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药用植物志》编写工作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正式启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英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8-418,共1页
关键词 北京大学医学部 药用植物 编写工作 中国 北京大学药学院 工程项目 专家学者 药学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毛细管电泳方法以凝血酶为靶筛选天然药物提取化合物 被引量:9
2
作者 凌笑梅 刘一 +5 位作者 赖先银 张媛 刘晓明 屠鹏飞 赵玉英 崔景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4-237,共4页
采用毛细管电泳(CE)法研究了凝血酶和水蛭素及肝素间的相互作用,并测定了凝血酶和水蛭素的结合常数.选择凝血酶为靶点,建立了快速灵敏的从天然植物提取物中筛选出先导化合物的CE方法.在接近生理环境的水溶液条件下,研究了两色金鸡菊、... 采用毛细管电泳(CE)法研究了凝血酶和水蛭素及肝素间的相互作用,并测定了凝血酶和水蛭素的结合常数.选择凝血酶为靶点,建立了快速灵敏的从天然植物提取物中筛选出先导化合物的CE方法.在接近生理环境的水溶液条件下,研究了两色金鸡菊、肉苁蓉和黄蜀葵中天然植物提取物与凝血酶之间的相互作用;与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相比,从11个天然化合物中快速筛选出与凝血酶有相互作用的6个化合物,提高了天然植物提取物药理活性筛选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凝血酶 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 药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DTPA经脑细胞外间隙给药后的动态分布及消除规律
3
作者 邹晶 高天姿 +10 位作者 汪洋 任蒙蒙 刘东阳 龙仁 成雨萌 刘萌 徐正仁 谢肇恒 吕鹏宇 袁兰 韩鸿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2-568,共7页
目的:探索^(99m)Tc-二乙基三胺五乙酸(^(99m)Tc-DTPA)经脑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ECS)途径在不同脑区给药后,正常成年大鼠脑内及全身的药物动态分布及消除规律。方法:使用鼠脑立体定位仪将SD大鼠固定,将体积为2μL、放射性活度... 目的:探索^(99m)Tc-二乙基三胺五乙酸(^(99m)Tc-DTPA)经脑细胞外间隙(extracellular space,ECS)途径在不同脑区给药后,正常成年大鼠脑内及全身的药物动态分布及消除规律。方法:使用鼠脑立体定位仪将SD大鼠固定,将体积为2μL、放射性活度为3.7 MBq(100μCi)的^(99m)Tc-DTPA分别注入大鼠的尾状核区和丘脑区,使用小动物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在不同时间显像,连续观察示踪剂的动态分布和消除规律。生物体内分布实验是在大鼠丘脑区和尾状核区注入^(99m)Tc-DTPA,4 h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液、尿液,取大脑、小脑、心、肝、脾、肺、肾,称重后用γ计数器测定其放射性强度。结果:^(99m)Tc-DTPA经脑ECS途径给药后,放射性分布浓聚于脑、肾和膀胱,左侧尾状核区给药的示踪剂优先向右侧小脑引流,右侧尾状核区给药的示踪剂优先向左侧小脑引流,尾状核区给药存在“对侧小脑优势引流”现象,而丘脑区给药后会优先向同侧小脑引流。给药4 h后,尿液、小脑和大脑出现高放射性摄取,其次是血液和肾,心、肝、脾、肺的放射性摄取值均较低,主要经泌尿系统排泄。结论:经脑ECS途径给药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给药方法,但不同脑区经该途径给药后的动态分布与消除规律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脑分区”的内容与意义,也为未来经脑ECS途径给药进行脑病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DTPA 细胞外间隙 组织间液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岩黄芪新天然产物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伟 梁鸿 +3 位作者 王邠 涂光忠 陈虎彪 赵玉英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2-535,共4页
目的:研究红花岩黄芪HedysarummultijugumMaxi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和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以及多种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红花岩黄芪根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warangalone4′methylether(1)... 目的:研究红花岩黄芪HedysarummultijugumMaxi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和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以及多种谱学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红花岩黄芪根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warangalone4′methylether(1),阿佛洛莫生(2),5,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3),芒柄花素苷(4),柚皮素5,7二O葡萄糖苷(5),芹菜素(6)和水仙苷(7)。结论:化合物1是新天然产物,其余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岩黄芪 黄酮类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el Structural Features of Isoflavone Synthase from Medicago truncatula Shed Light on Its Unique Enzymatic Mechanism
