释片 制备 体外释药特性 药代动力学 迟效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微球的体外降解 被引量:8
3
作者 何应 魏树礼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8-361,共4页
目的 :研究聚乳酸微球降解的规律及机制。方法 :用 5种方法研究聚乳酸微球降解过程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 ;测定失重 ;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测定pH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含量。结果 :聚乳酸的降... 目的 :研究聚乳酸微球降解的规律及机制。方法 :用 5种方法研究聚乳酸微球降解过程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 ;测定失重 ;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测定pH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含量。结果 :聚乳酸的降解过程有两个阶段 ,初期主要发生聚合物分子链断裂 ,后期主要发生聚合物片段溶蚀。其降解速度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减慢。结论 :聚乳酸是可生物降解材料 ,降解有规律 ,是优良的药物控释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微球体 药物载体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