5
作者 SHI Chao YE Zhao-Yang +12 位作者 XU Fei DU Xiang-Ning CHEN Zhang-Xin GU Ming-Yue DENG Jie WANG Wei LIU Liang-Yu WANG Mei-Ying SU Xiao-Dong LIU He-Li SHANG Ming-Ying HUANG Li-Xin CHANG Zhen-Zhan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04-1213,I0003-I0008,共16页
Isoflavones which mainly distributed in leguminous plants have plenty of health benefits.Isoflavone synthase(IFS)is a membrane-associated cytochrome P450 enzyme(CYP450)which carries out the unique aryl-ring migration ... Isoflavones which mainly distributed in leguminous plants have plenty of health benefits.Isoflavone synthase(IFS)is a membrane-associated cytochrome P450 enzyme(CYP450)which carries out the unique aryl-ring migration and hydroxylation.So far,few crystal structures of plant P450s have been obtained.We determine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IFS from Medicago truncatula at 1.9 by MAD method using a selenomethionine substituted crystal and conducted molecular docking and mutagenesis study.The structure of IFS complexed with imidazole exhibits the helix Iα-loop-helix Iβmotif which corresponds to helix I of other P 450s.Compared with structures of common P450s,IFS/imidazole structure contains an extra domain,i.e.,theγ-domain.The structure reveals a homodimer in which theγ-domain of one molecule interacts with theβ-domain of another.The plane of heme group makes an angle of approximately 40°with the helix Iα-loop-helix Iβmotif.Molecular docking combined with mutagenesis study suggested that Trp-128 and Asp-300 might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substrate binding and recognition.Phe-301,Ser-303 and Gly-305 from the helix Iα-loop-helix Iβmotif may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aryl-ring migration.These novel structural features reveal insights into the unique reaction mechanism of IFS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engineering IFS in leguminous crops for health purpo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tochrome P450 enzyme(CYP450) isoflavone synthase(IFS) crystal structure HOMODI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叶升麻苷对东莨菪碱所致记忆获得性障碍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39
6
作者 朴景华 蒲小平 +3 位作者 马建 李长龄 宋志宏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学系 屠鹏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25-627,共3页
目的 观察类叶升麻苷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获得性障碍模型 ,以行为学实验 (跳台法、水迷路法 )、大脑皮层和纹状体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M受体的最大结合力为指标观察类叶升麻苷的作用。结果 在东莨菪... 目的 观察类叶升麻苷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获得性障碍模型 ,以行为学实验 (跳台法、水迷路法 )、大脑皮层和纹状体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M受体的最大结合力为指标观察类叶升麻苷的作用。结果 在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障碍模型中 ,类叶升麻苷可延长跳台实验的平台停留期 ,并显著减少错误次数 ;在水迷路实验中可提高正确反应百分率 ;并能拮抗东莨菪碱所引起的大脑皮层乙酰胆碱酯酶的增高及皮层、纹状体M受体最大结合力的降低。结论 类叶升麻苷对东莨菪碱所引起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有改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叶升麻苷 学习记忆 乙酰胆碱酯酶 M受体 东莨菪碱 记忆获得性障碍 中药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巴苷与哈巴俄苷对阴虚小鼠免疫功能及血浆环化核苷酸的影响 被引量:48
7
作者 谢丽华 刘洪宇 +3 位作者 钱瑞琴 张春英 王建华 蔡少青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3-284,共2页
关键词 玄参 药理学 哈巴苷 哈巴俄苷 阴虚 腺苷环-磷酸 鸟苷环-磷酸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成分campneosideⅡ对神经毒素MPP^+诱发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2
8
作者 蒲小平 李晓蓉 +3 位作者 李慧浓 屠鹏飞 宋志宏 李长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 :建立 1 甲基 4苯基吡啶离子 (1 methyl 4 phenylpyridiniumion ,MPP+)诱导的大鼠小脑颗粒细胞凋亡模型 ,探讨肉苁蓉成分是否对MPP+诱导的大鼠小脑颗粒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方法 :用肉苁蓉成分预先孵育大鼠小脑颗粒细胞 ,经MPP+... 目的 :建立 1 甲基 4苯基吡啶离子 (1 methyl 4 phenylpyridiniumion ,MPP+)诱导的大鼠小脑颗粒细胞凋亡模型 ,探讨肉苁蓉成分是否对MPP+诱导的大鼠小脑颗粒细胞凋亡有保护作用。方法 :用肉苁蓉成分预先孵育大鼠小脑颗粒细胞 ,经MPP+处理这些细胞后 ,用甲基绿 派诺宁染色、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 :浓度为 5 0 μmol·L-1MPP+使小脑颗粒细胞发生典型的凋亡 ,2 5mg·L-1campneosideⅡ具有抗凋亡作用。结论 :以MPP+为诱导剂建立的大鼠小脑颗粒细胞凋亡模型 ,可用于研究与帕金森病 (Parkinson’sdisease ,PD)有关的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和筛选抗PD药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 肉苁蓉 药理学 神经毒素 细胞凋亡 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备松果菊苷标准品 被引量:11
9
作者 雷厉 宋志宏 +2 位作者 屠鹏飞 吴立军 陈发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0-202,共3页
利用反相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结合溶剂萃取、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和葡聚糖凝胶LH 2 0柱色谱方法 ,从管花肉苁蓉的乙醇提取物中纯化制备了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松果菊苷的标准品 ,纯度达到 98%以上。方法操作简便 ,重现性好 。
关键词 反相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品 中药 制备 分离 纯化 提取 肉苁蓉 苯乙醇苷类 松果菊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及蟾毒配基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叶敏 宁黎丽 +2 位作者 占纪勋 郭洪祝 果德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2-89,共8页
The latest results from our research group in the biotransformation of triptolides and bufadienolides were reviewed. The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biotransformation in the future were also briefly discussed.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蟾毒配基 生物转化 研究进展 抗肿瘤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份油药兼用红花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贾东海 王秀珍 +8 位作者 侯献飞 顾元国 买买提伊明·斯马依 梁鸿 孙杰 石必显 苗昊翠 李强 陈跃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75-1784,共10页
【目的】筛选出油药兼用优质红花种质资源,为选育适应新疆油药兼用优质红花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对收集的32份油药兼用红花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变异和聚类分析。【结果】种质资源中生育期在80~90 d的有4份,90~100 d的6份,100~11... 【目的】筛选出油药兼用优质红花种质资源,为选育适应新疆油药兼用优质红花品种提供参考。【方法】对收集的32份油药兼用红花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变异和聚类分析。【结果】种质资源中生育期在80~90 d的有4份,90~100 d的6份,100~110 d的16份,110 d的以上的6份。参试材料的10个质量遗传多样性指数变幅在0.37~1.29;花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1.29);数量性状中多样性指数最大的是含油率和油酸,为3.47;聚类分析将32份材料可以分为10大类,其中第一大类中以青海的材料为主;第二大类包含14份材料;第三大类3份材料;第四大类包括3份材料,主要来自山东。其他材料BXY11(甘肃)、BXY1(新疆)、BXY19(河北)、BXY3(江苏)、BXY8(浙江)分别成一类。【结论】油药兼用红花种质资源主要是叶型倒披(90.6%)、籽粒壳性普通(87.5%)、花球性状圆锥(84.4%)、籽粒性状圆锥(87.5%)为主,新疆油药兼用红花品种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高于产量性状,且材料的聚类与其来源无明显的联系,但青海、甘肃、河南、山东的材料优先聚在一起,新疆拥有丰富的油药兼用红花种质资源,且遗传距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油药兼用 表型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岩黄芪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伟 陈伟 +2 位作者 陈虎彪 刘建全 赵玉英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 :对红花岩黄芪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用溶剂法、色谱法提取、分离红花岩黄芪化学成分 ,用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红花岩黄芪中分离得到 7个化合物 ,碳三十醇 (1) ,二十四碳酸 (2 ) ,5 ,7 二羟基 4′ 甲氧基 6 ,8 二异戊烯... 目的 :对红花岩黄芪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用溶剂法、色谱法提取、分离红花岩黄芪化学成分 ,用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红花岩黄芪中分离得到 7个化合物 ,碳三十醇 (1) ,二十四碳酸 (2 ) ,5 ,7 二羟基 4′ 甲氧基 6 ,8 二异戊烯基异黄酮 (3) ,对香豆酸二十二酯 (4 ) ,豆甾醇 (5 ) ,5 ,7 二羟基 4, 甲氧基 6 异戊烯基异黄酮 (6 ) ,咖啡酸二十四酯 (7)。结论 :化合物 3和 4为新天然产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岩黄芪 化学成分 异黄酮 豆甾醇 分离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研究黄酮和异黄酮苷元C环上的裂解规律 被引量:28
13
作者 徐英 董静 +3 位作者 王弘 万乐人 端裕树 陈世忠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50,共5页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在负离子模式下分析了4个黄酮苷元和6个异黄酮苷元的质谱数据,并总结了两类化合物C环上的裂解规律.黄酮化合物C环以Rretro-Diels-Alder(RDA)裂解断裂为主,形成A1,3-离子且相对丰度较高;而异黄酮化合...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在负离子模式下分析了4个黄酮苷元和6个异黄酮苷元的质谱数据,并总结了两类化合物C环上的裂解规律.黄酮化合物C环以Rretro-Diels-Alder(RDA)裂解断裂为主,形成A1,3-离子且相对丰度较高;而异黄酮化合物C环断裂以碳0和碳3键的断裂为主,形成B0,3-离子,且相对丰度较高.说明黄酮化合物的交叉共轭体系和异黄酮的非交叉共轭体系对C环的裂解影响较大,而且黄酮化合物的B环和异黄酮化合物的A,B环上取代基的类型和位置对生成碎片离子的稳定性也有影响,导致生成的碎片离子类型及其相对丰度不同,根据其质谱数据(包括碎片离子的质荷比和相对离子丰度)可以推测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和取代状况,为快速鉴定黄酮化合物和异黄酮化合物结构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 离子阱 飞行时间 C环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汉果皂苷Ⅲ的人肠内细菌生物转化 被引量:20
14
作者 杨秀伟 张建业 徐嵬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57-662,共6页
目的:探讨人肠内细菌对中药罗汉果中罗汉果皂苷Ⅲ结构的生物转化,确定转化产物的结构,为原形化合物罗汉果皂苷Ⅲ在肠内吸收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肠内细菌与罗汉果皂苷Ⅲ在厌氧条件、37℃共温孵培养的方法对其结构进行生物转... 目的:探讨人肠内细菌对中药罗汉果中罗汉果皂苷Ⅲ结构的生物转化,确定转化产物的结构,为原形化合物罗汉果皂苷Ⅲ在肠内吸收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肠内细菌与罗汉果皂苷Ⅲ在厌氧条件、37℃共温孵培养的方法对其结构进行生物转化,通过硅胶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生物转化产物,应用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metry,IR)、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resonance spectrometry,NMR)和质谱(mass spectroscopy,MS)等技术方法确定生物转化产物的结构。结果:罗汉果皂苷Ⅲ可由人肠内细菌依次脱去C-3葡萄糖基和C-24龙胆二糖基转化产生罗汉果皂苷ⅡA1和罗汉果醇。结论:罗汉果皂苷Ⅲ可被人肠内细菌进行生物转化,产生次级苷罗汉果皂苷ⅡA1及其苷元罗汉果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皂苷类 细菌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拟分布函数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的相似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安金兵 许玉琼 +1 位作者 贺东奇 蔡少青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5-699,共5页
针对中药色谱指纹图谱中色谱峰面积值存在较大变异性的问题,从拟分布函数的角度介绍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采用秩变换将色谱峰面积值转化为相对秩次,然后通过一系列变换将原数据转换成拟分布函数的形式,再利用柯尔莫哥洛夫检验实现不同... 针对中药色谱指纹图谱中色谱峰面积值存在较大变异性的问题,从拟分布函数的角度介绍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采用秩变换将色谱峰面积值转化为相对秩次,然后通过一系列变换将原数据转换成拟分布函数的形式,再利用柯尔莫哥洛夫检验实现不同类别样品的色谱指纹图谱之间的相似性分析。通过对北马兜铃和南马兜铃样品的比较,说明了该方法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稳健性,因而是比较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指纹图谱 拟分布函数 柯尔莫哥洛夫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欢皮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2
16
作者 佟文勇 米靓 +1 位作者 梁鸿 赵玉英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目的 :研究合欢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色谱法和波谱方法对合欢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 :共得到 5个化合物 :(- ) 丁香树脂酚 4 O β D 呋喃芹糖基 (1→ 2 )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1)、(6R) 2 反式 2 ,6 二甲基 6... 目的 :研究合欢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色谱法和波谱方法对合欢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 :共得到 5个化合物 :(- ) 丁香树脂酚 4 O β D 呋喃芹糖基 (1→ 2 )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1)、(6R) 2 反式 2 ,6 二甲基 6 O β D 吡喃鸡纳糖基 2 ,7 辛二烯酸 (2 )、(6S) 2 反式 2 ,6 二甲基 6 O β D 吡喃鸡纳糖基 2 ,7 辛二烯酸(3 )、5 ,5′ dimethoxy 7 oxolariciressinol(4)和 ( ) 丁香树脂酚 (5 )。 结论 :化合物 2 ,3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皮/分离和提纯 单萜苷 木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珠树属5种药用植物木脂素苷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小军 赵玲 +2 位作者 韩振泰 郑俊华 陈新滋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61-62,共2页
<Abstrcat> The contents of lignans glycosides in five species of \%Gaultheria \%Kalm ex L. were measured by HPLC. The resultes proved that 5 plants collected from same place all contain lignans glycosides (LD). ... <Abstrcat> The contents of lignans glycosides in five species of \%Gaultheria \%Kalm ex L. were measured by HPLC. The resultes proved that 5 plants collected from same place all contain lignans glycosides (LD). The contents of LD in the roots of different plants shows: \%G. fragrantissima>G. leucocarpa \%var. \%yunnanensis>G. leucocarpa \%var. \%cumingiana>G. tetramera>G. griffithiana, \%and these of the above\|ground parts indicate \%G. fragrantissima>G. leucocarpa \%var. \%yunnanensis\%. The contents of LD in the leaves of \%G. fragrantissima \%and \%G. leucocarpa \%var. \%cumingiana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tems, and that in stem of \%G. griffithiana \%higher than that in its leaf and ro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植物 白珠树属 木质素苷 含量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_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秀伟 桂方晋 +2 位作者 田建明 李龙云 金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67-970,共4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2(ginsenoside-Rg2,GSRG-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将健康♂Wister系大鼠(360~420)g随机分组,每组7只,单次尾静脉注射,3个剂量,分别为10、20、50mg·kg-1,从眼眶静脉丛分时取血、处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2(ginsenoside-Rg2,GSRG-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将健康♂Wister系大鼠(360~420)g随机分组,每组7只,单次尾静脉注射,3个剂量,分别为10、20、50mg·kg-1,从眼眶静脉丛分时取血、处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外标法测定GSRG-2两个差向异构体SGSRG-2[20(S)-ginsenoside-Rg2]和RGSRG-2[20(R)-ginsenoside-Rg2]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应用3P87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按10、20、50mg·kg-13个剂量分别单次静脉给药后,SGSRG-2和RGSRG-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开放一房室模型,50mg·kg-1剂量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0、Ke、Vc、T12Ke、AUC和CLs,SGSRG-2分别为77.0478mg·L-1、0.0853min-1、0.6489L、8.1232min、902.9501mg·min·L-1和0.0554L·min-1;RGSRG-2分别为101.7467mg·L-1、0.0675min-1、0.4914L、10.2747min、1508.2185mg.min·L-1和0.0332L·min-1。结论在大鼠体内,SGSRG-2具有代谢不稳定性,部分转化为RGSRG-2;RGSRG-2的消除半衰期较SGSRG-2长。各剂量组中,AUC与给药剂量成正比;SGSRG-2的Ke、T12Ke、Vc和CLs值相近,RGSRG-2的亦相近;但是,SGSRG-2和RGSRG-2两者之间的Ke、T12Ke和CL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2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毛吴茱萸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杨秀伟 张虎 胡俊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4-248,共5页
从疏毛吴茱萸干燥近成熟果实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谱学数据分析并与文献报道的数据进行比较,确定其分别为:吴茱萸次碱(1),吴茱萸碱(2),7β-羟基吴茱萸次碱(3),N14-甲酰二氢吴茱萸次碱(4),去氢吴茱萸碱(5),吴茱萸果酰胺... 从疏毛吴茱萸干燥近成熟果实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谱学数据分析并与文献报道的数据进行比较,确定其分别为:吴茱萸次碱(1),吴茱萸碱(2),7β-羟基吴茱萸次碱(3),N14-甲酰二氢吴茱萸次碱(4),去氢吴茱萸碱(5),吴茱萸果酰胺-I(6),胡萝卜苷(7)和金丝桃苷(8)。其中,化合物3,4,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毛吴茱萸 生物碱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欢皮中一个新的八糖苷 被引量:3
20
作者 邹坤 王邠 +2 位作者 赵玉英 郑俊华 张如意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研究中药合欢皮化学和活性成分。方法 :用溶剂、色谱和谱学方法分离和鉴定化合物。结果 :从合欢皮 95 % (体积分数 )乙醇提取物中分得一个八糖苷 (1 ) ,经化学与谱学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为 3 O [β D 吡喃木糖基 (1→ 2 ) α L ... 目的 :研究中药合欢皮化学和活性成分。方法 :用溶剂、色谱和谱学方法分离和鉴定化合物。结果 :从合欢皮 95 % (体积分数 )乙醇提取物中分得一个八糖苷 (1 ) ,经化学与谱学分析方法鉴定其结构为 3 O [β D 吡喃木糖基 (1→ 2 ) α L 吡喃阿拉伯糖基 (1→ 6 )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 2 1 O{ (6S) 2 反式 2 羟甲基 6 甲基 6 O [3 O (6S) 2 反式 2 羟甲基 6 甲基 6 羟基 2 ,7 辛二烯酸基 ) β D 吡喃木糖基 ] 2 ,7 辛二烯酸基 } 金合欢酸 2 8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1→ 3) [α L 呋喃阿拉伯糖基 (1→ 4 ) ] α L 吡喃鼠李糖基 (1→ 2 ) β D 吡喃葡萄糖基酯。 结论 :1为新皂苷 ,命名为合欢皂苷J2 4(JulibrosideJ2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欢皮 八糖苷 分子结构 提纯 乙醇提取物 豆科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